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睨於牆而禦外辱?
這樣古怪的念頭,忽地從智傳柳的腦海裏蹦了出來後,就有點一發不可收拾了。
對於行將崩潰的說法,智傳柳也信了,所以他一直在籌劃著如何將自己一手創立的幻想,轉變成一個世界企業。
不過,智傳柳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在他的眼中, 其實沒有國界的分別。
究竟是做‘金條買命90歲’的任援道,還是做‘八字輕殺兩萬人’的夏文運,智傳柳並不介意。
依世局而動,擇時機成事。
一切行動,僅憑自己的利益取向,這才是商道教父智傳柳的本質。
二十年後,迴過頭去看看,其實他的所作所為,隻是為了跨進‘高種姓’階層而已。
所以,此時他‘兄弟睨於牆而禦外辱’的念頭與他一貫的想法,並不矛盾。
平安縣城外的胖翻譯和建鄴時的汪兆銘,孰輕孰重?
一眼便知。
隻有幻想做大做強了,他才能更輕鬆的實現階層、種族的跨越。
而價格戰,是此時不可避免的。
加入WTO後,華國的整個產業必將和世界進行一次慘烈的碰撞,而後才是融合。
很簡單,這是曆史的必然。。
20世紀80年代,打開窗戶以後,華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增強, 生產規模擴大,使成本下降,部分行業生產能力過剩, 一些商品的利潤空間增大,為企業進行價格戰提供了原動力。
進入上世紀90年代,華國經濟徹底告別‘短缺’走向‘過剩’,進入買方市場階段,導致市場競爭加劇,加之外商的大舉‘登陸搶灘’,華國市場已經成為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
而華國國內的企業尚未積累足夠的市場創新能力,隻能以最原始的價格競爭手段占領和維持原有的市場。
而在21世紀初,國內人民的生活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總體來說,此時依然還屬於低收入、低購買力。
低廉的市場價格依然是最有利的競爭武器,企業的生存還是要依靠低端市場,而低端市場的主宰表現就是價格越低,消費者的認同度越高。
而且當前國內的有效需求不足,人們的消費欲望不夠強烈,導致企業的大量生產能力閑置,庫存積壓嚴重,隻有降價促銷,才能不斷的薄利運營。
因此, 隨著華國成功加入WTO, 國外大量的商品傾銷國內,由於受到國外商品價格的競爭,國內商品的市場價格必然要調低,國內外企業之間以及國內的企業之間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一場場聲勢浩大的價格大戰。
捋清背景後,智傳柳也下定了決心。
這場仗,要打!
而且,要連吳楚之一起打!
無論這小子以後會不會變成自家人,在這個階段,絕對不能容忍他做大。
攀科技樹的人,一旦運氣爆棚,天知道會弄出什麽大殺器來。
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將此刻還在搖籃裏的果核扼殺掉。
不過在某一階段,他也不介意和吳楚之站在一起,共同抵禦外企對華國市場的入侵。
沒有永恆的敵人,隻有永恆的利益。
見機行事,見招拆招吧。
智傳柳從沙發裏站起了身子,拉開了遮光布,正午的陽光撲麵而來。
陽光有些刺眼,他又將遮陽簾拉了過來,屋內的光線頓時便柔和了許多。
該用誰來打這場仗?
望著窗下那個傳達室,智傳柳陷入了深思。
……
坐在幻想頂樓秘書辦辦公室的智林,今天有點神不守舍,沒有往日裏那般冷靜沉穩的模樣。
其實,不僅僅是他如此,包括這個秘書辦的所有人,此刻心裏都有些惴惴不安,而又有些興奮。
不知道公司發生了什麽大事,午休結束後,幻想集團的五大少帥齊聚,同時來到智傳柳的辦公室。
同來的還有幻想集團的最高決策層,執行委員會的所有成員。
這在幻想的曆史上,從未出現過。
畢竟執委會的一部分人,已經實際上榮休,一般情況都是上門征求意見,而不是在公司開會。
趁著伺弄茶水的功夫,小秘書們偷偷打望著巨頭們的神情,迴來後便開始了竊竊私語。
“好嚇人,誌遠總和郭總就差摔杯子提板凳了。”
“誰說不是啊,朱總和國棟總還在一邊看熱鬧呢,也不知道倆人到底有什麽深仇大恨,其他人也不勸勸。”
“還不是因為太子之位!郭總輸給了誌遠總,心裏不服氣,分家的時候又被誌遠總擺了一道,倆人算是結下死仇了。”
耳邊的話語讓智林有些尷尬,也有些憤怒。
狗屁的太子之位!
