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江遊準時到了疾控中心,有五個病人狐疑地看著江遊。
他可以幫我們治好病?
他們不相信,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少年,他會治病?
他是不是在跟我們開玩笑啊?
肯定是,他們肯定是在譏笑我們。
不行,這樣對待我們,不行!
這時候,疾控中心主任走了出來,說:“這位就是治療非典的神醫江遊,他發明了一種新藥,可能可以治療你們身上的病。”疾控中心主任說,“你們願意接受實驗嗎?”
哦?原來他就是治療非典的神醫呀!
幾個人都點了頭,大聲說:“願意。”
江遊從包裏拿出幾十包藥來,都是小包,一人七包,說:“煎服,一天一副,每副煎三次服用。”
哦,還是中藥啊?
剛才,有病人還擔心副作用,現在見是中藥,一點擔心都沒有了。
一周後,江遊再次來到疾控中心,他等在這裏看檢測報告。
不一會,報告出來了。
“艾滋病毒抗原陰性。”
五份全部是陰性。
江遊的心髒噗噗猛跳,這可是不得了的成就啊。
攻克艾滋病,幾乎等同於攻克癌症!
疾控中心主任也驚愕地看著眼前的實驗報告,他不敢相信,攻克艾滋病這種奇跡,會在他們中心發生。
他趕緊約見記者,趕緊向上級疾控中心匯報,他還要打橫幅,放氣球,隆重地像世人宣布,攻克艾滋病難關,在他們中心實現的。
記者來了。
他們是清河市的記者。省台的記者還在路上。
橫幅打出來了。
氣球也放出來了。
而此時,江遊偷偷地溜了出來,他已經迴到清河大學上課去了。
現在有謝勝春他們運作公司,江遊不需要到處跑了,他隻需要在清河市的倉庫和江城縣之間跑一跑。至於哃縣,葡萄園還在長苗,不需要他經常去。
再就是,最近江湖上安靜了下來,江遊要保護的三個公司也沒有任何動靜,久而久之,江遊也懶得經常去管了。
敵人也許不敢對他們下手,要下手,早就應該下了。
所以,江遊上課的機會多了。
教《微生物》的老師在課堂上竟然又看見江遊在聽課,心裏一喜,問:“江遊同學,上次治療艾滋病的實驗進行得怎麽樣了呢?”
江遊站起來迴答,“才出的結果,五個實驗對象,全部治愈。”
“治愈?”老師驚愕地說,“這也可能?”
江遊笑了笑,說:“我才逃離了記者包圍,現在,疾控中心主任正在接受采訪呢。”
“真的?”
幾乎所有人,都輕聲驚唿。
《微生物》老師興奮了,由於他一個小小的提問,竟然觸發了一個偉大的發現,太驚人了,太令人振奮了。
我是偉人的助產士!
《微生物》老師突然發現,自己是多麽了不起的人。
他大聲說:“同學們,你們都是見證,我一個提問,問出了一個偉大的發現。這個,今後要寫進教科書的。同學們,還愣著幹什麽,趕緊和江遊同學合影留念呀。你們,也要寫進教科書,你們和偉人同過班,多榮耀啊。同學們,這是一個偉大的時間!”
“誰有單反?手機不行,手機拍出來的效果不好。”
“我有單反。”
很快,有單反的同學跑迴寢室拿單反了。這個時候,紛紛拿出自己的手機,和江遊來個自拍。
《微生物學》老師覺得,自己的功勞最大,自己將來有可能進教科書,所以,他應該優先。
他足足照了幾十張,才勉強同意讓出江遊來。
輪著來,每個人可以和江遊自拍一張,第一輪才結束,拿單反的同學已經迴來了,他開始找角度,他要給江遊照幾張特寫,說不定,他照的相片會隨著江遊的大名一起上教科書的。
接著,開始合影。
正拍得起勁,突然來了好幾個人,他們都是扛著攝像機的,他們是記者,清河電視台的記者。
江遊說:“你們到疾控中心去采訪吧。因為,我才做第一期試驗,今後,我的實驗成果都有臨海市人民醫院公布,我這裏不接受采訪。”
江遊的意思是,宣布實驗成功,他本人是不會宣布的,他和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有協議,他們負責做正規的實驗,也負責發布消息。
而疾控中心宣布結果,這個與他沒有關係。
他剛才在疾控中心的時候,已經打電話告訴了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鄧禹文,對鄧院長說,他發現了治療艾滋病的新藥,要他們派人來取藥方,以及簽訂實驗授權書。
記者見江遊不答應采訪,急了。他們采訪了疾控中心的主任,也采訪了病人,就缺采訪江遊的內容。
無論如何要采訪一下江遊。
“說幾句吧。江遊大爺,求你了。”
江遊搖頭。
“你的成果都已經出來了,為什麽不說呢?”
