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負心郎
種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 作者:夜雨穿林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闕宏澤一鬆口,後麵的事就好辦,薛寅鬆昨晚還興致勃勃的計劃著迴鄉下,一轉眼便滿心思轉著怎麽運糧。
強子被安排立刻去找驢車和查看碼頭,紮斤也騎了快馬趕到南孟準備接應,薛寅鬆反複設想了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策,這才舒了口氣。
為了穩妥起見,他又跑了一趟糧道大台,和闕宏澤及師爺將計劃完整的梳理了一遍。
往南孟每船可運三千擔糧食,每三天一船,一月足可以運送整整三萬擔,不僅可以緩解糧食緊張,甚至還能拉低糧價。
師爺老謀深算,為了防止何家也拿低價米往德陽跑,他提議把交割時間再往後壓點,最好是等這邊米送到南孟後再交割。
這樣自然最保險,薛寅鬆立刻答應去跟李掌櫃討幾天時間,就說路上遇上事耽誤了行程。
但新的問題隨即而來,薛寅鬆怕何家在德陽已經安插了據點,如果他們坐地收米又該怎麽辦?以何家的實力,收個十萬、二十萬擔都不成問題,要是最後弄成他們不辭辛苦給何家送米就是個大笑話了。
師爺到底是條老魚精,拈著幾根胡須轉眼就想出個辦法:“還是薛公子的老辦法——限賣,每人每次限買10升。”
薛寅鬆想了想道:“這法子也可以,就是對夥計來說麻煩點。”師爺笑道:“其實這法子也不盡然有效,不過我們後續足可以供應十萬擔之多,他們想屯也不太可能。”
薛寅鬆隻得一咬牙安慰自己,車到山前必有路。
吃過午飯他便往城裏趕,一路擬好說詞到了李掌櫃的鋪麵。
李掌櫃的米鋪也開在長橋巷,隻不過在街尾,薛寅鬆上前請小廝通報,不一會便被引入後堂。
“哎呀,薛老弟,你怎麽來了?”李掌櫃笑咪咪的說著:“可是米到了?我這裏銀子都準備好了呢,就等你的米了。”
薛寅鬆把想好的理由說了一遍:“可能要推辭幾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李掌櫃緊緊的盯著他,片刻才笑道:“老弟一下給出七萬的貨心疼了?遲給早給都是給,你這多捂幾天也生不了崽啊。”
薛寅鬆裝作不情願的笑道:“要說不肉痛是假話,隻是過來的路上耽誤了時間,還請李掌櫃多多擔待。”
李掌櫃看他不像說假話,再說當時議定的數量價格也沒有變,便笑道:“那便等老弟的消息了,我的地方是都騰挪出來的,方便得很。”
薛寅鬆笑道:“答應的事肯定會辦到,放心吧。”
“對了,你這米是從哪裏運來的啊?”李掌櫃裝作不經意的掃了他一眼,淡淡的問道:“何會長還曾特地派人往齊、膠、濟三州走了一趟,都沒有找到薛老弟如此便宜的米。”
薛寅鬆心裏一凜,知道戲肉來了,裝作詫異的答道:“就是濟州的米啊,這米是某家米行的米,因為被水淹過才降價賣的,我一時貪心又全部吃下庫存,所以才這樣便宜呢。”
李掌櫃也不甚關心來處,對他來說10文這個價格很合適,既然吃了雞蛋又何必去關心母雞的長相:“何會長是覺得四萬擔太少,行會人又多,怕到時候分不均勻。”
薛寅鬆馬上擺手道:“別看我別看我,我可真的沒有米了。”
李掌櫃哈哈大笑道:“喝茶喝茶,反正何會長又派了人去,若是有便宜的米肯定能找些迴來,我說薛老弟這法子不錯啊,你怎麽就想到去災區收米呢?通常災區的米都貴,我們還要往災區賣米呢,可真有你的。”
薛寅鬆摸摸鼻子顯出幾分得意之色:“我這是運氣好,這米商原是以前認識的,家裏沒了老人想扶柩迴鄉,我看他們去意已決便資助了些盤纏,他家為了謝我才說鄉下還有些米,因為被水淹過怕也不能賣了,要是我願意就全部拉去。我趕到時發現除了小部分的米外,大部分的都是好的,便一古腦收了運迴來。”
李掌櫃見他口水翻翻,心道你個傻x,拉迴來費時費錢還不如就在濟州當地直接賣了,轉手賣給災區利潤可比拉迴來高多了,嘴上卻笑道:“運氣,果然是運氣,咱就沒這等運氣了,果然是該薛老弟賺錢啊。”
兩人花花轎子互相吹捧一翻,薛寅鬆坐足了功夫才離開。
小夥計和曲紅香正在忙碌,曲紅香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一麵吩咐小夥計裝米,這邊鞏二剛送完米迴來,站在門口咕嘟咕嘟的喝水。
“薛大哥來了,”曲紅香一抬頭見是他,笑著拉開櫃台邊的小門道:“正好有茶,給你倒一碗?”
