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不放過


    哪知道,阿呆當時正對著他,冷冷地道:你以為我現在已經喪失理智,會瘋狂到見人就砍嗎?不,我隻殺該殺之人,而且,絕不放過!


    於是,那些時候,楚三娘就明白了,阿呆雖然已有很大不同,但基本的控製力還是在的。請大家搜索(&¥)看最全!


    隻是,理智中要殺人要除惡的阿呆,更讓人有距離感陌生感。


    而且,根本性地已經無法勸服無法阻止。


    所以,楚三娘隻好道:“你要做什麽,我不會阻撓,隻是,西子城城大人多,在見到洪幫主那些人,並且時機大好之前,你千萬不可以動手,要聽我的!”


    這點,阿呆倒是沒有拒絕。


    由此,楚三娘進行籌劃,用驢子阿花,加上一些銀兩,從某農人手上換來了一班車柴草,接著,將兩人臉上稍微塗抹了些灰土,做出窮苦之相,接著,將阿呆手裏的劍,和自己持著的刀,一塊兒塞進了柴堆中,由阿呆推著,行向西子城城門。


    城門口是有盤查的守衛的,不過,阿呆本來就村夫的樣貌,雖說神態上有些異常,在眉眼笑盈盈跟車的“媳婦兒”楚三娘的巧語解釋下,還是順利通過入了城。


    入城未久,楚三娘正想尋覓到一家商家,將車和柴處理掉,之後跟阿呆去細查洪幫主等人去向,哪知道,一個不留神,迴頭後,阿呆就不見了,同時,板車上的柴堆也被扒開,那柄劍消失。


    楚三娘當然大急,取出剩下的刀,也不管板車了,去尋阿呆。


    好在,不久她就發現了哄鬧現場,以及後麵加入了的阿呆,看到的時候,那呆子正執著出鞘的劍,奔著正巧遭遇的洪幫主一夥兒一步步行去。


    楚三娘非是衝動之輩,她先觀察,以判斷形勢,見到阿呆料理那兩人的出招,得知阿呆招數上已經真的非同凡俗,不必過於擔心,那麽自己隱在暗處反而更好。


    而洪幫主命令屬下離去時,她果斷出手,打暈了這報信士兵,剝掉外衣套在身上,並從牆角攀到房頂,於房上觀察被圍的阿呆的情況,好隨時出手救助。


    哪想,蛻變後的阿呆非但對少數沒有問題,對一群人,同樣一己之力就將對方震懾住了,並且,逼得洪幫主逃退。


    讓這個禍害逃了還得了?


    因此,楚三娘又突然去截殺洪幫主,一擊而中。


    迴歸眼前,看到這位姓洪的未來惡梟頭顱別過了去後,楚三娘將刀緩緩抽出,任由屍體倒地,心裏歎道:唉,阿呆你這個冤家,還是害我破了戒……


    從群英陵走出,拜別宋世開朱臣兩位叔叔,再入塵世時,楚三娘是決定了少惹是非的,尤其避免殺傷,但是碰到阿呆後,似乎就栽了進去,以至於現今一刀殺人。


    但既然已經動了手,楚三娘英雄兒女之心誌,也不過多埋怨,暗想,罷了,既開殺劫,就下手個夠!


    身形倏忽,楚三娘去尋覓阿呆……


    那廂,阿呆的劍抬起,朝向半空被推來的師爺。


    好一個野蓮幫師爺,危急時刻,竟從懷中掏出一對超過手掌大的銅鑼,一手一個,格擋在胸前,將劍尖擋住了。


    原來,師爺在入野蓮幫前,有一項生計就是說,響鑼尤其拍得不錯,入幫後,將捉摸著將其當順手武器,特別製作出了一對兒來,現下果然有了效用。


    不過,由於力道的巨大,師爺也被阿呆的劍一下撞開,砰地一聲,後背撞在了側向的一麵牆上,這一下,可撞得不輕,一時間讓他無法動彈。


    阿呆一聲冷笑,繼續朝前走,正好就要行經師爺那裏。


    師爺可不敢保證阿呆會放過自己,看阿呆靠近,急得額頭汗冒個不停,忽然,他覺得左首方向有異常動靜,轉眼一看,大喜!


