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進攻皇城
“到後麵,在整個酒席之間,那蕭雲也沒有冒出什麽危險的氣機,甚至在發現自己中了毒後,也沒有特別針對侯爺有出手的欲,望,所以老朽判斷,這蕭雲,大概真的沒有將侯爺當做敵人……”
沒有當做敵人嗎?
趙牧突然想到了蕭雲那倒數第二句話,涉及到自己的兒子,刹那之間,像是明白了一切。
原來如此……
蕭雲當初投靠,是因著兒子趙舍。
後來兩軍可以協同作戰,也是由於兒子進到了蕭家軍內。
而現在陰謀敗露卻不鬧翻,同樣是防止兒子在中間為難。
那麽,對方隻是因義氣而入白雲軍,又因著義氣要主動離開,到頭來,就是自己一個人在窮折騰?
那一刻,趙牧露出無以言表的苦笑:長久以來,原來隻是自己在將人家當做敵人……
這時,忽有士兵來報,道:“營地外急報,小侯爺正帶著蕭家軍的人想闖進來,說是想要迴蕭帥!”
趙牧心歎,看來,連在兒子心裏,自己都不是個值得信任的人……他問道:“蕭帥何在?”
士兵道:“還未出營,正走在路上。”
趙牧馬上道:“那麽,在他未出營之前,千萬不要與舍兒那方麵起了衝突,營地在中途暗樁布置的人手也都不要發動!”
士兵應了聲是,急速離去。
然後,趙牧又對帳外喚道:“來人,通知華先生與金良將軍,商討進攻皇城的事……”
另一方麵,行走在路上的蕭雲麵露著苦笑。
在自己獨身來見趙牧之前,就對某些事情有了預感,不過還是從容來了。
這份膽量和包容的展現,付出的代價就是中了一次毒,利用呂仙人教授的驅毒之功當場驅除掉毒性,一時間消耗的功力不可謂不小,所以,出來後,在路上隻能緩緩地行走,以此來迴複功力。
當接近營地入口的時候,蕭雲功力迴複得七七八八,同時,耳中聽到營地入口的紛鬧聲,其中,摻雜有趙舍等的聲音,他一驚,動功掠去……
白雲軍營地入口處,蕭家軍數百人正在那裏鬧騰。
小侯爺趙舍在前,身邊則護衛著蘇七趙苟,他們後麵,還有常飛燕,有諸葛治、任九重、夕照城主、梁無憂、慧通等,甚至包括蒙著大半個頭的蠻王。
顯然,是未走的蠻王發現了蕭雲被引帶往白雲軍營地,而緊急告知了諸葛治,諸葛治又覺得此事必須鬧起來,將其做成一個事實性的引子,在未來有爭端時掌控住道義麵,但是,由自己等出麵易使風波擴大,隻有小侯爺趙舍牽頭才最為合適,就糾集好人手一路趕奔來了。
到達後,趙舍本是想進入營地,向父侯要人的,守門的士兵得過命令,又見蕭家軍有數百人都到場了,心生恐懼,當然不敢放進,不過,為首的是小侯爺趙舍,也不能真的動刀劍,所以,隻好僵持在那裏。
好在,蕭雲現身了。
趙舍等人一喜,放脫了對衛兵的糾纏,搖手大叫道:“大哥,你總算出來了!”
蕭雲衝蕭家軍的人微微一笑,道:“我沒事,有什麽事,咱們迴去說。”
眾人見他真的沒什麽事的樣子,都鬆了口氣,隨著迴返往蕭家軍軍營。
到了蕭家軍營地,議事大帳中,眾人才真正活躍起來了,你一句我一句地問事情經過。
雖然並非無事,但風波既已過去,蕭雲也不想提出來,隻是對眾人的關心態度很是感動。
任九重還特意把著蕭雲的脈察看了一段時間,在眾人眼神詢問下示意無事,才讓大夥兒真正放心,一齊鬆了口氣。
隻是,任九重有些疑惑,公子的內力怎麽像是損失過的樣子。
這之後,趙舍忽然站到所有人中間,麵向坐於主座的蕭雲,自責道:“大哥,諸位,現在還發生了這樣的事,我作為來自於白雲軍的人,向大家道歉!”
