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突然出擊
林如正最後拍板道:“既然如此,在下麵的幾天,一邊開啟訓練城民組建軍隊和自我防禦的事,一邊派人出城搜集情報,看敗兵們據點在何處,到時候,突然出擊,一網打盡,而若他們在這幾日內主動再來攻擊,倒更好了……”
眾人都點頭,貌似,大計已經定了。??.w .
不過,時局的變化是誰也料想不到的。
一日,洛城城主沒有來攻,也沒有他們的情報。
兩日,依舊是“雙無”。
三日。
四日。
……
終於有一天,偵察者迴饋情報,說找尋到了敵人的老巢,就在南麵的地域裏,林如正等大感興奮,正要動員武裝,出城剿匪,哪知道,另外的訊息就打消了他們的全部念頭。
報告者言,北麵、西麵,甚至是東麵,都出現大股軍隊的跡象,而且,其開動方向無一不指向洛城這邊。
怎麽迴事?!
那些軍隊,是屬於什麽勢力的?來意為何?
難道,是洛城城主勾結來外敵,合夥奪城來了?
對軍事大局並不精通的六派人一時惶恐又不解。
還是海二爺跟黃天等一語道破了事機。
原來,那些勢力不太可能是洛城城主引來的,因為對方若奪城後,必不會將到手的肉再送給一個破落戶,這些軍隊的到來,是主動的,目的性明確的,他們就是聽聞了洛城大變的訊息,靜觀了幾日,見敗逃的城主沒有奪迴城池,知道可以落井下石了,才大軍開來。
而奪下城池後,就可以擴大地域,增加據點,再往後的戰亂中,就有了更多的籌碼。
所以,不久之後,幾股大軍兵臨城下,而依據現今的城防根基,抵擋大兵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那時刻,就不是單純的城民對洛城城主的攻防戰了,而是多家亂戰成一鍋粥,洛城必將朝不保夕,誰也守不長久。
最受苦的,最可能流離失所的,隻可能是現今的廣大城民!
海二爺最後下通牒一般道:“看資訊,最快的一支軍隊抵達不過三日,這三日之中,大家就必須擬定一個最終策略了,而這個策略,將完全將先前的推翻,整個不同!”
隻剩三日……
沒有時間了……
惶恐不安和無能為力占領了弟子們,他們雖打敗了洛城城主的幾千殘兵,但再對類似白雲侯那種十萬之眾的大軍時,還是隻能選擇逃避。
那麽,這一次呢,再次撤走麽?
百姓怎麽辦?
幹脆置之不理吧,城民自然有城民該走的路,他們若不反抗,應該不會受傷害吧……
但是,他們最終又該知道,戰爭了,攻城奪城,城民們不可能不是參與者,不可能不受傷害。
這一次,召開了全體大會,所有人被告知了此訊息。
一時間,滿城惶恐。
主持者林如正歎息道:“我六派弟子很像帶領大家獲取到穩定,獲得最終勝利,但是,我們畢竟力量有限,有心無力,尤其是目前的大狀況……我們很坦誠地對百姓說,若有更大的軍隊來攻,我們無可奈何……所以,到明日,我們將撤出洛城,迴歸自己的山門。”
而這番表態一出,台下所有民眾轟然一亂,皆嚷求道:“大俠們,你們不能走哇,你們走了,我們該怎麽辦?”
