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突然說出來的這句話,讓其他人都是眼前一亮,向光倒還好,因為不管怎樣,他內心的目標是已經確定的。
可對於張中瑞而言,“營地”,意味著能讓他一家子擁有更佳的生存條件,怎麽可能放過?
婦人說出這條信息,固然是心裏做好了某種打算。
不過關於她兒子是否真的活著,明顯僅僅是她的一廂情願之詞,客觀事實是怎樣,她又不在其身邊,不可能知道。
向光內心非常能理解,大概跟自己一樣,也是對自己與家人羈絆的信念所致。
也因此,他並沒有開口問“你怎麽知道他還活著”的想法。
不知道張中瑞他們是不是也理解到了這一點,同樣沒有追問,隻是用專注的眼神繼續聽著婦人的述說。
“我兒子還不到三十歲,但很努力,搞大工程得掙了不少錢,這棟別墅就是他買給我們夫婦倆養老的,因為他太忙了,女兒就拖給我們來照顧了。
可老天對人動了怒,發了這場人瘟,把他們都變成那些吃人怪物,災變當天我們家裏剩下的食物不多,被搶走一部分後就隻能勉強度日,也不敢出去。
我家妞妞經常感冒發燒,前兩天又染上了,最後一點常備藥也用完了,我們就想著,幹脆弄些藥,運氣好的話沒準能弄到些吃的,然後就一起去那個營地找我兒子…”
中年婦人的話,讓向光感覺到了一絲天真的氣息,張中瑞問出了他想問的話。
“不是,那…你和你兒子災難爆發之初,總有過最後一次通訊吧?他沒有提到過主動來找你們的事嗎?”
“有的,隻是我們當時的談話在突然間就中斷了,但是他說到自己不在鬧市區,人們都互幫互助,將那裏自行封鎖了起來,還有工地用材,能做堅實的鐵板圍牆。
後麵的話,模糊不清,我想他肯定是有來找我們的打算,可現在已經這麽多天了……”
中年婦人沒有再說下去。
兒子沒能來找她,那他們也不可能放棄去主動。
可是有很多問題他們都沒好好考慮過,首當其衝的就是如何前進。
“我知道了,那你們有都做到這份兒上課,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交通工具和路線規劃?”
聞言,中年婦人抬起頭對著張中瑞,神色中的迷茫色彩十分清晰。
“哎,這麽重要的事,不應該首先考慮的嘛,你們這樣,是很危險的。”張中瑞揉著腦門,無奈地說道。
這對中年夫婦肯定也是被現狀給逼急了。
“行,情況我都大概明白了,正好,我也得帶著我的家人去一個安全的地方,你知道具體位置嗎?”
這時,張中瑞站了起來,目光向宋姨和陳氏兄妹倆看去,向光沒有吱聲,他還在觀摩中。
“那個地方我記得是……‘藍田村’…”
“藍田村?你指的是青衣公園附近那個??”