薛寅鬆道:“你們忙,我自己理會。”
曲紅香算盤珠子一撥,轉頭吩咐:“麻布袋子來10升。”說著接過錢來數了一遍丟進錢箱裏:“您去小門接米,夥計馬上給您拿出來,下一位!客官要買多少米啊?”
薛寅鬆見他們有條不紊的忙著,曲紅香主持也頗有條理,便放了心往後院去。他這跑了一上午,後背都濕了,準備換身衣裳。
“你迴來了?”小秀才正坐在後院,見他進來忙放下書站起來,“商議得如何?”
薛寅鬆把事情簡單說了一遍:“暫時把他們穩住的,隻要這邊把糧運到南孟就安全了,到時就算他們想運去德陽,時間上總比我們晚點。”
小秀才點點頭:“倒也是,隻是車船你都聯係好了麽?”薛寅鬆脫了衣衫丟在床邊,笑道:“你從不愛管這些,如今也有興趣過問了?”
小秀才歎口氣道:“這可不是閑的慌麽,天天也悶得很,不若讓我跟著去玩吧。”
薛寅鬆扣好衣服走出門,見他一臉鬱氣,安慰道:“等把這陣忙完就陪你出去四處走走,德陽你就不要去了,那裏才淹過水,怕有瘟疫。”
秀才撇著嘴坐下,拿起書繼續看。
薛寅鬆待要再寬慰幾句,隻見小夥計跌跌撞撞跑進來大聲道:“掌櫃!掌櫃!快!快!曲(jie)出事了!”
薛寅鬆忙反手抓住他問:“怎麽了?”
小夥計臉色驚駭:“她突然衝上街對著一個人又打又罵,人家的仆人現在不依不饒,要拉她見官呢!”這個惹事精!薛寅鬆臉色一沉衝到前麵,隻見大街上已經圍得水泄不通,忙撥開人群擠進去。
曲紅香哭得一臉淚痕,手裏緊緊拽住藍衫書生的衣袖和長袍下擺,那書生臉色漲紅又走不得,旁邊小廝正在罵道:“哪裏來的瘋婆子!你到底放不放手,你這女人是怎麽的!跟你說了我們不認識你!你認錯人了!”
曲紅香一麵哭一麵發狠:“李銘時!你不認識我?你個挨千刀的冤家,到底是給句話啊!”
那小廝冷笑道:“別以為打聽到我家公子的名諱就可以胡來,我讓你趕緊放手,否則拉你去見官!”
薛寅鬆忙走上前去一把抓住曲紅香的手臂,低喝道:“大街上拉拉扯扯成何體統,趕緊給我放手!”
曲紅香一見他來,哭得更是厲害:“薛大哥,你可要為我做主,我……”一句未畢便被強迫鬆開衣襟,隻得恨恨的看了對方一眼:“你要敢負我,我做鬼也饒不得你!”
李銘時見有人出頭,忙作揖道:“多謝多謝,實在是這位小(jie)認錯了人,不幹小生關係。”
薛寅鬆仔細看他,隻見他臉皮漲紅,眼神遊移不敢看人,立刻明白這人有鬼,笑道:“公子家住何處啊?”