    原來,就在左麵不遠的地方,一個現在已經無人守著的攤位旁,竟然有一個小女孩兒,抖抖索索地縮在一個簸箕之下,手捂著自己嘴巴,一聲不敢發出。


    想來,是在先前的動亂之中,小孩兒與父母走失,被逼在了角落裏,她不敢發出響動,隻好一動不動地縮在那裏,萬幸沒有被發現,直到現在。


    師爺哪裏還會客氣,屈身一把將小孩子撈過來,擋在自己身前,一隻手則以銅鑼為兇器,將刃邊逼在小孩子頸間,瘋狂大叫道:“不要過來!阿呆,你一過來,我就把她殺死!到時候你就會後悔的,哈哈——”


    阿呆一皺眉,隻是,依舊逼近,劍刃抬起,向著牆根的兩人,毫不顧忌的樣子。


    師爺這下可嚇到了,一方麵口裏發出著威脅,一方麵努力順著牆側向移動。


    阿呆嘴角一絲殘忍的笑意,明劍刹那閃動,一下刺在師爺持著銅鑼的右手上,師爺手筋一**,鬆了開來,但手裏的銅鑼刃邊也隨著慣性迫近小孩子脖頸,於最後一刻停下,往下掉落,可謂差之毫厘,兇險不小。


    即便這樣,即便阿呆出手時就是算好了的,以如此簡單的出劍來解決事件,還是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所以,作為人質的小女孩兒被解救後,不是喜悅,不是想感謝,而是駭怕,駭怕前麵這個持著劍,麵目兇厲的叔叔,她大叫一聲,跑了出去。


    小女孩逃走的時候,師爺也灰了心,他意識到,自己興許真的活到頭了,跟著那洪幫主,看來成了一個錯誤。


    那料,阿呆還未最後動手,就見從不遠處的胡同口,行出了一隊士兵,為首長官大叫道:“是何人在鬧事,誰在負責?”


    師爺當即大喜,將左手持著的剩下那個銅鑼拋向阿呆,大叫道:“長官,有敵軍奸細入城鬧事,我等拿之不住,請求支援!”


    說著,他還不知從哪裏生出一股力量,猛然起身,瘋狂跑向那群人。


    阿呆用劍擋開銅鑼,沒有追擊師爺,而是眯起眼睛,看向援軍來處。


    這群巡城兵,卻不是野蓮幫的人叫來的,而是其聞聽這附近有大動靜,才主動趕來的。


    不過,長官一看場麵,暗吃一驚。


    他原本是聽說這附近因為懲辦鬧事的,將好幾條街都堵死了,影響惡劣,心生不滿,又知道負責這片區域的,是花錢新來的人,這就更惱火,覺得有必要找到這邊的頭目好好交流交流,就率隊前來了。


    但他無論如何想不到,局麵是官軍這方麵的一群人,製不住對方一個,還被逼得逃避求援!


    不過,看到阿呆,這位見識過不少犯事者的長官知曉其不簡單,更講規則的他沒有貿然率人衝出去,而是吩咐數名手下,向著多個方位,去通知那裏負責的巡城軍,以共同擁堵阿呆。


    眼看阿呆可能要陷入一場無窮無盡的反圍困之戰了,忽地,從一個方位上,城軍之中,掠入場心一人,此人身著城軍服飾,低聲喚了阿呆一聲,拉住他的手,向兵員比較薄弱的地方逃去。


    這個人,當然就是楚三娘。


    那對軍兵的闖入,使她意識到久拖無益,不能再隱匿了,隻好殺出引導阿呆。


    隻是,城軍們的傳信以及配合速度遠遠超出預想,不過是跑動了一條街,到了一個多向的路口時,兩人就發現,已經被包圍了,前後左右,各個方向上都有成隊士兵持刃逼來。


    沒辦法再跑了,這一男一女不由地背對起身體,互為防禦。


    這刻,阿呆才低聲道:“你不該跟來的……這是我的戰鬥。”


    背倚著他的楚三娘莞爾一笑,淡聲道:“你不是說過,你很理智嗎?”


