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製衡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作者:玲瓏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維也納,美泉宮。
弗蘭茨一早便穿戴整齊來到了索菲夫人的寢宮之中,但後者卻選擇了避而不見,宮人們紛紛猜測這對母子又在搞什麽名堂。
起因是弗蘭茨打算和弗裏德裏希一起出海航行,順便檢測一下新式戰艦的性能。當然這個理由令索菲夫人難以信服。她覺得一貫我行我素的長子一定是又有冒險的舉動,否則絕不會來找自己辭行。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但此時弗蘭茨已經不是剛剛離開兒童室的那個小孩子。他不光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識,甚至還培養和經營出了自己的勢力。
所以哪怕是兇悍霸道的母親也不能像過去一樣打一頓屁股了事,於是乎雙方便僵持住了。
一盞茶的時間過後,弗蘭茨便起身離開了,畢竟他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並沒有太多時間留在這裏喝茶。
這次航行旅程已經規劃好了,不過在弗蘭茨動身之前,還需要囑托下屬負責處理製衡英法美這三個最大不穩定因素的事宜。
至於三方究竟會在中北美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就不關奧地利的事了;畢竟十九世紀的殖民地就是這樣,有人多吃一口,便有人少吃一口;有的國家長期無法飽食就無法滿足,而不滿就會產生摩擦,升級便會引發戰爭。
曆史上並不是一紙《門羅宣言》維護了西半球的和平,而是大英帝國在拉美的殖民政策讓列強之間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當1822年神聖同盟在奧屬意大利的維羅納召開會議,授權法蘭西以神聖同盟的名義出兵鎮壓拉美獨立運動。
阻止這一切的並不是那一張破紙,而是昂格魯撒克遜人的堅船利炮。當然約翰牛也不是什麽正義使者,之所以這樣做還不是因為“利益”二字。
看看奧地利的工業發展剛剛起步,弗蘭茨就被各種資源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甚至打算以身犯險。再想想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他們對原料和市場的需求可謂是無窮無盡的。
拉丁美洲擁有大量的獨占資源,並且毫無工業基礎,這就給英國人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經濟殖民。
英國一方麵以貸款、援助等形式奪取大量廉價的美洲資源,另一方麵又向其大量傾銷廉價工業品,摧殘其經濟基礎。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阿根廷,它欠英國人的錢到二戰結束都沒還完。
在神聖同盟意圖幹涉美洲獨立運動的時候,英國已經在美洲建立起了廣泛的貿易聯係,並且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它又怎麽可能放棄這種優勢呢?
當年謀劃讓法國人幹涉美洲獨立運動的幕後之人便是梅特涅,這也是奧地利和英國外交矛盾的開始。
有些人覺得梅特涅隻是一個女裝大老,其實則不然;這位“歐洲宰相”確實進行了很多謀劃,隻可惜鑒於較弱的國力且缺乏真正的權利,又接連遇到了數位強悍的政治家,讓他有些疲於奔命;但他依然給飽受戰事之苦的歐洲大陸帶來了數十年寶貴的和平。
但現在不同了,英國人在世界範圍內的戰線拉得太長,開戰的地點選得太多,敵人更是不計其數。
阿富汗戰爭此時已經花掉了英國1500萬英鎊,這個花費相當於拿破侖戰爭之後除去土埃戰爭,英國所有戰爭花費的總和。
阿片戰爭英國的花費不過是421.5萬英鎊。
而且更要命的是俄國沒有簽下《海峽公約》,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依舊掌握著黑海的霸權,可以隨時將英國人拒之門外,直接威脅到近東地區的利益。
按照倫敦方麵的估計,對付俄國人他們至少需要一支20萬人的陸地力量,抽出三分之一的皇家海軍兵力,以及需要五到十年的期限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
而美利堅的約翰·泰勒並不是一個無能的總統,恰恰相反他一直在尋求機會將英國人趕出俄勒岡,對於加拿大殖民政府的挑釁也是堅決予以迴擊。
同時他加大對海軍的投入並推動其軍製的改革,加快了一批戰列艦被批準建造的步伐。
(全是3200噸的賓夕法尼亞級)
這位北美政治家的一套組合拳讓他的北方鄰居有些不知所措,隻得向母國求助。惱火的英國人雖然有心介入,但是因國內資本家反對和美國過度交惡態度的影響下,隻得表示愛莫能助。
因為此時美利堅是不列顛最大的原料產地,而效率十分低下的拉美完全無法替代其位置。
有一位著名的美國棉花商人曾經說過。
