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的第一天,驗收房子。
村長介紹的建築隊還是挺靠譜的。淩蓁也不用親自驗,她就作狀往房子的各處都走了走,已經在網上的驗房經驗中搜索總結出一百幾十個注意要點的係統就已經用它的方式給查看過了,沒發現什麽問題。
主要可能也是淩蓁跟工頭簽的合約條款比較嚴厲,要求建築隊自己要注意質量問題,若是驗收第一遍不通過,會扣罰多少錢,第二遍又扣罰多少錢這樣,所以工頭想來在完工後應該是自己已經查驗了一遍了才通知的淩蓁。
反正房子沒問題了,木匠那邊已經打好的全屋原木家具就可以進場了,再之後是床褥窗簾等家紡還有各式家電。
村裏的木匠手藝是從祖上就傳下來的,所用的家具組裝都是靠各種榫卯結構,完全不用粘合劑,也沒有什麽甲醛的問題,因此整個屋子全部都布置完成之後淩蓁就搬進去了。
剩下的關於院子裏的綠花問題就由她自己來了。
院子的圍牆原來是籬笆,這一次淩蓁也給改成了磚石的結構,三米的高度牢牢地擋住了外界窺探的目光。
進門是硬化的行車路麵,挨著右邊的院牆一直通往了東南角的車庫。
從車庫門有一條遊廊延伸出來,姿態蜿蜒地通向了座東朝西麵向的房子的後門。
而房子的正門這一麵采用了騎樓式的設計,最北端也連接著遊廊,這一條遊廊則是在院子裏形成了一個十字的走向。
十字把前院給劃分成了個田字格,每一個格子淩蓁都規劃成了不同的用途,分別是花圃、菜園、魚池,剩下的一個淩蓁暫時沒想到種什麽,先空著種草算了。
田字格的外框挨著院牆的那一麵則是零散地種了幾棵果樹。
對於那空著的一塊格子的用途,係統曾興致勃勃地提議過可以養幾隻小雞小鴨,甚至養兩隻能夠看家護院的大白鵝也行。但是被淩蓁不假思索就否決了。
這幾種家禽的智商都不高,根本沒法訓練成讓它們到指定的位置去上廁所,要是它們亂拉亂撒的話,還不是得她去清理?
不過說到看家護院,倒是的確可以養一隻狗子。
不是指著它真的能怎麽護院,但看家應該還是可以的,譬如用它作為拒絕一些不受歡迎的人進門的由頭。嗯,所以得找一個智商高的品種,要能看懂她的指令或是暗示,讓攆人就攆人。而且還要看著順眼。
幾天之後,淩蓁給抱迴來了一條小黑背。
她覺得這小黑背還是挺符合期望的,除了小小年紀有點自信過頭,才滿月沒幾天的小奶狗,不好好待在屋裏喝奶,老是偷偷溜出去跑到魚池邊伸小短爪試圖撈魚,然後弄得自己濕漉漉。
如果不是天已經冷了,擔心它凍病,淩蓁肯定把它關在外麵反省的。
這會隻讓係統給先在小本本裏記下了,等它長大的,長大一起算賬。
淩蓁魚池裏養的並不是什麽觀賞魚,她這個人一直比較注重實用性。
就像花圃裏所種的花,她挑選的品種並不單純隻為看著好看、而是能夠食用的——賞一兩天就可以摘來做鮮花餅、用糖或鹽漬起來泡茶或是熬成花醬,反正怎麽著都不用看著花謝了就掉到地上浪費的。
所以魚池裏放養的,也是作為食材的魚蝦。
而且養的還不是淡水的品種。因為常坡村的附近有個湖,所以水產這些想買就能買到,不時就叫人挑著水桶進村來叫賣。除了易得沒必要自己費勁去照料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淩蓁更喜歡海鮮。
所以特意挖了個池子,就是想弄來海鮮養著的。
為此她還專門調配出來了一個海水的配方。
說到這裏就不能不說說淩蓁所規劃的主屋各個空間的功用了。
主屋推倒重置後的建築麵積跟原來的其實差不多,隻是由原來的一百六十來平方的一層平房改成了接近八十平方的兩層半小樓。
這樣既滿足了淩蓁不將臥房放在一樓的習慣,也節省出來了八十多平方擴充到院子空間去。
之所以有半層,是因為第二層往上,淩蓁除了樓梯間加了蓋頂之後,往旁邊也加建了一個房間。然後房間的門口往外用透明鋼化玻璃搭了個陽光棚,下麵擺了簡單的小桌與椅子,用來欣賞小坡山的山景的。
一樓除了劃分出廚房、衛浴間、庫房等之外,最關鍵的是還有一個客廳的功能。住在村子裏,不管要不要跟村民處出多深厚的感情來,但是來者之客,淩蓁總不能每次都在院子之外跟人說話,進屋是必須的。
所以有些她不想為外人知的東西,譬如調製海水配方的操作間,就被安排到了二樓。
二樓是淩蓁的個人空間,除了副作用是調海水、其實主要作用是研究藥草植物之類的操作間之外,還有她的臥室,衣帽間、衛浴間。
是的,她家是沒有客房什麽的,整個兩層半的小樓就一個臥房,地方小安排不開呀!
