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黑色煞氣將古川麻衣身體砸下攪爛的瞬間,餘燼猛然間抬起頭來,朝著遠方遠遠望去,隻見視野所及之處,依稀可見一位中年劍修來到一座橫橋石柱之處,隨後腳踏石柱輕輕躍起,一躍跨國寬闊無比的江麵,身負長劍緩緩落在了對岸的另一座石柱之上。


    這一抹身影快得詭異,就連如今剛剛打敗了踏足仙王境的餘燼也忍不住刮目相看,仔仔細細地將中年劍修的身影看了個遍。


    若隻是說踏江而來的輕功,中年劍士並不來的稀奇,不過那一步跨江甚至能用踏雪無痕的武道實力,已經絕不是想象的那般簡單了。


    何況中年劍士不僅僅止於此步,人剛剛行於此處,劍氣便尾隨而至,一道驚天長虹掠天而過,這才是仙人禦劍的真正精髓之處。


    隻見那中年劍士緩緩落於山巔之後,手腕輕輕一抬,墜入降低的黑袍女子如被一張巨大手掌托住身形,緩緩落向了他處。


    這隻無形的手掌不僅做到如此,甚至還破去了餘燼轟出的無數真氣,若隻是踏足仙王境不就的人,麵對這些黑色真氣也隻能做到緩緩劈開,中年劍修卻並非如此,而是轉瞬間攔腰截斷,一斬為二,幹脆利落。


    餘燼屹立山崖之巔,隻是一瞬間的停頓,便猜到了這位中年劍修的身份。


    隱忍白井扉間。


    均衡教派的忍眾,素來以修煉純粹的劍心著稱,據說此人練劍從無定勢,一向追求隨心起劍,劍起隨意。


    隨心而起,隨意而行。


    傳聞這位中年劍修,早年間本是一個放浪不羈的浪人武士,在一次前往西方大明國時,得一高人指點,歸來之後劍術有所成就。


    而在他的劍柄之上,則還雕刻著一句旁人看來簡簡單單在他看來卻無比珍貴的話。


    “此生俯首拜陽明。”


    從此之後,這位年輕劍修先入世,後出世,拜訪名川大山,讀書也好,練劍也罷,追求的都是“隨心”二字。


    隨心,而不所欲,故而劍意無形,劍氣無雙。


    以往在名川大山之上練劍時,這位中年劍士向來都是站在一座山峰之上,劍尖卻指向另一座山峰。


    每每山上一處樹木落下一葉時,便會出劍一次。


    落葉多時,出劍萬千,追求劍氣。


    落葉少時,貴在練意,不在於出劍多少,而在於這一件是否合自己的心境。


    高人練劍,多是常人所無法理解的,故而看來有些故作高深的樣子。


    世上劍修若人人自學如此,怕不是最終墜入了魔道。


    其實中年劍士曾有言於人間,練劍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在,如同做人,不在於外貌,而在於內心。


    隻可惜世人絕大多數看的就是樣貌,在意的就是形式,因此常常會出現各種所謂的年輕劍修跑到名川大山之上,效仿他早年間練劍的經曆,以此來招惹別人的眼球。


    其實真正的劍意,不在於別處,也絕不是虛幻的,它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並且它從不曾離去,就在每個人身邊,每個人的心間。


    隻不過大家都感悟不到它的存在罷了。


    因此想要練就上乘的劍招固然容易,但是想要練就絕世無雙的劍氣劍意,最需要做的不是去關注劍的本身,而是要把心思放在自己的那顆心上。


    少視,少聽,少欲。


    長久以往,養人的“精、氣、神”,隻有如此,才能為真正的“頓悟”做準備。


    人在頓悟前頓悟後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年劍修在前往大明王朝時,那位隱世高人其實沒有教過他什麽劍招劍式,而是讓他拎著一根竹枝輕輕晃動。


