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祖龍大地
祖龍大地,有著更多故事,當初在江湖中糾結的那些人,也並未完全息聲……
當初,於天魔山外,五大派數千人被白雲侯的十萬大軍衝散,於是身為首腦的峨眉派定閑師太、華山派林如正、昆侖的元英方豪鄧玉、武當派的天乾天坤、少林的慈難慧能慧海,以及乍被從天魔山石牢放出來的點蒼派葛存念、曾長正、紀不孤等,共同約好,將大隊分離,各自帶著自己派別的人馬,於百裏之外重會。複製址訪問
哪知道,避開了白雲軍,百裏外,又遭遇到夕照軍,重會根本就沒有完成,而是被四麵八方的大軍更進一步的衝散了。
直到大致避過了這波兵潮,六大派的人才大致聯絡重逢在了一起,但是,一清查人數,才發現,由於先前的亂陣,許多的弟子不知所蹤,與主部失散了。
每名弟子都是自己的同門至親,不可缺失,所以,六派商定,先選定一處地方駐紮,期間,向四方派零散的弟子出去,爭取將失散者尋找迴來,到萬眾歸一後,再說下一步的行動。
當然,在之前就要仔細商議一番了。
營地中,弟子們基本都在就地休息,連番的遭遇,已經將他們出發時的銳氣全部打消,一個個無精打采,唉聲歎氣,夾雜著受傷的、衣著形貌髒汙狼狽的,完全不複大俠氣質。
事實上,很多人的腦筋還處於變故前夕。
在那刻之前,他們還是完全的江湖人,有一個不受非江湖製約影響的戰場,可以自行擬定規則,明斷是非,征討天魔山之月魔教,即是這樣的一個行動。
但是,白雲軍的橫插亂入,卻破壞了一切,原先的那個江湖,似乎在一瞬間毀滅殆盡,而在接連數日的逃散、聚合之中,正邪之念全無,腦中充塞著的,盡是之前所見所觀到的影像,疲乏又靜不下來。
強撐著留出幾分冷靜的首腦們,則聚首在了一處,各各眉頭深鎖。
定閑則道:“至現在的地步,是貧尼的錯。”
若不是她在劍靈山時固執己見下山遠征,幾大門派也不會被一路牽連,以至於拋開了七位祖師。
而現在的定閑,那股正義之旺火似乎也一時潛於無形,整個人,脫不掉一股大起大落後的消沉。
餘人忙道這不是師太的錯。
林如正又歎息著補充說:“變故出現的如此突然,誰也不可能想到啊。”
元英則道:“現在仔細一想,一路過來,在中途未必沒有見到少許亂象,隻是,我們當時沒有深想,都忽略掉了。”
紀不孤的話卻更將話題放大了,他道:“如若這幾天所觀到的兩支大軍出現的場麵不是孤立的話,而僅是整個局勢的一部分,那麽,可以想見,就在此時此刻,在天下的其他地方,也有著不知番號的軍隊在行動著、互相戰鬥廝殺,那麽——”
“這就表示,混亂並非單一地域,而是整個天下、祖龍整體的大亂!”
天下整體大亂!
好一個恐怖的概念!
這些人即便僅是江湖人,也有著基本的天下觀,知道當今天下的共主式微,各地諸侯林立,以城池為主體結構,相互在進行著看不見的爭奪謀劃,而維持的天平一打破,就是一盤無以複加的亂局。
如果現今就是這種亂局的開端的話……
難以想象的恐懼!
而同時推斷出這種謎底的首腦們都沉默了,繼而是迷失。
這時候,是天乾天坤捅破了無措,兩人道:“事態既已推知了大概,煩惱也沒有用,我們還是考慮怎麽去應付才好。”
不錯!眾人都點頭應是。
林如正率先道:“我認為,首先,要等待幾日後失散的弟子們都到來,而在此之前,想出預案。”
慧能道:“不錯,不過,說到預案,我們可選擇的麵並不多,畢竟,天下一亂,六大派各派山門難免受到威脅,我們身為其下弟子,有責任義務守護門派,使其避過兵劫,這是首要,甚至是唯一的!”
