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想不想創造,不僅會影響到他的創造動機的強弱,而且會影響到他的創造能力的發揮。一般來說,沒有強烈的創造:意識,創造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培養創造意識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具有創造意識的人,會把握各種創造機遇,隨時從各種現象中撞擊出創造的火花和。
大量的科學史實和科學實踐告訴我們,創造意識是可以通過培養不斷地得到強化的。那麽,如何培養創造意識呢?可以通過創造性教育來進行。開展創造性教育,即在創造型學校管理和學校環境中,由創造型教師通過創造性教學方法培養出創造型學生。特別是要竭力營造出創造性的學校心理氣氛和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倡競爭。教師要信任學生,學校要盡可能地減少各種不利於創造的規定,不輕易給學生予以評判,讓學生充分進行自由的創造。要尊重與眾不同的疑問,尊重與眾不同的觀念,向學生證明他們的觀念是有價值的,給學生以各種形式的學習機會,使評價與前因後果聯係起來。隻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的認知功能和情感功能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創造人格的培養
創造人格,是個體創造能力發展的必要的和充分的條件。創造人格的訓練,即在於培養讓個體形成有利於創造的各種人格品質,包括強烈的創造動機、濃厚的創造興趣、積極的創造情緒和堅強的創造意誌,使之成為一個具有高創造性的人。
學生創造動機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一是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奮鬥的目標;二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創造動機的產生;三是要利用學生的好勝心,使之成為創造動機產生的動力;四是通過鼓勵學生將創造需要轉化為創造動機;五是要培養學生勤於思考、樂於思考的習慣,誘發創造動機的產生;六是經常組織學生在一起進行切磋討論、激烈辯論,以激發創造動機的產生等。
學生創造興趣的培養,包括培養對各種事物的廣泛持久而有中心的興趣;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培養鑽研興趣和創新興趣等。
學生創造情緒的培養,包括培養對生活、對創造充滿熱情,保持愉快的情緒;培養對創造美的真心感受,讓情感在創造中升華;培養對創造的自信心和幽默感,不輕易放棄創造,不輕易對創造失望等。
學生創造意誌的培養,包括要樹立為科學而獻身的崇高思想,培養知難而進的膽略,培養在創造中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3.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創造性思維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也是一項最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和辯證性訓練等。以下列舉一些訓練方法。
(1)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又叫智力激勵法,由奧斯本於1945提出的,他鼓勵問題解決者提出各種各樣的設想,包括看來似乎不著邊際、不得要領的甚至荒唐可笑的想法,隻要有一絲合理的成分,有一線導致創造的希望,都來者不拒。總之,希望一個人在問題出現時,對問題的解決猶如夏天的暴風驟雨一般來得快,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的假設越多越好。在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鼓勵異想天開、奇思妙想,盡可能多、盡可能快地列出能想出的觀點,以期獲得新穎獨特的見解。
頭腦風暴法往往以一組人員開會的方式進行,將所有與會人員對某一問題的主意聚集起來解決問題。這種方法有時會遇到中斷的情況,奧斯本提出以下建議:1提醒。可做其他的用途。2適應。有其他的東西像這個嗎?3修飾。改變原意、顏色、動作、氣味、形狀等。4放大。可以另加些什麽?強一些?高一些?誇大一些?5縮小。減少些什麽?多一些?短一些?低估一些?6代替。用其他材料、方式、過程、人物、地方代替。7重組。交換零件?重新布置,改換順序?8顛倒。反過來怎樣?9組合。混雜、混合、集合起來怎樣?
