等他睡醒之後,來到密特朗那裏。
密特朗才開始做第二個病人,已經是累得滿頭大汗。
“你做了幾個了?”密特朗問。
“針,全部紮好了。”
“三十二個你都紮好了?”
“是呀。你紮了幾個了?”
“才一個半呢。”
江遊笑了笑,“來,我幫你。”
密特朗紮了一個半,也已經是很有成就了,在外麵,才一天時間。
兩個人幹活,進度快多了,密特朗遇到難題,江遊可以隨時出手幫忙。
又用了一天時間,十七個病人全部紮好了。
下麵的工作就好辦了。
給三個病人給密特朗弄,累得他滿頭大汗。
江遊輪流著把病人帶進海島上演奏,一天當得二十幾天,所以,不到一天時間,病人紛紛好了,最後隻剩下密特朗的三個病人,還在那裏好了一半。
幸虧密特朗是一個很陽光的人,他對自己的成就已經很滿意,沒有被江遊的神速弄得氣餒。
“要不要我幫你?”江遊說。
“好哇,你弄那個病人吧。他老是罵我。”密特朗指著遠處的那個病人。
江遊接過這個病人,他彈奏了一曲《梅花三弄》。
“咦?你好像不是彈奏的《丟手絹》嘢。你這是什麽曲子呀,比《丟手絹》高雅多了。”
江遊有些驚訝,他不得不佩服密特朗的天分。他才入門,就能聽到別人身上細胞的共振,真的不簡單。
江遊說:“等你的《丟手絹》彈奏了十年之後,你就可以彈奏更高雅的曲子呢,譬如《鬥牛士》,《婚禮進行曲》,《命運》等曲子。到那時候,病人就會好得更快了。”
密特朗一聽,差點手舞足滔起來。
“你找死啊你,看別人都好了,你磨磨蹭蹭的,我會被你搞死去。”這個病人也開始罵他了。
“噢,對不起,我這不是很認真地在幫你嗎?罵人不好,罵人沒有紳士風度。”密特朗趕緊幫他演奏。
“罵你,就是要罵你,你嘛匹的。”病人的怒火很大。
直到密特朗又彈出《丟手絹》的曲子,才停住了罵。
等最後一個病人好了,江遊才宣布,病人全部好了,可以出院。
鄧禹文院長接到江遊的通知,高興得跳了起來,“合個影!請媒體,做首條報道!”
鄧禹文一吩咐下去,很快就行動起來了。
臨海市本身就是新聞不斷的城市,所以,一些知名媒體都在這裏設立了辦事處,隨時采訪新聞。
不到二十分鍾,媒體都齊了,病人們也來到了醫院廣場,開始站隊合影。
除了對病人采訪,有三個人成了焦點人物,江遊第一,沒有爭議,很多人圍著他采訪。
但是,他不願意多講。
第二就是鄧禹文。
他現在很習慣了媒體采訪,隻要隔得三五天沒有采訪,他就心裏發慌。
現在,他身邊圍了一大圈記者。
他是有問必答。
密特朗身邊也有一些記者。
“你們是用什麽治療辦法病人的。”有記者問。
“九九梅花針。”密特朗說,“九九梅花針很神奇,一般的常見病,根本不在話下。就連這種複雜的疾病,治起來也不是很難。”
“屁!你們別聽他放屁!”有個病人聽他這麽說,在一旁罵道,“他僅僅治了我一個病人。那個醫生,江遊醫生,其他病人都是他治的。這個老外,根本不行。”
密特朗哈哈笑著,一點也不生氣,“你知道嗎?你是我治療的第一個病人,我好有成就感啊!”
“你還好意思說!你紮針,我一身被你紮得沒一處是好的,被你當做蘿卜了。”病人雖然好了,但心中有氣。
密特朗脾氣真的好,他還沉浸在成功的歡樂之中。
記者對密特朗也很感興趣,他們圍著他,問這問那。
“你是乏國人吧?你學徒多久了?”有媒體記者問。
“我學九九梅花針已經二十多年了。”密特朗說。
“你不是跟江遊學的嗎?”