雖然有前些日林如正建議城民建設軍隊城防內治以尋求自立,但是,這畢竟需要緩衝的時日,而現在就相當於弱者未能站起身來,護衛者就要離開,哪兒能不害怕。
但是,對於城民們的哀求,連定閑師太都一時沒有表態,她可以說自己可以留守到最後,與城民共存亡,但是峨眉派的精英弟子,峨眉派的主體力量,不能受大的損失,這是她作為一個師傅、掌門的責任。
其他門派的也多是如此心理。
因此,即便忍看百姓們哀求甚至下跪,六派人也隻能別過頭去,有的年輕弟子一衝動想答應留下來不走,也被長輩們扯住了。
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旁邊的雷烈、黃天也知道六派的撤出是迫於無奈,很現實性的選擇,隻能歎了口氣,轉而勸說百姓道:“百姓們,俠客們也有俠客們的難處,他們也有山門,也有家,我們不可以強迫他們為我們付出,但是,我們也不是沒有可選擇的地步。”
黃天也道:“不錯,首要的,是不能讓城主那廝再迴來,其次,那幾撥不同勢力的軍隊,我們可以遴選對民眾名聲較好的,歡迎他們入城,有類似惡名的則拒之於門外,換個城主,興許會好一些……再不至於,大家若對留守城池沒有安全感,可以暫時離城,到附近的鄉下山林之類躲避,等城池的爭奪戰落幕了,再迴來。”
話雖如此,黃天這種退一步的選擇也有著風險和不確定性,流落在外,跟於城內被動,都沒有萬分把握的事。
所以,城民們是既有反思,又無應聲,一時沉默。
這時候,忽然有一人上了台。
林如正等一怔,因為那人竟是海二爺。
百姓們也多少識得了他的麵孔,都靜靜望了過去,或者小聲議論,看他要表態什麽。
海二爺對著台下所有人,也對著六大派的廣大弟子、師輩,慢慢道:“鄉親們、六派兄弟們,請聽我說。”
台下頓時真正靜了起來。
海二爺道:“亂世到來,沒有人可以預斷出一切,也沒有什麽地方絕對安然,跟著錯誤的人,隻會發生錯誤的結果,即便是正確的人,也可能出現悲劇,但是,這後一種,我們從不後悔——”
這一句,台下群情激奮,紛紛道:“不錯,跟著正確的人,結果不好,咱們也認了!”
“所以,沒有神,我們需要靠自己,靠自己選擇追隨者,靠自己選定路線,靠自己抗爭、判斷、妥協,靠自己進退、主動、自強……”
“六大派的俠客們,目前就是你們的正確的人!”
台下忽再有人喊道:“六大派請不要走!”
六派人還能說什麽,被人倚靠、重視到這種地步,想想隻為了自己,就要撒手不管,免不了汗顏。
“不過,即便六大派真的留了下來,百姓們,你們覺得可以改變一切麽?”
眾人都沉默了,林如正等也才察覺到海二爺的出頭並非單純在附和哪一方麵,或者說,是在進行更深的提點。
見無人迴答,海二爺心中明了,接著道:“你們無法給出答案,六大派也無法給出答案,因為,這片地域將注定變成一個再無安泰的地方,或者會被諸多勢力持續爭奪,屢換陣營,或者僅在一次攻守之後就徹底破敗,不能再遮風擋雨。”
城池的防禦能力,在先前大家已經看到了,所以,更無可辯駁。
“因而,現今該考慮的,並非六大派該不該留下來,而是,百姓們,你們該不該進行遷移!”
“遷移?!”
眾人多少都有些懵了,古人曰安土重遷,而即便家鄉不安寧,也依舊有許多人不肯逃離,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也不見得好上多少。
海二爺進一步解釋道:“不錯,遷移!隻有遷走,才能避開這一片的戰亂,離開這座不能守護的城池,不至於卷入目前的是非,也隻有遷移,可以獲取到新的天地!”
“這,便是戰爭思維、存活要素之一。”
眾人理解了,但有人有些害怕地質疑道:“一遷移,我們不就變成流民了嗎?”
