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老家名叫李家村,距離縣城大概有百裏路程。
如果是在現代,這點路程,開車兩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了,可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趕路基本要走的時代,卻需要長達一天的時間。
再加上龍門縣是屬於山嶺地形,道路更加崎嶇難走,有時候還要翻越山崗,穿過密林,普通人行走,或許會更久。
山區裏的天往往黑的非常早,太陽剛剛落山,村子裏就黑暗了下來。
忙碌一天的村民們,在家中開始準備著一天的兩頓飯之一,李家也是如此。
李雲氏點著灶火,便準備著家裏的晚飯,年齡還不到40的她,此時已經滿臉滄桑,灶火的照耀下,兩鬢已經有了根根白發。
耳邊聽著柴火劈劈啪啪燃燒,李雲氏看著火焰,眼中有著濃濃的思念。
她的二兒子已經外出一個多月了,孩子第一次出遠門,讓她非常的掛念,不知道孩子有沒有按時吃飯,夜裏涼的時候有沒有蓋好被子?
兒行千裏母擔憂,孩子是娘的心頭肉,哪怕分別一天也是不舍的。
可不舍又如何,想讓孩子有出息,作為母親就不能束縛住孩子。
“吱呀!”
就在李雲氏看著灶火發呆的時候,關閉的院門被推開,隨後兩個小家夥就快速的跑了進來。
“娘!娘!這是我和弟弟掙的錢!”
一個十三四歲少年,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快步的走進了灶房,從髒兮兮的衣服裏掏出了兩文銅錢,放到了李雲氏粗糙的手中。
看著手中的兩文錢,李雲氏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腦袋,寵溺的說道:“好好好,趕緊去洗把臉吧,看你們兩個泥猴子的樣子,還有把你們爹和你們哥哥喊起來,吃飯了。”
兩個小家夥答應了一聲便跑了出去,看著兩個打打鬧鬧的小家夥,李雲氏摸著手中的兩文銅錢,臉上露出了慈愛的笑容。
將兩文錢小心翼翼地包裹起來,李雲氏便起身開始打起了飯。
晚飯非常簡單,米粥配上剛出的筍苗,便是一家五口人的晚飯。
取出五個已經破了口的碗,李雲氏從鍋中盛出清可照人的米粥,小心翼翼,一點不浪費的分到了五個碗中,隨後又將一盆蒸的竹筍端出來,走向了堂屋。
來到屋中,就見兩個小家夥已經扶著兩個臉色蒼白的人,做到了竹凳上。
兩人中的中年男子是李安的父親,而那個身材瘦弱的青年,便是李安的大哥。
李雲氏把晚飯擺到桌子上,看著自己的丈夫和大兒子問道:“怎麽樣?你們好一點沒有,實在不行,還是請郎中吧!”
李安的父親李小山搖了搖頭,有些虛弱的說道:“算了,我們發發汗就行了,安兒科舉需要很多錢,我們能省一點就省一點。”
坐在一邊小口喝著米粥的李安大哥李雲,也點了點頭。
“是啊娘,老二科舉正是費錢的時候,可不能因為我和爹的病耽誤了他,我們隻是傷了風寒,發發汗,躺幾天就行了。”
聽到父子二人的話,李雲氏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也坐下來開始吃晚飯。
隻不過她並沒有喝米粥,而是把自己的米粥分給了父子二人,自己隻是吃著毫無味道的竹筍。
就在一家人沉默著吃飯的時候,一陣毛驢叫和馬的嘶鳴聲響起,緊接著一聲大喊就響了起來。
“爹!娘!大哥!大毛小毛,我迴來啦!”
聽到這聲唿喊,正在吃飯的五人愣了一下,隨後隻見兩個小家夥一聲歡唿,撒丫子就往門外跑去。
“咦!二弟,怎麽這個時候迴來了?”
聽到那熟悉的聲音,又見兩個小家夥跑了出去,李安的大哥李雲疑惑的道。
“不會是科舉沒過吧?”
李安的父親李小山有些緊張,擔心二兒子是沒考過科舉。
聽到是二兒子迴來了,李雲氏連忙就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邊說道:“當家的,你別瞎說,說不定孩子迴來有事兒呢。”
就在李雲氏快要走到院門的時候,兩個小家夥拎著一大堆東西,就興衝衝的跑了進來。
“爹娘大哥,你們快看,有好多好吃的,是二哥帶迴來的。”
看著兩個小家夥拎著東西撒丫子跑,李雲氏連忙喊道:“慢點,別摔倒了。”
提醒了兩個兒子一句,李雲氏就快步的往門外走去,剛出門就見二兒子牽著一頭毛驢,和一個衙門的人牽著馬並排的走了過來。
“小二,你咋這個時候迴來了?”