“是的呀。但最先不是的。最先是跟一個道士學的。最近,江遊才教了我的真諦,才算是學成了。”密特朗說。
“九九梅花針很神奇是吧?我們的華夏針灸術,是不是一種很神奇的醫術呀?”
“那肯定是的,非常非常神奇。九九梅花針,是我到目前為止見識到的最神奇的醫術了。”密特朗興奮地說。
“九九梅花針是很神奇,沒錯,可是,你的梅花針是狗屎!”那個病人又追了過來,不依不撓。被密特朗紮了一整天,銀針紮了又拔,拔了又紮,你說,他怎麽會不氣憤?
密特朗還是不生氣,說:“我這不是認真嗎?你不知道,你身上的穴位都亂了套了,不紮了又拔,拔了又紮,怎麽找得準穴位呢?”
“可是,那個醫生,比你快一百倍。”
“他是我師父啊。師父當然水平高一些。”
“難怪,你拿我做實驗。你嗎了隔壁!”病人罵道。
密特朗哈哈笑著說,“今後,你再得病時,有了這次的經驗,我就會快得多了。”
病人一聽,氣得七竅出煙,“你才再得這種病!你全家都得!”
密特朗正要迴話,一位記者說:“假如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聘請你長期在這裏做醫生,你願意嗎?”
這時候,密特朗才想起,我本來就是世界上知名的醫生,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聘請我,到底是我抬高了他們,還是他們抬高了我?
沒有江遊之前,密特朗一定會認為,是他抬高了這所醫院,因為,他是世界上十幾所著名醫學院的客座教授。
但是,這裏有江遊,他又覺得,是臨海市人民醫院抬高了他的身份。
“如果他們聘請我,我會很愉快地答應的。”密特朗說,“能夠和江遊一起共事,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榮幸。”
剛好,這個話題被鄧禹文聽到了,馬上轉過身來,對密特朗說:“密特朗先生,我作為這所醫院的院長,正式聘請你為我院的客座教授,你今後的科研經費,都由我們提供。你願意嗎?”
鄧禹文又補充一句:“我們專門為你設立一間門診,‘九九梅花針治療門診’。”
密特朗才開始做第二個病人,已經是累得滿頭大汗。
“你做了幾個了?”密特朗問。
“針,全部紮好了。”
“三十二個你都紮好了?”
“是呀。你紮了幾個了?”
“才一個半呢。”
江遊笑了笑,“來,我幫你。”
密特朗紮了一個半,也已經是很有成就了,在外麵,才一天時間。
兩個人幹活,進度快多了,密特朗遇到難題,江遊可以隨時出手幫忙。
又用了一天時間,十七個病人全部紮好了。
下麵的工作就好辦了。
給三個病人給密特朗弄,累得他滿頭大汗。
江遊輪流著把病人帶進海島上演奏,一天當得二十幾天,所以,不到一天時間,病人紛紛好了,最後隻剩下密特朗的三個病人,還在那裏好了一半。
幸虧密特朗是一個很陽光的人,他對自己的成就已經很滿意,沒有被江遊的神速弄得氣餒。
“要不要我幫你?”江遊說。
“好哇,你弄那個病人吧。他老是罵我。”密特朗指著遠處的那個病人。
江遊接過這個病人,他彈奏了一曲《梅花三弄》。
“咦?你好像不是彈奏的《丟手絹》嘢。你這是什麽曲子呀,比《丟手絹》高雅多了。”
江遊有些驚訝,他不得不佩服密特朗的天分。他才入門,就能聽到別人身上細胞的共振,真的不簡單。
江遊說:“等你的《丟手絹》彈奏了十年之後,你就可以彈奏更高雅的曲子呢,譬如《鬥牛士》,《婚禮進行曲》,《命運》等曲子。到那時候,病人就會好得更快了。”
密特朗一聽,差點手舞足滔起來。
“你找死啊你,看別人都好了,你磨磨蹭蹭的,我會被你搞死去。”這個病人也開始罵他了。
“噢,對不起,我這不是很認真地在幫你嗎?罵人不好,罵人沒有紳士風度。”密特朗趕緊幫他演奏。
“罵你,就是要罵你,你嘛匹的。”病人的怒火很大。
直到密特朗又彈出《丟手絹》的曲子,才停住了罵。
等最後一個病人好了,江遊才宣布,病人全部好了,可以出院。
鄧禹文院長接到江遊的通知,高興得跳了起來,“合個影!請媒體,做首條報道!”