有人則搖頭道:“不遷移,我們可能也會變成流民。”
戰爭,是流民、災民高發的年代,尤其前線的城池,根本難以長居。
海二爺看見了群眾反應,道:“當然,遷移,有成功,也有失敗,成了,就到了和平的地域,敗了,亡死路途,所以,海某人提出這點,並不是讓大家都去如此選擇,而是,當做一個可以帶來希望的答案……更何況,洛城城民此次遷移,也並非全無目的,一則,海某精通此刻的戰爭時局,可以提供地圖,給出大家合適的遷移目的地,那裏,不至於遠到不可信任,也不至於短時間內有戰爭出現,而且,那裏的城主也也以愛戴百姓著稱,隻要在那裏,大家能達到基本的自立,我相信,城主們是不會拒絕的……”
說著,海二爺拿出了一張大大的地圖,顯然,是早就畫好了的,攤開來,其上標注的目標城池,有許多許多,其中就包括安樂城等,也劃出了最有可能爆發戰爭的區域,顯然是讓大家盡量避開戰區。
“這便是大家的遷移線路圖,過會兒,大家不妨參考判定一下。”
有人忽道:“咱們又沒什麽武力,若是路上再遭人搶劫怎麽辦?”
那就變成真正的流民了。
海二爺微微一笑,道:“這就有了海某想要提出的第二點……現在,不就有最佳的護衛,正站在你們麵前嗎?”
海二爺一側身,突出了旁邊的林如正等人。
城民們一其唿道:“六大派!”
林如正等則一怔, 似有所悟。
正想間,海二爺直接對他們道:“林掌門,六大派的各位,海二知道,若城民們想遷徙的話,可否護送他們一段,等其到了理想的地方,再離開不遲,畢竟,你們的行動,要自由許多。”
原來,這就是海二爺出麵的真正意圖。
護送城民,倒沒什麽,頂多浪費一些行程,但是,迴去晚了,山門出問題的可能就會增大,更不用說,護送的難度,可能遠遠超出想象,所會遭遇的波折,也不是簡單就能避免的。
但是,弟子們則沒想那麽深,熱血為主,一進行直覺判斷,認為這不是兩全其美之策嗎,紛紛鼓動道:“師尊們,答應吧,咱們總不能幫忙隻幫到一半吧?”
林如正見不僅弟子們,台下百姓也緊緊看過來,等著自己等表態,無形壓力下,他暗歎口氣,開口道:“就林某來說,護送百姓,這也是履行俠道的一部分,沒有意見。”
其他人,定閑師太、武當二道、點蒼三人眾等各派首腦,也很快表達了類似的意誌。
那一刻,台下滿場歡唿。
海二爺走到林如正等麵前,彎腰請罪道:“事先沒有進行商定,海二就提了出此計劃來,給諸位造成了壓力,實屬抱歉。”
林如正等隻得道:“不敢。”
都是為百姓考慮,何談譴責?
而這一天,遷徙的大策略也擬定了出來,將依照那張圖選出的和平路線為主,進行行動。
各種物資清點、人員組織安排等也有了大約的步驟。
當然,不肯遷徙,將選擇其他意向的,也大有人在。
於是,僅僅第二天,滿城的城民,都開始動員,近半數人選擇了遷移,追隨六大派,一部分想到鄉下野外等躲避風頭的,剩下的,則將賭注加在下一個占領洛城的勢力之主的慈悲可能性上——或者說,這部分人是更害怕遷徙過程中的不確定。
由此,所有人開始走上自己所決定的運程。
離別是開端。
雷烈、黃天等軍士選擇了留守城池,守護剩下的百姓,用他們的話說,是堅持到下一個接手洛城的城主勢力的到來。
當然,他們也送將離去的人到了城外。
而在野外,海二爺也同六大派告別,他道:“前路漫漫,風險無定,海二也有自己的事,不能陪大家一路走到底了。”
林如正感念道:“本就萍水相逢,海兄能如此為所有人考慮,如此胸懷,已讓我六派刮目相看,敬佩有加了。”
客套完畢,海二爺最後道:“不過,海某將盡自己最大的能量,於各位前進途中,據點性地派人為大家引路、打前站,告知前方之戰況情報,爭取將危機降到最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告辭!”