“他住在城南三十裏的七裏鋪!”
李銘時聽完臉皮漲得都快發了紫,呐呐的答道:“住長橋巷尾,家父乃是李記米鋪的老板。”
薛寅鬆一愣,立刻笑道:“原來是李公子,我剛從你家出來,我是這薛記米鋪的掌櫃,和你父親乃是同行。”
李銘時根本不認得他,但為了脫身忙道:“原來是薛掌櫃,幸會幸會,這……這位小(jie)認錯了人,我……”
“誤會,原來是誤會,”薛寅鬆哈哈大笑,一把將曲紅香拽到身後:“公子請便。”
那小廝這才扶了李銘時準備離開,曲紅香待要抗議,被薛寅鬆一把拉著胳膊硬扯進了鋪子。
“你幹什麽!”一進門曲紅香就發飆,這下淚也止了,冤屈也散了,現在滿心隻剩下了怒火:“這個負心郎,我好不容易找過來見著他,你怎麽就不幫我?”
“坐下喝口水,然後慢慢把事情講給我聽。”薛寅鬆淡淡的說著,一抬下巴示意她坐下。
曲紅香依言坐下道:“我家在秦川城,家裏靠爹爹販布為生,我娘當時病得厲害,我爹便賣了布鋪給娘治病,結果人去了錢也沒了,隻好靠我在茶樓裏唱幾句小曲糊口。有一次我在茶樓受人欺負,李銘時幫我解圍,後來他常來茶館,給得銀子又多,一來二去便熟識了。我雖在茶樓唱曲,也是正經人家出身,見他風度翩翩一副飽讀詩書的模樣,有意托付終身。當時我們撮土為香山盟海誓,還互贈了玉佩,可如今他翻臉不認竟然……”
薛寅鬆明白了,這不過是一樁普通得再不能再普通的陳世美案:“你們隻是撮土為香?有沒有……嗯……洞房什麽的?”
曲紅香又驚又怒:“你把我當什麽人了!我曲紅香雖然不是大戶人家的女子,也是讀過烈女傳的人,就這樣撮土為香互許終生已經是違背世俗,怎敢……做出其他傷風敗俗的事情!”
強子被安排立刻去找驢車和查看碼頭,紮斤也騎了快馬趕到南孟準備接應,薛寅鬆反複設想了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策,這才舒了口氣。
為了穩妥起見,他又跑了一趟糧道大台,和闕宏澤及師爺將計劃完整的梳理了一遍。
往南孟每船可運三千擔糧食,每三天一船,一月足可以運送整整三萬擔,不僅可以緩解糧食緊張,甚至還能拉低糧價。
師爺老謀深算,為了防止何家也拿低價米往德陽跑,他提議把交割時間再往後壓點,最好是等這邊米送到南孟後再交割。
這樣自然最保險,薛寅鬆立刻答應去跟李掌櫃討幾天時間,就說路上遇上事耽誤了行程。
但新的問題隨即而來,薛寅鬆怕何家在德陽已經安插了據點,如果他們坐地收米又該怎麽辦?以何家的實力,收個十萬、二十萬擔都不成問題,要是最後弄成他們不辭辛苦給何家送米就是個大笑話了。
師爺到底是條老魚精,拈著幾根胡須轉眼就想出個辦法:“還是薛公子的老辦法——限賣,每人每次限買10升。”
薛寅鬆想了想道:“這法子也可以,就是對夥計來說麻煩點。”師爺笑道:“其實這法子也不盡然有效,不過我們後續足可以供應十萬擔之多,他們想屯也不太可能。”
薛寅鬆隻得一咬牙安慰自己,車到山前必有路。
吃過午飯他便往城裏趕,一路擬好說詞到了李掌櫃的鋪麵。
李掌櫃的米鋪也開在長橋巷,隻不過在街尾,薛寅鬆上前請小廝通報,不一會便被引入後堂。
“哎呀,薛老弟,你怎麽來了?”李掌櫃笑咪咪的說著:“可是米到了?我這裏銀子都準備好了呢,就等你的米了。”