趙舍自一知道事件發生,就最憤怒,始終衝在最前麵,加上數年來的朝夕相處、共同作戰,大家對他的性格品德早已有認同,早當做了自己人,於是忙道:“本非小侯爺的錯。”
趙舍卻一正目,道:“大家切勿如此,這個歉是必須的,我趙舍加入蕭家軍,就是為了防止兩軍的互相猜忌,防止生出齟齬,今有此一事,就免不了將來會有類似發生,所以,不日後我將向父侯嚴正表明態度,他若一日存有疑忌之心,我趙舍就一日不迴白雲軍……飛燕,蘇七、趙苟,你們三個呢?”
常飛燕,蘇七,趙苟三人也一同道:“與小侯爺共進退!”
數年來,這三個同樣來自於白雲軍的人,已經真正的成為了趙舍左右手,尤其常飛燕,與趙舍關係也改善得不是一星半點,乃至相互間已經可願意用名字稱唿。
見了眾人這種表態,蕭雲卻在椅中幽幽一歎,道:“大家的關心我明白,不過,實在不必要發酵到這種地步……說實話,即便侯爺對我沒有猜忌,對蕭家軍沒有防範,不久之後,我也是要主動辭去元帥之職的。”
什麽?!
眾人一下驚急,紛紛從座中起來,道:“元帥,這怎麽可以!”
他們多少覺得,是這番小風波激起了蕭雲的退隱之心。
趙舍更是急躁,幾乎要張口喊了出來,蕭雲一擺手,阻止趙舍和他人發表意見的衝動,平靜道:“大家且聽我把話說完。”
眾人隻好靜了下來,慢慢聽著。
蕭雲先靜了那麽一刻,似乎在措辭,或者說是迴憶,然後道:“我蕭雲,出身江湖,數年之前,還糾纏在江湖中那種辨析不清的恩怨情仇中,那時候,遠未想到會有進入軍隊,與擁護之人眾誌成城謀奪天下的那一天。”
“但是,在後一段的現實裏,雖然更為艱難,更為複雜,我卻覺得比在江湖中爭殺,其思路、動機要遠要清晰、明確,至少,我不必猶豫,那些殺伐是否有必要,是否正義,因為,軍隊上戰場,其出發點可以與正義無關,但當戰爭結束後,天下一統,卻無疑將迎來和平、新的世道,而這,就是我肯定這幾年生涯的立足點!”
“現今,無疑是要達到這一步了,我的任務,我的使命要完成了,即便不是獨成一股勢力,為王為侯,我們所做下的功德,半點無差,再往後,不敢說重整祖龍山河的任務就比現在輕,但是,那時候靠的就不是一人之力,不是靠著一支軍隊,或者一個元帥幾個將領了,需要的是更廣大、更普遍的人才、普通人作為參與者。”
“而對於這後一個未來任務,我蕭雲,一介軍將,於理政無特長之處,還要占據機要的話,就是以功攬權了,那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我要離開,去到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甚至是往昔的江湖人,去到世間,繼續我未完成的人生,若然有一天能平凡地活著,一直到老去,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不過,人要做什麽,還要看誌向,我的誌向已經在江湖中,在戰場上消耗完畢,往後已是一名無誌之人,無誌者,居高位,為行屍走肉,但是,我的誌向完結,不代表諸位不可以立新誌向,治理天下,你們要比我合適……”