張中瑞右食指下意識地搖了搖,瞪大眼睛問道。
“張叔,你知道在哪裏?”向光不由轉頭問了句。
“如果沒說錯的話,應該就是在青衣公園附近那個,青衣公園你知道嗎?就是往西北方向那座無名島上。
你等等,我想起來了…”
話說一半,張中瑞從茶幾抽屜扒拉出一張商業宣傳單,在這張宣傳單背後是海港市“荃灣區”的附近部分地圖,而荃灣區就在向光他們所處地區的正北方向。
地圖顯示,在荃灣區的左下角,就是一座呈長方形的獨立島嶼,上麵也有重點交通路線,還有不少規劃建設中的城鎮。
“呐,就是這座長方形島嶼,比海港島小了不少,但也不算特別小。”
其他人也都圍過來一同觀看,這可事關他們接下來的走向。
在這座長方形島嶼的東北方位,就是那個青衣公園,而在青衣公園的南邊不遠,就能找到藍田村的所在點了。
根據張中瑞的解釋,這是在他當年初至海港市與人交談時的見聞,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發展得這麽好,交通路線哪都是。
中年婦人聽到張中瑞的說法,她也激動地點著頭,看來確實就是這個地方了。
而向光心裏正在為自己盤算著,他注意到,這座長方形島嶼向北有一條海峽公路通迴陸地板塊,再向前進發,就是“元朗區”,而元朗區一過,就能順勢抵達“深振市”。
“深振市”,那將會是他離開海港市後經過的第一座地級市,災變前,也是華夏重點的對外開放大城市,房價極高,堪比東部海域的“魔都市”。
而在這之後,他隻需要向西靠著珠江三角洲東岸行進,便能以最短的路程去往“光州市”。
想了想,也就是說,到元朗區前為止,大家都還能順路,那就可以共同接著走一程。
“你們怎麽看?”張中瑞對其他人問道。
“張叔,我們跟著你,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對,沒有你保護我們可不行。”
“嗯,我們總不可能一直呆在這裏,有一個安全的自建營地,就有生存下去的希望,我們幾個的力量,還是太小了。”
張中瑞的家人都無一例外地同意了。
其實專門為此而出發,你可以說不值得,也可以說值得。
不值得,是因為你無法知道在路上會遇到什麽麻煩。
值得,是因為從中年婦人的話中,可看出那裏人文環境起碼不差,有協同勞作的基礎,人一多,能幹成的事也就多。
但是倘若從人本身的集群特性跳出來看的話,有能力的人,其實根本不會往這方麵想,他們隻會認為那是一種拘束,意味著累贅和麻煩。
可末世中,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幸存者,抱團取暖,才是最常見,也是最可能的現象。
張中瑞刻意偏過頭來,對向光問了一句,
“小光,你呢?”
“嗯,我會暫時跟大家一起去到那裏。”
“暫時?”
“沒錯,昨天不是談到了大家的未來打算麽,我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因為我也有我的家人,我會像這位太太找自己的兒子一樣,去找我的父母,還有…我的爺爺…”
……
可對於張中瑞而言,“營地”,意味著能讓他一家子擁有更佳的生存條件,怎麽可能放過?
婦人說出這條信息,固然是心裏做好了某種打算。
不過關於她兒子是否真的活著,明顯僅僅是她的一廂情願之詞,客觀事實是怎樣,她又不在其身邊,不可能知道。
向光內心非常能理解,大概跟自己一樣,也是對自己與家人羈絆的信念所致。
也因此,他並沒有開口問“你怎麽知道他還活著”的想法。
不知道張中瑞他們是不是也理解到了這一點,同樣沒有追問,隻是用專注的眼神繼續聽著婦人的述說。
“我兒子還不到三十歲,但很努力,搞大工程得掙了不少錢,這棟別墅就是他買給我們夫婦倆養老的,因為他太忙了,女兒就拖給我們來照顧了。
可老天對人動了怒,發了這場人瘟,把他們都變成那些吃人怪物,災變當天我們家裏剩下的食物不多,被搶走一部分後就隻能勉強度日,也不敢出去。
我家妞妞經常感冒發燒,前兩天又染上了,最後一點常備藥也用完了,我們就想著,幹脆弄些藥,運氣好的話沒準能弄到些吃的,然後就一起去那個營地找我兒子…”
中年婦人的話,讓向光感覺到了一絲天真的氣息,張中瑞問出了他想問的話。
“不是,那…你和你兒子災難爆發之初,總有過最後一次通訊吧?他沒有提到過主動來找你們的事嗎?”
“有的,隻是我們當時的談話在突然間就中斷了,但是他說到自己不在鬧市區,人們都互幫互助,將那裏自行封鎖了起來,還有工地用材,能做堅實的鐵板圍牆。
後麵的話,模糊不清,我想他肯定是有來找我們的打算,可現在已經這麽多天了……”
中年婦人沒有再說下去。
兒子沒能來找她,那他們也不可能放棄去主動。
可是有很多問題他們都沒好好考慮過,首當其衝的就是如何前進。
“我知道了,那你們有都做到這份兒上課,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交通工具和路線規劃?”