    她指的,是在城外,阿呆對自己道明的他自己要入城懲惡的心境狀態。


    “那麽,我現在也很理智。”


    楚三娘這麽對著說出謎底。


    阿呆沒有迴應,心裏的想法,自然也不得而知。


    不論如何,如今也隻有共同禦敵了。


    負責圍困的那長官發話道:“盡快將這二人製伏,千萬不要驚動了都統大人,他正在城外,有大事要做呢。”


    士兵們齊應道:“是!”


    此刻的西子城南城外,確實正在上演一出大戲碼。


    隻見,正有數以萬計的大軍駐蹄停足,蕩起成片的煙塵。


    而在中軍之旗幡上,則是一個飄揚的“周”字。


    周字之下,則是一麵白無髯的中年人,顯然,是大軍之主帥。


    若再解釋一下,這中年人姓周,名淩,自封周大都督,下屬們又常以大帥稱唿,總領兵馬數十萬,城池上百,是南國一帶勢力最大者,西子城即是周軍勢力下的城池,這次率大軍來西子城,一是行經地域,二是想彌補到些糧草物資,第三,還包括要從各線上招募些成熟的兵員帶走,以保證到得前線時,可以組成一股足夠有規模又有戰力的軍隊。


    而在西子城外等候的幾十個城軍製服的人見大軍駐足,立刻從原位置靠近了過去,直到了那中軍旗前,也停了下來,躬身禮敬,道:“下臣等恭迎大帥巡臨西子城。”


    幾十人中的為首者,有城中府君大人,還有負責統管西子城治安兼城防的王都統,他們是聞聽周帥大軍今日就要抵達,才和一眾小吏從早上就於城外等候的,以見誠意。


    周都督滿意點頭,道:“罷了,也難得你們能放下城內事務來見本督,不過本督這次有緊急軍務,就沒時間入城閑敘了,你們將糧草物資及後備兵馬準備好,隨我大軍往前線出征,就可以了,唉,北麵白雲侯勢力竟先一步平定了東域,遣軍來伐,時局不待我啊,不然,本督這次引兵,也不必倉促從域內各城池抽調。”


    幾十人忙道:“大局自然最為重要,下臣等不敢喙言,隻願配合,上千遴選好的兵馬和物資已經候駐在城北,等待不久後融入主軍了。”


    周督之軍從南來,往北去,而將兵員一早安排在城北,便捷,還不惹嫌疑,可見負責者之貼心周到。


    所以,周都督更是笑了一笑,讚道:“不錯,不錯,爾等之功勞,已經記錄在簿,後日會有獎勵。”


    府君和王都統忙喜悅稱謝。


    本來事情到此就該大致結束的,哪裏知道,竟從南城門內飛奔出一騎,看服飾,顯然是城內守軍。


    於是,本說要起動的周都督,暫時將口停了下來。


    而府君和王都統等幾十人則大大皺眉,府君湊近王都統小聲道:“快去截住聽聽什麽事,莫要衝撞了大帥。”


    王都統稱是一點頭,向那守軍迎去。


    那人見了王都統,麵色一喜,忙下馬來,湊耳奏報道:“都統大人,不好了,城內亂起來了,大半個城池的流通被中斷,正不可開交呢!”


    王都統臉一沉,道:“怎麽迴事?”