“更不要說,這些年,戰場上,我已經看過了太多生死,那心底就如同草長又枯,幾世幾年,土壤已趨向於麻木、結塊,再無大的活力,尤其是不少作為兄弟朋友長者的去世,也一度使我深受打擊,張彥、成繼二位叔叔在更早的時候去世,柯枝柯葉同出月魔教的兩位兄弟也為了完成送信的任務,於敵軍亂箭之下奔闖,功成身死,而太陰,道長,更是和我親入三才鎮、五行府、河洛道,與三地之主進行決鬥,最終勝出,握手談笑言和,三地答應了歸順的要求,但道長卻由於功力耗盡,不久就離去了人世,數月前,彩鳳宮主也……”
是的,征戰數年,蕭家軍絕對不是沒有遭遇過失敗、沒有遭遇過陷阱和圍困、沒有遭遇過犧牲的,相反,有過很多次,士兵死亡,將軍受傷,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從頭再來,而這,也是戰爭中的現實,是避不開的殘酷。
更不要說,逝去的人與蕭雲都關係匪淺。
所以,蕭雲最後道:“他們的離去,也使得我的內心如曆三秋,生出灰意,隻是戰爭不到最後一步無法退出而已,現在隻剩一座皇城,用不到我了,也是我的最佳離別機會了……”
蕭雲說完了這麽長,思緒跨度這麽大的一句話,眾人消化起來,都是個艱難的事,甚至可能無法去理解接受蕭雲的思維,不過,蕭雲的意圖出發點算是弄明白了。
他並非此時想退,而是一直在強撐,白雲侯的質疑也不是關鍵推力,而是順勢而為。
即便如此,任九重還是忍不住道:“雖說如此,公子,您在的話,日後對於蕭家軍中的其他人,也是個心理依托。”
其他人也道:“是啊,元帥在,蕭家軍精神就在——”
蕭雲忽然起身,走下座椅,開口道:“不!正因為我在,蕭家軍在,才最不利於現實!”
“有些事,作為君王來說,可能讓人覺得是容不下對方,是猜忌之心,但是換位思索一下,也是不得不如此之舉,往日蕭家軍采取半歸順半聯盟姿態加入白雲軍,是為了保持獨立性,好讓戰爭,決策依照咱們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蕭家軍要展現出我們自身意誌,而不是單純支配於人,但是,這樣的開頭,換來的是在實質勢力分配上的一分為二,打下的地盤互不幹涉,派人派將有你有我……以致到現在,軍中分白雲軍蕭家軍,地方分蕭係和侯係,而再拖延下去,雙方的分歧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大,所以,我若是白雲侯爺,我也會去想怎麽消去對方,畢竟,天下不需要兩個王者!”
本書源自看書輞
“到後麵,在整個酒席之間,那蕭雲也沒有冒出什麽危險的氣機,甚至在發現自己中了毒後,也沒有特別針對侯爺有出手的欲,望,所以老朽判斷,這蕭雲,大概真的沒有將侯爺當做敵人……”
沒有當做敵人嗎?
趙牧突然想到了蕭雲那倒數第二句話,涉及到自己的兒子,刹那之間,像是明白了一切。
原來如此……
蕭雲當初投靠,是因著兒子趙舍。
後來兩軍可以協同作戰,也是由於兒子進到了蕭家軍內。
而現在陰謀敗露卻不鬧翻,同樣是防止兒子在中間為難。
那麽,對方隻是因義氣而入白雲軍,又因著義氣要主動離開,到頭來,就是自己一個人在窮折騰?
那一刻,趙牧露出無以言表的苦笑:長久以來,原來隻是自己在將人家當做敵人……
這時,忽有士兵來報,道:“營地外急報,小侯爺正帶著蕭家軍的人想闖進來,說是想要迴蕭帥!”
趙牧心歎,看來,連在兒子心裏,自己都不是個值得信任的人……他問道:“蕭帥何在?”
士兵道:“還未出營,正走在路上。”
趙牧馬上道:“那麽,在他未出營之前,千萬不要與舍兒那方麵起了衝突,營地在中途暗樁布置的人手也都不要發動!”
