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群醜亂舞
漢獻帝十二年夏四月,西涼馬騰子馬超兵進雍州,李傕內應之,破徐榮於狄道。馬騰張濟橫掃董旻於扶風、北地,旬日入長安。
董卓自知必亡,於是遍殺京中文武百官、大族世家,煌煌帝都,付之一炬,大火延綿月餘,又挾製天子之郿城。等到馬騰諸人兵臨郿城城下,董卓殺獻帝,焚郿城。至此,雍州一帶赤地千裏,劉氏宗族消亡殆盡,天下大族十去其六。
馬騰等人眼見董卓殺死獻帝,心下不安,退守西涼。
消息傳來,天下皆驚,荊州驃騎將軍呂布傳檄天下,並起大軍五萬,以子呂濤為前鋒,西出函穀,討伐馬騰。
………………………………………邪惡分割……………………………………………
壽春,後將軍府,袁術正在讀信。自呂濤命人改善造紙,如今的信件寫信多用紙,袁術捏著那幾張薄薄的信紙,滿麵紅光,雙手微微顫抖,難掩激動興奮。這信,卻是他那讓他深深痛恨的族兄袁紹袁本初寫來的。
荊州新出的高級箋紙上,是袁紹蠅頭小隸:
“愚兄紹俱以白公路雲:
“今馬氏作亂京中,天子橫死,百官盡墨,劉漢消亡。此誠男兒奮起,建百世大業之時也。觀天下諸侯,我袁氏累代卿侯,四世公輔。名滿天下,望蓋中國。華夏才俊之士,多出門下;中原率土之臣,無非走狗。四境之內,百姓翹首;八方之中,兆民仰望。此天賜良機於袁氏也,奚不圖之?
“吾與公路,是為一家。兄本庶出,寡德鮮才,豈有癡心。不敢妄想。故雖癡長年歲,妄稱兄長。實惶惶難安,恐公路見罪。紹白,昔日與公路在洛邑,或有隙怨,非紹本意也。奈何年少方剛,能不嫉妒公路之任俠尚氣也哉?自今迴思,不勝汗顏。嗚唿。當時年少!從別後,爾來十數春秋矣,昔日縱馬走狗之年少,今已鬢染霜華。眼枯須脫,垂垂老朽矣,念往昔種種,豈足一笑?況吾聞或欲以成大業,或欲以定巨功。或欲以顯宗主,或欲以固頉嗣,未有棄親即異,扤其本根,而能崇業濟功。垂祚後世者也。我與公路,本是同根,雖兄弟有嫌,未若重華之於象傲也。豈不聞變起辛郭,禍結同生?追閼伯實沈之蹤,忘常棣死喪之義,親尋幹戈,僵屍流血,聞之哽咽,此雖存若亡也!其車鑒如此,願棄捐前忿,遠思舊義,複為昆弟如初。公路知我,願乞見諒!
“值此紛亂,漢祚斷絕,百姓翹首以盼袁氏久矣,天賜功業如此,尚不圖之,天理難容!紹也愚魯,豈敢貪天之功?公路,袁氏之嫡者也。我袁姓出陳,陳,舜之後也,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又讖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塗高’者,此公路也。公路在淮揚,得舟楫糧秣之大利,就宗族門閥之便宜,誠宜順天應命,振臂而唿,從百姓之盼望,救黎民於水火。紹也不才,敢不俯首垂耳,搖旗呐喊?冀青肥饒之地,當如公路之所有,燕趙豪傑之士,盡歸英雄之麾下,此紹所以獻公路也!
