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親,我今天又背下兩首王右軍的詩。”


    慕歡正在整理細軟,阿元從背後摟住她的脖子。


    “阿元真厲害,明天再背給母親聽罷。”


    阿元看出來母親不太高興的樣子,所以才說自己又會背兩首新詩,想讓她高興一點。


    “母親為何不高興?”


    阿元蹲在慕歡身前,像元宵節案上滾成圓的元宵般。


    “沒有不開心。”


    慕歡抱起女兒在懷裏親了親。


    “讓月薔姐姐哄你睡覺吧,已經很晚了。”


    “我要跟母親一起睡。”


    阿元像一藤爬牆虎,四肢有力的抱住徐慕歡不肯去。


    “母親還得收拾東西,要很晚才能睡,可你不行,小孩子是不能熬夜的。”


    “阿元,你看芳菲他們都乖乖睡覺去了,你偏不乖,我可要生氣咯。”


    阿元雖然還是不情不願的,但好歹跟著月薔到內房去了。


    徐慕歡和王桂英住在一個房間,孩子都睡下後,她繼續整理東西。


    “連孩子都看出來你不對,到底有何心事?”


    王桂英點了下寶鏡打好的幾個包裹小聲問。


    “昨日得了好消息後,眾人無不開心,隻你有心事一樣,你也跟我說說,我替你排解一番。”


    她跟王桂英也沒什麽好隱瞞的。


    “我的心事就是去京城。”


    “為何?”


    她們隨著郎君在西北吃那麽多苦,又顛沛流離在西川逃亡近一年,這不都是為了能迴京麽。


    如今大事已成,先不說前頭有沒有數不清的榮華富貴,可富足安穩的日子是少不了的,何出此言呢。


    “我跟你們不同。”


    徐慕歡仍繃著臉。


    “像你這樣在京中有根基的,衣錦還鄉自然快樂,像裴姐姐,也肯定開心,畢竟從貧瘠之地搬到了繁盛的京畿之地。”


    “可我家情況複雜。”


    慕歡歎了口氣。


    “你可能不知道,我公爹病逝前留下遺言,要將宗璘重新納入族譜,他還是長寧王府的兒子。”


    “我呢,王府不肯接納我怎麽辦?且你也了解我,不是那等願意簷下寄居,看人臉色的人,我也不想去。”


    王桂英品品徐慕歡這話,倒覺得確實難辦。


    “俞郎君如今是定西侯,可以奏請陛下獨立侯府,你們一家倒也如常,他大哥還活著,王太妃隨嫡長子居也挑不出毛病,兩全其美。”


    人倫親情之事哪能那麽容易。


    “桂英,我與宗璘成婚也七年了,膝下隻阿元一個女兒,身體一直也不太好,太妃又素來不待見我,就算分府而主,我日子恐也不好過。”


    她們都是做兒媳的人,王桂英能理解徐慕歡這種擔憂。


    以往在西北,隻他小夫妻兩人,又恩愛甚篤,有沒有兒子不太在意。


    可如今迴京,俞珩有天一般高的前途,又有身為王太妃的婆母在,徐慕歡還能那般恣意嗎?


    即使在朔州,徐慕歡不願意讓俞珩納妾這一點,素來在官中女眷裏有些微辭,迴京後一旦傳開,王太妃還能容忍兒媳這般強勢?


    天長日久婆媳不睦,俞郎君也難保不會厭煩,不會動搖。


    而且王桂英一直覺得,男人飛黃騰達後即使不忘恩負義,心性也不似以前。


    再加上色衰愛弛,生了厭膩心裏,對徐慕歡還能愛重如舊嗎?


    “俞郎君是個有良心的人。”


    王桂英勸了一句。


    可這勸解的理由倒讓徐慕歡笑了。


    她不是安心的笑了,而是覺得王桂英怎能如此傻的單純。


    “王姐姐,人的良心大抵是世上最靠不住的東西。”


    “我家中彭小娘沒鬧起來前,我一直覺得父親是個有良心的人,可他不還是丟了一家子走了。”


    “我大姐受了夫家虐待欲和離,盼著淨身出戶帶走兩個孩子,可趙家曾講過一點點良心,最後還是為了自家名譽不得不退一步。”


    王桂英聽罷覺得慕歡悲觀了些。


    “俞郎君豈是他們能比的,如果他是這樣的人品,你也隻能怪自己看走眼。”


    “我不是說宗璘一定會忘恩負義。”


    慕歡用拇指指腹摩挲著食指上帶著的金戒指,這是俞珩毀了腰帶上的金帶鉤,送她的禮物。


    “我隻是擔心,他畢竟是定西侯了,未來可能身居高位,桎梏多身不由己也就多。”


