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謀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作者:玲瓏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科蘇特的行為,弗蘭茨願稱其為“很有精神”,但也僅此而已。
匈牙利的體量完全無法與奧地利帝國相比,工業能力更是天差地別。能耗到今天九成九靠弗蘭茨放水,還有一分是靠科蘇特燃燒匈牙利民族的生命。
在奧地利帝國的大反攻開始之後,匈牙利在短時間內就喪失了70%的土地和80%的有生力量。
此時隻有英、法兩國依然在輿論上同情匈牙利,其他歐洲國家則是清一色地支持奧地利帝國。
即便是在英國,大多數人對於匈牙利人也是漠不關心,由於經濟危機、戰爭、殖民地叛亂(印度和愛爾蘭)、國內的憲章運動再起波瀾、美國的廉價糧食入侵等諸多方麵的影響。
不光是英國政府、英國媒體也已經焦頭爛額,更多的普通人則是為了生活而奔波根本顧及不到國外發生的事情。
然而那些一直關注匈牙利事件的人此時也大多發生了轉變,畢竟在第三者視角看來,匈牙利人過度兇殘,屠戮平民、弑殺皇室、拒絕和平,以自由之名犯下無數惡孽。
在奧地利帝國迴過頭來的時候連半點抵抗之力都沒有,甚至沒有做反派的資格,在整個1848年最多能算上一個小醜。
這樣的國家又能博得多少同情和支持呢
英國政府本來是打輿論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照片和電報技術的降維打擊之下,無數粗劣的謊言被揭穿,政府的公信力大大下降。
再聯想到此時內外交困的實際情況,民眾們憤怒了,他們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英國政府寧願去關心入侵歐洲的野蠻人,也不願意去拯救大英帝國的子民。
在此時一個在英國早已絕跡的黨派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詹姆斯黨的口號是:
“我們既要工作和麵包,也要生活和尊嚴。我們不是牛馬,更不是機器!”
兩位正在英國遊學+避難的大胡子表示已經越來越看不懂這個世界了。
詹姆斯黨之前做過介紹,如果不記得的話,可以姑且認為其是英國正統派,徽章是白玫瑰。
此時詹姆斯黨名義上支持的君主是摩德納公國大公弗朗切斯科五世,但弗朗切斯科五世顯然沒有這麽大的能量,更不可能引來這麽多人的效忠。
這背後顯然有弗蘭茨的手筆,但似乎又不止奧地利帝國一家在暗中支持詹姆斯黨。
(弗朗切斯科五世,全名弗朗切斯科費迪南多傑米尼亞諾馮哈布斯堡-洛林。)
法國的情況則是十分微妙,輿論上對匈牙利的態度兩極分化,一方認為匈牙利是和法國一樣的共和國應該盡力爭取,另一方則認為匈牙利是背叛者、偽共和國,恥與之為伍。
理論上講無論怎麽說,法國政府都該站在匈牙利一方,可以沒有行動,但是不能表態。
畢竟這涉及到國家的基本意識形態,然而路易拿破侖不但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反而在用背叛者映射秩序黨人。
事實上在維也納和會之後秩序黨人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路易拿破侖從未想過兌現他的承諾,他隻想鏟除秩序黨的勢力。
而秩序黨內部卻是一盤散沙,托克維爾已經在空氣中嗅到了一絲危險的味道,這味道是如此地熟悉又陌生。
他在抽屜中拿出了那封尚博爾伯爵的親筆信。
“也許弗裏堡是不錯的地方。”
由於路易菲利普的父輩曾經投票讚成處死路易十六,為了討好議會甚至將名字改成了路易平等,最後依然難逃被反噬的命運。
托克維爾對其十分鄙視,曾經在奧爾良政府供職的他更是親眼見證了政府的腐敗,金融投機橫行導致市場蕭條,以及奧爾良家族在麵對1848年危機時的醜態。
之後路易菲利普逃到阿爾薩斯-洛林,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力居然引來了德意誌人,之後更是以德意誌邦聯公爵自居,簡直是丟光了法蘭西民族的臉。
而托克維爾家族本就是正統派出身,所以他對波旁正統的尚博爾伯爵有著天然的好感。
