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座空城


    再無任何異議的城民們,於第二天一早,收拾可以帶走的一切,向著六派等離開的方向而去,盼著早一時迴合。請大家搜索(%¥¥)看最全!


    而洛城之內,人無財淨,徹底成了一座空城。


    不久之後,那些追求占領洛城的人到此一看,麵對一座千瘡百孔又無人可以指使的城池,徒喚奈何……


    數天之後,雷烈黃天等人趕上了先行隊,於是,六派雖帶領的隊伍大大擴大,責任又重了一分,而六派長者,以及劍閣弟子這些人,與主隊完全匯合,卻又耗費了好一段時間。


    總之,六大派從此踏上了一條前途多舛的路,不知經年奇月。


    每個人的心性,從往昔的一個不管江湖之外是非的俠客,變成了俠之大者,百姓之守護,他們往昔單純的以正邪是非為主基調的血性,與衝動,趨向於沉穩、思索,以及深沉。


    所以,行路之中,大多數時候人人麵上開始浮現剝不掉的沉重,即便以笑容劃開了,那份沉重也沉澱進了心裏,融進了腳步中。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江湖的體驗!


    而過程的複雜,也遠超出了當初的預估。


    他們原先的打算,是直奔和平線路圖所指定的目標城池,但是,時間越向前進,戰亂的發生也越不可預估,即便是海二爺給的那張圖充滿了預兆性,也避免不了失誤,很多時候會遇到突發的戰事,或者其他事故,這就大大耽誤了行程。


    更無奈的,是路上的災民流民越來越多,而看到己方這些人有組織也有目標,也攜帶著糧食,主動加進來的人越來越多,林如正等雖然知曉人越多糧食越不夠用,趕行速度越慢,但是,基本的悲憫心所在,總不好用武力趕迫其離開?


    所以,遷移隊伍是越趕路,規模越大,幾乎是在線路中裹卷著,將一切無目的無助的災民們吸收進去,於是,一路上總見密密麻麻,而大多數城池一聞聽有遷徙群經過,根本不敢開城門,開始攜帶的糧食吃完後,進一步的補給,還是海二爺事先安排的人偷偷運送的,但是,後來,糧食緊缺,遷徙隊即便還有當初從洛城攜帶出來的金銀珠寶,也很難換到糧食了。


    加上可以接收下來的目的地遲遲找尋不到,風餐露宿的隊伍是又疲倦又乏力,心裏生出絕望。


    那一天,給隊伍運送糧食的人低聲對林如正說:“林掌門,海二爺讓我跟您說,往下,就超出他的能力供應範圍了,所以,糧食的問題,就要靠諸位自行想辦法了,至於引路的那張地圖,現在也沒有用處了。”


    林如正聽到的當時,心下就是一抽。


    如果完全斷了糧,每天連稀粥都喝不上,這以萬人來計數的隊伍,該怎麽辦?


    若成了純粹的流民、災民,這趟遷徙的意義就完全是負麵的了。


    送走那些運糧的人,林如正滿麵沉重地迴歸,將情況秘密告知了首腦們,一時間,眾人也都個個息聲。


    沒有糧食,就什麽也談不上。


    林如正歎道:“不論如何,咱們都要在幾天之內想出辦法,不然,隊伍必亂。”


    天乾忽歎道:“若是七位長者也在就好了。”


    天坤道:“是啊!”


    原來,在開始的階段,來尋六大派弟子的七長者,以及劍閣弟子群雖然前來匯合了,一度形成熱鬧的會師,但是不久後,又從劍靈山來信,說六大派山門都出了些問題,由於主部不在,盜竊、匪賊,甚至是軍隊進攻等事件時有發生,山門危在旦夕,說不定那一日就失守了,那麽,那些武功典籍、門派史誌等必須要保護的事物怎麽辦?