    王桂英聽罷替她心涼半截。


    “走一步看一步吧”,慕歡勉強笑了下。


    ……


    想起剛迴京的那兩年,徐慕歡總覺得是以往她的內宅生活過的太順當,總要把該經曆卻未經曆的都補迴來。


    所謂命裏喜憂自有定數。


    “侯爺安排我來接夫人,他實在忙的腳都不沾地,但吩咐我說,今晚肯定會早些迴來,陪夫人和元姑娘用晚飯。”


    徐慕歡看了眼濮陽,他如今穿戴已大變樣子。


    連他隨行帶著的三五個婆子丫鬟,穿戴也十分講究,皆垂手謙恭的立在那一聲不聞。


    俞珩派來的是兩頂官轎,掛著的名牌上隻寫了個俞字。


    京中宗室皇親都姓俞,也分辨不出是哪一府的。


    “濮陽,轎子往哪去?”


    “夫人,往長寧王府去。”


    月薔伺候徐慕歡上轎。


    濮陽便跟在轎子旁,說:“自迴京後侯爺就公務繁忙,沒空置備房田屋舍,一直宿在宮中或者衙內,全等著夫人來安置呢,後來大爺。”


    濮陽笑了下,改口道:“現在該叫王爺了,親自來找二爺,說王府已經收拾好西院。”


    “二爺不好駁兄弟麵子,且確實沒來得及置備體麵的住處給夫人和元姑娘安身,就先應下了。”


    “不過二爺派我來之前,交代我一定要跟夫人說清,去西院住若是哪裏不慣,再不想留,這段日子夫人看中哪處就可買哪處宅子,然後擇日搬出府,切不要委屈自己。”


    徐慕歡聽罷心中稍覺安慰。


    “濮陽,王府是個什麽布局?”


    她雖然去過長寧王府的花園子賞過花,但也不知道什麽東院西院的。


    那花園子大的她都想不起來形狀了。


    濮陽畢竟是自幼跟著俞珩的小廝,聰明且善解人意。


    他聽徐慕歡這一問便了然,答道:“夫人,王府分東西前後,前大後小,後頭是一個花園,裏頭也有不少亭台樓閣,館榭塢院,但不常住人,至於前部分,進了二門後就分作東西兩府。”


    慕歡迴想,她當年去的‘菊花會’想必就在後花園辦的。


    “王太妃和大爺都住在東院,東院比西院大些,兩院中間隔著院牆,往來得乘小轎子出二門去。”


    聽罷,慕歡倒覺得住的也不甚親近。


    雖然不住一個院子,可是俞珩不在,她帶著阿元入府怎麽也得去給太妃和王爺請安。


    “說來也巧,今日京中靖安侯府上辦滿月宴,太妃王爺都赴宴去了。”


    濮陽前後沒邏輯的插了這一句,慕歡知道他是在告訴自己不必去東府請安。


    “濮陽,你帶著來接人的仆婦可是二爺準備的?”


    “夫人,侯爺在西北時就全倚仗娘子操持內宅,迴京後有忙的不可開交,這些都是王府西院的負責車轎出門事宜的仆從。”


    徐慕歡心裏有了數。


    看來雖西院離自己的婆母遠,但全是舊仆,她們的一舉一動內邊都清清楚楚。


    “夫人若是覺得不便宜,我將內宅的人都遣到三門外伺候如何?”


    “不必了。”


    若真這麽做反倒顯得自己小氣。


    “咱們從西北帶來的人少,西院又大,恐操持不過來,且都是原有的家仆,又沒錯處,也沒理由將這些人攆出三門。”


    說話間,轎子行至長寧王府西角門,幾個仆婦伺候徐慕歡下轎。


    其中一個穿戴最為體麵,上了些年紀的媳婦引著徐慕歡進了內宅,其餘丫鬟仆婦都停在了三門外。


    進了內宅後除了濮陽再不見一個男子,隻成群的丫鬟媳婦左右成列立在門外的階下請安。


    她們的穿戴跟一般小官人家的姑娘小姐比起來也毫不遜色。


    這麽多人卻不見一人左顧右盼,竊竊私語,甚至連聲咳嗽也不聞。


    “不知姐姐如何稱唿?”


    徐慕歡上首座,摟著阿元在懷裏問那媳婦。


    “我姓邵,原在東府靖熹齋伺候太妃,這幾日才派到這邊來做內宅管家,日後夫人有什麽吩咐,隻管找我。”


    “原來是邵姐姐。”


    徐慕歡與她隻這短暫接觸,幾句言語,能看得出這邵春娥是個八麵玲瓏的人。


    她雖處處恭敬,但不是恭敬自己,隻是守王府的禮數。


    且她一直在打量,打量自己和阿元,也打量隨行而來的一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陵小珩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陵小珩g並收藏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