講完,海二一個抱拳,帶著上百號兄弟一齊上馬,它向而去。
看書王小說首發本書
林如正最後拍板道:“既然如此,在下麵的幾天,一邊開啟訓練城民組建軍隊和自我防禦的事,一邊派人出城搜集情報,看敗兵們據點在何處,到時候,突然出擊,一網打盡,而若他們在這幾日內主動再來攻擊,倒更好了……”
眾人都點頭,貌似,大計已經定了。??.w .
不過,時局的變化是誰也料想不到的。
一日,洛城城主沒有來攻,也沒有他們的情報。
兩日,依舊是“雙無”。
三日。
四日。
……
終於有一天,偵察者迴饋情報,說找尋到了敵人的老巢,就在南麵的地域裏,林如正等大感興奮,正要動員武裝,出城剿匪,哪知道,另外的訊息就打消了他們的全部念頭。
報告者言,北麵、西麵,甚至是東麵,都出現大股軍隊的跡象,而且,其開動方向無一不指向洛城這邊。
怎麽迴事?!
那些軍隊,是屬於什麽勢力的?來意為何?
難道,是洛城城主勾結來外敵,合夥奪城來了?
對軍事大局並不精通的六派人一時惶恐又不解。
還是海二爺跟黃天等一語道破了事機。
原來,那些勢力不太可能是洛城城主引來的,因為對方若奪城後,必不會將到手的肉再送給一個破落戶,這些軍隊的到來,是主動的,目的性明確的,他們就是聽聞了洛城大變的訊息,靜觀了幾日,見敗逃的城主沒有奪迴城池,知道可以落井下石了,才大軍開來。
而奪下城池後,就可以擴大地域,增加據點,再往後的戰亂中,就有了更多的籌碼。
所以,不久之後,幾股大軍兵臨城下,而依據現今的城防根基,抵擋大兵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那時刻,就不是單純的城民對洛城城主的攻防戰了,而是多家亂戰成一鍋粥,洛城必將朝不保夕,誰也守不長久。
最受苦的,最可能流離失所的,隻可能是現今的廣大城民!
海二爺最後下通牒一般道:“看資訊,最快的一支軍隊抵達不過三日,這三日之中,大家就必須擬定一個最終策略了,而這個策略,將完全將先前的推翻,整個不同!”
隻剩三日……
沒有時間了……
惶恐不安和無能為力占領了弟子們,他們雖打敗了洛城城主的幾千殘兵,但再對類似白雲侯那種十萬之眾的大軍時,還是隻能選擇逃避。
那麽,這一次呢,再次撤走麽?
百姓怎麽辦?
幹脆置之不理吧,城民自然有城民該走的路,他們若不反抗,應該不會受傷害吧……
但是,他們最終又該知道,戰爭了,攻城奪城,城民們不可能不是參與者,不可能不受傷害。
這一次,召開了全體大會,所有人被告知了此訊息。
一時間,滿城惶恐。
主持者林如正歎息道:“我六派弟子很像帶領大家獲取到穩定,獲得最終勝利,但是,我們畢竟力量有限,有心無力,尤其是目前的大狀況……我們很坦誠地對百姓說,若有更大的軍隊來攻,我們無可奈何……所以,到明日,我們將撤出洛城,迴歸自己的山門。”
而這番表態一出,台下所有民眾轟然一亂,皆嚷求道:“大俠們,你們不能走哇,你們走了,我們該怎麽辦?”