    所以,七長者商議之下,決定各自緊急迴自己的門派,或者是守護山門,或者是轉移典籍,等六派弟子們完成了遷移民眾的天賦使命,再行迴歸,就好一些了。


    不過,去的人多也沒必要,主要是要精粹,快速,所以,七長者並沒有要求林如正等原遷移隊的領頭人分離,以免造成隊伍心理動蕩,不過,還是有些精英弟子隨同了。


    另外,與七長者一同下山的劍閣弟子們,包括十七、十八等由於和對方配合默契了,所以,也決定繼續陪著完成六派的門派任務。


    原先劍閣與六大派的那點隔閡和陌生感,早在長期的合作下消除,不分彼此了。


    不過,七長者走了,也相當於智囊層弱了,高武力者,更是不可再倚靠。


    點蒼紀不孤道:“總歸,我們要完全靠自己解決一切困難了。”


    相比來說,點蒼派的門戶倒是好對付,由於門派人少,各類事項就很簡潔,又由於總是傾巢而出,連牌位之類都是後山複雜機關受著的,竊賊去了,也竊不到東西,所以,點蒼派並沒有一人離開隊伍。


    林如正最後道:“那麽,如何做,幾日內,咱們就好好想想。”


    眾人一點頭,裝作沒什麽異常一般混入了隊伍。


    事情出現轉機,是第二天的時候。


    也算決策層一員、民意代表的黃天,忽然指著地圖,對首腦們道:“我方就要行經下一個城池了,我想,也許可以從此城池買到些糧食。”


    從城池買糧麽?


    眾人眼先是一亮,隨後就黯淡了下去。


    在先前的行路之中,為了儲備以及長遠打算,六派不是沒有考慮過向路經的城池買糧,但是,往往移民群一接近,那些城池就緊閉大門,防止被衝擊門戶。


    當然,遷移隊雖然經常餓肚子,畢竟還不是流民,總算沒有因此起過衝突,而到後麵,在所有行經城池的時候,隊伍也沒有特意去考慮這點。


    但是現在,情形不同了。


    隊伍很快就要斷糧,那麽,就要想盡一切辦法籌備到糧食,而在這種年月,唯一還可能有糧的,也就那些城池了,能買到糧食的地方,也隻有那裏。


    所以,眾人最大的憂慮,是:對方能賣嗎?


    林如正還是道:“不論如此,黃兄所提議的此點,是目前唯一可能的希望了,不能放棄,一到城池那裏,咱們就計較此事!”


    首腦們眾心一體,都點了頭。


    不久後,那城池到了,果然,城門緊閉,很明顯,是守城者害怕移民群衝擊城池。


    隻有城門之上“陵蔭城”三字突兀在外。


    要買東西,別人不開門,無法交流,怎麽辦?


    林如正正要提出來,派遣一個使者,定閑師太就當即道:“此項任務,由貧尼來完成!貧尼來作為使者,去見那守城城主!”


    這一提,眾人當即一愣怔,有些沒反應過來。


    一路上,這位掌門師太可以說是從來多做事少開口,貌似從天魔山下的事件以來,整個人都沉默了,這刻卻率先開了口,毫不猶豫。


    “師傅……”


    峨眉三儀中,唯一依舊長隨於她身邊、沒有隨定逸定茹去守護山門的弟子儀蘭忍不住輕扯其衣袖,低喚了一聲。


    意思很明顯,您是掌門,是師輩,怎能讓您冒這個險呢?


    林如正也勸道:“師太,使者任何人都可以做,沒有必要你親自出馬的。”


    餘人也道:“是啊,師太。”


    定閑卻堅決地道:“現在,每個人的性命都同等重要,別人若可以赴險,貧尼又有什麽可以自惜羽毛的?更何況,要派使者,須得有一定身份才好,貧尼還是出家人,不容易惹起是非和猜忌,是最佳人選。”


    這些話,眾人也無可反駁。


    並非是她的話絕對有理,而是眾人看到她的倔強,其堅決的態度,知道勸也勸不動。


    林如正歎道:“好吧,不過,事情若不成,師太也不必強求,我們可以支撐到下一座城池才做打算。”


    眾人也安慰似地附和。


    曾長正忽道:“不過,我建議,咱們這些首腦,聯名據一封請求交易的信,請師太攜帶上,興許有點用途。”


    眾人一聽,都興奮道:“不錯,這個應該好好思量!”