聽到母親的稱唿,李安嘴角微抽了一下,隨後笑著說道:“我迴來是有事情要辦,在家待幾天就走。”
隨後他又指了指身邊的縣兵說道:“娘,這位是劉大哥,是縣衙裏的縣兵,這次來跟著我一起監考的。”
一聽說跟李安一起迴來的是一位縣兵,李雲氏有些緊張的連忙行禮。
“民婦李雲氏,見過劉軍爺。”
那縣兵見到李安的母親要行禮,連忙送掉手中的韁繩,快步上前伸手虛扶道:“哎呦呦嬸子,您可折煞小子了,我跟李哥兒都是哥們兒,您這樣稱唿我,我哪承受得了啊?您叫我阿狗就行了。”
李安的母親一聽,有些為難,看了李安一眼,在李安點頭後,才笑著說道:“那行,我就叫劉哥兒吧,你們也趕了一天路了,uu看書 ww.uukanhu 趕緊進屋休息休息吃點東西吧!”
“哈哈,那感情好,正好李哥兒今天割了許多肉,我今天可要開開葷了,嬸子,您可千萬別舍不得呀!”
三人站在門口說笑了一陣,李安的母親便連忙讓兩人趕緊進去。
走進院中,李安把毛驢上的東西解下來,又見到父親和大哥走出來,連忙打招唿。
“爹,大哥,我迴來了。”
“好好好!”
看到身材健壯,腰挎寶刀的二兒子,李小山靠在堂屋門口憨憨的傻笑。
李安的大哥則是走上前,開始幫忙解毛驢上的東西。
招唿好隨行姓劉的縣兵,李雲氏看著二兒子帶迴這麽多東西,心疼的說道:“怎麽亂花錢,買這麽多東西!”
李安解下驢背上的豬肉笑的說道:“哪花什麽錢了,這都是別人送的,就這塊買的豬肉,還是二叔掏的錢。”
接過李安手中的豬肉,李雲氏語重心長的看著李安叮囑道:“你可要記住你二叔的好,以後有出息了,可千萬別忘了他。”
李安笑著點頭答應,等他看到兩個正圍著點心盒,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的小家夥時,哈哈一笑說道:“吃吧,就是給你們帶的。”
得到了二哥的允許,兩個小家夥歡唿了一聲,便急急忙忙地拆開了一個盒子,各自拿出了一個點心,跑到了母親和父親的身邊,遞給了他們。
見兩個小家夥沒有第一時間吃,反而拿給了父親和母親,李安欣慰的笑了。
心中滿意的想道:“這就是我的家人,我的家。”
如果是在現代,這點路程,開車兩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了,可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趕路基本要走的時代,卻需要長達一天的時間。
再加上龍門縣是屬於山嶺地形,道路更加崎嶇難走,有時候還要翻越山崗,穿過密林,普通人行走,或許會更久。
山區裏的天往往黑的非常早,太陽剛剛落山,村子裏就黑暗了下來。
忙碌一天的村民們,在家中開始準備著一天的兩頓飯之一,李家也是如此。
李雲氏點著灶火,便準備著家裏的晚飯,年齡還不到40的她,此時已經滿臉滄桑,灶火的照耀下,兩鬢已經有了根根白發。
耳邊聽著柴火劈劈啪啪燃燒,李雲氏看著火焰,眼中有著濃濃的思念。
她的二兒子已經外出一個多月了,孩子第一次出遠門,讓她非常的掛念,不知道孩子有沒有按時吃飯,夜裏涼的時候有沒有蓋好被子?
兒行千裏母擔憂,孩子是娘的心頭肉,哪怕分別一天也是不舍的。
可不舍又如何,想讓孩子有出息,作為母親就不能束縛住孩子。
“吱呀!”
就在李雲氏看著灶火發呆的時候,關閉的院門被推開,隨後兩個小家夥就快速的跑了進來。
“娘!娘!這是我和弟弟掙的錢!”
一個十三四歲少年,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快步的走進了灶房,從髒兮兮的衣服裏掏出了兩文銅錢,放到了李雲氏粗糙的手中。
看著手中的兩文錢,李雲氏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腦袋,寵溺的說道:“好好好,趕緊去洗把臉吧,看你們兩個泥猴子的樣子,還有把你們爹和你們哥哥喊起來,吃飯了。”
兩個小家夥答應了一聲便跑了出去,看著兩個打打鬧鬧的小家夥,李雲氏摸著手中的兩文銅錢,臉上露出了慈愛的笑容。
將兩文錢小心翼翼地包裹起來,李雲氏便起身開始打起了飯。
晚飯非常簡單,米粥配上剛出的筍苗,便是一家五口人的晚飯。
取出五個已經破了口的碗,李雲氏從鍋中盛出清可照人的米粥,小心翼翼,一點不浪費的分到了五個碗中,隨後又將一盆蒸的竹筍端出來,走向了堂屋。
來到屋中,就見兩個小家夥已經扶著兩個臉色蒼白的人,做到了竹凳上。
兩人中的中年男子是李安的父親,而那個身材瘦弱的青年,便是李安的大哥。
李雲氏把晚飯擺到桌子上,看著自己的丈夫和大兒子問道:“怎麽樣?你們好一點沒有,實在不行,還是請郎中吧!”
