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戴世光的騎術明顯嫻熟得多,胡承蔭卻有一種不服輸的拚勁兒,隻見他目光炯炯向前,口裏不時大喊著“駕”,兩腿夾著馬腹,緊緊勒著韁繩,灰馬平日裏慢悠悠慣了,此刻卻也拚勁了全力,縱使戴世光縱馬疾馳,胡承蔭卻是第一個衝過了那棵柏樹。
“嗚唿!”胡承蔭情不自禁地叫了一聲,高舉雙手奮力地揮了揮,他抓著韁繩調轉馬頭,朝研究所同仁們跑去,迎接他的是大家的笑臉和掌聲。
倪因心朝他豎起大拇指:
“胡承蔭你可以啊,第一次騎馬竟然贏了戴先生!這雲南小矮馬愣是讓你給當成賽馬使喚啊,你看你把人家累的!”
胡承蔭不好意思地朝迎上來的趕馬少女討了一把豆子給灰馬喂了,在它的後頸上親熱地摸了摸:
“抱歉,這趟真是辛苦你了。”
陳達先生在胡承蔭臉上看到了一個久違了的無比燦爛的微笑,這讓他想起,胡承蔭終究不過是二十出頭的男孩子,本就應該熱情衝動,愛玩愛鬧,心中生出由衷的欣慰,卻仍故意板著臉道:
“胡承蔭!以後不準再這樣騎馬了,要是摔了可怎麽好!”
胡承蔭撫住急喘的胸口,他覺得自己滯悶的心得到了片刻的紓解和釋放,卻因為讓先生擔心了,有些不好意思:
“我錯了,先生,以後再也不這麽著了。”
大家騎到那棵柏樹下的時候,戴世光正靠在樹上吸煙,他剛好吸完最後一口,用皮靴將煙蒂撚滅,帥氣地躍上馬背,朝陳達眨了眨眼,兩人相視而笑。
之後的路程大家哉遊哉地邊聊天邊賞景,不過十裏的距離,騎著馬連玩帶鬧地走了快一個鍾頭,終於到了呈貢北門。乾隆年間,雲南巡撫命呈貢知縣續修磚城,新開了東、西、南、北四座城樓,每個門樓額上刻製匾額一塊,南為“文明門”、東為“就日門”、西為“觀海門”、北為“朝京門”。
大家從北門“朝京門”進城,一路向南,到了縣黨部的研究所宿舍,眾人齊齊下馬,戴世光將租馬的資費給了少男少女中看來最年長的一個女子,這時便有路過行人上前詢價,女子朝眾人微微點頭,嫣然一笑,又去招唿新的客人了。給胡承蔭牽馬的少女也朝胡承蔭微微點頭,正當她準備轉身離開時,胡承蔭掏出了些錢遞給少女:
“抱歉,今天讓你的馬受累了。”
少女略一遲疑,見胡承蔭不肯收迴手,便紅著臉接過胡承蔭手裏的錢,牽著灰馬轉身跑走了。
研究所同仁在縣黨部放好行李便出來繼續向南走,戴世光先生邊走邊笑說:
“這段時間我和通夫兄一直在呈貢做人口普查的準備工作,李縣長經常請我們吃飯,大家都是老熟人了,這次接風宴李縣長可是專門請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哦!”