“若公路雄起揚荊,紹必景從,相率國中之士,席卷而南,為公路掃除張遼、曹操、孫堅、高順之徒。今聞呂布西伐馬騰,荊州兵馬,抽調一空,荊越之地,賊發如麻,斷絕來往。此天受公路以霸業也,大軍一出,必囊括江漢,包舉河陰,蓋萬世之雄圖,公路度之。
“嗚唿,時局紛紛,正男兒縱馬之時也。天下諸侯,爭相攻伐,公路一出,誰與爭霸?紹心激蕩難安,書以明誌。願為馬前卒,從公路馳騁,但有所命,敢不遵從?惶恐,紹白。”
袁術和袁紹鬥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袁紹如此服軟,豈能不興奮?雖然他明明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明明知道袁紹意圖讓他當個出頭鳥,明明知道這不過是一封表麵謙恭卻暗藏機鋒不懷好意的信,可是,這信不是別人寫的,是他又嫉又恨又有些羨慕的族兄袁紹寫的!僅僅因此,這信就與眾不同了!兄弟倆鬥了半輩子,從來沒有誰服軟過,可是今天袁紹突如其來的這麽一封信,一字一句,仿佛都說到袁術心眼裏去,哪裏癢哪裏撓,舒服得似乎吃了人參果,渾身上下都在唿吸雀躍。
深深吸了一口氣,袁術慢慢平靜了下來,望著信紙出神了一會,將它珍而重之地放到一個精致的盒子裏,自言自語道:“天命所歸,萬世基業?”忽然雙眼迅速紅了起來,臉上浮起瘋狂的*。
漢獻帝十二年秋七月望,袁術以袁姓出陳,乃舜之後,以土承火,又用河內張朇符命,自立為帝,建號稱仲氏。但又恐懼呂布威猛,不敢宣之。主簿閻象進言“昔周自後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今天下離亂,諸侯相伐,出則曰‘義師’,今漢室雖亡,然天下未定,不足以稱王霸。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而匆匆定鼎,實如秀林之木,必至天下諸侯。為明公計,宜緩圖之”,袁術非但不聽,心下更暗自惱恨。閻象見袁術不聽勸告,連夜舉家倉皇出逃,奔走荊州。
………………………………………罪惡分割……………………………………………
冀州,鄴城,冀州牧門下循行劉備府中鬥室,劉備與張飛相對而坐,張飛怒目紅麵,氣息如牛,須發皆張,劉備愁眉慘淡,麵色幽暗。
漢製,郡守三吏有門下循行,類似門下客,不主實事。
當日劉備被呂布驅逐到冀州,所部精銳,能夠跟從到冀州的,寥寥不足十人,其餘不是失散,就是死於流亡,若不是有張飛死死護衛。又有無數流民做盾牌,隻怕早就化作道旁枯骨。劉備如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冀州。向袁紹求救。袁紹聽聞大喜,以重禮親自出迎。將哭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鄴水為之暴漲的劉備接入鄴城,屢次宴請安撫。
劉備本以為袁紹兵強馬壯,為人卻好謀無斷耳根子軟,有機可乘,也好借此東山再起,於是在鄴城四處奔波訴苦,一日痛哭數十場。以期得人憐憫。不想燕趙男兒重橫行,留血不流淚,開始時人們還略有表示,哭得多了。不免厭煩,久而久之,畏之如虎,便是張飛也看不慣他整日哭哭啼啼,所謂情如兄弟。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是怨言越來越多,漸漸有了芥蒂,隻是張飛乃死性子,認定劉備能重新崛起。遂忍氣吞聲,隻在背地牢騷。
