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兩起謠言
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 作者:霽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生二人說開後,淋漓暢快地談論了許多朝堂上的事情,不知不覺就日落西山了。
“對了老師。”臨哥兒想起來道:“我爹娘想補辦婚宴,要挑個好日子,您可以幫忙挑一個嗎?”
吳寂容立刻笑起來道:“可以啊,現在就看。”
臨哥兒他爹娘那樁離奇的婚事,他也是有所耳聞的,現在竟然打算補辦婚宴,看來謝將軍夫婦的感情很好啊。
“多謝老師。”臨哥兒道。
隻見吳寂容口中念念有詞,認真一番掐算,然後在紙上給學生寫了一個日子和時辰。
臨哥兒又道了一聲謝,隨後起身告辭。
其實命理風水方麵的知識,謝韞之這個大將軍也有所涉獵,因為排兵布陣都用得上,隻是挑成親用的喜日子……
他是真的不在行。
如今拿到臨哥兒老師給挑的日子,也瞧不出哪裏特別,不過相信對方就是了。
“爹,老師希望我認祖歸宗,拿迴勇國公府的繼承權,您覺得如何?”臨哥兒準備離開,但想起爹對他們娘倆的怨念,就有意地改變了有事隻跟娘商量的習慣,也和爹說說。
謝韞之一聽,就知道吳寂容的心思與布局了,對方顯然是要拉臨哥兒入局,當下便皺起眉頭,因為臨哥兒在他眼中還是個孩子,不應該摻和這些。
然而話到嘴邊又及時醒悟過來,父母看孩子總是長不大的,自己不應該總被框在父親這個角色去替臨哥兒考慮問題。
這一點應該學習孩子們的娘,跟孩子們做朋友。
“你自己又是怎麽想的?”謝韞之看著臨哥兒說道:“我當然不希望失去你這個孩子,不過我相信,就算你認祖歸宗,也是為了大局著想,而非想離開我和你娘,還有弟弟們。”
臨哥兒:“……”
怪了,爹今天說話怎麽一股子娘的風味呢?
讓他險些都快忘了爹以前的樣子。
但顯然,還是現在的爹更可愛,讓人尊敬的同時,少了以往的畏懼。
“您說的沒錯。”臨哥兒點點頭:“都是為了大局罷了,權宜之計,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會留下很多隱患。”
“吳先生跟你說了?”若是謝韞之沒感覺錯,臨哥兒以前應該是抗拒的。
臨哥兒道:“是老師提起的,不過我自己也是這麽想,因為我看現在的世子夫人不順眼,她愛欺負娘。”
謝韞之:“……”
好吧,原來臨哥兒奪權的動力這麽單純。
早上嫉妒兒子,現在有點嫉妒妻子呢,什麽時候孩子們也能這樣為他著想。
不多時,許清宜也知道了臨哥兒的打算,從私人感情上出發,她倒真是舍不得臨哥兒去當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愣了好長一段時間。
長到她不說一個字,臨哥兒都看得出來她的不舍。
“娘,又不是真的去他家吃飯睡覺,隻是掛個名號。”臨哥兒道,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娘的心目中這麽重要,重要到娘的聰明勁兒都發揮不出來了:“兩家就住在隔壁,我繼續在將軍府待著,他們還能不願意嗎?”
那倒也是,但凡臨哥兒肯認祖歸宗,勇國公夫婦就該樂瘋了,又怎麽會計較這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
見娘的臉色緩過來了,臨哥兒又道:“正好還可以把針對您的人擠下去,一舉多得。”
這說的是許亭筠吧?許清宜好笑,看來臨哥兒對許亭筠的怨念很大啊。
那當然了,臨哥兒還在平陽侯府就經常聽說許亭筠欺負娘,現在又親身體驗被對方算計,算是新仇舊恨一起報。
“什麽?大哥要去別人家了?”禛哥兒明顯隻聽了自己想聽的一部分,興奮發言:“那我以後就是老大了嗎?”
臨哥兒不客氣地敲了一下禛哥兒的頭,無情地道:“做夢,你隻能當老二。”
禛哥兒捂了捂腦袋,瞬間就老實了:“……”
通常這種情況,許清宜和謝韞之都是不管的,因為老二自己欠收拾。
*
金三寶是太子身邊人這件事,竟然傳出去了,現在百姓們議論紛紛,大家都覺得案情還有探討的餘地。
主要是疑點重重。
第一,為何這麽快斬首金三寶?若是為了平息民憤,理由恐怕有點站不住腳。
第二,金三寶謀害陸世子夫婦的動機是什麽?他一個無根之人,太子身邊的奴才,和陸世子夫婦無冤無仇,說他是兇手未免太牽強。
第三:倒是太子與溫氏二小姐有過一場轟動京城的拒親事件,沒準太子表麵大度,實則記恨在心?