聞言,中年婦人抬起頭對著張中瑞,神色中的迷茫色彩十分清晰。
“哎,這麽重要的事,不應該首先考慮的嘛,你們這樣,是很危險的。”張中瑞揉著腦門,無奈地說道。
這對中年夫婦肯定也是被現狀給逼急了。
“行,情況我都大概明白了,正好,我也得帶著我的家人去一個安全的地方,你知道具體位置嗎?”
這時,張中瑞站了起來,目光向宋姨和陳氏兄妹倆看去,向光沒有吱聲,他還在觀摩中。
“那個地方我記得是……‘藍田村’…”
“藍田村?你指的是青衣公園附近那個??”
張中瑞右食指下意識地搖了搖,瞪大眼睛問道。
“張叔,你知道在哪裏?”向光不由轉頭問了句。
“如果沒說錯的話,應該就是在青衣公園附近那個,青衣公園你知道嗎?就是往西北方向那座無名島上。
你等等,我想起來了…”
話說一半,張中瑞從茶幾抽屜扒拉出一張商業宣傳單,在這張宣傳單背後是海港市“荃灣區”的附近部分地圖,而荃灣區就在向光他們所處地區的正北方向。
地圖顯示,在荃灣區的左下角,就是一座呈長方形的獨立島嶼,上麵也有重點交通路線,還有不少規劃建設中的城鎮。
“呐,就是這座長方形島嶼,比海港島小了不少,但也不算特別小。”
其他人也都圍過來一同觀看,這可事關他們接下來的走向。
在這座長方形島嶼的東北方位,就是那個青衣公園,而在青衣公園的南邊不遠,就能找到藍田村的所在點了。
根據張中瑞的解釋,這是在他當年初至海港市與人交談時的見聞,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發展得這麽好,交通路線哪都是。
中年婦人聽到張中瑞的說法,她也激動地點著頭,看來確實就是這個地方了。
而向光心裏正在為自己盤算著,他注意到,這座長方形島嶼向北有一條海峽公路通迴陸地板塊,再向前進發,就是“元朗區”,而元朗區一過,就能順勢抵達“深振市”。
“深振市”,那將會是他離開海港市後經過的第一座地級市,災變前,也是華夏重點的對外開放大城市,房價極高,堪比東部海域的“魔都市”。
而在這之後,他隻需要向西靠著珠江三角洲東岸行進,便能以最短的路程去往“光州市”。
想了想,也就是說,到元朗區前為止,大家都還能順路,那就可以共同接著走一程。
“你們怎麽看?”張中瑞對其他人問道。
“張叔,我們跟著你,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對,沒有你保護我們可不行。”
“嗯,我們總不可能一直呆在這裏,有一個安全的自建營地,就有生存下去的希望,我們幾個的力量,還是太小了。”
張中瑞的家人都無一例外地同意了。
其實專門為此而出發,你可以說不值得,也可以說值得。
不值得,是因為你無法知道在路上會遇到什麽麻煩。
值得,是因為從中年婦人的話中,可看出那裏人文環境起碼不差,有協同勞作的基礎,人一多,能幹成的事也就多。
但是倘若從人本身的集群特性跳出來看的話,有能力的人,其實根本不會往這方麵想,他們隻會認為那是一種拘束,意味著累贅和麻煩。
可末世中,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幸存者,抱團取暖,才是最常見,也是最可能的現象。
張中瑞刻意偏過頭來,對向光問了一句,
“小光,你呢?”
“嗯,我會暫時跟大家一起去到那裏。”
“暫時?”
“沒錯,昨天不是談到了大家的未來打算麽,我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因為我也有我的家人,我會像這位太太找自己的兒子一樣,去找我的父母,還有…我的爺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