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燒磚建窯,還是伐樹修路,那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事。


    而泰安商行的部署也需要時間。


    他就是要在這段時間裏,雙管齊下,全都給做了。


    建窯修路不用趙泰去看顧,唯有商行在完善起來之前需要他上心。


    所以從第二天開始,趙泰就往莊園和黑山村輸送大量物資。


    這裏的大量包括《赤腳醫生手冊》《民兵訓練手冊》《農田水利實務》。


    都是成批量的輸送,並且在軍隊和各部門開展分類課程,教育方麵目前基本達到了峰值。


    但《赤腳醫生手冊》這門課程也就隻是分了出來,要想正式開展還得需要老師。


    草藥或許有人認識,但要說他們懂醫術,能治病,那就是在難為人。


    手冊上的東西簡單實用,也相對容易學,可也要有基礎不是。


    沒有基礎說容易,那跟何不食肉糜有什麽區別。


    要想弄懂,並且用於實際,開藥方,紮銀針這些可以先拋開。


    最關鍵的還得是認藥,識藥,知藥,接著才能根據病灶用藥。


    沒有老師教,趙泰就讓人自學這些,總不能搞來了又放著,那不是趙泰的風格。


    不能全用,那就撿能用的先用。


    沒有張屠夫難道一直吃帶毛豬?得學會自己拔毛,隻要有進展那慢點也沒關係。


    先識字,再去學別的課目,層層遞進那才是教育的根本。


    石灰燒製的教程也給齊周送了過去,可以說前期準備工作都已經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對講機他到是沒給放出去,隻是先教會了周平,並且寫了一份使用說明書。


    讓他在軍隊裏挑人先學會使用,自此這些士卒將會獨立出來,成為另類的斥候兵種。


    香料就不必提,趙泰輸送的是花椒和桂皮。


    這都是漢朝已有並且開始使用的香料之二,辣椒本來也在備選之列。


    但在漢朝根本就沒有出現辣椒這種香料,初期保守一點不投放出去,以免出現別人不認不買的情況。


    光這兩種趙泰就囤了一個倉庫,應對常山郡七縣之地,已經是綽綽有餘,因為太貴,買得起的人相對較少。


    而且他為了方便,還輸送了幾噸纖維材料,那是為之後組建弓兵準備的。


    凡古代弓箭,駑這類冷兵器,弓身基本上都是用竹子,或者合適的樹木及別的東西製作。


    如牛角弓,鐵胎弓這類,但耗費跟時間都太長,不能大範圍裝備。


    其次就是弓弦,最好的材料就是各類動物的筋,普遍用的卻是麻繩。


    可麻繩的缺點太明顯,使用壽命是其一,最大的缺點是不能受潮,否則就會鬆馳發軟,適用性太差。


    所以趙泰直接搞來了更好的纖維材料,代替暫時造不出,現在又落後的弓弦。


    他有想過輸送成品的,可這對勢力的發展隻有短期好處,長遠根本沒有好處可言。


    買辦主義是要不得的,別人有不如自己有,哪怕不如別人也得想辦法提高上去。


    另類的在培養自己的工匠,經驗不是一蹴而就,那需要大量的實踐才能擁有,最好是量變引起質變。


    這些事情被趙泰一股腦的推給了齊周,這就導致他忙得腳不沾地,連帶著夏侯蘭也被拉下水。


    齊周跟夏侯蘭,意外的相處得不錯,當然這是在做事上。


    要是牽扯到各自專業的問題,那就是另外的狀態了。


    也就是在這一天時間裏,趙泰都在進行各類目標整合。


    例如真定城內,他就派人開始大把花錢,買房充當泰安商行的據點,也叫做分行。


    做正經生意,沒有人敢阻止,並且趙泰是給錢的,又不是硬搶。


    方閏及城內世家豪族就別說了,現在誰不知道名叫泰安的產業,是屬於趙泰名下的。


    不看趙泰這個人,也得看他麾下的勢力,豈是誰都惹得起的,方閏這個縣令都惹不起。


    更何況周邊還有褚燕作亂,每天就是搶搶搶,擴張勢力,結果還沒人能管得了。


    相比之下趙泰就顯得溫和了許多,至少他還守規矩,從不幹劫掠的事。


    前提是你別惹他,要是惹到他,那除褚燕之外就得多一個大寇。


    這不是一個真定能承受得起的,或者說連常山郡都承受不起。


    無形之中,褚燕給真定又施加了很大的壓力,讓趙泰做事都更順利了許多。


    雖然讓褚燕跑了,但沒想到無形中還給他帶來了好處,這是趙泰沒想到的。


    難道這就是你在前麵頂住壓力,吸引仇恨和目光,我在後麵撿便宜的典型?


    果然不能太過冒頭,低調守序還是有好處的,前提是要有對比。


    褚燕這不就自己完美的插了進來。


    不過趙泰也不會忽視褚燕的存在,留著他不管,早晚會給他帶來麻煩。


    甚至以褚燕對趙泰的仇恨,都不用等到以後。


    趙泰看著最近真定城方麵送來的情報,對褚燕來到真定後的動向都尤為注意。


    “這褚燕還真能折騰,才那麽短的時間就已經在葫峰穀安了家。”


    “而且這勢力壯大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些。”


    葫峰穀是黑山腳下的一個山穀,距趙泰這裏有兩百多裏地。


    短時間內趙泰跟褚燕都大概率不會找對方麻煩,因為離得遠,但又不得不防。


    在情報上看,褚燕如今已經擁有部眾一萬三左右,那都是收攏流民壯大起來的。


    要不是之前趙泰把真定附近的流民掃了個精光,現在褚燕的部眾肯定會有兩萬出頭。


    而不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隻多出三千,就這三千還是從趙泰掃光流民之後,又逃亡到真定附近的。


    誰知道他們是流民,還是戰敗後取下黃色頭巾的黃巾軍。


    除了勢力增長,還有褚燕到處劫掠的事,這很正常,趙泰不覺得奇怪。


    他不比趙泰有地盤有糧食,不去搶吃什麽。


    招人,搶糧,然後再搶,如此往複才是褚燕應該有的樣子。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趙泰卻還在持續向泰安商行的人員進行培養。


    無非也就是培養兩種人才,一種買賣後記賬的人,一種管錢的賬房。


    這兩者必須分開,可以預防貪汙,杜絕的話就得看趙泰怎麽用人了。


    畢竟忠誠,並不意味著對外物不會動心。


    至於銷售?不愁賣的東西要什麽銷售。


    這是賣方市場,不是買方市場。


    除非競爭激烈,東西難賣才會要銷售。


    采購還有出貨人員,可以等泰安商行鋪開再說。


    如此過了兩天,趙泰組建的商行隊伍向真定進發。


    另一個全新壯大的勢力開始來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托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托孩並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