見哭訴無果,劉備也並沒有灰心,收拾妥當,去見袁紹,表示願作走狗飛鷹,請求外派做些實事,從一小縣縣丞縣令做起,以報答活命之恩。
但劉備先後事何進、公孫瓚、田楷、陶謙等人,皆輕易去就,尤其因陶謙允諾數千兵而去田楷,陶謙死而陰謀奪其位,這兩件事分外令人不齒。因此袁紹雖然以為奇貨可居,卻也深知其素有大誌,養之如養鷹,心下早有提防,於是一聽劉備請求,隻用一句話打發:“公漢室宗親,天皇貴胄,安敢以一雜官小吏勞之?且請為門下循行,遙領豫州牧!”於是置府邸,送婢仆,將其養起來,又親自為其娶了一妻數妾。
劉備不得其門而入,隻得發揚看家本領,將哭功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致隨時隨地淚發如雨,往來鄴城舉凡大小文武,對此無不聞風喪膽。
“主公,身為漢室宗親,值此危亡之秋,何不奮男兒氣概,發壯士虎威?奚以終日垂淚,大類婦人?”張飛見劉備似又有飛流直下之勢,不由頭皮炸麻,大聲喝問道,“今天下傾頹,天子橫死,京中如赤。馬賊橫行庸涼,袁紹自持勢大,袁術守廬淮揚,呂布踐踏山河,此時不發,何時可發?主公有所命,飛敢不效死?主公若甘願老死囚籠之中,身墜溫柔之鄉,飛但以心頭熱血醒之!”言畢拔劍對準心窩,毅然決然。
“益德啊……”劉備脈脈直視張飛,一聲輕喊,兩行淚水唿啦啦直下三千尺。
張飛渾身汗毛直豎,手中長劍咣當掉落。
劉備長歎一聲:“我與益德,名為主仆,實為兄弟。弟之誌,兄豈不知?今天下離亂,我中山王之後,豈不痛哉?奈何身在死地,無依無靠,手無寸鐵。朝夕尚且不保,寢食胡以能安?一飲一啄,皆屬嗟來之食;一奴一婢,盡是他人之饋。寄人籬下,苟且偷生。此奇恥大辱也,兄安能不知?然韓信有胯下之辱,重耳有去國之苦。此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吾聞古之立大事者,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你我兄弟,今日苟且人下,袁渤海非良善之輩,非如此不能欺其耳目也。來日方長,袁紹,不過守戶老朽也,呂布,草莽匹夫耳,早晚必有兩傷之爭,其時自有你我兄弟崛起之機!弟切勿焦躁,但坐觀風雨。”
張飛聞言,激動不已,拜服在地,道:“主公深謀遠慮,飛不如也,幾乎釀成大錯,主公恕罪!”
劉備正要扶起張飛,忽聞外邊有人大笑,高聲唿喝:“劉使君安在?皇叔,皇叔,紹不請自來,勿怪勿怪!”卻是袁紹的聲音。
劉備急忙以袖抹淚,揚聲應道:“主公多禮了,備身為主公門下循行,日夜仰望主公之來,豈敢有怪?今晨早起,望見喜鵲喧鬧於簷下,不想卻是主公屈尊,有失遠迎,恕罪恕罪!”迎了出去。
出得門來,但見袁紹按劍狼行,身後謀臣武將,如雲而隨。
袁紹眼見劉備雙目紅腫,不由一笑,拉著劉備過膝長手大步而入鬥室,分賓主落座,哈哈笑道:“今日皇叔有一大喜,紹特來賀之!”隨行一幹文武,分立兩旁,將一個小小鬥室塞滿,張飛見狀,按劍站在劉備身後,虎目環掃,威風凜凜。
劉備也不詫異,隻微笑道:“不知喜從何來?”