鄧禹文一吩咐下去,很快就行動起來了。
臨海市本身就是新聞不斷的城市,所以,一些知名媒體都在這裏設立了辦事處,隨時采訪新聞。
不到二十分鍾,媒體都齊了,病人們也來到了醫院廣場,開始站隊合影。
除了對病人采訪,有三個人成了焦點人物,江遊第一,沒有爭議,很多人圍著他采訪。
但是,他不願意多講。
第二就是鄧禹文。
他現在很習慣了媒體采訪,隻要隔得三五天沒有采訪,他就心裏發慌。
現在,他身邊圍了一大圈記者。
他是有問必答。
密特朗身邊也有一些記者。
“你們是用什麽治療辦法病人的。”有記者問。
“九九梅花針。”密特朗說,“九九梅花針很神奇,一般的常見病,根本不在話下。就連這種複雜的疾病,治起來也不是很難。”
“屁!你們別聽他放屁!”有個病人聽他這麽說,在一旁罵道,“他僅僅治了我一個病人。那個醫生,江遊醫生,其他病人都是他治的。這個老外,根本不行。”
密特朗哈哈笑著,一點也不生氣,“你知道嗎?你是我治療的第一個病人,我好有成就感啊!”
“你還好意思說!你紮針,我一身被你紮得沒一處是好的,被你當做蘿卜了。”病人雖然好了,但心中有氣。
密特朗脾氣真的好,他還沉浸在成功的歡樂之中。
記者對密特朗也很感興趣,他們圍著他,問這問那。
“你是乏國人吧?你學徒多久了?”有媒體記者問。
“我學九九梅花針已經二十多年了。”密特朗說。
“你不是跟江遊學的嗎?”
“是的呀。但最先不是的。最先是跟一個道士學的。最近,江遊才教了我的真諦,才算是學成了。”密特朗說。
“九九梅花針很神奇是吧?我們的華夏針灸術,是不是一種很神奇的醫術呀?”
“那肯定是的,非常非常神奇。九九梅花針,是我到目前為止見識到的最神奇的醫術了。”密特朗興奮地說。
“九九梅花針是很神奇,沒錯,可是,你的梅花針是狗屎!”那個病人又追了過來,不依不撓。被密特朗紮了一整天,銀針紮了又拔,拔了又紮,你說,他怎麽會不氣憤?
密特朗還是不生氣,說:“我這不是認真嗎?你不知道,你身上的穴位都亂了套了,不紮了又拔,拔了又紮,怎麽找得準穴位呢?”
“可是,那個醫生,比你快一百倍。”
“他是我師父啊。師父當然水平高一些。”
“難怪,你拿我做實驗。你嗎了隔壁!”病人罵道。
密特朗哈哈笑著說,“今後,你再得病時,有了這次的經驗,我就會快得多了。”
病人一聽,氣得七竅出煙,“你才再得這種病!你全家都得!”
密特朗正要迴話,一位記者說:“假如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聘請你長期在這裏做醫生,你願意嗎?”
這時候,密特朗才想起,我本來就是世界上知名的醫生,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聘請我,到底是我抬高了他們,還是他們抬高了我?
沒有江遊之前,密特朗一定會認為,是他抬高了這所醫院,因為,他是世界上十幾所著名醫學院的客座教授。
但是,這裏有江遊,他又覺得,是臨海市人民醫院抬高了他的身份。
“如果他們聘請我,我會很愉快地答應的。”密特朗說,“能夠和江遊一起共事,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榮幸。”
剛好,這個話題被鄧禹文聽到了,馬上轉過身來,對密特朗說:“密特朗先生,我作為這所醫院的院長,正式聘請你為我院的客座教授,你今後的科研經費,都由我們提供。你願意嗎?”
鄧禹文又補充一句:“我們專門為你設立一間門診,‘九九梅花針治療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