頭腦風暴法通過多人集體討論,相互啟迪,激發靈感,從而引起創造性思維的連鎖反應,形成綜合創新思路。為了發揚該法優點,克服局限性,德國形態分析法專家霍利格改進發明了默寫式的635法,日本創造學家高橋誠提出卡式集中設想的cbs法等,均屬於頭腦風暴法的改進類型。研究表明,通過頭腦風暴法的訓練,學生在創造性測驗中,其創造性分數確實有所提高。
(2)直覺思維訓練與頭腦體操法
直覺思維也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是一種跳躍式的思維,不經過明顯的中間推理過程,就能得出結論。在創造發明等活動中,我們經常可以憑直覺抓住思維的“閃光點”,從而直接而迅速地找到創造的突破口。“頭腦體操”是一種訓練直覺思維的有效方法。頭腦體操,即當問題出來,馬上憑直覺去想到一個正確答案。此時,問題解決者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4.創造方法的培養
創造方法是指人們在創造活動過程中運用創造的具體思維方法和創造技能,創造方法的訓練可以誘發個體的潛在創造性。目前人們常用的創造方法有檢查提問法、類比模擬法、分析借鑒法、移植發明法、聚焦發明法、缺點列舉法、希望點列舉法、頭腦風暴法、集中發明法等。
(1)類比模擬法
類比是用發明創造的客體與某一事物進行類比對照,從而獲得有益的啟發,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通過比較,找出相同或相似點後,以此為基礎把某對象的已知屬性,推演到另一個或另一類對象中去,從而獲得一個新的認識。類比模擬則是在類比的基礎上。進一步模擬參與類比的事物的某種屬性或功能,從而達到創造的目的。
類比模擬法的訓練,可以按照擬人類比模擬、因果類比模擬、仿生類比模擬、綜合類比模擬等思路或途徑進行。如仿生類比模擬即是根據自然界生物在某些方麵具有的特殊構造或功能與之類比而創造新事物,例如,魚——潛水艇、蒲公英——降落傘、蝙蝠——雷達、狗鼻——電子鼻等。
(2)聚焦發明法的訓練
聚焦發明法,就是以某一事物或問題為中心焦點,然後分析這一事物或問題的周圍環境,由此得到啟發,進行強製聯想——盡可能將周圍的事物與所要解決的問題聯係起來,創造出新事物。聚焦發明法訓練的關鍵是讓參與者先確定一個中心焦點,然後要求參與者充分發揮聯想的作用。要敢於進行各種聯想,以接近目標。一個新的設想可能由幾個乃至更多的人集中他們的知識或設想而產生。也許其中任何一個個體單獨不具備達到這樣的目標所需要的全部必要的知識。這種集中就形成了集體的智力開發,形成了“集體大腦”。由於每個個體各有所長,因此博采眾長,同心協力,相互啟發和配合,便能產生更有價值的新的整體效應,效率高,見效快。聚焦發明法常常通過共同的研究,集中集體的智慧比較具體地選定一個可行的課題,並以課題為目標,進行研究。這種方法發揮了群體中各個體的專長和優勢,把涉及的各種因素都納入到課題的研究過程中來,充分發揮其互補的作用,即彼此知識、能力、方法的取長補短,相互影響,相互補充。
(3)設問探究法
設問探究法是通過書麵或口頭形式提出問題而引起人們的創造火花,捕捉到良好的設想的一種方法。它對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這種方法往往先通過群體構思後綜合,舍去那些最通俗、平凡的設想,然後征求各參與者的意見,得到一定的結果後,再次征求意見,如此反複多次,最後以最大公約數的意見為結論考慮采納。也有人將其稱為5w2h法。即從六個方麵提出問題:為什麽(why)、做什麽(what)、何人(who)、何時(when)、何地(where)、如何(howtodo和howmuch)。這樣多方麵的設問探究,對解決眼前的問題,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是較實用的。即使是解決大問題,也常常可以使問題趨於簡單化,縮小探索的範圍。
(4)列舉法
列舉法是將研究對象的特點、缺點,希望點羅列出來,發現規律,提出改進措施,形成一定獨創性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抓住特點,把握主攻方麵,尋找發明創造的途徑,它一般可分為特性列舉法、缺點列舉法和希望點列舉法等幾種。
特性列舉法是將研究的對象分解成細小的組成部分,並對各組成部分的特性一一加以分析。提出問題,研究、改進、改變其中的特性,形成創造的思路。歸類識字教學法就是特性列舉法的一種。
缺點列舉法就是針對事物的缺點毛病想方設法加以改進。從而達到創新的一種方法。它是在特性列舉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缺點的列舉更具針對性,因此常常能激起人們克服缺點尋找完美境界的創造。
希望點列舉法則是把各種各樣的希望、聯想、夢想都一一列舉出來,這是一種尋找發明目標的方法。日本兒童畫“藍太陽”,就是這位天真的孩子“希望”的結果。因為他看到父母在田裏勞動汗流浹背的情景,希望這太陽不要這麽熾烈。還有像多功能三角尺的開發等等。應該看到學生是富有想象力的,他們的腦海中充滿著希望,充滿著幻想,老師應該鼓勵而不是批評,培養而不是扼殺他們的希望。愛因斯坦說得好:“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智力進化的源泉。”
(5)移植法
移植法就是將某一學科的理論、概念,或者某一領域的技術發明和方法應用於其他學科和領域,以期取得新的發明和創造的方法。有人曾指出,這也許是科學中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也是應用研究中運用得最多的方法。
移植法按內容可分為實物移植、方法移植、概念和原理移植等。按移植方式又可分為局部移植和綜合移植。移植不是仿製,也不是簡單的模擬。移植方法不僅使接受移植的係統發生數量變化,而且要通過移植產生質的飛躍,得出新概念、新結論。移植法也不僅僅是不同領域的科學技術交叉,而是包括它們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啟發。