“皇叔當登大寶,非喜而何?”袁紹目注劉備,緩緩說道。
劉備被嚇了一跳,手中杯“咣當”掉落,張目結舌,結結巴巴道:“備……備備……備寡德鮮才……才……農婦之……之子,販履小兒,小兒……安敢……敢有此……此奢望望望……主……公公恩澤四海,德被……天天下,身登大寶,實億兆黎民之願……願……”
袁紹見狀,眼裏掠過濃濃鄙夷,繼而變色厲聲道:“皇叔欺我唿?今天子罹難,宗族消亡,四海沸騰,天下分崩。皇叔身為漢室宗親,天皇貴胄,中山王裔,實漢劉社稷之期許,士人百姓之厚望也,胡不振作神威,力挽狂瀾,興奮漢室,定鼎山河?爾曹作此兒女之態,唯唯諾諾,豈不愧對先祖,有失天下之望?今馬騰為禍,呂布橫行,袁術竊位,皇叔當自強!紹也鄙薄,家門四世公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今不知馬騰,不知呂布,唯知一死以報漢室之恩遇也!淮揚袁術,叛逆之徒,紹雖名為兄弟,實則仇讎,願奉皇叔為主,披堅執銳,號令不從,吊民伐罪,收攏山河。此紹漢臣之份也,唯皇叔知之!”聲色俱厲,須發張揚,言畢拂袖而去。
劉備看著袁紹奪門而出,抹了一把汗,重重唿了一口大氣。
八月之朔,冀州牧袁紹立劉備為帝,定都鄴城,號曰“漢”,稱為“代漢”,改年號“更新”。紹自立為丞相,許入朝不拜,加大將軍、大司馬、並肩王,主天下凡軍政大權,整軍布武,以號令諸侯。
…………………………………………搞惡分割…………………………………………
漢獻帝十二年夏五月,馬騰亂京中,獻帝卒,劉氏消亡,雍州大族盡墨。六月晦,驃騎將軍呂布傳檄天下,起兵馬五萬,西出函穀,征伐馬騰。驃騎既出,荊州賊發如麻,各守軍自顧不暇。七月望,後將軍袁術自立,都壽春,號“仲”,稱仲氏,以呂布驕悍驍勇,荊州軍盛故,不敢發布。八月朔,冀州牧袁紹立中山王勝之後劉備,都鄴,曰“漢”,稱“代漢“年號“更新”,紹加丞相、大將軍、大司馬、並肩王,獨掌軍政之要。九月,群雄紛起,幽州公孫瓚自立,曰“燕”,稱“後燕”;遼東公孫康自立,曰“趙”,稱“代趙”;巴蜀劉璋自立,曰“漢”,稱“蜀漢”;漢中張魯自立,曰“漢”,稱“米漢”。天下紛紛,群邪亂舞!
………………………………………………………………………………………………
(附注:弟兄們,袁紹給袁術的那封信本來是沒有標點,不分段落的,偶嘔心吐血,給大家判了句讀,砸幾張pp偶高興一下下,雖然pp對這書沒啥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漢獻帝十二年夏四月,西涼馬騰子馬超兵進雍州,李傕內應之,破徐榮於狄道。馬騰張濟橫掃董旻於扶風、北地,旬日入長安。
董卓自知必亡,於是遍殺京中文武百官、大族世家,煌煌帝都,付之一炬,大火延綿月餘,又挾製天子之郿城。等到馬騰諸人兵臨郿城城下,董卓殺獻帝,焚郿城。至此,雍州一帶赤地千裏,劉氏宗族消亡殆盡,天下大族十去其六。
馬騰等人眼見董卓殺死獻帝,心下不安,退守西涼。
消息傳來,天下皆驚,荊州驃騎將軍呂布傳檄天下,並起大軍五萬,以子呂濤為前鋒,西出函穀,討伐馬騰。
………………………………………邪惡分割……………………………………………
壽春,後將軍府,袁術正在讀信。自呂濤命人改善造紙,如今的信件寫信多用紙,袁術捏著那幾張薄薄的信紙,滿麵紅光,雙手微微顫抖,難掩激動興奮。這信,卻是他那讓他深深痛恨的族兄袁紹袁本初寫來的。
荊州新出的高級箋紙上,是袁紹蠅頭小隸:
“愚兄紹俱以白公路雲:
“今馬氏作亂京中,天子橫死,百官盡墨,劉漢消亡。此誠男兒奮起,建百世大業之時也。觀天下諸侯,我袁氏累代卿侯,四世公輔。名滿天下,望蓋中國。華夏才俊之士,多出門下;中原率土之臣,無非走狗。四境之內,百姓翹首;八方之中,兆民仰望。此天賜良機於袁氏也,奚不圖之?