那本來是老子的!
辦公室裏的嘰嘰喳喳讓智林很是心煩,閑言碎語不少,卻沒人在乎他這個本來天生的太子。
越長大,智林就越不理解,自己為什麽就沒有那個位置的繼承權。
我才是血脈相承,正統的小智總啊!
智林手裏的筆被他攥得緊緊的,手上的青筋畢露。
忽地,有人拍了拍他的肩頭,一聲低語從耳邊傳來,“林子,沉心靜氣!”
智林沒有抬頭,他知道,這是父親大秘林旻的聲音,也是自己最有力的支持者。
他輕輕的點了點頭,是啊,還不是時候,耐心以待天時吧。
林旻見狀微微一笑,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正常出聲,“智林,幫我送一份文件去財務部。”
智林的表現是人之常情,任誰在這個位置,聽到這些閑言碎語都不好受。
眼不見心不煩,這樣要好受些吧。
“好嘞!”聲音響亮的智林立刻起身,恭敬的取過文件,步履穩健的向外走去。
望著智林的背影,一個小秘書湊到林旻的身邊,“老大,您還別說,小智總做事什麽的挺板正的,很像老董事長啊。”
林旻垮下臉來,冷冷的看了小秘書一眼,直到對方露出訕訕的笑容後,這才緩緩的說道,
“智林不會進公司的,你們那份心思就收起來吧。年後他就會去自己創業。”
……
智林挺直了背脊,步履不疾不徐的向財務部走去。
這樣的步態,很像他的父親智傳柳。
一邊走著,智林一邊思索著,父親這個時候召迴郭偉,有什麽用意嗎?
是要厘清生產部的責任,趁此機會將郭偉在集團公司的勢力一掃而光,為楊誌遠徹底掃清障礙?
顯然不是!
父親最愛做的事,便是摻沙子。
平衡之道,是刻在他骨子裏的。
否則也不會提出‘繼承人計劃’五年一修正的方案來。
選擇了楊誌遠,卻又給了其他人一絲希望。
既然不是追責郭偉,那麽召他迴來做什麽呢?
現在郭偉,正在負責盛洲數碼,割據一方,但是和幻想主業沒有一點關係。
而郭偉和楊誌遠兩人可是勢同水火,否則這幾年,也不會逼的父親整出分家這麽個招來。
在2001年春天的幻想集團‘誓師大會’上,幻想公關部製作了兩麵蔚藍色的大旗,一麵寫著‘幻想集團’,一麵寫著‘盛洲數碼’。
父親智傳柳把兩麵大旗分別交給楊誌遠和郭偉。
“幻想的未來要靠你們去開創,”智傳柳對這兩人說。
楊郭兩人揮舞大旗,一先一後高聲叫道:
“幻想的明天在我的領導下,一定會更美好。”
“盛洲數碼一定會重新創造一個新的斯巴達克方陣。”
拆分大會時劍拔弩張的情形還曆曆在目,怎麽這個時候又想起要郭偉迴來呢?
智林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從情感上,智林他始終認為楊誌遠就是腦有反骨的魏延,甚至可能是司馬懿!