尤其少林這種千年古刹,一旦被毀,就不是單純的建築重建那麽簡單了。
華山曹建則道:“不過,迴歸山門的路途中,可能會再次遭遇到類似的事故,咱們且要尋思一個能安穩迴歸的方案才好。”
眾人其讚同道:“是提到了點子上。”
葛存念忽道:“在下聽說白眉前輩、宗前輩、霍前輩、黑白道祖、定逸定茹師太等七位師祖先前正滯留於劍靈山中,倒不如與他們取得聯絡後,再一同商議日後方向吧。”
曾長正也道:“加上這戰亂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終結,我們也要能考慮到日後重新入主江湖的問題,有七長者這些智者在更好。”
點蒼派之所以希望白眉七人在場,實則是對自己的生存能力沒信心,畢竟,己方也就二十人的規模,一旦與大部分離,在迴點蒼山的途中,說不定會遇到什麽風險呢,還是人多安全一點。
林如正總結道:“那麽,預案就這麽定吧,我們一方麵等待失散弟子聚合,一方麵飛鴿傳與七長者聯絡,務必下成一盤棋……幾天後,弟子們迴歸得差不多了,就將此道出,供大夥兒商議。”
眾首腦都點頭,沒有異議。
至於說戰亂到來不如參與其中搏功名的想法,則沒有人去涉及,畢竟,每一派也就那些人,久經鍛煉成長才得以成才,放到兵兇戰危的戰線,幾次拚殺,大概就不剩幾個了,無異於自尋死路。
幾日後,失散的人基本迴歸,弟子們再次薈萃一堂,首腦們將預案擺出,眾人也沒有意見。
實質上,大變遭逢,人心思歸,都不想在外耽擱。
於是,發往劍靈山以及各自山門的信鴿放出,不過,林如正他們大概沒有想到,早一步得知了天下將亂的七長者已經下了劍靈山,也沒有迴己方門派,正領著一幫劍閣弟子,於搜尋他們的途中,兩方相會,還要一定時間。
接著,數千規模的人馬也開始擬定行程路徑,基本是取到各派重合最多的中道,漸次分離。
不過,這個計劃並沒有實施多久,甚至,大部趕行不到一天,就出事了。
他們發現前方突然湧來大批身份不明的人。
由於先前受過軍隊衝擊,幾千人當即停了下來,本能想避開,不過,等看清那些來客妝容後,身形則停頓了下來。
那竟是些疲於奔命的農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甚至還有嬰孩。
這些逃客見前麵橫出一隊人,嚇了一跳,以為被堵截,接著發現並非追著自己的人,而是帶著刀劍的江湖人,不覺就大喜若狂,喊叫著大俠救命或穿插進他們之間,或繞到他們背後,不過,還是有些掠經後繼續逃跑。
是什麽驅使著他們呢?
六派人不覺心下警惕,麵色鄭重,做出拔劍防禦的姿勢。
他們沒有閃避開來,身為俠者的本分,看到這些無助逃命的百姓,怎可做到無動於衷?
很快,追蹤者現身,竟是一大群以散騎為主不知哪一方的官軍!
那些官兵見百姓被突然顯現的江湖人護住,不由勒馬停下,其中頭目還識得一些高下,不由目尋向六派頭前,解釋般道:“我等奉命捉拿叛民,還望諸位不要摻和此事!”
不料,那些百姓馬上喊著抗議道:“他們胡說,俺們不是叛民,而是本分的村民,他們突然闖入村子,逼交財物,還抓壯丁!”
聽了這些話,那官兵頭目即刻勃然大怒,罵道:“你們這些刁民,城池即將有戰事,我家城主長期作為你們的守護神、衣食父母,現在輪到你們捐錢糧充軍、捐人力守城了,你們竟然敢逃避責任?!”