江遊說:“我已經授權給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了,所有的正式結果,都由他們來公布。他們的實驗還沒做呢,所以,現在還不能宣布成果。”
“江遊先生,你找到了一種可能可以治好艾滋病的新藥了,這樣問可以吧?”記者靈機一動,他特別強調,“可能可以”四個字。
“哈哈,”江遊笑了,“這個可以問。”
接下來,記者問了江遊幾個問題,江遊避重就輕地迴答了。
這時候,《微生物學》的老師急得不住地撓頭,“你們應該采訪采訪我呀,我是這項偉大發現的助產士,沒有我,也許就沒有這項偉大的發現了。”
《微生物學》的授課老師站到了攝像機前,他扯了扯衣服,拍了拍衣服上的粉筆灰。
“來,來采訪我吧。我來講一個偉大的故事給你聽,收視率一定會很高的。”《微生物學》的老師大聲對記者說。
可是,記者對他不感興趣。
《微生物學》老師急了,“你們懂不懂得采訪啊?我是江遊的老師!江遊今後是偉人了,你們想采訪偉人的老師,說不定還不讓你們采訪呢。我告訴你們,江遊之所以有這個發現,是因為我提問,他在課堂上迴答問題時突然發現治療艾滋病的藥方。”
記者一聽,哈,有故事呀。好,我們就來采訪采訪這位老師吧。
接著,攝像機對準《微生物學》老師了。
《微生物學》老師開始說台詞了。
“我叫胡歌,項城市人,大學畢業,《微生物學》授課老師,今年五十有三,教了一輩子《微生物學》,我的愛好是書法和運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堅持飯後散步,已經有三十年了。我對散步的體會是,一天不散步,渾身沒勁,兩天不散步,就和病了一場一樣,……”
《微生物學》老師在自我介紹。
他可以幫我們治好病?
他們不相信,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少年,他會治病?
他是不是在跟我們開玩笑啊?
肯定是,他們肯定是在譏笑我們。
不行,這樣對待我們,不行!
這時候,疾控中心主任走了出來,說:“這位就是治療非典的神醫江遊,他發明了一種新藥,可能可以治療你們身上的病。”疾控中心主任說,“你們願意接受實驗嗎?”
哦?原來他就是治療非典的神醫呀!
幾個人都點了頭,大聲說:“願意。”
江遊從包裏拿出幾十包藥來,都是小包,一人七包,說:“煎服,一天一副,每副煎三次服用。”
哦,還是中藥啊?
剛才,有病人還擔心副作用,現在見是中藥,一點擔心都沒有了。
一周後,江遊再次來到疾控中心,他等在這裏看檢測報告。
不一會,報告出來了。
“艾滋病毒抗原陰性。”
五份全部是陰性。
江遊的心髒噗噗猛跳,這可是不得了的成就啊。
攻克艾滋病,幾乎等同於攻克癌症!
疾控中心主任也驚愕地看著眼前的實驗報告,他不敢相信,攻克艾滋病這種奇跡,會在他們中心發生。
他趕緊約見記者,趕緊向上級疾控中心匯報,他還要打橫幅,放氣球,隆重地像世人宣布,攻克艾滋病難關,在他們中心實現的。
記者來了。
他們是清河市的記者。省台的記者還在路上。
橫幅打出來了。
氣球也放出來了。
而此時,江遊偷偷地溜了出來,他已經迴到清河大學上課去了。
現在有謝勝春他們運作公司,江遊不需要到處跑了,他隻需要在清河市的倉庫和江城縣之間跑一跑。至於哃縣,葡萄園還在長苗,不需要他經常去。
再就是,最近江湖上安靜了下來,江遊要保護的三個公司也沒有任何動靜,久而久之,江遊也懶得經常去管了。
敵人也許不敢對他們下手,要下手,早就應該下了。
所以,江遊上課的機會多了。
教《微生物》的老師在課堂上竟然又看見江遊在聽課,心裏一喜,問:“江遊同學,上次治療艾滋病的實驗進行得怎麽樣了呢?”
