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慶之灰溜溜迴到家中,一個管事模樣的男子恭候多時。


    “殿下說,公子甫到京城,必然有許多不習慣,殿下令小人送來一個冊子……”


    蔣慶之接過一看,竟是京城權貴圈的名錄。


    好東西啊!


    蔣慶之初到京城,堪稱是兩眼一抹黑。


    “這算是京城英雄榜吧。”蔣慶之頗為歡喜。


    未來的隆慶帝,果然是厚道。


    此刻大明太子尚在,但蔣慶之記得這位太子也活不了多久,之後嘉靖就再沒立過太子。


    這也給了朱載坖的兄弟景王朱載圳奪嫡的野心和機會。


    事實上,嘉靖帝不喜木訥柔弱的朱載坖,更喜歡機靈鬼朱載圳。於是便讓二王比肩而立,待遇一致。


    這娃,對我這個表叔不錯。


    而且,要想補齊大明國祚何等艱難,蔣慶之必然會得罪無數人。


    他唯有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在嘉靖帝駕崩後能與那些人抗衡。


    但若是和未來的隆慶帝交好……


    臥槽!


    換了這個角度來看,蔣慶之突然發現,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麽。


    朱載坖這娃也是個厚道人,登基後,他的潛邸老人,如高拱、張居正等人都得了重用。


    此刻朱載坖還是個冷灶,沒人去燒。


    蔣慶之苦笑,“殿下如此厚道……富城。”


    “老奴準備好了禮物。”富城眉眼通透。


    不愧是能在宮中打拚多年還能活著出宮的聰明人……蔣慶之心中暗讚,對自己讓富城擔任蔣氏第一任管家再無疑慮。


    朱載坖封王後依舊還住在宮中。


    此刻他和心腹內侍楊錫說話。


    書房裏,楊錫站在書桌一側,微微彎著腰。此刻天氣不算熱,可楊錫白胖,愛出汗。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說道:“太子殿下先前令人送了景王硯台,陛下令人賞賜了景王一套書,這是誇讚景王愛讀書,愛上進呢!殿下好歹也多去太子那裏走走。”


    太子朱載壡今年也才十三歲,可行事卻頗得嘉靖帝讚許。而朱載圳更是嘉靖帝的愛子。


    唯有朱載坖一直不得嘉靖帝的喜歡。


    朱載坖木然道:“景王母妃受寵,我的母妃卻被冷落。你讓我如何爭?”


    “哎!”楊錫歎息,眼中多了傷感之意,“殿下莫要氣餒,咱們……慢慢來吧!”


    “殿下。”這是有人稟告,“蔣公子來訪。”


    “哦!”朱載坖想到了那個有趣的表叔,雙眸微亮,“請了來。”


    蔣慶之進來,行禮。


    “表叔免禮。”朱載坖笑道,隨即令人人給蔣慶之設座,上茶。


    茶葉……普通。


    蔣慶之喝了一口,對朱載坖的境遇有了了解。


    這就是個爹不親,哥不愛的小可憐。


    感謝了一番朱載坖的好意後,蔣慶之看似隨口問道:“殿下如今讀什麽書?”


    “就是些經史典籍。”朱載坖的先生也普通,直至大婚出宮居住後,才有了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名士為侍講。


    朱載坖突然心中一動,說道:“近日我讀了一本閑書……”


    這是試探。


    蔣慶之笑道:“經史典籍也是人編寫的,莫非要奉為至寶,跪地讀書不成?為學之道,一張一弛。不可一味苦讀,那是書呆子,智者不為也!”


    表叔看樣子不是迂腐之人啊!


    蔣慶之看著他,“覺著我這個表叔少年就是秀才,定然刻板?”


    朱載坖此刻還是個半大孩子,聞言赧然,“他們說表叔……讀書了得。”


    說著,朱載坖繼續自己的問題,“書中寫到倭寇乃是大患,當嚴肅海禁,把沿海一帶漁民盡數遷徙至內陸,不給倭寇劫掠之機。如此,失去劫掠補給的倭寇自然退去。”


    明代的風氣很古怪,早期嚴肅,比如說你瞎逼逼皇帝的事兒,弄不好被人舉報就會挨棍子。


    到了嘉靖年間,隨著嘉靖帝隱入西苑,社會風氣豁然開朗。


    在蘇州府,那些市井百姓就敢說嘉靖帝的笑話……還是帶色的。至於重臣們的各種傳聞,也不幸成為百姓佐餐的佳肴。


    文人們更是肆無忌憚,各種編排隱喻朝中事,甚至敢於譏諷當朝君臣。


    大夥兒都等著雷霆震怒,可沒想到,特麽的沒人管?


    那還等什麽?


    於是乎,大明的文化事業‘蒸蒸日上’


    各種遊記,各種閑書……文人都以出書為榮,都以出文集為榮。


    蔣慶之看了書桌一眼,上麵一卷打開的書籍,鎮紙還壓著。


    朱載坖下意識的把鎮紙拿開,又覺得這是掩耳盜鈴,一時間竟然頗為窘迫。


    可憐的娃!


    蔣慶之歎道:“放特娘的狗屁!”


    你竟這般粗魯?楊錫瞪大眼睛,然後看著自己主子,等待朱載坖的吩咐。


    啪!


    朱載坖一拍案幾。


    要趕人!


    楊錫站直了。


    心中為主子感到惋惜……這麽好的一個奧援,若是能交好蔣慶之,請他在嘉靖帝那裏為朱載坖說些好話,好歹也能改善些境遇。


    “說得好!”


