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的宋軍前隊突然看到,城上又有一顆血淋淋的人頭掉落下來……
宋軍兵將先是一愣,隨後很多兵卒開始興奮地高唿:
“看!城上又有人頭掉下來了!”
“咦?!從那與人頭一起掉落下來的官帽來看,這個被斬首者,應該是位西夏的大官吧?!”
“是啊!應該是一位大官!”
此時,宋軍中數位歸降的原西夏兵將,認出了那顆從城上掉落來的人頭,竟是西夏知樞密院事嵬名安惠的。他們迅速將這一重要情報,報告給了自己的上官劉光世和嶽飛。
“稟報劉將軍,城上掉落的人頭,竟是西夏知樞密院事嵬名安惠的!”
“稟報嶽將軍,城上之敵可能內亂了,應是在城上督戰的西夏知樞密院事嵬名安惠,竟被守城兵將給當場斬殺了,其頭已掉落到城下了!”
嶽飛、劉光世分別在各自的軍陣內,聞聽奏報後,眼中皆閃過難以掩飾的喜色,心中讚佩趙官家用宣傳隊高喊招降口號的計策來瓦解夏人軍心,看來還真的奏效了。
他倆不約而同地迅速拿起趙官家賜給的望遠鏡,向敵城上望去……
……
此時,在西夏皇城之上,嵬名安惠被部將汪忠夏突然斬殺後,其帶來的督戰隊百名兵將先是一愣,隨後揮刀向汪忠夏殺來。
汪忠夏所部眾多想獻城歸降大宋的兵卒,上前與督戰隊廝殺起來……
更多的守城夏軍,拿不定主意,是死守此孤城呢,還是叛夏降宋在此城上立即起義呢?
猶豫中的他們,愕然地觀望著城上兩夥夏軍自相殘殺……
……
“果然,西夏皇城上已經亂作一團!”嶽飛大喜道,他目光如炬,用望遠鏡緊盯著敵城上的內亂……
嶽飛身邊的部將王貴、牛皋,紛紛進勸道:
“此等良機,吾等豈能錯過?嶽將軍,下令攻城吧!”
“嶽將軍,下令攻城吧!俺牛皋願打願打頭陣,定能率部最先爬上敵城牆……”
嶽飛眉頭緊鎖,嗬斥道:“休要再言強攻敵城!吾等應遵守趙官家之計,在此圍而不攻,等待我大宋後續各數大軍趕來後,再一鼓作氣攻打下麵前的西夏皇城。”
牛皋不解地發問道:“嶽將軍,那咱們的戰功,豈不要被別部搶走了嗎?”
王貴亦是不解,力勸嶽飛要抓住戰機,可按趙官家之前特賜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口諭而行事啊!
嶽飛嚴厲道:“吾意已決,按趙官家之計而行,我部可得到火器彈藥補給,可令我部兵將減少傷亡。若有再敢言為搶立軍功而欲強攻此城者,軍法處治!”
王貴和牛皋不敢再勸了。
其實,嶽飛部兵馬在攻打興慶府外城時,就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炮彈,現在其部所剩下的炮彈和炸藥包已很少了,不可能炸開敵軍用石塊封堵起來的城門。
而等到趙官家率領後續進城的數路大軍趕到這裏後,他們在攻打外城時沒有耗費那麽彈藥,到時再集中火藥武器炸開敵城,勢必會比不計傷亡發瘋式強攻敵城、冒著敵軍箭矢流石攀上城牆,與城上之敵展開了肉搏戰,要好得多。
不過,嶽飛雖然不同意急攻和強攻西夏皇城,但是他還是傳令道:
“我軍各部做好攻城準備,等到我大軍後續大軍趕到後,轟開敵城時,我部應做到能立即殺進西夏皇城內!”
“遵令!”