他更欣賞郭偉這個屢次救駕的趙子龍。
郭偉從來都是救火隊長,哪裏有硬仗,哪裏就有他的身影。
郭偉進公司,第一次救火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郭偉追獎’。
那年,國家評選科技進步獎,《人民日報》提前公布評獎結果,說幻想漢字微機係統僅獲了二等獎。
智傳柳大為不悅,郭偉於是主動去索要,麵臨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郭偉實行三步走戰略:
一、加大宣傳,新聞連篇累牘報道幻想漢卡,讓評選組專家對漢卡有印象;
二、親自上門拜訪,邀請評選組專家光臨幻想進行指導;
三、申請複議,在郭偉努力下,最終有10位專家聯名提請複議,最終幻想漢字係統成為了一等獎。
孫紅兵被逮捕後,全國13家分公司都陷入混亂。
本是公關部經理的郭偉被智傳柳點將,去整頓各地分公司。
郭偉大刀闊斧,將渝都分公司關門,將錦城分公司經理撤職,將星城、江夏分公司換帥……
改革就要損害不少人利益,於是郭偉被威脅:“小心老子把你龜兒子的扔到嘉陵江裏去喂魚……”
即便如此,郭偉還是對全國分公司一一查賬、追查違規行為,在其整頓下,幻想控製住分公司的同時還確保了營業額穩步增長。郭偉在幻想裏內獲得了“替老板堵槍眼”的評價……
1991年,智傳柳把28歲的郭偉提升為集團公司的企劃部總經理,進入了總裁室。郭偉製定了一係列的幻想企業文化,想出了“世界失去幻想,人類將會怎樣?”這一經典口號。
幻想財務出現問題,郭偉又被派去抓財務工作,提出了“責任會計”的概念,並長期沿用。
1994年,郭偉再次被派往幻想大亞灣科技園區做房地產,負責幻想“貿工技”業務的“工”業務,做完二期工程以後,園區投資效益明顯好轉……
1996年,明珠市幻想出現虧損,在智傳柳親自帶隊下,郭偉又被調往明珠市整頓幻想在港的14個子公司,最終遏製了明珠市幻想的虧損勢頭。
1997年,幻想科技(盛洲數碼前身)成立,郭偉將內部分散的分銷、係統集成業務強力整合;3年後,營業額做到100億。
在幻想的12年間,郭偉發揮了“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搬。”精神,變換了11個職位,且每次都做得很完美。
比別人更知曉內情的智林知道,智傳柳曾經找過郭偉,問,如果楊誌遠做董事長,你做總經理,同不同意?
當時郭偉的迴答是:“第一,必須同意,第二,為什麽不是我?”
這句話讓智傳柳無言以對,是啊,為什麽不是他?
智林搖了搖頭,他認為父親在人選的抉擇上出錯了。
還有誰比郭偉更適合幻想嗎?
而且這一次,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需要五大少帥齊聚,但顯然傷透了心的郭偉還願意再次做救火隊長嗎?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假如我坐上那位置……
算了,現在別瞎想那麽多,旻哥說的對,靜心以待天時。
……
為什麽是郭偉?
因為其實五大少帥裏麵,隻有郭偉和楊誌遠才是搞過計算機主業的。
諸立楠、趙靈歡是做投資的,而敬陪末座的程國棟是做地產的。
望著劍拔弩張的楊誌遠和郭偉兩人,此時智傳柳也隻能苦笑。
他何嚐不知道郭偉其實比楊誌遠更適合。
可惜啊!
終歸郭偉和他不是一路人!
不過,此時的狀況,顯然又得郭偉來控盤了。
這不是純粹的內戰,而是內外結合的苦戰。
楊誌遠的格局不足,戰略眼光也不夠。
“準備價格戰吧!”結合著資料,給眾人分析完因果的智傳柳一錘定音。
“老師,請慎重!”郭偉一臉不忿的站了起來,旗幟鮮明的表達著反對意見。
智傳柳不以為忤,示意他說下去,開會的目的就是要統一思想。
在這個時候多聽聽其他的意見,對形成最終的共識是有好處的。
“老師,我們幻想還沒有走到需要打價格戰這一步!
靠打價格戰來搶市場、爭用戶的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會被人認為是企業缺乏其他有效競爭優勢的表現。
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價格競爭隻能屬於低水平的競爭,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這樣便會極大地影響我們幻想的自身形象。
而且價格競爭永遠無法建立客戶的忠誠度,不可能維持客戶和企業的長期關係。
靠低價吸引來的客戶關心的不是業務和服務,選擇你的唯一理由就是價格。這樣的客戶極易遊離,一旦出現更低的價格就會跳槽。
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獲得新客戶與保持現有用戶相比,前者的成本是後者的數倍,不能維持現有客戶將導致企業成本猛增。
而且在持續價格戰的過程中,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極易產生扭曲。
頻繁的降價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敢輕舉妄動,消費者對價格越加敏感,生怕自己過早購買以後價格會繼續下降,助長消費者‘等價格降到穀底再買進’的待購心理。
這樣一來,原有的現實購買力全部都變成了潛在的購買力,我認為此時的降價等於自己紿自己‘下套’,隻會使我們的經營環境、行業的經營環境更加惡化。
……”
望著郭偉那正慷慨陳詞的臉龐,智傳柳有些神情恍惚。
1988年時,他製定了“海外拓展計劃”,繼而成立了明珠幻想。
在成立明珠幻想的籌備過程中,智傳柳發現老同誌都是技術研發人員,長於研究,但衝勁不足,急需吸納新鮮血液擴充團隊。
說幹就幹,幻想在《華國青年報》要聞版刊登招聘廣告:“加入我們,跟我們一起創業。”
計劃隻需16人,應聘者卻來了500多位,筆試之後留下 280人,挑了120人參加麵試,最終符合要求的還剩58人。
智傳柳大手一揮:“都要了!”