很明顯,二樓往上的空間是謝絕參觀的,但是備不住有的人就是不懂眼色,揣著明白裝糊塗地亂闖,所以淩蓁她打算如果有來客的話,就把小黑背放在樓梯轉角的位置,讓它把守著,誰要是想不要同意摸上去,就讓狗子出馬。
而且記下了這個人,下次狗子都不會讓她進門的。
要是有人議論說淩蓁幹嘛當狗子的喜好這麽當迴事,居然讓它左右自己與鄰居的往來?
一是狗子沒有錯,它隻是在發揮自己看家護院的本職,你想要闖進主家不想讓外人踏足的區域,它趕你有什麽錯?
二是她喬瑜老年離異,身邊就有狗子這一隻活物,是把它當成自己家人看待的。惹她家人不高興的,她跟它同仇敵愾不是很正常嗎?
到了這裏淩蓁突然想起來,她這已經49歲了,過完年就踏進了五十大關。
先前她一直忙,不是改建農家小院就是往自己口袋裏扒拉錢,也沒有多照鏡子什麽的,一直沒怎麽留意到自己這讓她看了十分不順眼的形象。
而一向追求完美的係統小五,則是覺得喬瑜原來的形象因為太不堪了——一米六的個子算中等,但是因為長期以來在家庭裏的夾心餅幹狀態而導致她身形幹瘦、麵容愁苦。
換成了它家淩蓁之後,至少愁苦的麵相已經換成了平和淡然了,這已經是個挺大的變化,就算要改變也不能一蹴而就不是?
村長介紹的建築隊還是挺靠譜的。淩蓁也不用親自驗,她就作狀往房子的各處都走了走,已經在網上的驗房經驗中搜索總結出一百幾十個注意要點的係統就已經用它的方式給查看過了,沒發現什麽問題。
主要可能也是淩蓁跟工頭簽的合約條款比較嚴厲,要求建築隊自己要注意質量問題,若是驗收第一遍不通過,會扣罰多少錢,第二遍又扣罰多少錢這樣,所以工頭想來在完工後應該是自己已經查驗了一遍了才通知的淩蓁。
反正房子沒問題了,木匠那邊已經打好的全屋原木家具就可以進場了,再之後是床褥窗簾等家紡還有各式家電。
村裏的木匠手藝是從祖上就傳下來的,所用的家具組裝都是靠各種榫卯結構,完全不用粘合劑,也沒有什麽甲醛的問題,因此整個屋子全部都布置完成之後淩蓁就搬進去了。
剩下的關於院子裏的綠花問題就由她自己來了。
院子的圍牆原來是籬笆,這一次淩蓁也給改成了磚石的結構,三米的高度牢牢地擋住了外界窺探的目光。
進門是硬化的行車路麵,挨著右邊的院牆一直通往了東南角的車庫。
從車庫門有一條遊廊延伸出來,姿態蜿蜒地通向了座東朝西麵向的房子的後門。
而房子的正門這一麵采用了騎樓式的設計,最北端也連接著遊廊,這一條遊廊則是在院子裏形成了一個十字的走向。
十字把前院給劃分成了個田字格,每一個格子淩蓁都規劃成了不同的用途,分別是花圃、菜園、魚池,剩下的一個淩蓁暫時沒想到種什麽,先空著種草算了。
田字格的外框挨著院牆的那一麵則是零散地種了幾棵果樹。
對於那空著的一塊格子的用途,係統曾興致勃勃地提議過可以養幾隻小雞小鴨,甚至養兩隻能夠看家護院的大白鵝也行。但是被淩蓁不假思索就否決了。
這幾種家禽的智商都不高,根本沒法訓練成讓它們到指定的位置去上廁所,要是它們亂拉亂撒的話,還不是得她去清理?