此外,在尚博爾伯爵和一幹正統派的努力下,弗裏堡居民的日子確實越來越好,經濟發展迅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尚博爾伯爵還在弗裏堡建立了公立醫院和學校,聘請的都是法國著名專家和學者。
他事必親躬,甚至親自去丈量土地,規劃建設,深受民眾的愛戴。
尚博爾伯爵同樣創立了濟貧院,然而由於其本人的親自監督,濟貧院不再是“窮人的監獄”,而是一個在窮困潦倒時可以通過打短工來維持生計的地方。
瑞士山區很多生活不如意的法語居民都慕名而來,尚博爾伯爵和法國正統派自然是來者不拒。
所以當1848年艾梅納布爾佩利西埃率領的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軍隊入侵弗裏堡時,弗裏堡的軍民才會那樣舍生忘死。
以正統派的視角看來,尚博爾伯爵絕對是一位值得效忠的君主。
秩序黨同樣對匈牙利人不感冒,畢竟在他們看來匈牙利人和拿破侖一樣都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此時奧地利帝國國內幾乎不存在親匈牙利派,偶爾有幾個想要露頭或者精神錯亂的,弗蘭茨也不會放過。
總之先抓起來審過再說,然後該殺,殺,該流放,流放。相比對匈牙利的作戰,弗蘭茨更在意對於匈牙利的戰後處理,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
曆史上奧地利帝國采取的四管齊下的政策,分別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四個角度出發。
首先,關閉議會,設立總督區。同時拆分匈牙利,將聖斯蒂芬王冠領地打散分派到不同的總督區。
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自治權。
其次,對匈牙利進行全麵的經濟製裁,對進入匈牙利的貨物苛以重稅,限製武器、鋼鐵、硝石、硫磺等商品進入匈牙利。
同時對於匈牙利貨物的出口也設置了大量障礙,在之後使匈牙利農業長期處於低迷狀態。
限製匈牙利地區的工業發展,禁止在匈牙利地區進行大規模投資,禁止匈牙利人私自鑄造貨幣。
為了拉攏民眾還延續了一些匈牙利共和國時期的政策。
在軍事方麵,在匈牙利地區屯駐了大量軍隊,設置大量軍事禁區來分割匈牙利。
將親匈牙利派的將領調離匈牙利,用憲兵代替警察,在全境範圍內搜捕匈牙利共和國殘黨。
文化上強製推行德語教育,削弱匈牙利文化的影響力。
這些政策哪怕在後世人眼中也無甚大錯,然而奧地利帝國的結局卻不太美好。
(最近家裏有兩個親戚同時意外住院,最近的更新可能不太穩定。)
匈牙利的體量完全無法與奧地利帝國相比,工業能力更是天差地別。能耗到今天九成九靠弗蘭茨放水,還有一分是靠科蘇特燃燒匈牙利民族的生命。
在奧地利帝國的大反攻開始之後,匈牙利在短時間內就喪失了70%的土地和80%的有生力量。
此時隻有英、法兩國依然在輿論上同情匈牙利,其他歐洲國家則是清一色地支持奧地利帝國。
即便是在英國,大多數人對於匈牙利人也是漠不關心,由於經濟危機、戰爭、殖民地叛亂(印度和愛爾蘭)、國內的憲章運動再起波瀾、美國的廉價糧食入侵等諸多方麵的影響。
不光是英國政府、英國媒體也已經焦頭爛額,更多的普通人則是為了生活而奔波根本顧及不到國外發生的事情。
然而那些一直關注匈牙利事件的人此時也大多發生了轉變,畢竟在第三者視角看來,匈牙利人過度兇殘,屠戮平民、弑殺皇室、拒絕和平,以自由之名犯下無數惡孽。
在奧地利帝國迴過頭來的時候連半點抵抗之力都沒有,甚至沒有做反派的資格,在整個1848年最多能算上一個小醜。
這樣的國家又能博得多少同情和支持呢
英國政府本來是打輿論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照片和電報技術的降維打擊之下,無數粗劣的謊言被揭穿,政府的公信力大大下降。
再聯想到此時內外交困的實際情況,民眾們憤怒了,他們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英國政府寧願去關心入侵歐洲的野蠻人,也不願意去拯救大英帝國的子民。
在此時一個在英國早已絕跡的黨派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詹姆斯黨的口號是:
“我們既要工作和麵包,也要生活和尊嚴。我們不是牛馬,更不是機器!”