雖然有前些日林如正建議城民建設軍隊城防內治以尋求自立,但是,這畢竟需要緩衝的時日,而現在就相當於弱者未能站起身來,護衛者就要離開,哪兒能不害怕。
但是,對於城民們的哀求,連定閑師太都一時沒有表態,她可以說自己可以留守到最後,與城民共存亡,但是峨眉派的精英弟子,峨眉派的主體力量,不能受大的損失,這是她作為一個師傅、掌門的責任。
其他門派的也多是如此心理。
因此,即便忍看百姓們哀求甚至下跪,六派人也隻能別過頭去,有的年輕弟子一衝動想答應留下來不走,也被長輩們扯住了。
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旁邊的雷烈、黃天也知道六派的撤出是迫於無奈,很現實性的選擇,隻能歎了口氣,轉而勸說百姓道:“百姓們,俠客們也有俠客們的難處,他們也有山門,也有家,我們不可以強迫他們為我們付出,但是,我們也不是沒有可選擇的地步。”
黃天也道:“不錯,首要的,是不能讓城主那廝再迴來,其次,那幾撥不同勢力的軍隊,我們可以遴選對民眾名聲較好的,歡迎他們入城,有類似惡名的則拒之於門外,換個城主,興許會好一些……再不至於,大家若對留守城池沒有安全感,可以暫時離城,到附近的鄉下山林之類躲避,等城池的爭奪戰落幕了,再迴來。”
話雖如此,黃天這種退一步的選擇也有著風險和不確定性,流落在外,跟於城內被動,都沒有萬分把握的事。
所以,城民們是既有反思,又無應聲,一時沉默。
這時候,忽然有一人上了台。
林如正等一怔,因為那人竟是海二爺。
百姓們也多少識得了他的麵孔,都靜靜望了過去,或者小聲議論,看他要表態什麽。
海二爺對著台下所有人,也對著六大派的廣大弟子、師輩,慢慢道:“鄉親們、六派兄弟們,請聽我說。”
台下頓時真正靜了起來。
海二爺道:“亂世到來,沒有人可以預斷出一切,也沒有什麽地方絕對安然,跟著錯誤的人,隻會發生錯誤的結果,即便是正確的人,也可能出現悲劇,但是,這後一種,我們從不後悔——”
這一句,台下群情激奮,紛紛道:“不錯,跟著正確的人,結果不好,咱們也認了!”
“所以,沒有神,我們需要靠自己,靠自己選擇追隨者,靠自己選定路線,靠自己抗爭、判斷、妥協,靠自己進退、主動、自強……”
“六大派的俠客們,目前就是你們的正確的人!”
台下忽再有人喊道:“六大派請不要走!”
六派人還能說什麽,被人倚靠、重視到這種地步,想想隻為了自己,就要撒手不管,免不了汗顏。
“不過,即便六大派真的留了下來,百姓們,你們覺得可以改變一切麽?”
眾人都沉默了,林如正等也才察覺到海二爺的出頭並非單純在附和哪一方麵,或者說,是在進行更深的提點。
見無人迴答,海二爺心中明了,接著道:“你們無法給出答案,六大派也無法給出答案,因為,這片地域將注定變成一個再無安泰的地方,或者會被諸多勢力持續爭奪,屢換陣營,或者僅在一次攻守之後就徹底破敗,不能再遮風擋雨。”
城池的防禦能力,在先前大家已經看到了,所以,更無可辯駁。
“因而,現今該考慮的,並非六大派該不該留下來,而是,百姓們,你們該不該進行遷移!”
“遷移?!”
眾人多少都有些懵了,古人曰安土重遷,而即便家鄉不安寧,也依舊有許多人不肯逃離,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也不見得好上多少。
海二爺進一步解釋道:“不錯,遷移!隻有遷走,才能避開這一片的戰亂,離開這座不能守護的城池,不至於卷入目前的是非,也隻有遷移,可以獲取到新的天地!”
“這,便是戰爭思維、存活要素之一。”
眾人理解了,但有人有些害怕地質疑道:“一遷移,我們不就變成流民了嗎?”