“隻要美國的棉花有三個月不送到英國,那他們的工廠將不得不停產,若是半年不運到英國,那紡織業世界第一的位置將換人。如果美國的棉花向英國停止供應一年,他們就會跪下來求我們。”
其實英國人也深深懂得這一點,所以他們不停地開辟新的棉花產地,以求減弱對美國人的依賴性。
所以倫敦此時對華盛頓也毫無辦法,隻能口頭警告了事,並不敢動用封鎖禁運的手段,因為那和製裁自己沒什麽區別。
另外新興的工業國家比利時也不安生,他們一直與鄰居法蘭西眉來眼去。當然法國人不僅十分樂意見到這種情況,甚至還允許比利時人在法屬殖民地上投資和開發。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基左一直想搞一個法比同盟,借機控製整個低地地區。
但尼德蘭的低地是英國人的禁臠,所以當法國人提議要修建一條巴黎到布魯塞爾的友好鐵路時,英國人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雖然最後法國人讓步了,但是這也讓英國人渾身不自在。
奧地利在意大利的擴張,以及重奪貝爾格來德的行為,都讓英國人不爽。
可麵對多到炸的全球事務,英國的官員數量始終隻維持在3000人左右。而此時法國的文官數量高達10萬人,奧地利則是接近8萬人。
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這是什麽概念,舉個簡單的例子,2021年美國公務員的數量為1968萬,占美國人口的6.5%。
而此時英國在全球控製的人口數量接近4億,其公務員人口僅約占總人口的0.00075%,所以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國際格局隻能依靠大量的臨時工。
如此一來他們的行政效率可想而知。而且比起正式的官員,這些背景各異的臨時工們更容易成為受賄對象不說,也更容易出賣本國情報。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弗蘭茨對英國的情報了如指掌,並作出相應的策略來加以反製。
當然除了英國自身的問題以外,法國在獲得了德克薩斯殖民地之後,重新覺醒了殖民者的基因,也是其中重要原因。
畢竟餓狼隻要嚐試過血肉的味道,便會記住它。
弗蘭茨一早便穿戴整齊來到了索菲夫人的寢宮之中,但後者卻選擇了避而不見,宮人們紛紛猜測這對母子又在搞什麽名堂。
起因是弗蘭茨打算和弗裏德裏希一起出海航行,順便檢測一下新式戰艦的性能。當然這個理由令索菲夫人難以信服。她覺得一貫我行我素的長子一定是又有冒險的舉動,否則絕不會來找自己辭行。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但此時弗蘭茨已經不是剛剛離開兒童室的那個小孩子。他不光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識,甚至還培養和經營出了自己的勢力。
所以哪怕是兇悍霸道的母親也不能像過去一樣打一頓屁股了事,於是乎雙方便僵持住了。
一盞茶的時間過後,弗蘭茨便起身離開了,畢竟他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並沒有太多時間留在這裏喝茶。
這次航行旅程已經規劃好了,不過在弗蘭茨動身之前,還需要囑托下屬負責處理製衡英法美這三個最大不穩定因素的事宜。
至於三方究竟會在中北美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就不關奧地利的事了;畢竟十九世紀的殖民地就是這樣,有人多吃一口,便有人少吃一口;有的國家長期無法飽食就無法滿足,而不滿就會產生摩擦,升級便會引發戰爭。
曆史上並不是一紙《門羅宣言》維護了西半球的和平,而是大英帝國在拉美的殖民政策讓列強之間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當1822年神聖同盟在奧屬意大利的維羅納召開會議,授權法蘭西以神聖同盟的名義出兵鎮壓拉美獨立運動。
阻止這一切的並不是那一張破紙,而是昂格魯撒克遜人的堅船利炮。當然約翰牛也不是什麽正義使者,之所以這樣做還不是因為“利益”二字。
看看奧地利的工業發展剛剛起步,弗蘭茨就被各種資源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甚至打算以身犯險。再想想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他們對原料和市場的需求可謂是無窮無盡的。
拉丁美洲擁有大量的獨占資源,並且毫無工業基礎,這就給英國人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經濟殖民。
英國一方麵以貸款、援助等形式奪取大量廉價的美洲資源,另一方麵又向其大量傾銷廉價工業品,摧殘其經濟基礎。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阿根廷,它欠英國人的錢到二戰結束都沒還完。
在神聖同盟意圖幹涉美洲獨立運動的時候,英國已經在美洲建立起了廣泛的貿易聯係,並且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它又怎麽可能放棄這種優勢呢?