    尚未開悟的他無論用何種力氣,都隻是讓竹木顫動不已,而那位自稱從未學過武道技藝的隱世高人,卻隻是手腕輕輕一抖,竹枝上的分叉、葉子如數盡落。


    這便是開悟的魅力。


    而在離開時,中年劍修問及如何才能做到這般內力時,隱世高人也隻是留下了四字真言而已。


    格竹觀心。


    餘燼以前去過招提寺,也去過黑魂教派,唯獨沒有到過這均衡教派。


    今天對於中年劍士的突然出現,以及抬手斷其真氣,連生氣都談不上,更不至於惱羞成怒追殺黑魂教主。


    奈良三教勢力互相敵對,卻又互相扶持,少了其中任何一教,另外兩教的滋味怕不都是不太好受。


    外麵的人看來他們互相內鬥,其實在這天下格局如此明顯的情況下,他們想要做的也不過是在源平大戰中自善其身,保全自己,不摻和兩者中的一方而已。


    何為均衡?這便是均衡。


    但很顯然,三位教主暗中保持的默契在今天打破了。


    餘燼不再去理睬那黑魂教主的生死,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她因禍得福沒有死是她命中的福分,但未來又會怎樣,都已經不是餘燼想要去關心的事情了。


    餘燼現在隻想要領教這位中年劍士手中的那一劍。


    白井扉間站在山巔,身後背著一柄毫不起眼的尋常木劍,他緩緩抬頭,看向對麵的那個後背劍修。


    自從歇馬河一朝入仙王後,且不談勝敗如何,但是這番驚豔四方的升境手段,就已經讓白井扉間已經無數劍修想要與之一戰。


    很簡單。


    數百年間,能夠做到這樣的,屈指可數。


    何況這位年輕劍修還是踩著源氏大將軍與招提寺現世佛陀登頂天下劍道的。


    哪怕隻是如同流星劃過一樣,隻一瞬間的功夫,但卻足以在眾多劍修後輩心中留下半壁江山的位置。


    白井扉間自幼練劍,與旁人不同,他是純粹地想要追求劍道的巔峰,否則當初也不會費盡千難萬險,前往那大明王朝。


    餘燼側身,負手於後背,朗聲說道:“白井扉間,我在前往戰線前,最多能等你三劍。”


    白井扉間身影蕭瑟,緩緩將視線收迴,身後木劍已然飛出,柔聲說道:“心有一劍,又何須三劍?一劍就已足矣!”


    餘燼點頭,不再多言。


    這次他從東海快雪城奔赴西域源平交戰前線,其實走的速度並不快。


    冥冥之中,餘燼已對那高樓巨樹開啟之時有了感應,所以並不著急,但也不能走得太過於緩慢,如若趕往戰線之前,無論是源賴朝還是惠仁和尚,誰先死於他人之手,都會虧待了餘燼這百餘年間的苦修練劍。


    其實古川麻衣並沒有像大多劍修後輩們想象中輸得那麽願望,畢竟她才幾十年的道行,而餘燼萬事屋日夜苦修,足足已有一百五十餘年。


    這麽長時間來,能夠逼近餘燼身體的,其實並沒有多少,屈指可數而已。


    恍惚間,白井扉間突然揚起腦袋,微笑著說道:“餘燼,其實我很好奇你的名字。”


    說完之後,白井扉間已經緩緩提起左臂下擺,手腕一擰,木劍尾部在石壁上微微一撞後,劍尖指向對麵,而他則輕輕拍了拍朝向自己的劍柄。


    要說對於這個年輕劍修的身份不好奇,那未免有些太過於自欺欺人,但也不至於僅憑一個名字讓白井扉間就此斷定這位年輕劍修來自於西邊與何安一衣帶水的大國。


    “劍起。”


    白井扉間緩緩吐出一個字。


    尋常木劍的尾巴,在這輕輕一拍後,微微顫動,翹起不已。


    片刻間的寂靜後,一連串不絕於耳的轟鳴炸響在天地峽穀山水間徹底炸開。


    隻見餘燼腳下的懸崖峭壁,自下而上,如同有一柄開山巨劍從山底悍然拔出,硬生生將整座大山劈開,其間不斷有山石崩塌轟烈飛入江水,江濤層層,浪花疊疊。


    餘燼眼前一亮,不再如先前那般渾濁,周身生生不息的氣機如睡醒巨獅,開始流轉起來。


    “單單起劍就是這般氣魄,看來王賢人的大道你已悟得三分,如此甚好,我且與你一戰。”


    白井扉間心神微顫,似乎有所釋然。


    這位何安幾百年不曾出一個,出後卻怕不是要驚豔此後又是數百年的年輕劍修。


    何其驚豔。


    這番天資,哪怕是三百年前的攝日真神,也難以相比啊!