走到東門街,戴世光隨手一指不遠處一個古樸的廟宇,告訴眾人這裏是文廟,之後調查員們的培訓工作便在此處進行,大家隻是匆匆一瞥,並沒有停下腳步,因為他們趕著去南門外的龍街赴呈貢縣縣長李晉笏專為他們辦的接風宴,不想讓人久等。
龍街雖說是叫“街”,其實是個鎮,名叫雲龍鎮。雲龍鎮離縣城約半裏,在龍山腳下,向南延伸占一大片地盤。雲龍鎮前是平壩良田,良田盡頭是滇池。雲龍鎮旁有一塊空地,呈貢縣最大的街子便在此處,本地風俗七日舉行兩頭街,如第一日有街,第七日又有街,因此每五日趕一次街,一個月中約有五次集市,雲龍鎮集市遠近聞名,每次趕街人數通常有一萬餘人,可雲龍鎮全鎮的人數還不足一千人,於是老百姓都給雲龍鎮取了個“龍街”的俗名,久而久之,大家便隻叫“龍街”而無人提“雲龍鎮”了。
研究所同仁到呈貢的這日剛巧有街子,龍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吆喝聲、講價聲此起彼伏,熱鬧得很,翠綠的鮮胡桃、紅彤彤的碗大的石榴,色澤飽滿,讓人垂涎欲滴。冬瓜和南瓜總有好幾十斤一個,個頭之大,讓研究所的年輕人們紛紛咋舌稱歎。胡承蔭顧不上多看,緊緊跟在陳、戴二位先生身後,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慢慢向前走去。
胡承蔭發現戴世光和陳達二位先生似乎是看到了什麽人,趕緊快步跟上,他發現前方有個燈火通明的飯館,門口匾額上寫著“雲龍莊”三個大字,門口石階上站著三人正在焦急地引頸探看,胡承蔭一眼便認出其中一位是李景漢先生,他是聯大社會學係的教授,他開的課胡承蔭都選了,其中“社會研究法入門”和“初級社會調查”讓他深受裨益。李景漢四十出頭的年紀,長臉寬額,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圓圓的眼鏡,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看來十分可親,每次聽他講課的時候操著一口純正的京片子,都讓胡承蔭恍惚間覺得自己到了北平。
另外兩位年齡相仿,均已過中年,兩人身穿長衫,舉手投足自帶儒雅之氣,與周遭的販夫走卒截然不同。
三人一見到陳達和戴世光二人立馬露出笑臉,踏下台階迎上前來。
陳達和戴世光快步向三人走去,幾人熱情握手,陳達先生說道:
“景漢兄,你也真是的,怎麽呢讓李縣長和昌校長站在這裏等呢?”
李景漢無奈笑道:
“我勸了多少次了,嘴皮子都磨破了,誰讓他們不聽呢!”
說罷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隨後戴世光給石階下的年輕人介紹道:
“各位,這位就是呈貢縣的李晉笏縣長,這位是呈貢縣縣立中學昌景光校長,沒有二位先生的鼎力相助,就沒有我們這次的人口普查!李縣長,昌校長,這就是我們研究所裏的年輕一代,他們大都剛從聯大畢業,這次普查可是他們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還請二位今後多關照啊!”
諸位年輕人一齊向李縣長和昌校長彎腰鞠躬,兩人趕緊走下台階,跟他們一一握手,李縣長關切地問道:
“路上辛苦了,肚子都餓了吧?好些人都在裏邊候著,就等你們來了好上菜呢!咱們今天不醉不歸!”
“嗚唿!”胡承蔭情不自禁地叫了一聲,高舉雙手奮力地揮了揮,他抓著韁繩調轉馬頭,朝研究所同仁們跑去,迎接他的是大家的笑臉和掌聲。
倪因心朝他豎起大拇指:
“胡承蔭你可以啊,第一次騎馬竟然贏了戴先生!這雲南小矮馬愣是讓你給當成賽馬使喚啊,你看你把人家累的!”
胡承蔭不好意思地朝迎上來的趕馬少女討了一把豆子給灰馬喂了,在它的後頸上親熱地摸了摸:
“抱歉,這趟真是辛苦你了。”
陳達先生在胡承蔭臉上看到了一個久違了的無比燦爛的微笑,這讓他想起,胡承蔭終究不過是二十出頭的男孩子,本就應該熱情衝動,愛玩愛鬧,心中生出由衷的欣慰,卻仍故意板著臉道:
“胡承蔭!以後不準再這樣騎馬了,要是摔了可怎麽好!”
胡承蔭撫住急喘的胸口,他覺得自己滯悶的心得到了片刻的紓解和釋放,卻因為讓先生擔心了,有些不好意思:
“我錯了,先生,以後再也不這麽著了。”
大家騎到那棵柏樹下的時候,戴世光正靠在樹上吸煙,他剛好吸完最後一口,用皮靴將煙蒂撚滅,帥氣地躍上馬背,朝陳達眨了眨眼,兩人相視而笑。
之後的路程大家哉遊哉地邊聊天邊賞景,不過十裏的距離,騎著馬連玩帶鬧地走了快一個鍾頭,終於到了呈貢北門。乾隆年間,雲南巡撫命呈貢知縣續修磚城,新開了東、西、南、北四座城樓,每個門樓額上刻製匾額一塊,南為“文明門”、東為“就日門”、西為“觀海門”、北為“朝京門”。
大家從北門“朝京門”進城,一路向南,到了縣黨部的研究所宿舍,眾人齊齊下馬,戴世光將租馬的資費給了少男少女中看來最年長的一個女子,這時便有路過行人上前詢價,女子朝眾人微微點頭,嫣然一笑,又去招唿新的客人了。給胡承蔭牽馬的少女也朝胡承蔭微微點頭,正當她準備轉身離開時,胡承蔭掏出了些錢遞給少女:
“抱歉,今天讓你的馬受累了。”
少女略一遲疑,見胡承蔭不肯收迴手,便紅著臉接過胡承蔭手裏的錢,牽著灰馬轉身跑走了。
研究所同仁在縣黨部放好行李便出來繼續向南走,戴世光先生邊走邊笑說:
“這段時間我和通夫兄一直在呈貢做人口普查的準備工作,李縣長經常請我們吃飯,大家都是老熟人了,這次接風宴李縣長可是專門請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哦!”
