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廠每天都要往省城送貨,周誌正好搭便車。才剛早上七點,天色微亮,一輛藍色的卡瑪斯就停在了收音機廠門口。
周誌等候多時,麻利的把行李搬上了車,朝過來送別的周大江夫妻倆揮了揮手。
在嗡嗡的發動機噪聲中,車子很快啟動,往省城方向去了。
司機沒急著送貨,先把他送到了機場,本來還想一站到底送到機場大樓跟前的,結果遠遠的就被保安攔了下來。周誌隻得下車,提著大包小包往不遠處的機場大樓走去。
看著孤零零的一座大樓,以及柵欄圍著的機場,周誌心裏隻剩下好奇了。
走了一路,也沒碰到幾個人,等他走到機場大樓裏,發現竟然也是空蕩蕩的。
除了工作人員,大廳裏總共也看不到五十個人。
周誌有些懵了,今天機場不營業?
連忙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正常營業,平常人也這麽少。
周誌又拿著豐年廠的介紹信,來到人工櫃台前辦理購票手續。
去滬市的飛機隻有兩班,最近的一班在十點半,而價格,一張票價七百八。
周誌一邊拿錢,心裏直嘀咕,這價格,嚇人。
把姓李存好,周誌來到候機廳,依然空的很。他掃了一眼,隻有二三十個人。其中不少夾著皮包,提著大哥大,顯然是做生意的。
等了大半個小時,終於到時間了,工作人員過來領著乘客去登機。
步行到了大樓外,看著麵前停著的一架螺旋槳飛機,周誌心裏更好奇的不得了,竟然還有螺旋槳的客機?一看機票,才知道是安24。
登上飛機,四十多個座位,隻有十幾個乘客。問了服務員才知道,這又是常態,也怪不得機票價格這麽高了。
過了一會,飛機開始滑行,接著爬升。
周誌被貼到了座椅上,有些顛簸,耳邊還能聽到噪音,乘坐體驗確實不咋地。
旁邊的大哥顯然是第一次乘坐,臉都白了,手攥著前邊的座椅,閉著眼睛不敢往外看。
一直到了平流層,終於平穩起來。空乘推著小推車過來,有各種飲料,還有酒。周誌怕去廁所,什麽也沒喝。
幾個小時後,飛機平穩降落滬市機場。臨下飛機,空乘還送了乘客每人一份精美禮品,這也是慣例。周誌心裏感慨,這票價還真值了,愣是坐出了私人飛機的體驗。
走出機場,周誌取了行李,就乘坐公交車往市區去。
車子一路走,周誌趴在窗戶邊,滿眼好奇的看著這個複古風的滬市。
還沒有那些要讓人仰著頭看的大廈,也沒有堵得讓人發狂的車流,三輪車,摩托,貨車,電車,自行車一股腦的在路上匯聚。
路過的蘇洲河也土裏土氣的,河邊好多垃圾,零星的幾艘貨船在河麵上飄著。
周誌打算去找住宿的地方。本來想在南競路停下的,結果沒等下車就看到街上密密麻麻的人,果斷繼續往前走。
向車上的乘客打聽了幾句,周誌再次轉車,終於在華庭賓館附近停下,走不動了,就這吧。
看了眼手表,已經是下午四點,周誌匆匆去辦理了入住,就提著行李去了自己的房間。
在找到新的住所前,他應該會在這相當長一段時間。
……
第二天一大早,周誌不到七點就起床了。在路邊買了些小籠包,他一邊吃,一邊去街邊雜貨鋪買了份滬市地圖。接著,又照著地圖,按照之前列好的廠商名單,他準備招人了。
第一個要去的是滬市貝令公司,據周誌拿到的信息,這是一家合資公司,兩年前剛成立,核心業務是為上海貝爾公司提供用作通信的集成電路。而且,這家公司是垂直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也就是芯片的所有設計生產環節都自己做。
在認真了解之前,周誌其實很難相信,國內直到九十年代之前的半導體產業技術水平如此之高,差距遠比三十年後要小的多。
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整體實力隻是略有差距,甚至在個別方麵還有領先。比如,就在幾年前,國內還能向rb出口離子注入機(用作芯片製造)。但很可惜,跟很多遭受困境的企業一樣,國內如今的半導體產業正在倒退。
事實上,半導體產業後來的落後並不是因為技術水平差,而是難以適應市場。
尤其是如今的國內電子產品市場,已經是國外品牌獨大,人家根本不用你的零件,半導體產業拿不到訂單,結果就成了惡性循環。拿來主義盛行,大量引進國外生產線,導致人才流失,研發經費縮水,技術落後,反過來隻能引進更多國外技術。
不過,這種退步還隻是剛開始,至少現在還不遲。周誌對完成產品的生產已經有相當的信心了。
路過百貨公司,周誌特意去買了一身西裝,換上皮鞋,提著皮包,總之是盡量讓自己顯得成熟一些。
等到了地方,周誌走到門衛室,自稱是某某公司的業務代表,想談一筆生意,讓對方去聯係企業負責人。
等了幾分鍾,很快有工作人員趕來,邀請周誌到公司麵談。
到了公司待客廳,接待周誌的是一個中年人。
兩人握了握手,麵對麵坐下。
中年人心中驚訝周誌的年輕,但還是遞了張名片過去,道:“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陳初,是本公司業務經理,您怎麽稱唿?”