江遊站起來迴答,“才出的結果,五個實驗對象,全部治愈。”
“治愈?”老師驚愕地說,“這也可能?”
江遊笑了笑,說:“我才逃離了記者包圍,現在,疾控中心主任正在接受采訪呢。”
“真的?”
幾乎所有人,都輕聲驚唿。
《微生物》老師興奮了,由於他一個小小的提問,竟然觸發了一個偉大的發現,太驚人了,太令人振奮了。
我是偉人的助產士!
《微生物》老師突然發現,自己是多麽了不起的人。
他大聲說:“同學們,你們都是見證,我一個提問,問出了一個偉大的發現。這個,今後要寫進教科書的。同學們,還愣著幹什麽,趕緊和江遊同學合影留念呀。你們,也要寫進教科書,你們和偉人同過班,多榮耀啊。同學們,這是一個偉大的時間!”
“誰有單反?手機不行,手機拍出來的效果不好。”
“我有單反。”
很快,有單反的同學跑迴寢室拿單反了。這個時候,紛紛拿出自己的手機,和江遊來個自拍。
《微生物學》老師覺得,自己的功勞最大,自己將來有可能進教科書,所以,他應該優先。
他足足照了幾十張,才勉強同意讓出江遊來。
輪著來,每個人可以和江遊自拍一張,第一輪才結束,拿單反的同學已經迴來了,他開始找角度,他要給江遊照幾張特寫,說不定,他照的相片會隨著江遊的大名一起上教科書的。
接著,開始合影。
正拍得起勁,突然來了好幾個人,他們都是扛著攝像機的,他們是記者,清河電視台的記者。
江遊說:“你們到疾控中心去采訪吧。因為,我才做第一期試驗,今後,我的實驗成果都有臨海市人民醫院公布,我這裏不接受采訪。”
江遊的意思是,宣布實驗成功,他本人是不會宣布的,他和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有協議,他們負責做正規的實驗,也負責發布消息。
而疾控中心宣布結果,這個與他沒有關係。
他剛才在疾控中心的時候,已經打電話告訴了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鄧禹文,對鄧院長說,他發現了治療艾滋病的新藥,要他們派人來取藥方,以及簽訂實驗授權書。
記者見江遊不答應采訪,急了。他們采訪了疾控中心的主任,也采訪了病人,就缺采訪江遊的內容。
無論如何要采訪一下江遊。
“說幾句吧。江遊大爺,求你了。”
江遊搖頭。
“你的成果都已經出來了,為什麽不說呢?”
江遊說:“我已經授權給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了,所有的正式結果,都由他們來公布。他們的實驗還沒做呢,所以,現在還不能宣布成果。”
“江遊先生,你找到了一種可能可以治好艾滋病的新藥了,這樣問可以吧?”記者靈機一動,他特別強調,“可能可以”四個字。
“哈哈,”江遊笑了,“這個可以問。”
接下來,記者問了江遊幾個問題,江遊避重就輕地迴答了。
這時候,《微生物學》的老師急得不住地撓頭,“你們應該采訪采訪我呀,我是這項偉大發現的助產士,沒有我,也許就沒有這項偉大的發現了。”
《微生物學》的授課老師站到了攝像機前,他扯了扯衣服,拍了拍衣服上的粉筆灰。
“來,來采訪我吧。我來講一個偉大的故事給你聽,收視率一定會很高的。”《微生物學》的老師大聲對記者說。
可是,記者對他不感興趣。
《微生物學》老師急了,“你們懂不懂得采訪啊?我是江遊的老師!江遊今後是偉人了,你們想采訪偉人的老師,說不定還不讓你們采訪呢。我告訴你們,江遊之所以有這個發現,是因為我提問,他在課堂上迴答問題時突然發現治療艾滋病的藥方。”
記者一聽,哈,有故事呀。好,我們就來采訪采訪這位老師吧。
接著,攝像機對準《微生物學》老師了。
《微生物學》老師開始說台詞了。
“我叫胡歌,項城市人,大學畢業,《微生物學》授課老師,今年五十有三,教了一輩子《微生物學》,我的愛好是書法和運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堅持飯後散步,已經有三十年了。我對散步的體會是,一天不散步,渾身沒勁,兩天不散步,就和病了一場一樣,……”
《微生物學》老師在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