    餘燼灑脫一笑,一步踏出,跳出懸崖,墜落速度不算太快,不等他雙足落於江水之前,山中一塊飛石破壁而出,餘燼便腳踩落石,掌中又托一塊數丈之高的巨石,朝著白井扉間那邊奔去。


    萬斤巨石懸於掌中,餘燼身形飄搖,不落反升,在空中蕩滌出一層層微不可見幾乎察覺不到的波紋漣漪。


    白井扉間扭頭望向那手托巨石的年輕劍修,沒來由地又想起了西邊的那個大國。


    他隻是隨遇而安遇到一位老者,幾經指點便可踏足尋常劍修幾輩子苦練都進入不了的仙王境界,而這位同樣自大明而來的劍修,年紀輕輕,便有這般氣魄膽識心境,至於其劍修武道,自然不用多議。


    這讓他實屬慚愧。


    大明何其大?何安何其小?


    隨便一位劍修便是如此不凡,燁然如神人,那大明那些真正厲害的劍修,那片土地之上的大道,又該是何等洶湧澎湃?


    白井扉間實在是想象不出。


    何安何安,何處安寧?又於何處安歇呢?


    白井扉間陷入冥想,仿佛沒有看到手托巨石已經奔雷而至的餘燼。


    他輕輕一笑。


    想起了雲遊大明時,那位老人曾經說過的大道之行始於足,大道之始源於心。


    想起了他在名川大山無數次出劍時,那一片片葉子由綠轉黃,再由黃轉紅,劍起劍落,葉生葉亡。如果一個劍客真正是為了劍而生,那麽朝聞劍,夕死當場又何妨?


    白井扉間緩緩睜開眼睛,重新變迴尋常握劍的手勢,與此同時右手輕輕握住那木劍的劍柄,右腳緩緩向後撤出一步。


    閉眼。


    睜眼。


    唿吸吐納之間,中年劍士所站的峭壁之上,身後山石開始分裂,身前江水逆流而行。


    白井扉間心中隻想到了一句話。


    我心有劍。


    在餘燼看來,大多數劍修武士所謂的絕學新招,不過是拆分組合久招,實屬沒有半點新意可言。


    或許劍修前輩一道道山峰太高?又或是劍修後輩天資著實過於愚鈍。


    總而言之,大多劍修已無以前的那般劍意可言,因此顯得過於無趣了些。


    而白井扉間的這一劍,卻讓餘燼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從白井扉間起劍開始,餘燼便正色以對,絲毫不敢有半點鬆懈之心,他原本是想要借助自身的氣機真氣,摘花聚水,隨意為劍,以真氣攻之即可。


    但是手托巨石的餘燼終歸沒有這般做,遇強則強,如果他還有所謂的自負,那也不會練就這般純粹的劍心。


    由單掌變雙掌的餘燼腳步不曾停歇,陸陸續續,跌跌撞撞,直奔遠處的白井扉間而去,左右手五指成鉤,嵌入巨石的同時,身體內的無限氣機流轉不停,順著縫隙滲透進入其中。


    餘燼手腕繃緊,用力一擰,整塊巨石分崩離析,不過因為氣機的存在沒有四散而去,而是聚在一起,如同一個撒石陣。


    如果說早前餘燼麵對黑袍教主隻是氣機泄露,那麽對上這個中年劍士後,他周身三百多出洞天巧穴已經開啟了大半。


    劍氣也好,劍意也罷。


    所謂的劍術,第一境無非是高明劍招,第二境則是劍氣,隨著心境的提高,練就的上乘劍氣則由蛻變成劍意。


    可白井扉間,你可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而在這二境之外,仍有三境存在!


    什麽劍招,什麽劍氣,什麽劍意。


    仍是需要依托於一劍罷了。


    我心中有劍,手中卻無劍。


    手中既無劍,心中卻已有劍!


    這便是我還禮於你的一劍!


    餘燼身形高漲,無數巨石碎塊被氣機凝聚化形,寬闊的天空之中,緩緩浮現出了一柄巨石飛劍!


    以石劍對木劍!


    以巨劍對袖劍!


    餘燼一步踏出,左手呈掐劍訣,用力向前一揮。


    巨劍破空而出!


    天上地下,飛石滾滾,江水退去三千丈!


    白井扉間麵無懼意,木劍微鳴,徑直迎向這一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克蘇魯到賽博朋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楚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楚公主並收藏從克蘇魯到賽博朋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