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狄閣老與江南東道按察使方謙覲見!”旁邊風姿綽約的上官婉兒提醒道。


    武則天聞言麵容稍改,喜悅之情浮在臉上,見狄仁傑要下跪,她信步自龍椅之上走下,扶起狄仁傑,語氣熱忱的說道:“這天下能在旬月之間破獲使團案這等驚天大案的人,也隻有懷英你了,這一趟真是辛苦你了。”


    不管武則天為人如何,單憑她這收買人心的一手,就足以令狄仁傑心中感動不已,為其效死力了。


    怪不得狄仁傑既效忠與武則天,又想興複李唐,一直在兩者之間找平衡點,實在是武則天自有一股獨特的人格魅力。


    隨後武則天問道:“狄卿,劉金既死,他身上的那份名單呢?”


    狄仁傑笑道:“已經隨劉金之死而徹底的消失不見了。”


    武則天又問道:“你確定?”


    狄仁傑說道:“臣十分確定。”


    武則天看了狄仁傑一眼,不置可否,忽然武則天又問道:“虎敬暉呢?他到底是怎麽死的?”


    狄仁傑心中一緊,沉聲說道:“臣在表中都已具奏過了。”


    武則天望著狄仁傑,良久,臉上露出了笑容,那是會心的笑,慢慢地她大笑起來,狄仁傑也笑了起來,笑聲一直在萬象神宮中迴蕩。


    兩人笑完之後,武則天道:“朕還是那句話,懷英,辛苦你了!”


    狄仁傑道:“臣深受陛下隆恩,這些皆是臣應該做的。”


    武則天聞言笑道:“朕之恩與李唐之恩,孰輕孰重?”


    方謙心中不由的一驚,旁邊的上官婉兒也是一樣,這種問題,嗬嗬,特麽的就是一道送命題啊!


    狄仁傑心係李唐,這是眾所周知的事,讓他說出違心之言,嗬嗬,狄仁傑畢竟不是方謙,做不到說話、發誓如同放屁一樣。


    再加上剛才的那兩個問題,上官婉兒有理由相信,武則天這是在敲打狄仁傑。


    誰知道狄仁傑微微一笑,慢條斯理的說道:“陛下,吾未嚐聞有子女將父母之愛分輕重!”


    漂亮,這迴答簡直是無敵了!


    方謙在心中給狄仁傑豎了一個大大的大拇指,不愧是狄仁傑,這等急智他方謙是萬萬比不了的。


    武則天哈哈大笑道:“你個老家夥,這張嘴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厲害。”


    狄仁傑笑道:“陛下,說到嘴厲害,臣旁邊的這位方謙方按察使才是真的厲害,他可是有鐵齒銅牙之稱!”


    武則天狐疑的說道:“哦?是嗎?這世上能得你狄懷英如此讚譽的可不多,朕記得上一個人好像是張柬之張卿吧!”


    見武則天上下打量自己,方謙急忙跪在地上,拱手行禮,說道:“原幽州刺史、現江南東道按察使方謙,參見吾皇!”


    “平身吧!”武則天淡淡的說道:“你能得狄卿讚譽,證明你卻有過人之處,朕相信狄卿的眼光,不知你有何策可以教朕?”


    方謙聞言急忙拱手說道:“臣不敢與張公(張柬之)比肩,臣無一策可教陛下!”


    武則天聞言淡淡的瞥了狄仁傑一眼,發現狄胖胖仍然是腆著肚子,胸有成竹的站在那裏,於是她接著問道:“要知道你可是狄卿眼中棟梁之才,竟無一策可獻上?難道是狄卿欺君?”


    “陛下,並非如此!”方謙搖了搖頭說道。


    “為何?”武則天追問道。


    方謙歎了一口氣,隨後麵色肅然的說道:“陛下,臣本欲獻強兵之策,但陛下即位以來,鳳舞九天,大軍四處征討,百戰百勝,突厥、吐蕃等番邦小國先後俯首;臣又欲獻富民之策,但陛下體恤民力,與民休息,藏富於民,百姓幸福安康;臣又欲獻厲行法治之策,但陛下重用狄公、張公(張柬之)等能臣,使官吏廉潔,百姓有冤得伸,天下承平……”


    “如此治世,雖秦皇漢武,隋祖唐宗,不能比也!臣不願做那沽名釣譽之徒,因此臣委實沒有一策可獻,陛下實在是為難臣了!”


    上官婉兒用驚疑不定的目光盯著方謙,仿佛要將方謙的模樣狠狠的印在腦子裏,如此清新脫俗的馬屁,實在是有些刷新了上官婉兒的三觀!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武則天則哈哈大笑,笑的十分的舒心,好似忘卻了剛才武三思給她帶來的不快,她笑完之後,用手指了指方謙說道:“狄卿,朕看他不應該是鐵齒銅牙,而應該是伶牙俐齒!”


    方謙立即跪倒在地道:“臣謝陛下金口玉言!”


    狄仁傑啞然失笑,他還是低估了方謙的無恥程度。


    武則天更加高興了,於是她接著笑道:“婉兒!”


    “臣在!”上官婉兒說道。


    “擬旨,江南東道按察使方謙,破賊有功,深得朕心,賞宅院一座,美婢十名,銅三千斤!”武則天說道。


    “諾!”上官婉兒深深的看了方謙一眼,在她心中能因拍馬屁而得賞的,方謙算是朝臣第一人了,當然了,小寶、薛懷義那些麵首不算。


    “臣謝陛下隆恩!”方謙拜倒道,其實方謙與武則天心中都清楚,這些東西都是武則天賞給他那個梅花內衛的身份,隻不過內衛的身份不能曝光,武則天就借故賞賜。


    若方謙是真的單純的隻是方謙的話,恐怕會對武則天死心塌地,畢竟皇帝賞罰如此分明,豈有不效死力之因?


    但武則天注定要失望,方謙並不是她的純臣,而是心懷叵測之人。


    ……


    《新唐書·世祖本紀·卷三十六》:“世祖初至神都,見偽周女帝,時帝以‘李唐與朕之恩,孰輕孰重’詰難狄公,狄公期期不能答。世祖見狀,須發皆張道‘吾未嚐聞有子女將父母之愛分輕重!’,帝深以為然,自感慚愧。後,世祖陳富國強兵十策,亦深得帝心,特賜宅院一座、美婢十名、銅三千斤,引為當世佳話,久久不衰!”


    “狄公曾曰:‘唐鏡之急智,雖甘羅、曹衝亦不能及也,況於吾乎?若天下之智為兩鬥,唐鏡獨占一石,餘者共欠八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劇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梓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梓邇並收藏影視劇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