走到東門街,戴世光隨手一指不遠處一個古樸的廟宇,告訴眾人這裏是文廟,之後調查員們的培訓工作便在此處進行,大家隻是匆匆一瞥,並沒有停下腳步,因為他們趕著去南門外的龍街赴呈貢縣縣長李晉笏專為他們辦的接風宴,不想讓人久等。
龍街雖說是叫“街”,其實是個鎮,名叫雲龍鎮。雲龍鎮離縣城約半裏,在龍山腳下,向南延伸占一大片地盤。雲龍鎮前是平壩良田,良田盡頭是滇池。雲龍鎮旁有一塊空地,呈貢縣最大的街子便在此處,本地風俗七日舉行兩頭街,如第一日有街,第七日又有街,因此每五日趕一次街,一個月中約有五次集市,雲龍鎮集市遠近聞名,每次趕街人數通常有一萬餘人,可雲龍鎮全鎮的人數還不足一千人,於是老百姓都給雲龍鎮取了個“龍街”的俗名,久而久之,大家便隻叫“龍街”而無人提“雲龍鎮”了。
研究所同仁到呈貢的這日剛巧有街子,龍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吆喝聲、講價聲此起彼伏,熱鬧得很,翠綠的鮮胡桃、紅彤彤的碗大的石榴,色澤飽滿,讓人垂涎欲滴。冬瓜和南瓜總有好幾十斤一個,個頭之大,讓研究所的年輕人們紛紛咋舌稱歎。胡承蔭顧不上多看,緊緊跟在陳、戴二位先生身後,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慢慢向前走去。
胡承蔭發現戴世光和陳達二位先生似乎是看到了什麽人,趕緊快步跟上,他發現前方有個燈火通明的飯館,門口匾額上寫著“雲龍莊”三個大字,門口石階上站著三人正在焦急地引頸探看,胡承蔭一眼便認出其中一位是李景漢先生,他是聯大社會學係的教授,他開的課胡承蔭都選了,其中“社會研究法入門”和“初級社會調查”讓他深受裨益。李景漢四十出頭的年紀,長臉寬額,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圓圓的眼鏡,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看來十分可親,每次聽他講課的時候操著一口純正的京片子,都讓胡承蔭恍惚間覺得自己到了北平。
另外兩位年齡相仿,均已過中年,兩人身穿長衫,舉手投足自帶儒雅之氣,與周遭的販夫走卒截然不同。
三人一見到陳達和戴世光二人立馬露出笑臉,踏下台階迎上前來。
陳達和戴世光快步向三人走去,幾人熱情握手,陳達先生說道:
“景漢兄,你也真是的,怎麽呢讓李縣長和昌校長站在這裏等呢?”
李景漢無奈笑道:
“我勸了多少次了,嘴皮子都磨破了,誰讓他們不聽呢!”
說罷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隨後戴世光給石階下的年輕人介紹道:
“各位,這位就是呈貢縣的李晉笏縣長,這位是呈貢縣縣立中學昌景光校長,沒有二位先生的鼎力相助,就沒有我們這次的人口普查!李縣長,昌校長,這就是我們研究所裏的年輕一代,他們大都剛從聯大畢業,這次普查可是他們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還請二位今後多關照啊!”
諸位年輕人一齊向李縣長和昌校長彎腰鞠躬,兩人趕緊走下台階,跟他們一一握手,李縣長關切地問道:
“路上辛苦了,肚子都餓了吧?好些人都在裏邊候著,就等你們來了好上菜呢!咱們今天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