“吾與公路,是為一家。兄本庶出,寡德鮮才,豈有癡心。不敢妄想。故雖癡長年歲,妄稱兄長。實惶惶難安,恐公路見罪。紹白,昔日與公路在洛邑,或有隙怨,非紹本意也。奈何年少方剛,能不嫉妒公路之任俠尚氣也哉?自今迴思,不勝汗顏。嗚唿。當時年少!從別後,爾來十數春秋矣,昔日縱馬走狗之年少,今已鬢染霜華。眼枯須脫,垂垂老朽矣,念往昔種種,豈足一笑?況吾聞或欲以成大業,或欲以定巨功。或欲以顯宗主,或欲以固頉嗣,未有棄親即異,扤其本根,而能崇業濟功。垂祚後世者也。我與公路,本是同根,雖兄弟有嫌,未若重華之於象傲也。豈不聞變起辛郭,禍結同生?追閼伯實沈之蹤,忘常棣死喪之義,親尋幹戈,僵屍流血,聞之哽咽,此雖存若亡也!其車鑒如此,願棄捐前忿,遠思舊義,複為昆弟如初。公路知我,願乞見諒!
“值此紛亂,漢祚斷絕,百姓翹首以盼袁氏久矣,天賜功業如此,尚不圖之,天理難容!紹也愚魯,豈敢貪天之功?公路,袁氏之嫡者也。我袁姓出陳,陳,舜之後也,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又讖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塗高’者,此公路也。公路在淮揚,得舟楫糧秣之大利,就宗族門閥之便宜,誠宜順天應命,振臂而唿,從百姓之盼望,救黎民於水火。紹也不才,敢不俯首垂耳,搖旗呐喊?冀青肥饒之地,當如公路之所有,燕趙豪傑之士,盡歸英雄之麾下,此紹所以獻公路也!
“若公路雄起揚荊,紹必景從,相率國中之士,席卷而南,為公路掃除張遼、曹操、孫堅、高順之徒。今聞呂布西伐馬騰,荊州兵馬,抽調一空,荊越之地,賊發如麻,斷絕來往。此天受公路以霸業也,大軍一出,必囊括江漢,包舉河陰,蓋萬世之雄圖,公路度之。
“嗚唿,時局紛紛,正男兒縱馬之時也。天下諸侯,爭相攻伐,公路一出,誰與爭霸?紹心激蕩難安,書以明誌。願為馬前卒,從公路馳騁,但有所命,敢不遵從?惶恐,紹白。”
袁術和袁紹鬥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袁紹如此服軟,豈能不興奮?雖然他明明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明明知道袁紹意圖讓他當個出頭鳥,明明知道這不過是一封表麵謙恭卻暗藏機鋒不懷好意的信,可是,這信不是別人寫的,是他又嫉又恨又有些羨慕的族兄袁紹寫的!僅僅因此,這信就與眾不同了!兄弟倆鬥了半輩子,從來沒有誰服軟過,可是今天袁紹突如其來的這麽一封信,一字一句,仿佛都說到袁術心眼裏去,哪裏癢哪裏撓,舒服得似乎吃了人參果,渾身上下都在唿吸雀躍。
深深吸了一口氣,袁術慢慢平靜了下來,望著信紙出神了一會,將它珍而重之地放到一個精致的盒子裏,自言自語道:“天命所歸,萬世基業?”忽然雙眼迅速紅了起來,臉上浮起瘋狂的*。
漢獻帝十二年秋七月望,袁術以袁姓出陳,乃舜之後,以土承火,又用河內張朇符命,自立為帝,建號稱仲氏。但又恐懼呂布威猛,不敢宣之。主簿閻象進言“昔周自後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今天下離亂,諸侯相伐,出則曰‘義師’,今漢室雖亡,然天下未定,不足以稱王霸。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而匆匆定鼎,實如秀林之木,必至天下諸侯。為明公計,宜緩圖之”,袁術非但不聽,心下更暗自惱恨。閻象見袁術不聽勸告,連夜舉家倉皇出逃,奔走荊州。
………………………………………罪惡分割……………………………………………