有一點同樣重要,那就是移植方法的運用應最廣泛地采用最佳方法、先進技術和工具,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使移植對象與受體融為一體,產生具有新優點、新功能的新事物。據統計,因移植x射線技術,促成重大發現、發明而榮獲諾貝爾獎的,至少有六人。如1953年,英國生物學家克拉克和美國生物學家瓦特森,使用x射線對各種核酸進行分析,提出了遺傳基因dna即脫氧核酸分子的結構模型,把生物學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6)逆向求索法
逆向求索法是逆向思維的具體運用,它是從已有的事物、現象的相反功能、狀態、位置、方向、方式、順序等方麵進行反習慣性思路的反向思考和創新的一種方法。人們一反數學的精確化要求去研究數學,結果出現了模糊數學。美國迪斯尼公園建成後,在開館前始終拿不定園內路線該如何設計。正是運用這種逆向求索法,使他們在公園內撒上草坪種子提前開放。幾個月過去了,遊客將路踩了出來,設計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法拉第對“電力”、“磁力”關係的研究了。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電繞磁轉的實驗,也就從那時起,他腦子裏每時都在考慮著這樣一個問題,即“轉磁為電”。整整十年過去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幸運之神降臨了,1831年磁終於變成了電。也正是這個逆向求索的念頭,使科學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思考題
1.舉例說明什麽是問題解決。
2.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舉例說明問題情境、心理定勢是如何影響問題解決的。
3.什麽是創造性?創造性與智力、人格的關係是什麽?
4.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大量的科學史實和科學實踐告訴我們,創造意識是可以通過培養不斷地得到強化的。那麽,如何培養創造意識呢?可以通過創造性教育來進行。開展創造性教育,即在創造型學校管理和學校環境中,由創造型教師通過創造性教學方法培養出創造型學生。特別是要竭力營造出創造性的學校心理氣氛和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倡競爭。教師要信任學生,學校要盡可能地減少各種不利於創造的規定,不輕易給學生予以評判,讓學生充分進行自由的創造。要尊重與眾不同的疑問,尊重與眾不同的觀念,向學生證明他們的觀念是有價值的,給學生以各種形式的學習機會,使評價與前因後果聯係起來。隻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的認知功能和情感功能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創造人格的培養
創造人格,是個體創造能力發展的必要的和充分的條件。創造人格的訓練,即在於培養讓個體形成有利於創造的各種人格品質,包括強烈的創造動機、濃厚的創造興趣、積極的創造情緒和堅強的創造意誌,使之成為一個具有高創造性的人。
學生創造動機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一是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奮鬥的目標;二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創造動機的產生;三是要利用學生的好勝心,使之成為創造動機產生的動力;四是通過鼓勵學生將創造需要轉化為創造動機;五是要培養學生勤於思考、樂於思考的習慣,誘發創造動機的產生;六是經常組織學生在一起進行切磋討論、激烈辯論,以激發創造動機的產生等。
學生創造興趣的培養,包括培養對各種事物的廣泛持久而有中心的興趣;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培養鑽研興趣和創新興趣等。
學生創造情緒的培養,包括培養對生活、對創造充滿熱情,保持愉快的情緒;培養對創造美的真心感受,讓情感在創造中升華;培養對創造的自信心和幽默感,不輕易放棄創造,不輕易對創造失望等。
學生創造意誌的培養,包括要樹立為科學而獻身的崇高思想,培養知難而進的膽略,培養在創造中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3.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創造性思維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也是一項最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和辯證性訓練等。以下列舉一些訓練方法。
(1)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又叫智力激勵法,由奧斯本於1945提出的,他鼓勵問題解決者提出各種各樣的設想,包括看來似乎不著邊際、不得要領的甚至荒唐可笑的想法,隻要有一絲合理的成分,有一線導致創造的希望,都來者不拒。總之,希望一個人在問題出現時,對問題的解決猶如夏天的暴風驟雨一般來得快,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的假設越多越好。在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鼓勵異想天開、奇思妙想,盡可能多、盡可能快地列出能想出的觀點,以期獲得新穎獨特的見解。
頭腦風暴法往往以一組人員開會的方式進行,將所有與會人員對某一問題的主意聚集起來解決問題。這種方法有時會遇到中斷的情況,奧斯本提出以下建議:1提醒。可做其他的用途。2適應。有其他的東西像這個嗎?3修飾。改變原意、顏色、動作、氣味、形狀等。4放大。可以另加些什麽?強一些?高一些?誇大一些?5縮小。減少些什麽?多一些?短一些?低估一些?6代替。用其他材料、方式、過程、人物、地方代替。7重組。交換零件?重新布置,改換順序?8顛倒。反過來怎樣?9組合。混雜、混合、集合起來怎樣?