不過說到看家護院,倒是的確可以養一隻狗子。
不是指著它真的能怎麽護院,但看家應該還是可以的,譬如用它作為拒絕一些不受歡迎的人進門的由頭。嗯,所以得找一個智商高的品種,要能看懂她的指令或是暗示,讓攆人就攆人。而且還要看著順眼。
幾天之後,淩蓁給抱迴來了一條小黑背。
她覺得這小黑背還是挺符合期望的,除了小小年紀有點自信過頭,才滿月沒幾天的小奶狗,不好好待在屋裏喝奶,老是偷偷溜出去跑到魚池邊伸小短爪試圖撈魚,然後弄得自己濕漉漉。
如果不是天已經冷了,擔心它凍病,淩蓁肯定把它關在外麵反省的。
這會隻讓係統給先在小本本裏記下了,等它長大的,長大一起算賬。
淩蓁魚池裏養的並不是什麽觀賞魚,她這個人一直比較注重實用性。
就像花圃裏所種的花,她挑選的品種並不單純隻為看著好看、而是能夠食用的——賞一兩天就可以摘來做鮮花餅、用糖或鹽漬起來泡茶或是熬成花醬,反正怎麽著都不用看著花謝了就掉到地上浪費的。
所以魚池裏放養的,也是作為食材的魚蝦。
而且養的還不是淡水的品種。因為常坡村的附近有個湖,所以水產這些想買就能買到,不時就叫人挑著水桶進村來叫賣。除了易得沒必要自己費勁去照料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淩蓁更喜歡海鮮。
所以特意挖了個池子,就是想弄來海鮮養著的。
為此她還專門調配出來了一個海水的配方。
說到這裏就不能不說說淩蓁所規劃的主屋各個空間的功用了。
主屋推倒重置後的建築麵積跟原來的其實差不多,隻是由原來的一百六十來平方的一層平房改成了接近八十平方的兩層半小樓。
這樣既滿足了淩蓁不將臥房放在一樓的習慣,也節省出來了八十多平方擴充到院子空間去。
之所以有半層,是因為第二層往上,淩蓁除了樓梯間加了蓋頂之後,往旁邊也加建了一個房間。然後房間的門口往外用透明鋼化玻璃搭了個陽光棚,下麵擺了簡單的小桌與椅子,用來欣賞小坡山的山景的。
一樓除了劃分出廚房、衛浴間、庫房等之外,最關鍵的是還有一個客廳的功能。住在村子裏,不管要不要跟村民處出多深厚的感情來,但是來者之客,淩蓁總不能每次都在院子之外跟人說話,進屋是必須的。
所以有些她不想為外人知的東西,譬如調製海水配方的操作間,就被安排到了二樓。
二樓是淩蓁的個人空間,除了副作用是調海水、其實主要作用是研究藥草植物之類的操作間之外,還有她的臥室,衣帽間、衛浴間。
是的,她家是沒有客房什麽的,整個兩層半的小樓就一個臥房,地方小安排不開呀!
很明顯,二樓往上的空間是謝絕參觀的,但是備不住有的人就是不懂眼色,揣著明白裝糊塗地亂闖,所以淩蓁她打算如果有來客的話,就把小黑背放在樓梯轉角的位置,讓它把守著,誰要是想不要同意摸上去,就讓狗子出馬。
而且記下了這個人,下次狗子都不會讓她進門的。
要是有人議論說淩蓁幹嘛當狗子的喜好這麽當迴事,居然讓它左右自己與鄰居的往來?
一是狗子沒有錯,它隻是在發揮自己看家護院的本職,你想要闖進主家不想讓外人踏足的區域,它趕你有什麽錯?
二是她喬瑜老年離異,身邊就有狗子這一隻活物,是把它當成自己家人看待的。惹她家人不高興的,她跟它同仇敵愾不是很正常嗎?
到了這裏淩蓁突然想起來,她這已經49歲了,過完年就踏進了五十大關。
先前她一直忙,不是改建農家小院就是往自己口袋裏扒拉錢,也沒有多照鏡子什麽的,一直沒怎麽留意到自己這讓她看了十分不順眼的形象。
而一向追求完美的係統小五,則是覺得喬瑜原來的形象因為太不堪了——一米六的個子算中等,但是因為長期以來在家庭裏的夾心餅幹狀態而導致她身形幹瘦、麵容愁苦。
換成了它家淩蓁之後,至少愁苦的麵相已經換成了平和淡然了,這已經是個挺大的變化,就算要改變也不能一蹴而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