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三日後,俺答令遊騎逼近大同。


    “大汗,可要以偏師繞過大同?”


    軍議時,有人提出了這個建議。


    “是啊!有大軍坐鎮後方,蔣慶之無法傾力攔截。若是成了,明人京畿一夕三驚,蔣慶之必然會慌了手腳……”


    “如今蔣慶之縮在城中不出頭,正好藉此逼迫他出城決戰。”


    “勇士們歇息了三日,如今精神大振,就等著上陣殺敵!”


    一個個將領和貴族們雙目冒光。


    京畿多富豪,但凡能劫掠幾家,從此兒孫就不愁吃喝了。


    若是能率軍直抵明人京師城下,史書上便會留下自己的名字。


    這誰不迷糊?


    俺答點頭,“本汗也在思索此事,以大軍為後盾,掩護偏師直插明人京畿,令蔣慶之進退兩難。出城決戰,可就他麾下那點人馬,不是本汗敵手。不出城,京畿震動,他難逃罪責。”


    “那還等什麽?”有性子急的將領出來。“大汗,我願領軍前往,若是不成,我願領罪。”


    “大汗,我願去!”


    將領們七嘴八舌,有人甚至挽起袖子準備動手。


    俺答嘴角微微翹起,趙全在邊上看的分明,對身邊的吉能說道:“聞戰則喜,對於大汗而言是好事兒。”


    “我隻是好奇,蔣慶之會如何應對?”


    “蔣慶之坐蠟了,不過換了誰麵對這等局勢也為難。”


    吉能點頭,“京衛實力不俗,這在前幾此廝殺中得到了驗證。不過再不俗,也不能以一敵眾。”


    “虎賁左衛不錯。”提及虎賁左衛,趙全眼中多了忌憚之色。


    “是不錯,好像對咱們從未敗過。”


    “可蔣慶之能倚仗的也就是一個虎賁左衛。”趙全說道:“大戰一起,我軍人多,隻需以一部牽製虎賁左衛,再以精銳攻打明軍薄弱處。一處突破,處處皆是漏洞。蔣慶之分身乏術,如何能敵?”


    這一戰必勝啊!


    這也是趙全主動提出發動教眾在城中起事,以攪亂蔣慶之軍心的原因。


    同樣,這也是他主動緩和與馬天祿關係的動機,以及和吉能聯手的原因。


    吉能對此一清二楚,他低聲道:“你那些教眾可有把握?”


    趙全微笑道:“你不知白蓮教的底蘊,但凡尋到機會,隻要起個頭,隨即便如水銀瀉地般的無可阻擋。”


    那些狂熱的信眾悍不畏死,以他們組建大軍,所向披靡。


    當蔣慶之兵敗的消息傳來,城中的白蓮教順勢鼓動百姓,不用多久就能席卷全城。


    若是能控製住大同城……那麽,俺答會如何看待白蓮教?


    忌憚?


    可忌憚有何用?


    後續若是要攻伐西北,俺答必須要借重白蓮教的力量,裏應外合。


    如此,隻需拖延數月,趙全就有把握整合教眾,組建一支大軍。


    到了那時,俺答再想下手就晚了。


    攻打中原可不容易,特別是北方。俺答的兵力會迅速被稀釋,而白蓮教大軍橫亙在北方,俺答就兩個選擇,攻打和聯手。


    攻打是內訌,明人不是傻子,必然會順勢積蓄力量,靜待雙方大戰後再悍然一擊,坐收漁利。


    所以俺答必然不敢。


    那麽就隻能聯手。


    隨即白蓮教大軍跟著俺答大軍席卷北方,俺答接下來就麵臨抉擇,是南下,還是繼續蹲在北方。


    趙全看著躊躇滿誌的俺答,心想若是南下,白蓮教在南方的根基薄弱了些。不過當亂世來臨,那些愚夫愚婦總是會被輕易蠱惑。


    如此,我便以先鋒的名義主動請纓南下,一路攻伐……一旦得手,便反身攔截俺答大軍。


    從此南方就成了我白蓮教,不,就成了我趙全的天下。


    南方富庶,有此根基在手,不出五年,我便能發動北伐。擊敗俺答,恢複北方……


    當年朱元璋能如此,我趙全為何不能?


    這是帝王之基!


    吉能發現趙全有些古怪,麵色潮紅,鼻息咻咻,便好意提醒,“秋季早晚涼爽,小心身子。”


    趙全從憧憬中清醒,暗罵自己沉不住氣。


    但此刻連俺答的臉都在泛著紅光。


    “蔣慶之最大的錯誤便是當日放棄攻打我軍。”俺答神采飛揚的道:“彼時我軍遠來,人馬疲頓,那便是他唯一的戰機。可他卻膽怯放棄了這個機會。那麽,就該輪到本汗出手了。”


    “大汗英明!”


    “那日大汗令全軍退入營中時,你背後說什麽……和當年相比,如今的大汗越發膽小了。”


    “我何曾說過這等話?”


    “我親耳所聞!”


    兩個貴族打了起來,俺答麵色微凝,“住手!”


    二人放開對方,麵色潮紅,都怒視對方。被叱責的那人跪下,“大汗,那日我絕無此言。”


    俺答微笑道:“本汗知曉。”


    檢舉揭發的權貴愕然,俺答看了此人一眼。趙全低聲對吉能說:“在此等時候揭穿此事,可見愚蠢!”