兩位正在英國遊學+避難的大胡子表示已經越來越看不懂這個世界了。
詹姆斯黨之前做過介紹,如果不記得的話,可以姑且認為其是英國正統派,徽章是白玫瑰。
此時詹姆斯黨名義上支持的君主是摩德納公國大公弗朗切斯科五世,但弗朗切斯科五世顯然沒有這麽大的能量,更不可能引來這麽多人的效忠。
這背後顯然有弗蘭茨的手筆,但似乎又不止奧地利帝國一家在暗中支持詹姆斯黨。
(弗朗切斯科五世,全名弗朗切斯科費迪南多傑米尼亞諾馮哈布斯堡-洛林。)
法國的情況則是十分微妙,輿論上對匈牙利的態度兩極分化,一方認為匈牙利是和法國一樣的共和國應該盡力爭取,另一方則認為匈牙利是背叛者、偽共和國,恥與之為伍。
理論上講無論怎麽說,法國政府都該站在匈牙利一方,可以沒有行動,但是不能表態。
畢竟這涉及到國家的基本意識形態,然而路易拿破侖不但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反而在用背叛者映射秩序黨人。
事實上在維也納和會之後秩序黨人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路易拿破侖從未想過兌現他的承諾,他隻想鏟除秩序黨的勢力。
而秩序黨內部卻是一盤散沙,托克維爾已經在空氣中嗅到了一絲危險的味道,這味道是如此地熟悉又陌生。
他在抽屜中拿出了那封尚博爾伯爵的親筆信。
“也許弗裏堡是不錯的地方。”
由於路易菲利普的父輩曾經投票讚成處死路易十六,為了討好議會甚至將名字改成了路易平等,最後依然難逃被反噬的命運。
托克維爾對其十分鄙視,曾經在奧爾良政府供職的他更是親眼見證了政府的腐敗,金融投機橫行導致市場蕭條,以及奧爾良家族在麵對1848年危機時的醜態。
之後路易菲利普逃到阿爾薩斯-洛林,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力居然引來了德意誌人,之後更是以德意誌邦聯公爵自居,簡直是丟光了法蘭西民族的臉。
而托克維爾家族本就是正統派出身,所以他對波旁正統的尚博爾伯爵有著天然的好感。
此外,在尚博爾伯爵和一幹正統派的努力下,弗裏堡居民的日子確實越來越好,經濟發展迅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尚博爾伯爵還在弗裏堡建立了公立醫院和學校,聘請的都是法國著名專家和學者。
他事必親躬,甚至親自去丈量土地,規劃建設,深受民眾的愛戴。
尚博爾伯爵同樣創立了濟貧院,然而由於其本人的親自監督,濟貧院不再是“窮人的監獄”,而是一個在窮困潦倒時可以通過打短工來維持生計的地方。
瑞士山區很多生活不如意的法語居民都慕名而來,尚博爾伯爵和法國正統派自然是來者不拒。
所以當1848年艾梅納布爾佩利西埃率領的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軍隊入侵弗裏堡時,弗裏堡的軍民才會那樣舍生忘死。
以正統派的視角看來,尚博爾伯爵絕對是一位值得效忠的君主。
秩序黨同樣對匈牙利人不感冒,畢竟在他們看來匈牙利人和拿破侖一樣都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此時奧地利帝國國內幾乎不存在親匈牙利派,偶爾有幾個想要露頭或者精神錯亂的,弗蘭茨也不會放過。
總之先抓起來審過再說,然後該殺,殺,該流放,流放。相比對匈牙利的作戰,弗蘭茨更在意對於匈牙利的戰後處理,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
曆史上奧地利帝國采取的四管齊下的政策,分別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四個角度出發。
首先,關閉議會,設立總督區。同時拆分匈牙利,將聖斯蒂芬王冠領地打散分派到不同的總督區。
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自治權。
其次,對匈牙利進行全麵的經濟製裁,對進入匈牙利的貨物苛以重稅,限製武器、鋼鐵、硝石、硫磺等商品進入匈牙利。
同時對於匈牙利貨物的出口也設置了大量障礙,在之後使匈牙利農業長期處於低迷狀態。
限製匈牙利地區的工業發展,禁止在匈牙利地區進行大規模投資,禁止匈牙利人私自鑄造貨幣。
為了拉攏民眾還延續了一些匈牙利共和國時期的政策。
在軍事方麵,在匈牙利地區屯駐了大量軍隊,設置大量軍事禁區來分割匈牙利。
將親匈牙利派的將領調離匈牙利,用憲兵代替警察,在全境範圍內搜捕匈牙利共和國殘黨。
文化上強製推行德語教育,削弱匈牙利文化的影響力。
這些政策哪怕在後世人眼中也無甚大錯,然而奧地利帝國的結局卻不太美好。
(最近家裏有兩個親戚同時意外住院,最近的更新可能不太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