頭腦風暴法通過多人集體討論,相互啟迪,激發靈感,從而引起創造性思維的連鎖反應,形成綜合創新思路。為了發揚該法優點,克服局限性,德國形態分析法專家霍利格改進發明了默寫式的635法,日本創造學家高橋誠提出卡式集中設想的cbs法等,均屬於頭腦風暴法的改進類型。研究表明,通過頭腦風暴法的訓練,學生在創造性測驗中,其創造性分數確實有所提高。
(2)直覺思維訓練與頭腦體操法
直覺思維也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是一種跳躍式的思維,不經過明顯的中間推理過程,就能得出結論。在創造發明等活動中,我們經常可以憑直覺抓住思維的“閃光點”,從而直接而迅速地找到創造的突破口。“頭腦體操”是一種訓練直覺思維的有效方法。頭腦體操,即當問題出來,馬上憑直覺去想到一個正確答案。此時,問題解決者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4.創造方法的培養
創造方法是指人們在創造活動過程中運用創造的具體思維方法和創造技能,創造方法的訓練可以誘發個體的潛在創造性。目前人們常用的創造方法有檢查提問法、類比模擬法、分析借鑒法、移植發明法、聚焦發明法、缺點列舉法、希望點列舉法、頭腦風暴法、集中發明法等。
(1)類比模擬法
類比是用發明創造的客體與某一事物進行類比對照,從而獲得有益的啟發,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通過比較,找出相同或相似點後,以此為基礎把某對象的已知屬性,推演到另一個或另一類對象中去,從而獲得一個新的認識。類比模擬則是在類比的基礎上。進一步模擬參與類比的事物的某種屬性或功能,從而達到創造的目的。
類比模擬法的訓練,可以按照擬人類比模擬、因果類比模擬、仿生類比模擬、綜合類比模擬等思路或途徑進行。如仿生類比模擬即是根據自然界生物在某些方麵具有的特殊構造或功能與之類比而創造新事物,例如,魚——潛水艇、蒲公英——降落傘、蝙蝠——雷達、狗鼻——電子鼻等。
(2)聚焦發明法的訓練
聚焦發明法,就是以某一事物或問題為中心焦點,然後分析這一事物或問題的周圍環境,由此得到啟發,進行強製聯想——盡可能將周圍的事物與所要解決的問題聯係起來,創造出新事物。聚焦發明法訓練的關鍵是讓參與者先確定一個中心焦點,然後要求參與者充分發揮聯想的作用。要敢於進行各種聯想,以接近目標。一個新的設想可能由幾個乃至更多的人集中他們的知識或設想而產生。也許其中任何一個個體單獨不具備達到這樣的目標所需要的全部必要的知識。這種集中就形成了集體的智力開發,形成了“集體大腦”。由於每個個體各有所長,因此博采眾長,同心協力,相互啟發和配合,便能產生更有價值的新的整體效應,效率高,見效快。聚焦發明法常常通過共同的研究,集中集體的智慧比較具體地選定一個可行的課題,並以課題為目標,進行研究。這種方法發揮了群體中各個體的專長和優勢,把涉及的各種因素都納入到課題的研究過程中來,充分發揮其互補的作用,即彼此知識、能力、方法的取長補短,相互影響,相互補充。
(3)設問探究法
設問探究法是通過書麵或口頭形式提出問題而引起人們的創造火花,捕捉到良好的設想的一種方法。它對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這種方法往往先通過群體構思後綜合,舍去那些最通俗、平凡的設想,然後征求各參與者的意見,得到一定的結果後,再次征求意見,如此反複多次,最後以最大公約數的意見為結論考慮采納。也有人將其稱為5w2h法。即從六個方麵提出問題:為什麽(why)、做什麽(what)、何人(who)、何時(when)、何地(where)、如何(howtodo和howmuch)。這樣多方麵的設問探究,對解決眼前的問題,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是較實用的。即使是解決大問題,也常常可以使問題趨於簡單化,縮小探索的範圍。
(4)列舉法
列舉法是將研究對象的特點、缺點,希望點羅列出來,發現規律,提出改進措施,形成一定獨創性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抓住特點,把握主攻方麵,尋找發明創造的途徑,它一般可分為特性列舉法、缺點列舉法和希望點列舉法等幾種。