當年謀劃讓法國人幹涉美洲獨立運動的幕後之人便是梅特涅,這也是奧地利和英國外交矛盾的開始。
有些人覺得梅特涅隻是一個女裝大老,其實則不然;這位“歐洲宰相”確實進行了很多謀劃,隻可惜鑒於較弱的國力且缺乏真正的權利,又接連遇到了數位強悍的政治家,讓他有些疲於奔命;但他依然給飽受戰事之苦的歐洲大陸帶來了數十年寶貴的和平。
但現在不同了,英國人在世界範圍內的戰線拉得太長,開戰的地點選得太多,敵人更是不計其數。
阿富汗戰爭此時已經花掉了英國1500萬英鎊,這個花費相當於拿破侖戰爭之後除去土埃戰爭,英國所有戰爭花費的總和。
阿片戰爭英國的花費不過是421.5萬英鎊。
而且更要命的是俄國沒有簽下《海峽公約》,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依舊掌握著黑海的霸權,可以隨時將英國人拒之門外,直接威脅到近東地區的利益。
按照倫敦方麵的估計,對付俄國人他們至少需要一支20萬人的陸地力量,抽出三分之一的皇家海軍兵力,以及需要五到十年的期限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
而美利堅的約翰·泰勒並不是一個無能的總統,恰恰相反他一直在尋求機會將英國人趕出俄勒岡,對於加拿大殖民政府的挑釁也是堅決予以迴擊。
同時他加大對海軍的投入並推動其軍製的改革,加快了一批戰列艦被批準建造的步伐。
(全是3200噸的賓夕法尼亞級)
這位北美政治家的一套組合拳讓他的北方鄰居有些不知所措,隻得向母國求助。惱火的英國人雖然有心介入,但是因國內資本家反對和美國過度交惡態度的影響下,隻得表示愛莫能助。
因為此時美利堅是不列顛最大的原料產地,而效率十分低下的拉美完全無法替代其位置。
有一位著名的美國棉花商人曾經說過。
“隻要美國的棉花有三個月不送到英國,那他們的工廠將不得不停產,若是半年不運到英國,那紡織業世界第一的位置將換人。如果美國的棉花向英國停止供應一年,他們就會跪下來求我們。”
其實英國人也深深懂得這一點,所以他們不停地開辟新的棉花產地,以求減弱對美國人的依賴性。
所以倫敦此時對華盛頓也毫無辦法,隻能口頭警告了事,並不敢動用封鎖禁運的手段,因為那和製裁自己沒什麽區別。
另外新興的工業國家比利時也不安生,他們一直與鄰居法蘭西眉來眼去。當然法國人不僅十分樂意見到這種情況,甚至還允許比利時人在法屬殖民地上投資和開發。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基左一直想搞一個法比同盟,借機控製整個低地地區。
但尼德蘭的低地是英國人的禁臠,所以當法國人提議要修建一條巴黎到布魯塞爾的友好鐵路時,英國人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雖然最後法國人讓步了,但是這也讓英國人渾身不自在。
奧地利在意大利的擴張,以及重奪貝爾格來德的行為,都讓英國人不爽。
可麵對多到炸的全球事務,英國的官員數量始終隻維持在3000人左右。而此時法國的文官數量高達10萬人,奧地利則是接近8萬人。
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這是什麽概念,舉個簡單的例子,2021年美國公務員的數量為1968萬,占美國人口的6.5%。
而此時英國在全球控製的人口數量接近4億,其公務員人口僅約占總人口的0.00075%,所以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國際格局隻能依靠大量的臨時工。
如此一來他們的行政效率可想而知。而且比起正式的官員,這些背景各異的臨時工們更容易成為受賄對象不說,也更容易出賣本國情報。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弗蘭茨對英國的情報了如指掌,並作出相應的策略來加以反製。
當然除了英國自身的問題以外,法國在獲得了德克薩斯殖民地之後,重新覺醒了殖民者的基因,也是其中重要原因。
畢竟餓狼隻要嚐試過血肉的味道,便會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