    吉能點頭,“士氣要緊。”


    俺答果然不再提及此事,“蔣慶之閉門不出,那麽,就該輪到咱們出手了。遊騎果斷接近大同城。問問蔣慶之,就說本汗大軍即將南下,他可願為向導。”


    這是羞辱之意……迴過頭本汗攻下京師,俘獲了明皇,你蔣慶之縮在大同城中孤立無援,也隻能出城,跪在本汗身前請降。


    “領命!”


    隨即外麵傳來了歡唿聲,以及馬蹄聲。


    馬蹄聲遠去,俺答起身道:“都隨本汗出去,等候勇士們的迴報。”


    他率先走出大帳,被秋風吹了一下,眯著眼道:“蔣慶之會如何應對,本汗很是好奇。此子被稱為明人的第一名將,卻從未學過兵法……”


    俺答迴身看了趙全一眼,趙全上前說:“大汗,大明士子從束發受教以來,學的不隻是文,有的也會學武。至於兵家,早就被並入了儒學中,有心人自然能學。”


    “你是說,蔣慶之是靠著讀書時學的兵法成就了今日的名將地位?”俺答問。


    趙全也曾琢磨過蔣慶之,點頭道:“此子讀書頗為了得,科舉一路順暢,少年成名。若非後來家變,想來會中規中矩的走科舉出仕的路子。”


    此等人聰明絕頂,但凡學什麽,那速度令人聰明絕頂,自慚形穢。


    “那麽,按照這個路子,此刻他能走到何處?”有人好奇問。


    趙全瑞推算了一下,“大概是才將出仕吧!若是出色,興許會進翰林院為庶吉士,觀政讀書。”


    “可他如今卻成了大明炙手可熱的名將,明皇倚重的臣子!”脫脫也為之唏噓不已,“若非他是明皇的表弟,也不會由此際遇。這都是命啊!”


    俺答麵色有些不渝。


    所謂命運,在他看來便是一種捉弄。而脫脫這番話雖說無心,卻讓俺答聯想到了這幾年的局勢。


    趙全也在想著,吉能也是如此……


    大部分人都在想著蔣慶之進京後對大明的影響,以及對草原的影響。


    三戰三捷,令不可一世的俺答部收斂了氣焰,更是令俺答修改了南下的時間表。


    若非如此,去年草原大軍便會南下,一窺大明江山。


    可惜了!


    如今想來,去年出兵更為合適……趙全低聲道:“去歲出兵的話,大明那邊京衛還沒有這等實力,不說一鼓而下,可取勝的把握至少能多三成。”


    吉能的聲音更低,“主要是前幾次戰敗,讓大汗有些顧慮。”


    二人看著陷入沉思中的俺答,一種古怪的感覺湧上心頭。


    ——這位曾英明神武的大汗,好像真的失去了當年的果敢。


    吉能目光閃爍,趙全微笑,二人雙手籠在袖口中,看著就像是西北的兩個老農。


    俺答猛地抬頭,方才他想到了當年的金戈鐵馬,想到了當年的意氣風發。


    曾幾何時,麵臨再艱難的處境他也不會有半分猶豫。可這幾年卻漸漸的失去了銳氣。遇到事兒總是要考慮周全了才會做出決斷。


    如此行事看似穩妥了,可也失去了進取心。


    本汗老了嗎?


    四十三歲的俺答汗捫心自問。


    對於此刻的草原人來說,四十歲堪稱是高壽。但俺答汗保養的不錯,養尊處優,醫療條件也是最好的。他覺得自己至少能活到七十歲。


    那麽還有三十年!


    三十年,足夠本汗橫掃當世!


    俺答抬頭,眸中湧起了許多人曾熟悉,卻許久未曾見到的銳氣。


    “本汗的勇士們可準備好了?”


    俺答緩緩看向眾人。


    那個俺答汗……他迴來了!


    這一刻,所有人都低下頭,“聽從大汗吩咐!”


    俺答說道:“讓勇士們集結起來,準備逼近大同。”


    “領命!”


    俺答上馬,目光睥睨,“擊敗蔣慶之後,一路南下,本汗將在京師校閱勇士們。”


    數千騎在疾馳。


    他們一路遇到了十餘股明軍斥候,看到他們時,明軍斥候掉頭就跑。


    這是歇息數日後俺答部出動最大規模的一次。


    消息迅速傳到了總兵府,正在議事的蔣慶之端坐著,拿出藥煙,微笑道:“終於來了嗎?”


    他等這一刻同樣許久了。


    俺答和大明之間必須要做個了斷!


    俺答勝,大明的革新將會戛然而止……那些士大夫們會發動瘋狂的反撲。內憂外患之下,嘉靖帝也頂不住亡國的壓力,隻能被迫放棄。


    蔣慶之想到了前宋時的王安石和神宗。


    神宗被迫放棄新政,想來也是這般想的吧!


    再折騰下去,新政還沒成功,大宋內部就要烽煙四起了。


    “是該做一場!”


    蔣慶之起身。


    仗刀而立。


    “跟著本伯,出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早安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迪巴拉爵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迪巴拉爵士並收藏早安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