    那人詳細道:“起因是您那位相熟的洪校尉的人在巡城時與城民們有了衝突,引發城民群情憤怒,哪裏想到,被一位看似村夫的持劍漢子接手,和洪校尉等打了起來,竟然能以寡敵眾,而城內主力又被抽調到了城北,城內力量空虛,無奈,剩下的大半個城池的巡城兵都往那裏去了,好早早拿下此人。”


    什麽,洪校尉?


    王都統一聽,不由咬牙暗罵,這群野蓮幫的地痞流氓,雖然早知道不是省油的燈,卻不想這麽快就惹出了事,偏偏還是在今天,那個姓洪的幫主頭子又怎麽搞的,一點都不知道分寸呢,真後悔沒有專門派人去監督著!


    不過,他還真冤枉洪幫主了,若不是阿呆的出現,那點事早被平息了。


    王都統忽見身後側周都督和府君等正看過來,知道耽擱下去缺乏敬意,就對來人一揮手,道:“迴城去,繼續監視,吩咐他們,千萬不要再鬧大了!”


    那人一拱手,再次上馬迴城。


    王都統迴歸後,滿臉賠笑,正想再對府君密報,府君馬上斥道:“有什麽機密的東西嗎!別單獨對我說,當著大帥的麵講出來。”


    他是在考慮,要在大帥麵前竊竊私語,顯然不敬,但又怕真是什麽不可告人的東西,所以又對王都統以複雜些的語言進行提點,讓他捉摸著道明。


    王都統隻好應一聲是,將方才報信人所講大致敘述了一遍。


    府君一聽是這種事,大大鬆了口氣,幸好不是什麽民變貪汙,隻不過,還是覺得大丟麵子,就責道:“王都統,此事屬你負責,馬上迴城平亂,不可放過任何亂民!”


    王都統還沒走,不料,周都督卻手一伸,道:“慢著……持劍的村夫,以寡敵眾,半城之兵擒之不住,有點意思,走,咱們就入城去看看。”


    本來是過而不入的,現在卻因為一件“小事”或說一個人改變了念頭。


    一聽這話,府君王都統等人忙勸阻道:“怎能煩勞大帥前去。”


    周都督手下大將也道:“是啊,大帥,城內突然生變,必含蹊蹺,此刻進入,太過危險,不若屬下等帶兵入城平蕩,之後再談入內與否。”


    哪想周都督一擺手,直接道:“大軍主部在城外紮營,中軍一半隨我入西子城!”


    帶著數千人入城的時候,周都督心內是含著不小的興奮和期待的。


    村夫而持劍者,必非尋常愚民,能以寡敵眾,更是戰場之素質,且是因城兵擾民之事而介入,可見其具備起碼的正義心,這種人,必是人才,怎可放過?


    也不怪周都督因著一個未曾謀麵的人而停止行軍步伐,自祖龍大地戰亂以來周軍勢力四處征伐,多線戰鬥,深感糧草、兵馬,以及將領之匱乏,以至於這次倉促引兵去預防北麵,雖然一路吸收援軍,他也懷疑到時能否占據到優勢,所以,為一人而停留,不是小事,而是大計之心。


    隨同的府君和王都統等則忐忑不安,他們也沒想到,事情會出現演變,這刻急思城內城容城貌是否過得去,會不會給周都督留下不好的印象。


    迴歸西子城內,僵持區域。


    背靠著背的阿呆和楚三娘已經陷入苦戰。


    自從逃到這個大街的十字路口,就被各個方向上的巡城軍所包圍,兩人不得不一刀一劍麵對著四麵八方敵人的攻擊。


    好在,原來擔憂的弓弩隊亂箭齊發無法阻擋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城軍人數並不算絕多,弩箭的量也較有限——這當然是都調去城北當做物資了,新的一批還沒有做出來,所以,在初始抵擋了幾波弓箭後,遠程的隻是偶爾來一下,更多的,還是近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小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小七並收藏劍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