因此不少人認為,這個金三寶隻是個替罪羊,真正的兇手另有其人。
而這個其人指的是誰,自然不言而喻。
許清宜聽了消息,立刻就想起那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果然啊,若讓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皇帝給太子扯的這塊遮羞布,終究還是遮頭不遮腚,自我安慰罷了。
若說現在還隻是猜測,屆時宣布太子被廢,又還有多少人相信太子與陸襄夫婦案無關。
百姓‘謠傳’兇手是太子的消息,也傳到了宮裏,皇帝很生氣:“豈有此理!”
這些人竟敢妄議太子,膽子太大了。
可令皇帝無奈的是,案子的確是太子做的,他也沒有底氣拿百姓們如何,隻能另想辦法。
皇帝立刻召見了恭王和謝韞之。
也不是責罵他們,隻是商量個辦法,歎氣道:“朕知道,金三寶的身份不是什麽秘密,應該不是你們故意散播的,畢竟你們答應過朕的事,沒有出爾反爾的道理。”
謝韞之和恭王被皇帝審視著,兩人麵不改色,坦蕩蕩地道:“請陛下明察,此事確實與我等無關。”
半晌。
“好了,朕說了不是責怪你們。”皇帝頓了一下,麵容嚴肅地道:“去查查看,究竟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另外,壓一壓那些涉及皇家流言蜚語,成何體統?”
“是。”二人領命,告退。
其實,見過恭王和謝韞之後,皇帝便將他們排除掉,這兩人的品行和誠信,他都是認可的,那麽剩下能做成事的就隻有肅王了,答案毫無疑問是肅王吧。
按理說,肅王的能力也不錯,如今太子廢了,選肅王登基也無不可,然而皇帝知道,這些年自己拿肅王當太子的磨刀石,肅王對自己早已深惡痛絕。
他又怎麽能選一個痛恨自己的兒子當皇帝?
否則等他百年之後,史書還不定怎麽寫自己,更甚至,可能連皇陵都進不去。
皇帝也有私心,他怕啊。
與金三寶的身份一同曝光的,還有謝將軍長子和勇國公府的真實關係,人們聽說,謝小案首其實是陸襄夫婦的孩子。
“真的假的?”眾人驚訝無比。
“不過話又說迴來,凝淵公子當年也是年少成名,以文采著稱,若真是父子倆,倒也對得上。”有人分析道。
“太意外了太意外了,這跟金三寶替主頂罪一樣玄乎,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假。”有人已經迷糊了。
“不是我說,這個節骨眼散播這種消息,有沒有可能是轉移焦點?”有人懷疑道。
“沒準兩個都是真的呢?反推一下,假如謝小案首真的是陸襄夫婦的孩子,那……”說話的人露出讓大家意會的眼神。
“我倒是希望後者是真的,那樣凝淵公子就有後了,虎父無犬子啊。”親凝淵公子的人說道。
從謝將軍手裏搶孩子,想想就有些刺激。
臨哥兒身世的消息,是許清宜趁亂放出去的,主要想試探一下人們對這件事的看法。
如果反響是正麵的,就等於為臨哥兒認祖歸宗做鋪墊。
屆時名正言順,水到渠成。
但如果反響是負麵的,就需要看看還有什麽問題需要解決了。
雖說凝淵公子死了十三年,可依然有很多人在精神上追隨著這位超塵拔俗的大才子。
他們的意見很重要。
好在,得知臨哥兒可能是凝淵公子的遺腹子後,這群人可以說是欣喜若狂,替凝淵公子感到開心。
因此,坊間充滿讓臨哥兒認祖歸宗的聲音。
這條路鋪得好啊,臨哥兒想了一下就覺得很妙,到娘跟前詢問說:“如果反響不好,您就會先辟個謠,然後再做其他打算是嗎?”
許清宜點點頭:“我預料到反響大概是好的,屆時你就不是奪權,而是眾望所歸,也沒有人會說你擠了陸啟銘。”
站在道德製高點嘛,不給人落一絲口舌。
有時候就算是名正言順的事,可人們往往就會同情弱者,覺得強者搶走了弱者的生存機會。
許清宜可不想讓這樣的局麵發生,她要讓臨哥兒的迴歸,方方麵麵都毫無破綻。
“沒錯。”臨哥兒微笑著補充了一句:“還要表示不忍相爭,拒絕數次之後,最終才肯進陸家門。”
許清宜還能說什麽呢?給了老大一個大拇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呐。
“對了老師。”臨哥兒想起來道:“我爹娘想補辦婚宴,要挑個好日子,您可以幫忙挑一個嗎?”
