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既穩,乂康可去與昭威相商守城之宜,萬不可出城行魯莽之事。”


    他這點兵力就隻夠守城的,那褚燕治軍有方,不是流民可比。


    要是誰開城出戰,把這些兵送了,哪怕會剩下一些也不會太多。


    真損失慘重趙泰會把帶頭的人腦袋擰下來當球踢。


    “明公,屬下苦思良久,於來前心生一計,明公可能指正一二?”


    趙泰用懷疑的目光看著高艾,你這怎麽也不像是苦思良久的樣子。


    但他還是選擇聽一聽,萬一就真有好計謀也說不定。


    “且道來聽聽。”


    “屬下以為,匪寇新至此地,當未知我方虛實。”


    “艾曾思及此處,既匪寇不知虛實,何不引兵於它處而下,繞至匪寇後方。”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事前可與明公通信,施行兩麵出擊之勢。”


    “匪寇必亂,亂則必敗,明公覺此計是否可行?”


    趙泰臉色一滯,用不可思議的目光看向高艾。


    這是釜底抽薪加暗度陳倉?


    計謀肯定是沒問題的,甚至很是適用。


    “兵法為中濟所教?”


    除了齊周手裏有兵書,可以教高艾之外,絕不會再有另外一個人。


    “確為齊管事所教,管事言為明公所授兵書之一,名三十六計。”


    高艾這就屬於近水樓台先得月了,果然隻要是有潛力的人,在得到教導後都會成長。


    他這種的簡直可以說是天才那一列。


    “乂康此計大有可為,然可曾慮及士卒傷亡。”


    “若我方近兩營士卒盡出,計成當予以匪寇重創,傷亡卻也難記。”


    “現今而言,士卒傷亡半數吾方難承耗損。”


    慈不掌兵,趙泰明白這個道理,打仗死人天經地義。


    但以一千七對一萬,還是褚燕辛苦創業積攢下來的上萬部眾。


    那就算成功的幾率有九成,打贏了他也有些承受不起這個損失。


    高艾的成長讓趙泰很高興,甚至對方未必沒有考慮過士卒傷亡的事情。


    在當將軍這方麵他肯定是合格的,隻是跟趙泰求穩的方針不符。


    他要的是長遠發展,不是一時得失。


    現在的高艾可稱將,卻不可稱帥。


    打仗這方麵是成長了,但對於總體勢力的得失還沒看得太明白。


    不是趙泰不認同他,隻是打贏後的損失趙泰也還損失不起。


    小家小業經不起折騰就是這麽迴事。


    相比高艾的取勝之計,趙泰現在更願意用的是以逸待勞。


    就是耗,在耗走褚燕的同時拿他練自己的兵。


    反正不缺糧食,趙泰當然選擇利益最大化的計策。


    “明公所言艾不解深意,然艾知悉慈不掌兵,以最優之策謀勝之理,今先機已去,屬下之謀難成,非是頂撞明公,實為不解矣。”


    都沒錯,隻是意見相左讓高艾不解。


    趙泰也沒解釋,讓他自己想明白效果更好。


    要是想不明白,以後當個將才也不錯。


    見趙泰不解釋,隻是讓他去跟周平守城。


    這讓高艾苦著一張臉,總有一種被誇了,但又好像沒被認真誇的感覺。


    周平看到高艾,很高興的迎接了他,隻是這苦著一張臉是怎麽迴事。


    難道跟自己一樣違反了軍紀?


    當高艾把之前跟趙泰說的又複述了一遍。


    周平先是驚訝於高艾的成長速度,用的兵法也不是他能比。


    說實話他都想跟高艾換一換了,兵法他也想學。


    之後就思索一番才輕笑一聲,笑得高艾莫名其妙。


    “昭威何故發笑?艾不覺有欠妥之處。”


    他還在為錯失戰機而遺憾,哪會去想周平為什麽突然發笑。


    “乂康以為,莊中可缺糧?”


    “艾雖不知明公自何處遣糧,然莊中並無糧食之危,已是盡知之事。”


    趙泰能變出糧食,高艾當然很清楚,但這跟糧食有什麽關係。


    “那某再詢乂康,莊中士卒多少,可有打過一仗?”


    高艾沒說話,然後就用眼睛盯著周平,就跟趙泰之前盯著他看是一樣一樣的。


    “莊中不缺糧,士卒未經戰陣,且兵力有限,緣何以有限之兵行折損之事。”


    “匪寇無根,自不以損為憂,吾等有基業可憑,以守業拓土為重,今以寇之勢礪吾士卒未經戰陣之缺。”


    “此城墉可為護佑,寇決不可久持,乃為守城之法,在野鏖(ao)戰損兵近半,另比據城而守折兵少許,乂康以為何勝焉?”


    周平這是把趙泰跟他說的不太清楚的話,用更詳細的言論說給高艾聽。


    據城而守雖然贏得慢,但好處更多。


    速勝當然也好,但損兵折將,哪一個更好這個不敢說絕對。


    但就按發展來說,當然是損失越少越好。


    高艾聽明白了,也知道自己沒錯,隻是有些冒險,贏了也會讓己方實力大損。


    再想補迴來那可就沒那麽簡單了。


    在真定這裏隻要趙泰不搞事,方閏他們也不管。


    但要是出了真定,進行招兵買馬,把事鬧大了被朝廷注意到,想像現在一樣悶聲低調發展,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多謝周將軍解惑,艾已獲悉明公所思。”


    明白歸明白,高艾也認同,但就是不喜歡這種以大局為重的思想方針。


    見高艾想通之後,周平才拉著他在城牆上巡視,看有沒有什麽查缺補漏的地方。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難的,隻要士卒意誌堅定,死戰不退。


    隨便換一個不傻不蠢的人來也能做好離一切。


    趙泰不知道周平跟高艾的這些事情。


    現在的他正舉著望遠鏡看著褚燕軍隊的方向,看得很認真。


    這跟上次看黃巾攻真定縣不同,那時他隻是局外人。


    現在成了局內人,還是被攻擊的一方,讓趙泰興致頗高。


    看別人打或許有意思,但換成自己的話,趙泰覺得更有意思。


    他一邊觀察,又一邊研究要是兵力差距不大,這仗又應該怎麽去打。


    作為戰場小白,別人很難理解他現在的心情。


    結果在腦海裏預演了一會兒後,他發現還是更喜歡平推。


    “所以我的兵還是太少,缺的也很多,得想個法子繼續壯大才行。”


    趙泰下了城牆,鑽進屋子裏去研究黑山山脈的資源分布圖。


    至於褚燕攻城,那恐怕還夠他忙一陣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托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托孩並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