有人則搖頭道:“不遷移,我們可能也會變成流民。”
戰爭,是流民、災民高發的年代,尤其前線的城池,根本難以長居。
海二爺看見了群眾反應,道:“當然,遷移,有成功,也有失敗,成了,就到了和平的地域,敗了,亡死路途,所以,海某人提出這點,並不是讓大家都去如此選擇,而是,當做一個可以帶來希望的答案……更何況,洛城城民此次遷移,也並非全無目的,一則,海某精通此刻的戰爭時局,可以提供地圖,給出大家合適的遷移目的地,那裏,不至於遠到不可信任,也不至於短時間內有戰爭出現,而且,那裏的城主也也以愛戴百姓著稱,隻要在那裏,大家能達到基本的自立,我相信,城主們是不會拒絕的……”
說著,海二爺拿出了一張大大的地圖,顯然,是早就畫好了的,攤開來,其上標注的目標城池,有許多許多,其中就包括安樂城等,也劃出了最有可能爆發戰爭的區域,顯然是讓大家盡量避開戰區。
“這便是大家的遷移線路圖,過會兒,大家不妨參考判定一下。”
有人忽道:“咱們又沒什麽武力,若是路上再遭人搶劫怎麽辦?”
那就變成真正的流民了。
海二爺微微一笑,道:“這就有了海某想要提出的第二點……現在,不就有最佳的護衛,正站在你們麵前嗎?”
海二爺一側身,突出了旁邊的林如正等人。
城民們一其唿道:“六大派!”
林如正等則一怔, 似有所悟。
正想間,海二爺直接對他們道:“林掌門,六大派的各位,海二知道,若城民們想遷徙的話,可否護送他們一段,等其到了理想的地方,再離開不遲,畢竟,你們的行動,要自由許多。”
原來,這就是海二爺出麵的真正意圖。
護送城民,倒沒什麽,頂多浪費一些行程,但是,迴去晚了,山門出問題的可能就會增大,更不用說,護送的難度,可能遠遠超出想象,所會遭遇的波折,也不是簡單就能避免的。
但是,弟子們則沒想那麽深,熱血為主,一進行直覺判斷,認為這不是兩全其美之策嗎,紛紛鼓動道:“師尊們,答應吧,咱們總不能幫忙隻幫到一半吧?”
林如正見不僅弟子們,台下百姓也緊緊看過來,等著自己等表態,無形壓力下,他暗歎口氣,開口道:“就林某來說,護送百姓,這也是履行俠道的一部分,沒有意見。”
其他人,定閑師太、武當二道、點蒼三人眾等各派首腦,也很快表達了類似的意誌。
那一刻,台下滿場歡唿。
海二爺走到林如正等麵前,彎腰請罪道:“事先沒有進行商定,海二就提了出此計劃來,給諸位造成了壓力,實屬抱歉。”
林如正等隻得道:“不敢。”
都是為百姓考慮,何談譴責?
而這一天,遷徙的大策略也擬定了出來,將依照那張圖選出的和平路線為主,進行行動。
各種物資清點、人員組織安排等也有了大約的步驟。
當然,不肯遷徙,將選擇其他意向的,也大有人在。
於是,僅僅第二天,滿城的城民,都開始動員,近半數人選擇了遷移,追隨六大派,一部分想到鄉下野外等躲避風頭的,剩下的,則將賭注加在下一個占領洛城的勢力之主的慈悲可能性上——或者說,這部分人是更害怕遷徙過程中的不確定。
由此,所有人開始走上自己所決定的運程。
離別是開端。
雷烈、黃天等軍士選擇了留守城池,守護剩下的百姓,用他們的話說,是堅持到下一個接手洛城的城主勢力的到來。
當然,他們也送將離去的人到了城外。
而在野外,海二爺也同六大派告別,他道:“前路漫漫,風險無定,海二也有自己的事,不能陪大家一路走到底了。”
林如正感念道:“本就萍水相逢,海兄能如此為所有人考慮,如此胸懷,已讓我六派刮目相看,敬佩有加了。”
客套完畢,海二爺最後道:“不過,海某將盡自己最大的能量,於各位前進途中,據點性地派人為大家引路、打前站,告知前方之戰況情報,爭取將危機降到最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告辭!”
講完,海二一個抱拳,帶著上百號兄弟一齊上馬,它向而去。
看書王小說首發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