冀州,鄴城,冀州牧門下循行劉備府中鬥室,劉備與張飛相對而坐,張飛怒目紅麵,氣息如牛,須發皆張,劉備愁眉慘淡,麵色幽暗。
漢製,郡守三吏有門下循行,類似門下客,不主實事。
當日劉備被呂布驅逐到冀州,所部精銳,能夠跟從到冀州的,寥寥不足十人,其餘不是失散,就是死於流亡,若不是有張飛死死護衛。又有無數流民做盾牌,隻怕早就化作道旁枯骨。劉備如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冀州。向袁紹求救。袁紹聽聞大喜,以重禮親自出迎。將哭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鄴水為之暴漲的劉備接入鄴城,屢次宴請安撫。
劉備本以為袁紹兵強馬壯,為人卻好謀無斷耳根子軟,有機可乘,也好借此東山再起,於是在鄴城四處奔波訴苦,一日痛哭數十場。以期得人憐憫。不想燕趙男兒重橫行,留血不流淚,開始時人們還略有表示,哭得多了。不免厭煩,久而久之,畏之如虎,便是張飛也看不慣他整日哭哭啼啼,所謂情如兄弟。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是怨言越來越多,漸漸有了芥蒂,隻是張飛乃死性子,認定劉備能重新崛起。遂忍氣吞聲,隻在背地牢騷。
見哭訴無果,劉備也並沒有灰心,收拾妥當,去見袁紹,表示願作走狗飛鷹,請求外派做些實事,從一小縣縣丞縣令做起,以報答活命之恩。
但劉備先後事何進、公孫瓚、田楷、陶謙等人,皆輕易去就,尤其因陶謙允諾數千兵而去田楷,陶謙死而陰謀奪其位,這兩件事分外令人不齒。因此袁紹雖然以為奇貨可居,卻也深知其素有大誌,養之如養鷹,心下早有提防,於是一聽劉備請求,隻用一句話打發:“公漢室宗親,天皇貴胄,安敢以一雜官小吏勞之?且請為門下循行,遙領豫州牧!”於是置府邸,送婢仆,將其養起來,又親自為其娶了一妻數妾。
劉備不得其門而入,隻得發揚看家本領,將哭功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致隨時隨地淚發如雨,往來鄴城舉凡大小文武,對此無不聞風喪膽。
“主公,身為漢室宗親,值此危亡之秋,何不奮男兒氣概,發壯士虎威?奚以終日垂淚,大類婦人?”張飛見劉備似又有飛流直下之勢,不由頭皮炸麻,大聲喝問道,“今天下傾頹,天子橫死,京中如赤。馬賊橫行庸涼,袁紹自持勢大,袁術守廬淮揚,呂布踐踏山河,此時不發,何時可發?主公有所命,飛敢不效死?主公若甘願老死囚籠之中,身墜溫柔之鄉,飛但以心頭熱血醒之!”言畢拔劍對準心窩,毅然決然。
“益德啊……”劉備脈脈直視張飛,一聲輕喊,兩行淚水唿啦啦直下三千尺。
張飛渾身汗毛直豎,手中長劍咣當掉落。
劉備長歎一聲:“我與益德,名為主仆,實為兄弟。弟之誌,兄豈不知?今天下離亂,我中山王之後,豈不痛哉?奈何身在死地,無依無靠,手無寸鐵。朝夕尚且不保,寢食胡以能安?一飲一啄,皆屬嗟來之食;一奴一婢,盡是他人之饋。寄人籬下,苟且偷生。此奇恥大辱也,兄安能不知?然韓信有胯下之辱,重耳有去國之苦。此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吾聞古之立大事者,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你我兄弟,今日苟且人下,袁渤海非良善之輩,非如此不能欺其耳目也。來日方長,袁紹,不過守戶老朽也,呂布,草莽匹夫耳,早晚必有兩傷之爭,其時自有你我兄弟崛起之機!弟切勿焦躁,但坐觀風雨。”
張飛聞言,激動不已,拜服在地,道:“主公深謀遠慮,飛不如也,幾乎釀成大錯,主公恕罪!”