士兵應了聲是,急速離去。
然後,趙牧又對帳外喚道:“來人,通知華先生與金良將軍,商討進攻皇城的事……”
另一方麵,行走在路上的蕭雲麵露著苦笑。
在自己獨身來見趙牧之前,就對某些事情有了預感,不過還是從容來了。
這份膽量和包容的展現,付出的代價就是中了一次毒,利用呂仙人教授的驅毒之功當場驅除掉毒性,一時間消耗的功力不可謂不小,所以,出來後,在路上隻能緩緩地行走,以此來迴複功力。
當接近營地入口的時候,蕭雲功力迴複得七七八八,同時,耳中聽到營地入口的紛鬧聲,其中,摻雜有趙舍等的聲音,他一驚,動功掠去……
白雲軍營地入口處,蕭家軍數百人正在那裏鬧騰。
小侯爺趙舍在前,身邊則護衛著蘇七趙苟,他們後麵,還有常飛燕,有諸葛治、任九重、夕照城主、梁無憂、慧通等,甚至包括蒙著大半個頭的蠻王。
顯然,是未走的蠻王發現了蕭雲被引帶往白雲軍營地,而緊急告知了諸葛治,諸葛治又覺得此事必須鬧起來,將其做成一個事實性的引子,在未來有爭端時掌控住道義麵,但是,由自己等出麵易使風波擴大,隻有小侯爺趙舍牽頭才最為合適,就糾集好人手一路趕奔來了。
到達後,趙舍本是想進入營地,向父侯要人的,守門的士兵得過命令,又見蕭家軍有數百人都到場了,心生恐懼,當然不敢放進,不過,為首的是小侯爺趙舍,也不能真的動刀劍,所以,隻好僵持在那裏。
好在,蕭雲現身了。
趙舍等人一喜,放脫了對衛兵的糾纏,搖手大叫道:“大哥,你總算出來了!”
蕭雲衝蕭家軍的人微微一笑,道:“我沒事,有什麽事,咱們迴去說。”
眾人見他真的沒什麽事的樣子,都鬆了口氣,隨著迴返往蕭家軍軍營。
到了蕭家軍營地,議事大帳中,眾人才真正活躍起來了,你一句我一句地問事情經過。
雖然並非無事,但風波既已過去,蕭雲也不想提出來,隻是對眾人的關心態度很是感動。
任九重還特意把著蕭雲的脈察看了一段時間,在眾人眼神詢問下示意無事,才讓大夥兒真正放心,一齊鬆了口氣。
隻是,任九重有些疑惑,公子的內力怎麽像是損失過的樣子。
這之後,趙舍忽然站到所有人中間,麵向坐於主座的蕭雲,自責道:“大哥,諸位,現在還發生了這樣的事,我作為來自於白雲軍的人,向大家道歉!”
趙舍自一知道事件發生,就最憤怒,始終衝在最前麵,加上數年來的朝夕相處、共同作戰,大家對他的性格品德早已有認同,早當做了自己人,於是忙道:“本非小侯爺的錯。”
趙舍卻一正目,道:“大家切勿如此,這個歉是必須的,我趙舍加入蕭家軍,就是為了防止兩軍的互相猜忌,防止生出齟齬,今有此一事,就免不了將來會有類似發生,所以,不日後我將向父侯嚴正表明態度,他若一日存有疑忌之心,我趙舍就一日不迴白雲軍……飛燕,蘇七、趙苟,你們三個呢?”
常飛燕,蘇七,趙苟三人也一同道:“與小侯爺共進退!”
數年來,這三個同樣來自於白雲軍的人,已經真正的成為了趙舍左右手,尤其常飛燕,與趙舍關係也改善得不是一星半點,乃至相互間已經可願意用名字稱唿。
見了眾人這種表態,蕭雲卻在椅中幽幽一歎,道:“大家的關心我明白,不過,實在不必要發酵到這種地步……說實話,即便侯爺對我沒有猜忌,對蕭家軍沒有防範,不久之後,我也是要主動辭去元帥之職的。”
什麽?!
眾人一下驚急,紛紛從座中起來,道:“元帥,這怎麽可以!”
他們多少覺得,是這番小風波激起了蕭雲的退隱之心。
趙舍更是急躁,幾乎要張口喊了出來,蕭雲一擺手,阻止趙舍和他人發表意見的衝動,平靜道:“大家且聽我把話說完。”
眾人隻好靜了下來,慢慢聽著。
蕭雲先靜了那麽一刻,似乎在措辭,或者說是迴憶,然後道:“我蕭雲,出身江湖,數年之前,還糾纏在江湖中那種辨析不清的恩怨情仇中,那時候,遠未想到會有進入軍隊,與擁護之人眾誌成城謀奪天下的那一天。”
“但是,在後一段的現實裏,雖然更為艱難,更為複雜,我卻覺得比在江湖中爭殺,其思路、動機要遠要清晰、明確,至少,我不必猶豫,那些殺伐是否有必要,是否正義,因為,軍隊上戰場,其出發點可以與正義無關,但當戰爭結束後,天下一統,卻無疑將迎來和平、新的世道,而這,就是我肯定這幾年生涯的立足點!”