25歲的孫紅兵、同齡的郭偉、24歲的楊誌遠就這樣進入了幻想……
當年他們都是那麽的風華正茂書生意氣啊。
率先冒頭的是孫紅兵,麵試孫紅兵的陳恆六評價他:“小夥子很務實!思路很清晰,知道自己在說什麽,不來虛的。”
另一個出類拔萃的是郭偉,當時剛剛拿到管理學碩士學位的郭偉進入公司後不久,便被智傳柳發現了才華。
而華亭交大計算機係研究生出身的楊誌遠就沒那麽風光了,為公司起草一份代理IBM電腦的投標書,上手就搞砸了,報價比對手高了一倍。
於是乎,楊誌遠的工作前三年,從最基層的銷售做起,默默無聞……
郭偉從那時起,便和孫紅兵一樣,都是幻想接班人的重點培養對象。
而隨後的‘郭偉追獎’事件,更是讓智傳柳在郭偉身上看到了一股子勁兒。
郭偉這種“將1%的希望變成100%現實”的努力,成了幻想的精神標杆:如果真想做成一件事,哪怕希望渺茫,仍要竭盡全力、勇往直前。
孫紅兵事件爆發後,這塊硬骨頭誰都不敢碰,郭偉卻不動聲色,安撫人心的同時又穩住了業務,最後成功做到整頓不虧損、大亂又大治。
1994年,郭偉‘發配’羊城,收拾幻想大亞灣科技園爛尾工程。為此,他自學土木建築,愣把爛尾工程建成投產,還節省了30%的預算。
1996年,他奔赴明珠市幻想止損,曆時一年,將公司成功整合到BJ。
11次救駕,趙子龍都沒有這麽累過。
憑什麽不是他?
……
【月票】通道~
【推薦票】通道~
這樣古怪的念頭,忽地從智傳柳的腦海裏蹦了出來後,就有點一發不可收拾了。
對於行將崩潰的說法,智傳柳也信了,所以他一直在籌劃著如何將自己一手創立的幻想,轉變成一個世界企業。
不過,智傳柳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在他的眼中, 其實沒有國界的分別。
究竟是做‘金條買命90歲’的任援道,還是做‘八字輕殺兩萬人’的夏文運,智傳柳並不介意。
依世局而動,擇時機成事。
一切行動,僅憑自己的利益取向,這才是商道教父智傳柳的本質。
二十年後,迴過頭去看看,其實他的所作所為,隻是為了跨進‘高種姓’階層而已。
所以,此時他‘兄弟睨於牆而禦外辱’的念頭與他一貫的想法,並不矛盾。
平安縣城外的胖翻譯和建鄴時的汪兆銘,孰輕孰重?
一眼便知。
隻有幻想做大做強了,他才能更輕鬆的實現階層、種族的跨越。
而價格戰,是此時不可避免的。
加入WTO後,華國的整個產業必將和世界進行一次慘烈的碰撞,而後才是融合。
很簡單,這是曆史的必然。。
20世紀80年代,打開窗戶以後,華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增強, 生產規模擴大,使成本下降,部分行業生產能力過剩, 一些商品的利潤空間增大,為企業進行價格戰提供了原動力。
進入上世紀90年代,華國經濟徹底告別‘短缺’走向‘過剩’,進入買方市場階段,導致市場競爭加劇,加之外商的大舉‘登陸搶灘’,華國市場已經成為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
而華國國內的企業尚未積累足夠的市場創新能力,隻能以最原始的價格競爭手段占領和維持原有的市場。
而在21世紀初,國內人民的生活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總體來說,此時依然還屬於低收入、低購買力。
低廉的市場價格依然是最有利的競爭武器,企業的生存還是要依靠低端市場,而低端市場的主宰表現就是價格越低,消費者的認同度越高。
而且當前國內的有效需求不足,人們的消費欲望不夠強烈,導致企業的大量生產能力閑置,庫存積壓嚴重,隻有降價促銷,才能不斷的薄利運營。
因此, 隨著華國成功加入WTO, 國外大量的商品傾銷國內,由於受到國外商品價格的競爭,國內商品的市場價格必然要調低,國內外企業之間以及國內的企業之間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一場場聲勢浩大的價格大戰。
捋清背景後,智傳柳也下定了決心。
這場仗,要打!