    朱載坖的眼中多了歡喜之色。


    好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戰友。


    那句粗俗的話是蔣慶之故意為之。


    一個十二歲的半大孩子,在後世正是叛逆的年紀。


    誰特娘的願意整日裝模作樣做出一副君子姿態?


    蔣慶之挑眉,“殿下也覺得不妥?”


    “大大的不妥!”朱載坖這才發現自己失態了,瞪了楊錫一眼,“隻喝茶不成?去給表叔弄些點心來。”


    這是要支開楊錫。


    隻要殿下你不趕人就好……楊錫眉開眼笑的告退。


    等他走後,朱載坖撓撓頭,“我覺得,如此太過示弱,煌煌大明,為何要對那等蕞爾小國示弱?丟人!”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有這個立場,殊為難得。


    蔣慶之既然存著交好朱載坖的心思,便說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許多人對倭寇談之色變,以為禁海便能解決一切。這是犯蠢。”


    “願聞其詳。”


    兩顆腦袋越來越近。


    “這是頭痛割頭,腳痛割腳。”


    “妙論!”


    楊錫接過裝了幾碟點心的木盤,仆役賠笑,“還是小人端著去吧!”


    楊錫冷笑,“書房也是你等能接近的?”


    他端著木盤到了書房外,剛想進去,就聽到朱載坖的聲音。


    “還請表叔指教。”


    親密了,好啊!


    楊錫心中歡喜。


    “做決斷之前,第一要做什麽?”


    蔣慶之慢條斯理的說著,“調查!”


    朱載坖一怔,旋即一拍腦門,“是了,那些文人最喜說什麽……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他們知道個屁!”蔣慶之點燃了藥煙後,才歉然對朱載坖說道:“我有肺疾,這是禦醫開的方子。”


    “表叔隻管抽。”朱載坖心癢難耐,隻想聽表叔的高論,卻不好意思催更。


    門外楊錫也是如此。


    二人心中暗罵:你倒是快說啊!


    蔣慶之吐了一口藥煙,“倭寇是哪來的?最早是倭國失意的一些武人,被迫出海後,便集結到大明劫掠。本是小患,可官兵無能,無法犁庭掃穴,故而讓他們坐大。”


    “原來如此!”


    朱載坖兩眼放光,“表叔快接著說。”


    你還真當聽書了……蔣慶之莞爾,看看積攢下來的煙灰,朱載坖毫不猶豫的把硯台推過來。


    蔣慶之抖了煙灰,說道:“殿下以為,種地苦不苦?”


    “嗯……苦!”


    還好,不是那等何不食肉糜的蠢貨。


    “大明沿海一帶有些喜歡不勞而獲的貪婪之輩,便加入了倭寇……”


    “什麽?”


    朱載坖驚愕,“倭寇中竟有大明人?”


    “很奇怪?”蔣慶之覺得朝中許多人都是聾子,睜眼瞎,他譏誚的道:“此刻最少一半都是大明人,再過些年頭,我敢說,所謂倭寇,大半都是大明人。”


    朱載坖被這個消息震動了,默然良久,說道:“原來,所謂的倭寇,竟是家賊。”


    後來的大海寇汪直等人,便為禍多時,令大明官兵聞風喪膽。


    這娃果然敏銳,有前途……蔣慶之用欣慰的目光看著自己的表侄,說道:“我知朝中有人讚同禁海。殿下可知,禁海令一出,沿海一帶百姓的生計暫且不說。倭寇,難道就不會上岸?”


    曆史上朱載坖登基後,便解除海禁,允許商人出海貿易。此舉為大明帶來了無盡的白銀。江南一帶也因此暴富。


    史稱:隆慶開關。


    而此刻蔣慶之便提前播撒了種子。


    “表叔是說……”朱載坖皺著眉頭。


    “倭國土地貧瘠,窮啊!”蔣慶之歎息,“大明沿海一帶有良田,倭國那些窮人但凡聽聞此事,倭寇中有人再這麽一鼓動……”


    門外,楊錫都明白了,低聲喃喃,“一旦倭人如螞蟻般的湧上岸,看到良田,他們會欣喜若狂,把大明沿海視為自己的土地。到了那時,倭寇會更為兇橫……大明危矣!”


    他一跺腳,“禁海令禁海令,該讓那等蠢貨來聽聽蔣公子的這番話。”


    朱載坖悚然變色。


    “表叔大才!”


    “我隻是隨口一說。”蔣慶之吸了一口藥煙,肺腑清涼,格外舒坦。


    他含笑看著表侄,“這些,隻是皮毛罷了。”


    難怪能十三歲中秀才,表叔果然是斑斑大才……朱載坖毫不猶豫的行禮。


    “還請表叔教我。”


    門外,楊錫熱淚盈眶。


    書房內。


    蔣慶之愕然。


    他此次來隻是接觸一番朱載坖,為以後打基礎。


    也就是說了一番倭寇和禁海令之事,怎地,未來的隆慶帝就被震住了?


    他忘卻了自己集成了後世無數資訊,大明的大勢,倭寇的發展……一一都在他的腦海中。


    若是把他腦海中的一切知識拿出來,朱載坖會驚唿神靈在上。但更有可能會唿喊:來人,抓妖孽!


    想到這裏,蔣慶之釋然了。


    然後,溫和道:“好說。”


    ……


    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早安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迪巴拉爵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迪巴拉爵士並收藏早安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