村民們大概迫於這種日常就感受過的壓迫氣氛,沒人再敢大聲抗議了,嚇得低垂下頭,不過還是有人小聲嘀咕道:“什麽守護神、父母官,還不是一肚子的苛捐雜稅,滿腦子的男盜女娼,現在要打仗了,又以捐錢糧的名義行搶劫之實!”
六派弟子們聽著這些話,立時憤怒如燃火,他們本就以俠義自稱,最看不起的就是欺淩孤弱,哪裏還忍耐得住,紛紛喝道:“貪官汙吏強衙霸兵,可惡,跟他們拚了!”
說著,一個個刀劍半出,橫眉豎目。
這些官軍嚇得即刻拽馬後退了一步,比個人武力,他們毫無勝算,比人數,也落下乘。
林如正並不願多惹是非,此刻道:“諸位官爺請了,在下看,這些百姓大多都是弱小之輩,且多有父母子女,若一味強征,恐釀成災禍,在下建議,還是放了他們的好。”
那頭目想爭辯什麽,還是沒反駁出口,而是與下屬私語起來。
這時,林如正旁邊一教匠之類的生歎道:“這位大俠心是好的,不過這些兵丁是不會聽進去的,平日裏他們就肆無忌憚,現在要打仗了,哪裏還會客氣,而且管轄此地域的洛城城主也不是一個可以講道理的人。”
林如正拱拳道:“兄台是?”
生馬上迴禮道:“哦,小生黃天,字靜山,是附近村裏的教先生。”
很快,對方的商議有了結果,隻見那些散騎紛紛向兩廂散去。
六派弟子初始還以為官軍是懼戰了,很快就意識到不對,這些人並沒有離開,而是從六派弟子的兩麵繞行,打馬行到了六派後麵,而那裏,正有多數先前逃避中停下步伐的村民。
這些村民見官騎到了眼前,慌忙要再次避開,卻在前麵的本命中消耗了體力,根本動不起來,而官騎則或抽出馬鞭,或舉起兵器,還是趕牲畜一般驅趕百姓。
看來,他們根本沒放棄抓迴百姓之心!
這下,六派人是徹底的怒了,唰唰唰全體性的兵器出鞘,襲向那些官兵,而林如正這些首腦們,甚至包括定閑師太,也都不再抑製情緒,反而率先衝向敵營——此刻的官軍,已成敵人。
這些人都是高人,個體武力都強過對手,人量又占優勢,當真是如砍瓜切菜,將伸向百姓魔手的官兵們一個個驅散。
那頭目原本是抱著完成任務互不幹涉的心,避開對方抓一些逃民迴去,算是給了這些江湖人一些麵子,哪知道,這些江湖客將完全不知感恩,不識相!
也不怪他們判斷失誤,官兵們平時對付的都是沒有還手之力的平民,耀武揚威成了習慣,哪裏碰到過反抗,隻是現在,彷如摸到了老虎屁股,自找苦吃。
那頭目心虛地喊道:“大膽狂徒,你們可知自己對付的是堂堂洛城城主手下官兵?!”
誰想,六派人聽到這威脅之言,下手更不客氣了,尤其那定閑師太,每動一下手,都擊飛一個。
頭目知曉大勢已去,馬上喊道:“撤!快撤——”
早就撐不住的官騎們紛紛四散而去,而這下,六派人也追不上了,幾十步後紛紛放棄。
迴頭時,已見那些百姓們湊成了一堆兒,向著己方下跪道:“多謝諸位俠士!”
眾人忙請百姓們起身,迴道:“鋤強扶弱,應有之義。”
百姓們這才起身。
那為首的生黃天對六派首腦們道:“不知諸位大俠此後是要向何而去?”