劉備正要扶起張飛,忽聞外邊有人大笑,高聲唿喝:“劉使君安在?皇叔,皇叔,紹不請自來,勿怪勿怪!”卻是袁紹的聲音。
劉備急忙以袖抹淚,揚聲應道:“主公多禮了,備身為主公門下循行,日夜仰望主公之來,豈敢有怪?今晨早起,望見喜鵲喧鬧於簷下,不想卻是主公屈尊,有失遠迎,恕罪恕罪!”迎了出去。
出得門來,但見袁紹按劍狼行,身後謀臣武將,如雲而隨。
袁紹眼見劉備雙目紅腫,不由一笑,拉著劉備過膝長手大步而入鬥室,分賓主落座,哈哈笑道:“今日皇叔有一大喜,紹特來賀之!”隨行一幹文武,分立兩旁,將一個小小鬥室塞滿,張飛見狀,按劍站在劉備身後,虎目環掃,威風凜凜。
劉備也不詫異,隻微笑道:“不知喜從何來?”
“皇叔當登大寶,非喜而何?”袁紹目注劉備,緩緩說道。
劉備被嚇了一跳,手中杯“咣當”掉落,張目結舌,結結巴巴道:“備……備備……備寡德鮮才……才……農婦之……之子,販履小兒,小兒……安敢……敢有此……此奢望望望……主……公公恩澤四海,德被……天天下,身登大寶,實億兆黎民之願……願……”
袁紹見狀,眼裏掠過濃濃鄙夷,繼而變色厲聲道:“皇叔欺我唿?今天子罹難,宗族消亡,四海沸騰,天下分崩。皇叔身為漢室宗親,天皇貴胄,中山王裔,實漢劉社稷之期許,士人百姓之厚望也,胡不振作神威,力挽狂瀾,興奮漢室,定鼎山河?爾曹作此兒女之態,唯唯諾諾,豈不愧對先祖,有失天下之望?今馬騰為禍,呂布橫行,袁術竊位,皇叔當自強!紹也鄙薄,家門四世公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今不知馬騰,不知呂布,唯知一死以報漢室之恩遇也!淮揚袁術,叛逆之徒,紹雖名為兄弟,實則仇讎,願奉皇叔為主,披堅執銳,號令不從,吊民伐罪,收攏山河。此紹漢臣之份也,唯皇叔知之!”聲色俱厲,須發張揚,言畢拂袖而去。
劉備看著袁紹奪門而出,抹了一把汗,重重唿了一口大氣。
八月之朔,冀州牧袁紹立劉備為帝,定都鄴城,號曰“漢”,稱為“代漢”,改年號“更新”。紹自立為丞相,許入朝不拜,加大將軍、大司馬、並肩王,主天下凡軍政大權,整軍布武,以號令諸侯。
…………………………………………搞惡分割…………………………………………
漢獻帝十二年夏五月,馬騰亂京中,獻帝卒,劉氏消亡,雍州大族盡墨。六月晦,驃騎將軍呂布傳檄天下,起兵馬五萬,西出函穀,征伐馬騰。驃騎既出,荊州賊發如麻,各守軍自顧不暇。七月望,後將軍袁術自立,都壽春,號“仲”,稱仲氏,以呂布驕悍驍勇,荊州軍盛故,不敢發布。八月朔,冀州牧袁紹立中山王勝之後劉備,都鄴,曰“漢”,稱“代漢“年號“更新”,紹加丞相、大將軍、大司馬、並肩王,獨掌軍政之要。九月,群雄紛起,幽州公孫瓚自立,曰“燕”,稱“後燕”;遼東公孫康自立,曰“趙”,稱“代趙”;巴蜀劉璋自立,曰“漢”,稱“蜀漢”;漢中張魯自立,曰“漢”,稱“米漢”。天下紛紛,群邪亂舞!
………………………………………………………………………………………………
(附注:弟兄們,袁紹給袁術的那封信本來是沒有標點,不分段落的,偶嘔心吐血,給大家判了句讀,砸幾張pp偶高興一下下,雖然pp對這書沒啥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