……
此時,汪忠夏率領本部百來名想獻城歸降大宋以得榮華富貴的西夏兵卒,與督戰隊的刀斧廝殺起來……
更多的守城夏軍,拿不定主意,是死守此孤城呢,還是叛夏降宋在此城上立即起義呢?猶豫中的他們,愕然地觀望著城上這兩夥夏軍的自相殘殺……
西夏皇城上麵的督戰隊刀斧手,因堂堂的西府相公嵬名安惠被叛軍所害,就慘死在他們的麵前,這令他們無比憤怒抓狂,報仇的欲望如烈火般燃燒。
他們毫不留情地向城上的西夏叛軍,揮起刀斧……
而城上,依然有很多忠於當今夏皇李乾順的兵將,更是將汪忠夏這股叛亂軍兵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同樣加入了鎮壓的行列。
“殺啊……”
“啊啊啊……”
城上的叛軍因寡不敵眾,迅速落入下風。汪忠夏的部眾,揮刀奮戰,但終因力量懸殊,百餘名懷揣歸順大宋能得榮華富貴夢想的西夏兵卒,一個接一個地倒在血泊之中……
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城牆。
“啊!!!”首叛汪忠夏身中數箭,其手右臂被砍掉,腹部還被三支夏軍長槍捅漏,血淋淋的腸子流出很長。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舊挺立不倒,他的雙眼緊緊盯著城下的宋軍陣地,那裏是他心中向往的之地。
“吾雖死,然無悔!”
“哈哈哈!此城被破,不遠矣!吾在城上起事之舉,必被城下宋軍看到,等到城破之時,英明神武的趙官家定能因吾之義舉,而保全吾之家小!”
“然,爾等死守此孤城者呢?爾等不但會身死,亦會連累爾等家小……”
“哢嚓”一聲,還沒有等首叛汪忠夏說完,他的頭就被督戰隊一名刀斧手給砍了下來……
城上的兩夥夏軍自相殘殺的內亂,最終以這種殘酷的方式結束。
那些原本想要起義歸順大宋的士兵,幾乎無一生還。他們的屍體與汪忠夏的遺體一同橫七豎八地躺在城上的血泊中。
而城下宋軍的嶽飛與劉光世,都通過望遠鏡目睹了這一切,他倆的神色由最初的喜悅轉為凝重。他們意識到,盡管趙官家的招降策略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巨大作用,但西夏人的抵抗意誌仍然挺頑強,城內的情況遠比想象中複雜。
……
嶽飛和劉光世不約而同,又派出了一批流星探馬斥候,去往已經被宋軍占領的興慶府外城西門,向趙官家奏明他們這裏的戰局形勢……
……
與此同時,從嶽飛率部?打下來的興慶府外城西城門進入的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五路宋軍人馬,皆看到了禦駕親征的趙官家就在西城頭上為他們出戰壯行,令他們軍心振奮、士氣高漲。
正如趙吉所預料的那樣,韓世忠等五路入城的嶽飛,殺入城內,向各自要攻打的城門方向殺去,加之城外還有宋軍正在攻城,他們裏應外合,勢如破竹……
……
“報……”一名宋軍的報事官,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衝上西城樓,跪在頂盔摜甲的趙吉麵前,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道:
“奏啟官家,韓世忠率部,依官家妙計,與城外其部偏將唿延通部,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城興慶府西北城的振武門!韓世忠部斬殺敵甚多,俘獲甚眾……”
趙吉站在西城樓之上,背負雙手,聽著奏報。
他目光如炬,俯瞰著這座即將被他完全征服的西夏京城興慶府,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疲憊,反而洋溢著一種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自信與從容。
“善!朕必給韓世忠、唿延通記大功一件!”
“傳朕口諭:令韓世忠分兵一小部,守好剛打下來的西北城和振武門。”
“朕令韓世忠率主力部隊,向興慶府的內城皇宮大院殺去,與最先抵達的嶽飛部會師,共取西夏皇城!”
“遵令!”