林如正代眾人道:“在下等正要迴歸山門,守護門戶。”
黃天哦了一聲,一時沒再問,而是低頭在思量什麽。
而另一邊,定閑師太已經在親切地詢問一些村民,道:“你們以後是要去哪裏呢,迴歸村裏,還是要投奔親友?”
一個老農歎道:“現在天下都要亂了,即便有親友,也不見得哪裏就安康,至於迴村裏,咱們怕那些強人還要來。”
定閑一時沉靜,大概,想不出該說什麽,或者建議什麽。
本源自看蛧
祖龍大地,有著更多故事,當初在江湖中糾結的那些人,也並未完全息聲……
當初,於天魔山外,五大派數千人被白雲侯的十萬大軍衝散,於是身為首腦的峨眉派定閑師太、華山派林如正、昆侖的元英方豪鄧玉、武當派的天乾天坤、少林的慈難慧能慧海,以及乍被從天魔山石牢放出來的點蒼派葛存念、曾長正、紀不孤等,共同約好,將大隊分離,各自帶著自己派別的人馬,於百裏之外重會。複製址訪問
哪知道,避開了白雲軍,百裏外,又遭遇到夕照軍,重會根本就沒有完成,而是被四麵八方的大軍更進一步的衝散了。
直到大致避過了這波兵潮,六大派的人才大致聯絡重逢在了一起,但是,一清查人數,才發現,由於先前的亂陣,許多的弟子不知所蹤,與主部失散了。
每名弟子都是自己的同門至親,不可缺失,所以,六派商定,先選定一處地方駐紮,期間,向四方派零散的弟子出去,爭取將失散者尋找迴來,到萬眾歸一後,再說下一步的行動。
當然,在之前就要仔細商議一番了。
營地中,弟子們基本都在就地休息,連番的遭遇,已經將他們出發時的銳氣全部打消,一個個無精打采,唉聲歎氣,夾雜著受傷的、衣著形貌髒汙狼狽的,完全不複大俠氣質。
事實上,很多人的腦筋還處於變故前夕。
在那刻之前,他們還是完全的江湖人,有一個不受非江湖製約影響的戰場,可以自行擬定規則,明斷是非,征討天魔山之月魔教,即是這樣的一個行動。
但是,白雲軍的橫插亂入,卻破壞了一切,原先的那個江湖,似乎在一瞬間毀滅殆盡,而在接連數日的逃散、聚合之中,正邪之念全無,腦中充塞著的,盡是之前所見所觀到的影像,疲乏又靜不下來。
強撐著留出幾分冷靜的首腦們,則聚首在了一處,各各眉頭深鎖。
定閑則道:“至現在的地步,是貧尼的錯。”
若不是她在劍靈山時固執己見下山遠征,幾大門派也不會被一路牽連,以至於拋開了七位祖師。
而現在的定閑,那股正義之旺火似乎也一時潛於無形,整個人,脫不掉一股大起大落後的消沉。
餘人忙道這不是師太的錯。
林如正又歎息著補充說:“變故出現的如此突然,誰也不可能想到啊。”
元英則道:“現在仔細一想,一路過來,在中途未必沒有見到少許亂象,隻是,我們當時沒有深想,都忽略掉了。”
紀不孤的話卻更將話題放大了,他道:“如若這幾天所觀到的兩支大軍出現的場麵不是孤立的話,而僅是整個局勢的一部分,那麽,可以想見,就在此時此刻,在天下的其他地方,也有著不知番號的軍隊在行動著、互相戰鬥廝殺,那麽——”
“這就表示,混亂並非單一地域,而是整個天下、祖龍整體的大亂!”
天下整體大亂!
好一個恐怖的概念!
這些人即便僅是江湖人,也有著基本的天下觀,知道當今天下的共主式微,各地諸侯林立,以城池為主體結構,相互在進行著看不見的爭奪謀劃,而維持的天平一打破,就是一盤無以複加的亂局。
如果現今就是這種亂局的開端的話……
難以想象的恐懼!