薛寅鬆把想好的理由說了一遍:“可能要推辭幾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李掌櫃緊緊的盯著他,片刻才笑道:“老弟一下給出七萬的貨心疼了?遲給早給都是給,你這多捂幾天也生不了崽啊。”
薛寅鬆裝作不情願的笑道:“要說不肉痛是假話,隻是過來的路上耽誤了時間,還請李掌櫃多多擔待。”
李掌櫃看他不像說假話,再說當時議定的數量價格也沒有變,便笑道:“那便等老弟的消息了,我的地方是都騰挪出來的,方便得很。”
薛寅鬆笑道:“答應的事肯定會辦到,放心吧。”
“對了,你這米是從哪裏運來的啊?”李掌櫃裝作不經意的掃了他一眼,淡淡的問道:“何會長還曾特地派人往齊、膠、濟三州走了一趟,都沒有找到薛老弟如此便宜的米。”
薛寅鬆心裏一凜,知道戲肉來了,裝作詫異的答道:“就是濟州的米啊,這米是某家米行的米,因為被水淹過才降價賣的,我一時貪心又全部吃下庫存,所以才這樣便宜呢。”
李掌櫃也不甚關心來處,對他來說10文這個價格很合適,既然吃了雞蛋又何必去關心母雞的長相:“何會長是覺得四萬擔太少,行會人又多,怕到時候分不均勻。”
薛寅鬆馬上擺手道:“別看我別看我,我可真的沒有米了。”
李掌櫃哈哈大笑道:“喝茶喝茶,反正何會長又派了人去,若是有便宜的米肯定能找些迴來,我說薛老弟這法子不錯啊,你怎麽就想到去災區收米呢?通常災區的米都貴,我們還要往災區賣米呢,可真有你的。”
薛寅鬆摸摸鼻子顯出幾分得意之色:“我這是運氣好,這米商原是以前認識的,家裏沒了老人想扶柩迴鄉,我看他們去意已決便資助了些盤纏,他家為了謝我才說鄉下還有些米,因為被水淹過怕也不能賣了,要是我願意就全部拉去。我趕到時發現除了小部分的米外,大部分的都是好的,便一古腦收了運迴來。”
李掌櫃見他口水翻翻,心道你個傻x,拉迴來費時費錢還不如就在濟州當地直接賣了,轉手賣給災區利潤可比拉迴來高多了,嘴上卻笑道:“運氣,果然是運氣,咱就沒這等運氣了,果然是該薛老弟賺錢啊。”
兩人花花轎子互相吹捧一翻,薛寅鬆坐足了功夫才離開。
小夥計和曲紅香正在忙碌,曲紅香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一麵吩咐小夥計裝米,這邊鞏二剛送完米迴來,站在門口咕嘟咕嘟的喝水。
“薛大哥來了,”曲紅香一抬頭見是他,笑著拉開櫃台邊的小門道:“正好有茶,給你倒一碗?”
薛寅鬆道:“你們忙,我自己理會。”
曲紅香算盤珠子一撥,轉頭吩咐:“麻布袋子來10升。”說著接過錢來數了一遍丟進錢箱裏:“您去小門接米,夥計馬上給您拿出來,下一位!客官要買多少米啊?”
薛寅鬆見他們有條不紊的忙著,曲紅香主持也頗有條理,便放了心往後院去。他這跑了一上午,後背都濕了,準備換身衣裳。
“你迴來了?”小秀才正坐在後院,見他進來忙放下書站起來,“商議得如何?”
薛寅鬆把事情簡單說了一遍:“暫時把他們穩住的,隻要這邊把糧運到南孟就安全了,到時就算他們想運去德陽,時間上總比我們晚點。”
小秀才點點頭:“倒也是,隻是車船你都聯係好了麽?”薛寅鬆脫了衣衫丟在床邊,笑道:“你從不愛管這些,如今也有興趣過問了?”