……
“報……”
“奏啟官家,曲端率部,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東城外其主帥種師道部,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振武門,占領東城!其部斬殺敵軍兵將甚多,俘獲甚眾……”
……
“報……”
“奏啟官家,張俊和楊忻中率其部兵馬,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南城外其主帥種師中部兵馬,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南薰門,我大宋官軍占領了敵京南城了!其部斬殺敵軍兵將甚多,俘獲甚眾……”
……
“報……”
“奏啟官家,張俊和楊忻中率其部兵馬,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南城外其主帥種師中部兵馬,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南薰門,我大宋官軍占領了敵京南城了!其部斬殺敵軍兵將甚多,俘獲甚眾……”
……
“報……”
“奏啟官家,王稟率其部兵馬,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西南城外其副帥姚古部兵馬,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西南城——光華門,我大宋官軍占領了敵京的西南城了!王、姚二部大宋官軍,殺敵甚多,俘獲甚眾……”
……
“報……”
“奏啟官家,吳玠、吳璘率其部兵馬,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北城外其主帥郭成部兵馬,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北城德勝門,我大宋官軍占領了敵京北城了!其部大宋官軍,殺敵甚多,俘獲甚眾……”
“好!戰後,朕必重重嘉獎之……”
“朕令,各部攻城得勝官軍,要分兵一小部,守好剛打下來的各個城門、城樓。”
“朕令各部主將率主力部隊,向興慶府的內城皇宮大院殺去,與最先抵達的嶽飛部會師,共圖西夏皇城!朕亦會立即起駕,率領部眾,趕赴嶽飛部,與諸位將軍,勝利會師於西夏皇城內!”
韓世忠等五路兵馬,不僅迅速占領了興慶府的其餘五座外城,還按照趙吉的聖旨,各留下千八百人守衛剛攻打下來的各城。
同時,他們組織起真心歸降的夏軍兵將,一同殺向西夏的皇宮內城……
趙吉也率領部眾,急至西夏的皇城外,與先期抵達的嶽飛部會師……
韓世忠等五路兵馬,均已按趙官家製定的戰略戰術而行,急行軍至西夏興慶府的皇宮內城之外。
聲勢浩大的多路宋軍,把那西夏的皇宮內城圍得水泄不通……
宋軍兵將先是一愣,隨後很多兵卒開始興奮地高唿:
“看!城上又有人頭掉下來了!”
“咦?!從那與人頭一起掉落下來的官帽來看,這個被斬首者,應該是位西夏的大官吧?!”
“是啊!應該是一位大官!”
此時,宋軍中數位歸降的原西夏兵將,認出了那顆從城上掉落來的人頭,竟是西夏知樞密院事嵬名安惠的。他們迅速將這一重要情報,報告給了自己的上官劉光世和嶽飛。
“稟報劉將軍,城上掉落的人頭,竟是西夏知樞密院事嵬名安惠的!”
“稟報嶽將軍,城上之敵可能內亂了,應是在城上督戰的西夏知樞密院事嵬名安惠,竟被守城兵將給當場斬殺了,其頭已掉落到城下了!”
嶽飛、劉光世分別在各自的軍陣內,聞聽奏報後,眼中皆閃過難以掩飾的喜色,心中讚佩趙官家用宣傳隊高喊招降口號的計策來瓦解夏人軍心,看來還真的奏效了。
他倆不約而同地迅速拿起趙官家賜給的望遠鏡,向敵城上望去……
……
此時,在西夏皇城之上,嵬名安惠被部將汪忠夏突然斬殺後,其帶來的督戰隊百名兵將先是一愣,隨後揮刀向汪忠夏殺來。
汪忠夏所部眾多想獻城歸降大宋的兵卒,上前與督戰隊廝殺起來……
更多的守城夏軍,拿不定主意,是死守此孤城呢,還是叛夏降宋在此城上立即起義呢?
猶豫中的他們,愕然地觀望著城上兩夥夏軍自相殘殺……
……
“果然,西夏皇城上已經亂作一團!”嶽飛大喜道,他目光如炬,用望遠鏡緊盯著敵城上的內亂……
嶽飛身邊的部將王貴、牛皋,紛紛進勸道:
“此等良機,吾等豈能錯過?嶽將軍,下令攻城吧!”