而且,要連吳楚之一起打!
無論這小子以後會不會變成自家人,在這個階段,絕對不能容忍他做大。
攀科技樹的人,一旦運氣爆棚,天知道會弄出什麽大殺器來。
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將此刻還在搖籃裏的果核扼殺掉。
不過在某一階段,他也不介意和吳楚之站在一起,共同抵禦外企對華國市場的入侵。
沒有永恆的敵人,隻有永恆的利益。
見機行事,見招拆招吧。
智傳柳從沙發裏站起了身子,拉開了遮光布,正午的陽光撲麵而來。
陽光有些刺眼,他又將遮陽簾拉了過來,屋內的光線頓時便柔和了許多。
該用誰來打這場仗?
望著窗下那個傳達室,智傳柳陷入了深思。
……
坐在幻想頂樓秘書辦辦公室的智林,今天有點神不守舍,沒有往日裏那般冷靜沉穩的模樣。
其實,不僅僅是他如此,包括這個秘書辦的所有人,此刻心裏都有些惴惴不安,而又有些興奮。
不知道公司發生了什麽大事,午休結束後,幻想集團的五大少帥齊聚,同時來到智傳柳的辦公室。
同來的還有幻想集團的最高決策層,執行委員會的所有成員。
這在幻想的曆史上,從未出現過。
畢竟執委會的一部分人,已經實際上榮休,一般情況都是上門征求意見,而不是在公司開會。
趁著伺弄茶水的功夫,小秘書們偷偷打望著巨頭們的神情,迴來後便開始了竊竊私語。
“好嚇人,誌遠總和郭總就差摔杯子提板凳了。”
“誰說不是啊,朱總和國棟總還在一邊看熱鬧呢,也不知道倆人到底有什麽深仇大恨,其他人也不勸勸。”
“還不是因為太子之位!郭總輸給了誌遠總,心裏不服氣,分家的時候又被誌遠總擺了一道,倆人算是結下死仇了。”
耳邊的話語讓智林有些尷尬,也有些憤怒。
狗屁的太子之位!
那本來是老子的!
辦公室裏的嘰嘰喳喳讓智林很是心煩,閑言碎語不少,卻沒人在乎他這個本來天生的太子。
越長大,智林就越不理解,自己為什麽就沒有那個位置的繼承權。
我才是血脈相承,正統的小智總啊!
智林手裏的筆被他攥得緊緊的,手上的青筋畢露。
忽地,有人拍了拍他的肩頭,一聲低語從耳邊傳來,“林子,沉心靜氣!”
智林沒有抬頭,他知道,這是父親大秘林旻的聲音,也是自己最有力的支持者。
他輕輕的點了點頭,是啊,還不是時候,耐心以待天時吧。
林旻見狀微微一笑,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正常出聲,“智林,幫我送一份文件去財務部。”
智林的表現是人之常情,任誰在這個位置,聽到這些閑言碎語都不好受。
眼不見心不煩,這樣要好受些吧。
“好嘞!”聲音響亮的智林立刻起身,恭敬的取過文件,步履穩健的向外走去。
望著智林的背影,一個小秘書湊到林旻的身邊,“老大,您還別說,小智總做事什麽的挺板正的,很像老董事長啊。”
林旻垮下臉來,冷冷的看了小秘書一眼,直到對方露出訕訕的笑容後,這才緩緩的說道,
“智林不會進公司的,你們那份心思就收起來吧。年後他就會去自己創業。”
……
智林挺直了背脊,步履不疾不徐的向財務部走去。
這樣的步態,很像他的父親智傳柳。
一邊走著,智林一邊思索著,父親這個時候召迴郭偉,有什麽用意嗎?
是要厘清生產部的責任,趁此機會將郭偉在集團公司的勢力一掃而光,為楊誌遠徹底掃清障礙?
顯然不是!
父親最愛做的事,便是摻沙子。
平衡之道,是刻在他骨子裏的。
否則也不會提出‘繼承人計劃’五年一修正的方案來。
選擇了楊誌遠,卻又給了其他人一絲希望。
既然不是追責郭偉,那麽召他迴來做什麽呢?