“現今,無疑是要達到這一步了,我的任務,我的使命要完成了,即便不是獨成一股勢力,為王為侯,我們所做下的功德,半點無差,再往後,不敢說重整祖龍山河的任務就比現在輕,但是,那時候靠的就不是一人之力,不是靠著一支軍隊,或者一個元帥幾個將領了,需要的是更廣大、更普遍的人才、普通人作為參與者。”
“而對於這後一個未來任務,我蕭雲,一介軍將,於理政無特長之處,還要占據機要的話,就是以功攬權了,那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我要離開,去到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甚至是往昔的江湖人,去到世間,繼續我未完成的人生,若然有一天能平凡地活著,一直到老去,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不過,人要做什麽,還要看誌向,我的誌向已經在江湖中,在戰場上消耗完畢,往後已是一名無誌之人,無誌者,居高位,為行屍走肉,但是,我的誌向完結,不代表諸位不可以立新誌向,治理天下,你們要比我合適……”
“更不要說,這些年,戰場上,我已經看過了太多生死,那心底就如同草長又枯,幾世幾年,土壤已趨向於麻木、結塊,再無大的活力,尤其是不少作為兄弟朋友長者的去世,也一度使我深受打擊,張彥、成繼二位叔叔在更早的時候去世,柯枝柯葉同出月魔教的兩位兄弟也為了完成送信的任務,於敵軍亂箭之下奔闖,功成身死,而太陰,道長,更是和我親入三才鎮、五行府、河洛道,與三地之主進行決鬥,最終勝出,握手談笑言和,三地答應了歸順的要求,但道長卻由於功力耗盡,不久就離去了人世,數月前,彩鳳宮主也……”
是的,征戰數年,蕭家軍絕對不是沒有遭遇過失敗、沒有遭遇過陷阱和圍困、沒有遭遇過犧牲的,相反,有過很多次,士兵死亡,將軍受傷,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從頭再來,而這,也是戰爭中的現實,是避不開的殘酷。
更不要說,逝去的人與蕭雲都關係匪淺。
所以,蕭雲最後道:“他們的離去,也使得我的內心如曆三秋,生出灰意,隻是戰爭不到最後一步無法退出而已,現在隻剩一座皇城,用不到我了,也是我的最佳離別機會了……”
蕭雲說完了這麽長,思緒跨度這麽大的一句話,眾人消化起來,都是個艱難的事,甚至可能無法去理解接受蕭雲的思維,不過,蕭雲的意圖出發點算是弄明白了。
他並非此時想退,而是一直在強撐,白雲侯的質疑也不是關鍵推力,而是順勢而為。
即便如此,任九重還是忍不住道:“雖說如此,公子,您在的話,日後對於蕭家軍中的其他人,也是個心理依托。”
其他人也道:“是啊,元帥在,蕭家軍精神就在——”
蕭雲忽然起身,走下座椅,開口道:“不!正因為我在,蕭家軍在,才最不利於現實!”
“有些事,作為君王來說,可能讓人覺得是容不下對方,是猜忌之心,但是換位思索一下,也是不得不如此之舉,往日蕭家軍采取半歸順半聯盟姿態加入白雲軍,是為了保持獨立性,好讓戰爭,決策依照咱們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蕭家軍要展現出我們自身意誌,而不是單純支配於人,但是,這樣的開頭,換來的是在實質勢力分配上的一分為二,打下的地盤互不幹涉,派人派將有你有我……以致到現在,軍中分白雲軍蕭家軍,地方分蕭係和侯係,而再拖延下去,雙方的分歧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大,所以,我若是白雲侯爺,我也會去想怎麽消去對方,畢竟,天下不需要兩個王者!”
本書源自看書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