吳寂容立刻笑起來道:“可以啊,現在就看。”
臨哥兒他爹娘那樁離奇的婚事,他也是有所耳聞的,現在竟然打算補辦婚宴,看來謝將軍夫婦的感情很好啊。
“多謝老師。”臨哥兒道。
隻見吳寂容口中念念有詞,認真一番掐算,然後在紙上給學生寫了一個日子和時辰。
臨哥兒又道了一聲謝,隨後起身告辭。
其實命理風水方麵的知識,謝韞之這個大將軍也有所涉獵,因為排兵布陣都用得上,隻是挑成親用的喜日子……
他是真的不在行。
如今拿到臨哥兒老師給挑的日子,也瞧不出哪裏特別,不過相信對方就是了。
“爹,老師希望我認祖歸宗,拿迴勇國公府的繼承權,您覺得如何?”臨哥兒準備離開,但想起爹對他們娘倆的怨念,就有意地改變了有事隻跟娘商量的習慣,也和爹說說。
謝韞之一聽,就知道吳寂容的心思與布局了,對方顯然是要拉臨哥兒入局,當下便皺起眉頭,因為臨哥兒在他眼中還是個孩子,不應該摻和這些。
然而話到嘴邊又及時醒悟過來,父母看孩子總是長不大的,自己不應該總被框在父親這個角色去替臨哥兒考慮問題。
這一點應該學習孩子們的娘,跟孩子們做朋友。
“你自己又是怎麽想的?”謝韞之看著臨哥兒說道:“我當然不希望失去你這個孩子,不過我相信,就算你認祖歸宗,也是為了大局著想,而非想離開我和你娘,還有弟弟們。”
臨哥兒:“……”
怪了,爹今天說話怎麽一股子娘的風味呢?
讓他險些都快忘了爹以前的樣子。
但顯然,還是現在的爹更可愛,讓人尊敬的同時,少了以往的畏懼。
“您說的沒錯。”臨哥兒點點頭:“都是為了大局罷了,權宜之計,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會留下很多隱患。”
“吳先生跟你說了?”若是謝韞之沒感覺錯,臨哥兒以前應該是抗拒的。
臨哥兒道:“是老師提起的,不過我自己也是這麽想,因為我看現在的世子夫人不順眼,她愛欺負娘。”
謝韞之:“……”
好吧,原來臨哥兒奪權的動力這麽單純。
早上嫉妒兒子,現在有點嫉妒妻子呢,什麽時候孩子們也能這樣為他著想。
不多時,許清宜也知道了臨哥兒的打算,從私人感情上出發,她倒真是舍不得臨哥兒去當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愣了好長一段時間。
長到她不說一個字,臨哥兒都看得出來她的不舍。
“娘,又不是真的去他家吃飯睡覺,隻是掛個名號。”臨哥兒道,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娘的心目中這麽重要,重要到娘的聰明勁兒都發揮不出來了:“兩家就住在隔壁,我繼續在將軍府待著,他們還能不願意嗎?”
那倒也是,但凡臨哥兒肯認祖歸宗,勇國公夫婦就該樂瘋了,又怎麽會計較這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
見娘的臉色緩過來了,臨哥兒又道:“正好還可以把針對您的人擠下去,一舉多得。”
這說的是許亭筠吧?許清宜好笑,看來臨哥兒對許亭筠的怨念很大啊。
那當然了,臨哥兒還在平陽侯府就經常聽說許亭筠欺負娘,現在又親身體驗被對方算計,算是新仇舊恨一起報。
“什麽?大哥要去別人家了?”禛哥兒明顯隻聽了自己想聽的一部分,興奮發言:“那我以後就是老大了嗎?”
臨哥兒不客氣地敲了一下禛哥兒的頭,無情地道:“做夢,你隻能當老二。”
禛哥兒捂了捂腦袋,瞬間就老實了:“……”
通常這種情況,許清宜和謝韞之都是不管的,因為老二自己欠收拾。
*
金三寶是太子身邊人這件事,竟然傳出去了,現在百姓們議論紛紛,大家都覺得案情還有探討的餘地。
主要是疑點重重。
第一,為何這麽快斬首金三寶?若是為了平息民憤,理由恐怕有點站不住腳。
第二,金三寶謀害陸世子夫婦的動機是什麽?他一個無根之人,太子身邊的奴才,和陸世子夫婦無冤無仇,說他是兇手未免太牽強。
第三:倒是太子與溫氏二小姐有過一場轟動京城的拒親事件,沒準太子表麵大度,實則記恨在心?