周誌接過名片,看了眼,說道:“我叫周誌,是未來半導體公司的技術負責人。”
“未來半導體?”中年人有些疑惑,沒聽說過啊。
“新成立的公司,你應該沒聽說過。”周誌笑了笑,接著遞了張紙過去,說道:“我們公司正在研發一款產品,這是其中幾個零件的要求,你看一下,能生產嗎?”
陳初接過來看了眼,眉頭倒是鬆了不少,都是相當專業的內容,看來不像是騙人的。
“做應該是能做的,不過,你們這是要做什麽東西?”陳初說道。
“這個不便多說。”周誌搖了搖頭。
“哦,抱歉。”陳初點點頭。“那麽,你們是要委托我們公司生產這些零件嗎?”
“這個還不確定。”周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著說道:“陳先生原本是做什麽的?”
“我?成立合資公司前,原來是儀表廠的技術員。”
“那現在工作怎麽樣?比如,工資多少?”
陳初挑了挑眉,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味。
“還不錯,一個月七八百還是有的。”
畢竟是合資公司,相比普通工薪階層,確實是很不錯了。
周誌卻一副驚訝的表情,說道:“像你這樣的,工資這麽低嗎?”
陳初愣了一下,一時不知如何迴複了。這還低嗎?
“不說這個了。”周誌擺了擺手,“聊聊別的吧,就聊國內的半導體,陳先生有空聊嗎?”
陳初突然有些好笑,眼前這個年輕人倒是挺有意思的。恰好,他這會又不忙,也就樂得聊一會。
一直到多年後,陳初想起這次跟周誌的聊天,依舊是唏噓不已。
此刻的他絕不會想到,就在這個小小的會客廳裏,兩人這次的談話,對他自己,以及對無數人意味著什麽。
周誌等候多時,麻利的把行李搬上了車,朝過來送別的周大江夫妻倆揮了揮手。
在嗡嗡的發動機噪聲中,車子很快啟動,往省城方向去了。
司機沒急著送貨,先把他送到了機場,本來還想一站到底送到機場大樓跟前的,結果遠遠的就被保安攔了下來。周誌隻得下車,提著大包小包往不遠處的機場大樓走去。
看著孤零零的一座大樓,以及柵欄圍著的機場,周誌心裏隻剩下好奇了。
走了一路,也沒碰到幾個人,等他走到機場大樓裏,發現竟然也是空蕩蕩的。
除了工作人員,大廳裏總共也看不到五十個人。
周誌有些懵了,今天機場不營業?
連忙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正常營業,平常人也這麽少。
周誌又拿著豐年廠的介紹信,來到人工櫃台前辦理購票手續。
去滬市的飛機隻有兩班,最近的一班在十點半,而價格,一張票價七百八。
周誌一邊拿錢,心裏直嘀咕,這價格,嚇人。
把姓李存好,周誌來到候機廳,依然空的很。他掃了一眼,隻有二三十個人。其中不少夾著皮包,提著大哥大,顯然是做生意的。
等了大半個小時,終於到時間了,工作人員過來領著乘客去登機。
步行到了大樓外,看著麵前停著的一架螺旋槳飛機,周誌心裏更好奇的不得了,竟然還有螺旋槳的客機?一看機票,才知道是安24。
登上飛機,四十多個座位,隻有十幾個乘客。問了服務員才知道,這又是常態,也怪不得機票價格這麽高了。
過了一會,飛機開始滑行,接著爬升。
周誌被貼到了座椅上,有些顛簸,耳邊還能聽到噪音,乘坐體驗確實不咋地。
旁邊的大哥顯然是第一次乘坐,臉都白了,手攥著前邊的座椅,閉著眼睛不敢往外看。
一直到了平流層,終於平穩起來。空乘推著小推車過來,有各種飲料,還有酒。周誌怕去廁所,什麽也沒喝。
幾個小時後,飛機平穩降落滬市機場。臨下飛機,空乘還送了乘客每人一份精美禮品,這也是慣例。周誌心裏感慨,這票價還真值了,愣是坐出了私人飛機的體驗。
走出機場,周誌取了行李,就乘坐公交車往市區去。
車子一路走,周誌趴在窗戶邊,滿眼好奇的看著這個複古風的滬市。
還沒有那些要讓人仰著頭看的大廈,也沒有堵得讓人發狂的車流,三輪車,摩托,貨車,電車,自行車一股腦的在路上匯聚。
路過的蘇洲河也土裏土氣的,河邊好多垃圾,零星的幾艘貨船在河麵上飄著。
周誌打算去找住宿的地方。本來想在南競路停下的,結果沒等下車就看到街上密密麻麻的人,果斷繼續往前走。