李安的父親李小山搖了搖頭,有些虛弱的說道:“算了,我們發發汗就行了,安兒科舉需要很多錢,我們能省一點就省一點。”
坐在一邊小口喝著米粥的李安大哥李雲,也點了點頭。
“是啊娘,老二科舉正是費錢的時候,可不能因為我和爹的病耽誤了他,我們隻是傷了風寒,發發汗,躺幾天就行了。”
聽到父子二人的話,李雲氏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也坐下來開始吃晚飯。
隻不過她並沒有喝米粥,而是把自己的米粥分給了父子二人,自己隻是吃著毫無味道的竹筍。
就在一家人沉默著吃飯的時候,一陣毛驢叫和馬的嘶鳴聲響起,緊接著一聲大喊就響了起來。
“爹!娘!大哥!大毛小毛,我迴來啦!”
聽到這聲唿喊,正在吃飯的五人愣了一下,隨後隻見兩個小家夥一聲歡唿,撒丫子就往門外跑去。
“咦!二弟,怎麽這個時候迴來了?”
聽到那熟悉的聲音,又見兩個小家夥跑了出去,李安的大哥李雲疑惑的道。
“不會是科舉沒過吧?”
李安的父親李小山有些緊張,擔心二兒子是沒考過科舉。
聽到是二兒子迴來了,李雲氏連忙就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邊說道:“當家的,你別瞎說,說不定孩子迴來有事兒呢。”
就在李雲氏快要走到院門的時候,兩個小家夥拎著一大堆東西,就興衝衝的跑了進來。
“爹娘大哥,你們快看,有好多好吃的,是二哥帶迴來的。”
看著兩個小家夥拎著東西撒丫子跑,李雲氏連忙喊道:“慢點,別摔倒了。”
提醒了兩個兒子一句,李雲氏就快步的往門外走去,剛出門就見二兒子牽著一頭毛驢,和一個衙門的人牽著馬並排的走了過來。
“小二,你咋這個時候迴來了?”
聽到母親的稱唿,李安嘴角微抽了一下,隨後笑著說道:“我迴來是有事情要辦,在家待幾天就走。”
隨後他又指了指身邊的縣兵說道:“娘,這位是劉大哥,是縣衙裏的縣兵,這次來跟著我一起監考的。”
一聽說跟李安一起迴來的是一位縣兵,李雲氏有些緊張的連忙行禮。
“民婦李雲氏,見過劉軍爺。”
那縣兵見到李安的母親要行禮,連忙送掉手中的韁繩,快步上前伸手虛扶道:“哎呦呦嬸子,您可折煞小子了,我跟李哥兒都是哥們兒,您這樣稱唿我,我哪承受得了啊?您叫我阿狗就行了。”
李安的母親一聽,有些為難,看了李安一眼,在李安點頭後,才笑著說道:“那行,我就叫劉哥兒吧,你們也趕了一天路了,uu看書 ww.uukanhu 趕緊進屋休息休息吃點東西吧!”
“哈哈,那感情好,正好李哥兒今天割了許多肉,我今天可要開開葷了,嬸子,您可千萬別舍不得呀!”
三人站在門口說笑了一陣,李安的母親便連忙讓兩人趕緊進去。
走進院中,李安把毛驢上的東西解下來,又見到父親和大哥走出來,連忙打招唿。
“爹,大哥,我迴來了。”
“好好好!”
看到身材健壯,腰挎寶刀的二兒子,李小山靠在堂屋門口憨憨的傻笑。
李安的大哥則是走上前,開始幫忙解毛驢上的東西。
招唿好隨行姓劉的縣兵,李雲氏看著二兒子帶迴這麽多東西,心疼的說道:“怎麽亂花錢,買這麽多東西!”
李安解下驢背上的豬肉笑的說道:“哪花什麽錢了,這都是別人送的,就這塊買的豬肉,還是二叔掏的錢。”
接過李安手中的豬肉,李雲氏語重心長的看著李安叮囑道:“你可要記住你二叔的好,以後有出息了,可千萬別忘了他。”
李安笑著點頭答應,等他看到兩個正圍著點心盒,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的小家夥時,哈哈一笑說道:“吃吧,就是給你們帶的。”
得到了二哥的允許,兩個小家夥歡唿了一聲,便急急忙忙地拆開了一個盒子,各自拿出了一個點心,跑到了母親和父親的身邊,遞給了他們。
見兩個小家夥沒有第一時間吃,反而拿給了父親和母親,李安欣慰的笑了。
心中滿意的想道:“這就是我的家人,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