“嶽將軍,下令攻城吧!俺牛皋願打願打頭陣,定能率部最先爬上敵城牆……”
嶽飛眉頭緊鎖,嗬斥道:“休要再言強攻敵城!吾等應遵守趙官家之計,在此圍而不攻,等待我大宋後續各數大軍趕來後,再一鼓作氣攻打下麵前的西夏皇城。”
牛皋不解地發問道:“嶽將軍,那咱們的戰功,豈不要被別部搶走了嗎?”
王貴亦是不解,力勸嶽飛要抓住戰機,可按趙官家之前特賜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口諭而行事啊!
嶽飛嚴厲道:“吾意已決,按趙官家之計而行,我部可得到火器彈藥補給,可令我部兵將減少傷亡。若有再敢言為搶立軍功而欲強攻此城者,軍法處治!”
王貴和牛皋不敢再勸了。
其實,嶽飛部兵馬在攻打興慶府外城時,就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炮彈,現在其部所剩下的炮彈和炸藥包已很少了,不可能炸開敵軍用石塊封堵起來的城門。
而等到趙官家率領後續進城的數路大軍趕到這裏後,他們在攻打外城時沒有耗費那麽彈藥,到時再集中火藥武器炸開敵城,勢必會比不計傷亡發瘋式強攻敵城、冒著敵軍箭矢流石攀上城牆,與城上之敵展開了肉搏戰,要好得多。
不過,嶽飛雖然不同意急攻和強攻西夏皇城,但是他還是傳令道:
“我軍各部做好攻城準備,等到我大軍後續大軍趕到後,轟開敵城時,我部應做到能立即殺進西夏皇城內!”
“遵令!”
……
此時,汪忠夏率領本部百來名想獻城歸降大宋以得榮華富貴的西夏兵卒,與督戰隊的刀斧廝殺起來……
更多的守城夏軍,拿不定主意,是死守此孤城呢,還是叛夏降宋在此城上立即起義呢?猶豫中的他們,愕然地觀望著城上這兩夥夏軍的自相殘殺……
西夏皇城上麵的督戰隊刀斧手,因堂堂的西府相公嵬名安惠被叛軍所害,就慘死在他們的麵前,這令他們無比憤怒抓狂,報仇的欲望如烈火般燃燒。
他們毫不留情地向城上的西夏叛軍,揮起刀斧……
而城上,依然有很多忠於當今夏皇李乾順的兵將,更是將汪忠夏這股叛亂軍兵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同樣加入了鎮壓的行列。
“殺啊……”
“啊啊啊……”
城上的叛軍因寡不敵眾,迅速落入下風。汪忠夏的部眾,揮刀奮戰,但終因力量懸殊,百餘名懷揣歸順大宋能得榮華富貴夢想的西夏兵卒,一個接一個地倒在血泊之中……
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城牆。
“啊!!!”首叛汪忠夏身中數箭,其手右臂被砍掉,腹部還被三支夏軍長槍捅漏,血淋淋的腸子流出很長。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舊挺立不倒,他的雙眼緊緊盯著城下的宋軍陣地,那裏是他心中向往的之地。
“吾雖死,然無悔!”
“哈哈哈!此城被破,不遠矣!吾在城上起事之舉,必被城下宋軍看到,等到城破之時,英明神武的趙官家定能因吾之義舉,而保全吾之家小!”