    於是,靜思良久,眾人才集思廣益,結成話語由林如正動手,主體意思無非是說隊伍並非災民,是遷移者,也是買家,想用真金白銀換取一些糧食,請求城主大人慈悲為懷,允準交易,民眾們除使者之外,不會有一個進城的,如果答應了此事,城池永葆輝煌,城主功德無量等等……


    除了這些,眾人還表明了自己江湖大門大派首腦的身份,並聲明,他日,戰爭結束,六大派必然會償還這筆人情債,絕無食言!


    六大派即便不是江湖人,也不會沒有聽聞,所以林如正等忖度這份類似誓約的內容,不會起不到作用。


    寫完畢,稍稍晾幹,林如正就將信交到了定閑手上,道:“師太,安全第一,切不可過分追求結果,保重!”


    其他人也都是這般囑咐,定閑稍稍感動,點了點頭。


    然而離開之時,儀蘭卻要求跟隨,被其師一個怒瞪直至,退迴了步子。


    儀蘭一陣委屈,但是,她也明白師傅的意思:為師若不在隊伍中,你就是唯一負責者,怎可同樣赴險?


    就這樣,在眾人的目送之中,定閑一步步走向了城門。


    其他不知糧食危機之民眾,倒沒有這種緊張感,他們大多還以為停下來是為了純粹的休息,沒有特別的意思,也許等他們時候知道那位峨眉掌門為眾人特意去獨身跑了一趟之時,會感念萬分。


    定閑在城門口與城頭士兵一陣喊話交流,士兵讓定閑先等著,最後,還是將城門開了條縫,讓其進去了。


    不過,即便從那條窄縫中,也可觀知到一派對朝著來的兵刃尖以及箭支的影子。


    看得出來,城池中人對定閑的來意還是充滿緊張,有著懷疑的,畢竟,定閑萬一是要破門配合攻城的前哨怎麽辦?所以警惕是必須的。


    雖然知曉這點,守望的林如正等人還是萬分擔憂,隻能在心底默默祈禱了。


    單說定閑掌門,終於到了城池之內,身後的大門也緩緩地再次闔上了,她不由鬆了口氣,這第一步算是達成目的了,起碼對方沒有拒絕溝通。


    至於眼前麵對的那許多兵刃,倒並不在乎了。


    不過,接下來的談判想必很艱難,定閑覺得自己肩頭又重數分。


    於是,這位峨眉掌門在士兵開道或者嚴格監控下一步步向前走著,被帶往城主府。


    而街道之上,城池內的城民見到了出現的定閑,也議論紛紛。


    他們自然也知道了“流民群”就在城外駐紮的消息,對其意向不知,多少擔憂城池被攻。


    而作為流民代表的定閑進來,自然引動他們的遐思。


    定閑隻是兩眼不旁觀,昂首前行,此刻,正見她作為一派掌門、出使使者之威儀……


    城外,定閑進去之後,六派這方又有計較。


    看著緊閉的城門,黃天突然道:“諸位,我有個提議。”


    眾人道:“什麽?!”


    黃天湊頭嘀咕了一陣。


    聽後,眾人一陣猶疑,有道:“這會不會刺激到城內人,起到反作用?”


    黃天搖頭,道:“咱們弄得似是而非,讓他們疑神疑鬼,心存疑慮就可以了。”


    林如正這才道:“如此,我們領百姓分向而去……”


    由是,陵蔭城城牆之上的守軍驚見原先聚成一團的百姓一分為四,有一股留於此方城門之外,剩下三股,則開始沿著城牆的平線而行,不知要做什麽。


    一時之間,漫山遍野都是百姓遊移的身影,給守軍的視覺觸感,就如滿地的“蝗蟲”,蔓延開來。


    不久,對方意圖顯現,那三股百姓,竟然最終分別停留在其餘三麵城池之外,看似分散,實則密實地駐紮了下來,雖並不特意看向城池,那種無聲的壓迫似乎也在訴說著什麽。


    圍城?!


    這些“流民”到底是要做什麽,攻城嗎?


    本書源自看書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小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小七並收藏劍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