現在郭偉,正在負責盛洲數碼,割據一方,但是和幻想主業沒有一點關係。
而郭偉和楊誌遠兩人可是勢同水火,否則這幾年,也不會逼的父親整出分家這麽個招來。
在2001年春天的幻想集團‘誓師大會’上,幻想公關部製作了兩麵蔚藍色的大旗,一麵寫著‘幻想集團’,一麵寫著‘盛洲數碼’。
父親智傳柳把兩麵大旗分別交給楊誌遠和郭偉。
“幻想的未來要靠你們去開創,”智傳柳對這兩人說。
楊郭兩人揮舞大旗,一先一後高聲叫道:
“幻想的明天在我的領導下,一定會更美好。”
“盛洲數碼一定會重新創造一個新的斯巴達克方陣。”
拆分大會時劍拔弩張的情形還曆曆在目,怎麽這個時候又想起要郭偉迴來呢?
智林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從情感上,智林他始終認為楊誌遠就是腦有反骨的魏延,甚至可能是司馬懿!
他更欣賞郭偉這個屢次救駕的趙子龍。
郭偉從來都是救火隊長,哪裏有硬仗,哪裏就有他的身影。
郭偉進公司,第一次救火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郭偉追獎’。
那年,國家評選科技進步獎,《人民日報》提前公布評獎結果,說幻想漢字微機係統僅獲了二等獎。
智傳柳大為不悅,郭偉於是主動去索要,麵臨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郭偉實行三步走戰略:
一、加大宣傳,新聞連篇累牘報道幻想漢卡,讓評選組專家對漢卡有印象;
二、親自上門拜訪,邀請評選組專家光臨幻想進行指導;
三、申請複議,在郭偉努力下,最終有10位專家聯名提請複議,最終幻想漢字係統成為了一等獎。
孫紅兵被逮捕後,全國13家分公司都陷入混亂。
本是公關部經理的郭偉被智傳柳點將,去整頓各地分公司。
郭偉大刀闊斧,將渝都分公司關門,將錦城分公司經理撤職,將星城、江夏分公司換帥……
改革就要損害不少人利益,於是郭偉被威脅:“小心老子把你龜兒子的扔到嘉陵江裏去喂魚……”
即便如此,郭偉還是對全國分公司一一查賬、追查違規行為,在其整頓下,幻想控製住分公司的同時還確保了營業額穩步增長。郭偉在幻想裏內獲得了“替老板堵槍眼”的評價……
1991年,智傳柳把28歲的郭偉提升為集團公司的企劃部總經理,進入了總裁室。郭偉製定了一係列的幻想企業文化,想出了“世界失去幻想,人類將會怎樣?”這一經典口號。
幻想財務出現問題,郭偉又被派去抓財務工作,提出了“責任會計”的概念,並長期沿用。
1994年,郭偉再次被派往幻想大亞灣科技園區做房地產,負責幻想“貿工技”業務的“工”業務,做完二期工程以後,園區投資效益明顯好轉……
1996年,明珠市幻想出現虧損,在智傳柳親自帶隊下,郭偉又被調往明珠市整頓幻想在港的14個子公司,最終遏製了明珠市幻想的虧損勢頭。
1997年,幻想科技(盛洲數碼前身)成立,郭偉將內部分散的分銷、係統集成業務強力整合;3年後,營業額做到100億。
在幻想的12年間,郭偉發揮了“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搬。”精神,變換了11個職位,且每次都做得很完美。
比別人更知曉內情的智林知道,智傳柳曾經找過郭偉,問,如果楊誌遠做董事長,你做總經理,同不同意?
當時郭偉的迴答是:“第一,必須同意,第二,為什麽不是我?”
這句話讓智傳柳無言以對,是啊,為什麽不是他?
智林搖了搖頭,他認為父親在人選的抉擇上出錯了。
還有誰比郭偉更適合幻想嗎?
而且這一次,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需要五大少帥齊聚,但顯然傷透了心的郭偉還願意再次做救火隊長嗎?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假如我坐上那位置……
算了,現在別瞎想那麽多,旻哥說的對,靜心以待天時。
……
為什麽是郭偉?