特性列舉法是將研究的對象分解成細小的組成部分,並對各組成部分的特性一一加以分析。提出問題,研究、改進、改變其中的特性,形成創造的思路。歸類識字教學法就是特性列舉法的一種。
缺點列舉法就是針對事物的缺點毛病想方設法加以改進。從而達到創新的一種方法。它是在特性列舉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缺點的列舉更具針對性,因此常常能激起人們克服缺點尋找完美境界的創造。
希望點列舉法則是把各種各樣的希望、聯想、夢想都一一列舉出來,這是一種尋找發明目標的方法。日本兒童畫“藍太陽”,就是這位天真的孩子“希望”的結果。因為他看到父母在田裏勞動汗流浹背的情景,希望這太陽不要這麽熾烈。還有像多功能三角尺的開發等等。應該看到學生是富有想象力的,他們的腦海中充滿著希望,充滿著幻想,老師應該鼓勵而不是批評,培養而不是扼殺他們的希望。愛因斯坦說得好:“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智力進化的源泉。”
(5)移植法
移植法就是將某一學科的理論、概念,或者某一領域的技術發明和方法應用於其他學科和領域,以期取得新的發明和創造的方法。有人曾指出,這也許是科學中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也是應用研究中運用得最多的方法。
移植法按內容可分為實物移植、方法移植、概念和原理移植等。按移植方式又可分為局部移植和綜合移植。移植不是仿製,也不是簡單的模擬。移植方法不僅使接受移植的係統發生數量變化,而且要通過移植產生質的飛躍,得出新概念、新結論。移植法也不僅僅是不同領域的科學技術交叉,而是包括它們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啟發。
有一點同樣重要,那就是移植方法的運用應最廣泛地采用最佳方法、先進技術和工具,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使移植對象與受體融為一體,產生具有新優點、新功能的新事物。據統計,因移植x射線技術,促成重大發現、發明而榮獲諾貝爾獎的,至少有六人。如1953年,英國生物學家克拉克和美國生物學家瓦特森,使用x射線對各種核酸進行分析,提出了遺傳基因dna即脫氧核酸分子的結構模型,把生物學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6)逆向求索法
逆向求索法是逆向思維的具體運用,它是從已有的事物、現象的相反功能、狀態、位置、方向、方式、順序等方麵進行反習慣性思路的反向思考和創新的一種方法。人們一反數學的精確化要求去研究數學,結果出現了模糊數學。美國迪斯尼公園建成後,在開館前始終拿不定園內路線該如何設計。正是運用這種逆向求索法,使他們在公園內撒上草坪種子提前開放。幾個月過去了,遊客將路踩了出來,設計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法拉第對“電力”、“磁力”關係的研究了。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電繞磁轉的實驗,也就從那時起,他腦子裏每時都在考慮著這樣一個問題,即“轉磁為電”。整整十年過去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幸運之神降臨了,1831年磁終於變成了電。也正是這個逆向求索的念頭,使科學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思考題
1.舉例說明什麽是問題解決。
2.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舉例說明問題情境、心理定勢是如何影響問題解決的。
3.什麽是創造性?創造性與智力、人格的關係是什麽?
4.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