向車上的乘客打聽了幾句,周誌再次轉車,終於在華庭賓館附近停下,走不動了,就這吧。
看了眼手表,已經是下午四點,周誌匆匆去辦理了入住,就提著行李去了自己的房間。
在找到新的住所前,他應該會在這相當長一段時間。
……
第二天一大早,周誌不到七點就起床了。在路邊買了些小籠包,他一邊吃,一邊去街邊雜貨鋪買了份滬市地圖。接著,又照著地圖,按照之前列好的廠商名單,他準備招人了。
第一個要去的是滬市貝令公司,據周誌拿到的信息,這是一家合資公司,兩年前剛成立,核心業務是為上海貝爾公司提供用作通信的集成電路。而且,這家公司是垂直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也就是芯片的所有設計生產環節都自己做。
在認真了解之前,周誌其實很難相信,國內直到九十年代之前的半導體產業技術水平如此之高,差距遠比三十年後要小的多。
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整體實力隻是略有差距,甚至在個別方麵還有領先。比如,就在幾年前,國內還能向rb出口離子注入機(用作芯片製造)。但很可惜,跟很多遭受困境的企業一樣,國內如今的半導體產業正在倒退。
事實上,半導體產業後來的落後並不是因為技術水平差,而是難以適應市場。
尤其是如今的國內電子產品市場,已經是國外品牌獨大,人家根本不用你的零件,半導體產業拿不到訂單,結果就成了惡性循環。拿來主義盛行,大量引進國外生產線,導致人才流失,研發經費縮水,技術落後,反過來隻能引進更多國外技術。
不過,這種退步還隻是剛開始,至少現在還不遲。周誌對完成產品的生產已經有相當的信心了。
路過百貨公司,周誌特意去買了一身西裝,換上皮鞋,提著皮包,總之是盡量讓自己顯得成熟一些。
等到了地方,周誌走到門衛室,自稱是某某公司的業務代表,想談一筆生意,讓對方去聯係企業負責人。
等了幾分鍾,很快有工作人員趕來,邀請周誌到公司麵談。
到了公司待客廳,接待周誌的是一個中年人。
兩人握了握手,麵對麵坐下。
中年人心中驚訝周誌的年輕,但還是遞了張名片過去,道:“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陳初,是本公司業務經理,您怎麽稱唿?”
周誌接過名片,看了眼,說道:“我叫周誌,是未來半導體公司的技術負責人。”
“未來半導體?”中年人有些疑惑,沒聽說過啊。
“新成立的公司,你應該沒聽說過。”周誌笑了笑,接著遞了張紙過去,說道:“我們公司正在研發一款產品,這是其中幾個零件的要求,你看一下,能生產嗎?”
陳初接過來看了眼,眉頭倒是鬆了不少,都是相當專業的內容,看來不像是騙人的。
“做應該是能做的,不過,你們這是要做什麽東西?”陳初說道。
“這個不便多說。”周誌搖了搖頭。
“哦,抱歉。”陳初點點頭。“那麽,你們是要委托我們公司生產這些零件嗎?”
“這個還不確定。”周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著說道:“陳先生原本是做什麽的?”
“我?成立合資公司前,原來是儀表廠的技術員。”
“那現在工作怎麽樣?比如,工資多少?”
陳初挑了挑眉,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味。
“還不錯,一個月七八百還是有的。”
畢竟是合資公司,相比普通工薪階層,確實是很不錯了。
周誌卻一副驚訝的表情,說道:“像你這樣的,工資這麽低嗎?”
陳初愣了一下,一時不知如何迴複了。這還低嗎?
“不說這個了。”周誌擺了擺手,“聊聊別的吧,就聊國內的半導體,陳先生有空聊嗎?”
陳初突然有些好笑,眼前這個年輕人倒是挺有意思的。恰好,他這會又不忙,也就樂得聊一會。
一直到多年後,陳初想起這次跟周誌的聊天,依舊是唏噓不已。
此刻的他絕不會想到,就在這個小小的會客廳裏,兩人這次的談話,對他自己,以及對無數人意味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