小秀才歎口氣道:“這可不是閑的慌麽,天天也悶得很,不若讓我跟著去玩吧。”
薛寅鬆扣好衣服走出門,見他一臉鬱氣,安慰道:“等把這陣忙完就陪你出去四處走走,德陽你就不要去了,那裏才淹過水,怕有瘟疫。”
秀才撇著嘴坐下,拿起書繼續看。
薛寅鬆待要再寬慰幾句,隻見小夥計跌跌撞撞跑進來大聲道:“掌櫃!掌櫃!快!快!曲(jie)出事了!”
薛寅鬆忙反手抓住他問:“怎麽了?”
小夥計臉色驚駭:“她突然衝上街對著一個人又打又罵,人家的仆人現在不依不饒,要拉她見官呢!”這個惹事精!薛寅鬆臉色一沉衝到前麵,隻見大街上已經圍得水泄不通,忙撥開人群擠進去。
曲紅香哭得一臉淚痕,手裏緊緊拽住藍衫書生的衣袖和長袍下擺,那書生臉色漲紅又走不得,旁邊小廝正在罵道:“哪裏來的瘋婆子!你到底放不放手,你這女人是怎麽的!跟你說了我們不認識你!你認錯人了!”
曲紅香一麵哭一麵發狠:“李銘時!你不認識我?你個挨千刀的冤家,到底是給句話啊!”
那小廝冷笑道:“別以為打聽到我家公子的名諱就可以胡來,我讓你趕緊放手,否則拉你去見官!”
薛寅鬆忙走上前去一把抓住曲紅香的手臂,低喝道:“大街上拉拉扯扯成何體統,趕緊給我放手!”
曲紅香一見他來,哭得更是厲害:“薛大哥,你可要為我做主,我……”一句未畢便被強迫鬆開衣襟,隻得恨恨的看了對方一眼:“你要敢負我,我做鬼也饒不得你!”
李銘時見有人出頭,忙作揖道:“多謝多謝,實在是這位小(jie)認錯了人,不幹小生關係。”
薛寅鬆仔細看他,隻見他臉皮漲紅,眼神遊移不敢看人,立刻明白這人有鬼,笑道:“公子家住何處啊?”
“他住在城南三十裏的七裏鋪!”
李銘時聽完臉皮漲得都快發了紫,呐呐的答道:“住長橋巷尾,家父乃是李記米鋪的老板。”
薛寅鬆一愣,立刻笑道:“原來是李公子,我剛從你家出來,我是這薛記米鋪的掌櫃,和你父親乃是同行。”
李銘時根本不認得他,但為了脫身忙道:“原來是薛掌櫃,幸會幸會,這……這位小(jie)認錯了人,我……”
“誤會,原來是誤會,”薛寅鬆哈哈大笑,一把將曲紅香拽到身後:“公子請便。”
那小廝這才扶了李銘時準備離開,曲紅香待要抗議,被薛寅鬆一把拉著胳膊硬扯進了鋪子。
“你幹什麽!”一進門曲紅香就發飆,這下淚也止了,冤屈也散了,現在滿心隻剩下了怒火:“這個負心郎,我好不容易找過來見著他,你怎麽就不幫我?”
“坐下喝口水,然後慢慢把事情講給我聽。”薛寅鬆淡淡的說著,一抬下巴示意她坐下。
曲紅香依言坐下道:“我家在秦川城,家裏靠爹爹販布為生,我娘當時病得厲害,我爹便賣了布鋪給娘治病,結果人去了錢也沒了,隻好靠我在茶樓裏唱幾句小曲糊口。有一次我在茶樓受人欺負,李銘時幫我解圍,後來他常來茶館,給得銀子又多,一來二去便熟識了。我雖在茶樓唱曲,也是正經人家出身,見他風度翩翩一副飽讀詩書的模樣,有意托付終身。當時我們撮土為香山盟海誓,還互贈了玉佩,可如今他翻臉不認竟然……”
薛寅鬆明白了,這不過是一樁普通得再不能再普通的陳世美案:“你們隻是撮土為香?有沒有……嗯……洞房什麽的?”
曲紅香又驚又怒:“你把我當什麽人了!我曲紅香雖然不是大戶人家的女子,也是讀過烈女傳的人,就這樣撮土為香互許終生已經是違背世俗,怎敢……做出其他傷風敗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