因為其實五大少帥裏麵,隻有郭偉和楊誌遠才是搞過計算機主業的。
諸立楠、趙靈歡是做投資的,而敬陪末座的程國棟是做地產的。
望著劍拔弩張的楊誌遠和郭偉兩人,此時智傳柳也隻能苦笑。
他何嚐不知道郭偉其實比楊誌遠更適合。
可惜啊!
終歸郭偉和他不是一路人!
不過,此時的狀況,顯然又得郭偉來控盤了。
這不是純粹的內戰,而是內外結合的苦戰。
楊誌遠的格局不足,戰略眼光也不夠。
“準備價格戰吧!”結合著資料,給眾人分析完因果的智傳柳一錘定音。
“老師,請慎重!”郭偉一臉不忿的站了起來,旗幟鮮明的表達著反對意見。
智傳柳不以為忤,示意他說下去,開會的目的就是要統一思想。
在這個時候多聽聽其他的意見,對形成最終的共識是有好處的。
“老師,我們幻想還沒有走到需要打價格戰這一步!
靠打價格戰來搶市場、爭用戶的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會被人認為是企業缺乏其他有效競爭優勢的表現。
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價格競爭隻能屬於低水平的競爭,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這樣便會極大地影響我們幻想的自身形象。
而且價格競爭永遠無法建立客戶的忠誠度,不可能維持客戶和企業的長期關係。
靠低價吸引來的客戶關心的不是業務和服務,選擇你的唯一理由就是價格。這樣的客戶極易遊離,一旦出現更低的價格就會跳槽。
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獲得新客戶與保持現有用戶相比,前者的成本是後者的數倍,不能維持現有客戶將導致企業成本猛增。
而且在持續價格戰的過程中,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極易產生扭曲。
頻繁的降價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敢輕舉妄動,消費者對價格越加敏感,生怕自己過早購買以後價格會繼續下降,助長消費者‘等價格降到穀底再買進’的待購心理。
這樣一來,原有的現實購買力全部都變成了潛在的購買力,我認為此時的降價等於自己紿自己‘下套’,隻會使我們的經營環境、行業的經營環境更加惡化。
……”
望著郭偉那正慷慨陳詞的臉龐,智傳柳有些神情恍惚。
1988年時,他製定了“海外拓展計劃”,繼而成立了明珠幻想。
在成立明珠幻想的籌備過程中,智傳柳發現老同誌都是技術研發人員,長於研究,但衝勁不足,急需吸納新鮮血液擴充團隊。
說幹就幹,幻想在《華國青年報》要聞版刊登招聘廣告:“加入我們,跟我們一起創業。”
計劃隻需16人,應聘者卻來了500多位,筆試之後留下 280人,挑了120人參加麵試,最終符合要求的還剩58人。
智傳柳大手一揮:“都要了!”
25歲的孫紅兵、同齡的郭偉、24歲的楊誌遠就這樣進入了幻想……
當年他們都是那麽的風華正茂書生意氣啊。
率先冒頭的是孫紅兵,麵試孫紅兵的陳恆六評價他:“小夥子很務實!思路很清晰,知道自己在說什麽,不來虛的。”
另一個出類拔萃的是郭偉,當時剛剛拿到管理學碩士學位的郭偉進入公司後不久,便被智傳柳發現了才華。
而華亭交大計算機係研究生出身的楊誌遠就沒那麽風光了,為公司起草一份代理IBM電腦的投標書,上手就搞砸了,報價比對手高了一倍。
於是乎,楊誌遠的工作前三年,從最基層的銷售做起,默默無聞……
郭偉從那時起,便和孫紅兵一樣,都是幻想接班人的重點培養對象。
而隨後的‘郭偉追獎’事件,更是讓智傳柳在郭偉身上看到了一股子勁兒。
郭偉這種“將1%的希望變成100%現實”的努力,成了幻想的精神標杆:如果真想做成一件事,哪怕希望渺茫,仍要竭盡全力、勇往直前。
孫紅兵事件爆發後,這塊硬骨頭誰都不敢碰,郭偉卻不動聲色,安撫人心的同時又穩住了業務,最後成功做到整頓不虧損、大亂又大治。
1994年,郭偉‘發配’羊城,收拾幻想大亞灣科技園爛尾工程。為此,他自學土木建築,愣把爛尾工程建成投產,還節省了30%的預算。
1996年,他奔赴明珠市幻想止損,曆時一年,將公司成功整合到BJ。
11次救駕,趙子龍都沒有這麽累過。
憑什麽不是他?
……
【月票】通道~
【推薦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