“然,爾等死守此孤城者呢?爾等不但會身死,亦會連累爾等家小……”
“哢嚓”一聲,還沒有等首叛汪忠夏說完,他的頭就被督戰隊一名刀斧手給砍了下來……
城上的兩夥夏軍自相殘殺的內亂,最終以這種殘酷的方式結束。
那些原本想要起義歸順大宋的士兵,幾乎無一生還。他們的屍體與汪忠夏的遺體一同橫七豎八地躺在城上的血泊中。
而城下宋軍的嶽飛與劉光世,都通過望遠鏡目睹了這一切,他倆的神色由最初的喜悅轉為凝重。他們意識到,盡管趙官家的招降策略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巨大作用,但西夏人的抵抗意誌仍然挺頑強,城內的情況遠比想象中複雜。
……
嶽飛和劉光世不約而同,又派出了一批流星探馬斥候,去往已經被宋軍占領的興慶府外城西門,向趙官家奏明他們這裏的戰局形勢……
……
與此同時,從嶽飛率部?打下來的興慶府外城西城門進入的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五路宋軍人馬,皆看到了禦駕親征的趙官家就在西城頭上為他們出戰壯行,令他們軍心振奮、士氣高漲。
正如趙吉所預料的那樣,韓世忠等五路入城的嶽飛,殺入城內,向各自要攻打的城門方向殺去,加之城外還有宋軍正在攻城,他們裏應外合,勢如破竹……
……
“報……”一名宋軍的報事官,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衝上西城樓,跪在頂盔摜甲的趙吉麵前,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道:
“奏啟官家,韓世忠率部,依官家妙計,與城外其部偏將唿延通部,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城興慶府西北城的振武門!韓世忠部斬殺敵甚多,俘獲甚眾……”
趙吉站在西城樓之上,背負雙手,聽著奏報。
他目光如炬,俯瞰著這座即將被他完全征服的西夏京城興慶府,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疲憊,反而洋溢著一種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自信與從容。
“善!朕必給韓世忠、唿延通記大功一件!”
“傳朕口諭:令韓世忠分兵一小部,守好剛打下來的西北城和振武門。”
“朕令韓世忠率主力部隊,向興慶府的內城皇宮大院殺去,與最先抵達的嶽飛部會師,共取西夏皇城!”
“遵令!”
……
“報……”
“奏啟官家,曲端率部,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東城外其主帥種師道部,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振武門,占領東城!其部斬殺敵軍兵將甚多,俘獲甚眾……”
……
“報……”
“奏啟官家,張俊和楊忻中率其部兵馬,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南城外其主帥種師中部兵馬,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南薰門,我大宋官軍占領了敵京南城了!其部斬殺敵軍兵將甚多,俘獲甚眾……”
……
“報……”
“奏啟官家,張俊和楊忻中率其部兵馬,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南城外其主帥種師中部兵馬,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南薰門,我大宋官軍占領了敵京南城了!其部斬殺敵軍兵將甚多,俘獲甚眾……”
……
“報……”
“奏啟官家,王稟率其部兵馬,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西南城外其副帥姚古部兵馬,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西南城——光華門,我大宋官軍占領了敵京的西南城了!王、姚二部大宋官軍,殺敵甚多,俘獲甚眾……”
……
“報……”
“奏啟官家,吳玠、吳璘率其部兵馬,依官家妙計,殺入城內,與北城外其主帥郭成部兵馬,裏應外合,已攻克敵京興慶府北城德勝門,我大宋官軍占領了敵京北城了!其部大宋官軍,殺敵甚多,俘獲甚眾……”
“好!戰後,朕必重重嘉獎之……”
“朕令,各部攻城得勝官軍,要分兵一小部,守好剛打下來的各個城門、城樓。”
“朕令各部主將率主力部隊,向興慶府的內城皇宮大院殺去,與最先抵達的嶽飛部會師,共圖西夏皇城!朕亦會立即起駕,率領部眾,趕赴嶽飛部,與諸位將軍,勝利會師於西夏皇城內!”
韓世忠等五路兵馬,不僅迅速占領了興慶府的其餘五座外城,還按照趙吉的聖旨,各留下千八百人守衛剛攻打下來的各城。
同時,他們組織起真心歸降的夏軍兵將,一同殺向西夏的皇宮內城……
趙吉也率領部眾,急至西夏的皇城外,與先期抵達的嶽飛部會師……
韓世忠等五路兵馬,均已按趙官家製定的戰略戰術而行,急行軍至西夏興慶府的皇宮內城之外。
聲勢浩大的多路宋軍,把那西夏的皇宮內城圍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