因此不少人認為,這個金三寶隻是個替罪羊,真正的兇手另有其人。
而這個其人指的是誰,自然不言而喻。
許清宜聽了消息,立刻就想起那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果然啊,若讓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皇帝給太子扯的這塊遮羞布,終究還是遮頭不遮腚,自我安慰罷了。
若說現在還隻是猜測,屆時宣布太子被廢,又還有多少人相信太子與陸襄夫婦案無關。
百姓‘謠傳’兇手是太子的消息,也傳到了宮裏,皇帝很生氣:“豈有此理!”
這些人竟敢妄議太子,膽子太大了。
可令皇帝無奈的是,案子的確是太子做的,他也沒有底氣拿百姓們如何,隻能另想辦法。
皇帝立刻召見了恭王和謝韞之。
也不是責罵他們,隻是商量個辦法,歎氣道:“朕知道,金三寶的身份不是什麽秘密,應該不是你們故意散播的,畢竟你們答應過朕的事,沒有出爾反爾的道理。”
謝韞之和恭王被皇帝審視著,兩人麵不改色,坦蕩蕩地道:“請陛下明察,此事確實與我等無關。”
半晌。
“好了,朕說了不是責怪你們。”皇帝頓了一下,麵容嚴肅地道:“去查查看,究竟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另外,壓一壓那些涉及皇家流言蜚語,成何體統?”
“是。”二人領命,告退。
其實,見過恭王和謝韞之後,皇帝便將他們排除掉,這兩人的品行和誠信,他都是認可的,那麽剩下能做成事的就隻有肅王了,答案毫無疑問是肅王吧。
按理說,肅王的能力也不錯,如今太子廢了,選肅王登基也無不可,然而皇帝知道,這些年自己拿肅王當太子的磨刀石,肅王對自己早已深惡痛絕。
他又怎麽能選一個痛恨自己的兒子當皇帝?
否則等他百年之後,史書還不定怎麽寫自己,更甚至,可能連皇陵都進不去。
皇帝也有私心,他怕啊。
與金三寶的身份一同曝光的,還有謝將軍長子和勇國公府的真實關係,人們聽說,謝小案首其實是陸襄夫婦的孩子。
“真的假的?”眾人驚訝無比。
“不過話又說迴來,凝淵公子當年也是年少成名,以文采著稱,若真是父子倆,倒也對得上。”有人分析道。
“太意外了太意外了,這跟金三寶替主頂罪一樣玄乎,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假。”有人已經迷糊了。
“不是我說,這個節骨眼散播這種消息,有沒有可能是轉移焦點?”有人懷疑道。
“沒準兩個都是真的呢?反推一下,假如謝小案首真的是陸襄夫婦的孩子,那……”說話的人露出讓大家意會的眼神。
“我倒是希望後者是真的,那樣凝淵公子就有後了,虎父無犬子啊。”親凝淵公子的人說道。
從謝將軍手裏搶孩子,想想就有些刺激。
臨哥兒身世的消息,是許清宜趁亂放出去的,主要想試探一下人們對這件事的看法。
如果反響是正麵的,就等於為臨哥兒認祖歸宗做鋪墊。
屆時名正言順,水到渠成。
但如果反響是負麵的,就需要看看還有什麽問題需要解決了。
雖說凝淵公子死了十三年,可依然有很多人在精神上追隨著這位超塵拔俗的大才子。
他們的意見很重要。
好在,得知臨哥兒可能是凝淵公子的遺腹子後,這群人可以說是欣喜若狂,替凝淵公子感到開心。
因此,坊間充滿讓臨哥兒認祖歸宗的聲音。
這條路鋪得好啊,臨哥兒想了一下就覺得很妙,到娘跟前詢問說:“如果反響不好,您就會先辟個謠,然後再做其他打算是嗎?”
許清宜點點頭:“我預料到反響大概是好的,屆時你就不是奪權,而是眾望所歸,也沒有人會說你擠了陸啟銘。”
站在道德製高點嘛,不給人落一絲口舌。
有時候就算是名正言順的事,可人們往往就會同情弱者,覺得強者搶走了弱者的生存機會。
許清宜可不想讓這樣的局麵發生,她要讓臨哥兒的迴歸,方方麵麵都毫無破綻。
“沒錯。”臨哥兒微笑著補充了一句:“還要表示不忍相爭,拒絕數次之後,最終才肯進陸家門。”
許清宜還能說什麽呢?給了老大一個大拇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