而同時推斷出這種謎底的首腦們都沉默了,繼而是迷失。
這時候,是天乾天坤捅破了無措,兩人道:“事態既已推知了大概,煩惱也沒有用,我們還是考慮怎麽去應付才好。”
不錯!眾人都點頭應是。
林如正率先道:“我認為,首先,要等待幾日後失散的弟子們都到來,而在此之前,想出預案。”
慧能道:“不錯,不過,說到預案,我們可選擇的麵並不多,畢竟,天下一亂,六大派各派山門難免受到威脅,我們身為其下弟子,有責任義務守護門派,使其避過兵劫,這是首要,甚至是唯一的!”
尤其少林這種千年古刹,一旦被毀,就不是單純的建築重建那麽簡單了。
華山曹建則道:“不過,迴歸山門的路途中,可能會再次遭遇到類似的事故,咱們且要尋思一個能安穩迴歸的方案才好。”
眾人其讚同道:“是提到了點子上。”
葛存念忽道:“在下聽說白眉前輩、宗前輩、霍前輩、黑白道祖、定逸定茹師太等七位師祖先前正滯留於劍靈山中,倒不如與他們取得聯絡後,再一同商議日後方向吧。”
曾長正也道:“加上這戰亂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終結,我們也要能考慮到日後重新入主江湖的問題,有七長者這些智者在更好。”
點蒼派之所以希望白眉七人在場,實則是對自己的生存能力沒信心,畢竟,己方也就二十人的規模,一旦與大部分離,在迴點蒼山的途中,說不定會遇到什麽風險呢,還是人多安全一點。
林如正總結道:“那麽,預案就這麽定吧,我們一方麵等待失散弟子聚合,一方麵飛鴿傳與七長者聯絡,務必下成一盤棋……幾天後,弟子們迴歸得差不多了,就將此道出,供大夥兒商議。”
眾首腦都點頭,沒有異議。
至於說戰亂到來不如參與其中搏功名的想法,則沒有人去涉及,畢竟,每一派也就那些人,久經鍛煉成長才得以成才,放到兵兇戰危的戰線,幾次拚殺,大概就不剩幾個了,無異於自尋死路。
幾日後,失散的人基本迴歸,弟子們再次薈萃一堂,首腦們將預案擺出,眾人也沒有意見。
實質上,大變遭逢,人心思歸,都不想在外耽擱。
於是,發往劍靈山以及各自山門的信鴿放出,不過,林如正他們大概沒有想到,早一步得知了天下將亂的七長者已經下了劍靈山,也沒有迴己方門派,正領著一幫劍閣弟子,於搜尋他們的途中,兩方相會,還要一定時間。
接著,數千規模的人馬也開始擬定行程路徑,基本是取到各派重合最多的中道,漸次分離。
不過,這個計劃並沒有實施多久,甚至,大部趕行不到一天,就出事了。
他們發現前方突然湧來大批身份不明的人。
由於先前受過軍隊衝擊,幾千人當即停了下來,本能想避開,不過,等看清那些來客妝容後,身形則停頓了下來。
那竟是些疲於奔命的農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甚至還有嬰孩。
這些逃客見前麵橫出一隊人,嚇了一跳,以為被堵截,接著發現並非追著自己的人,而是帶著刀劍的江湖人,不覺就大喜若狂,喊叫著大俠救命或穿插進他們之間,或繞到他們背後,不過,還是有些掠經後繼續逃跑。
是什麽驅使著他們呢?
六派人不覺心下警惕,麵色鄭重,做出拔劍防禦的姿勢。
他們沒有閃避開來,身為俠者的本分,看到這些無助逃命的百姓,怎可做到無動於衷?
很快,追蹤者現身,竟是一大群以散騎為主不知哪一方的官軍!
那些官兵見百姓被突然顯現的江湖人護住,不由勒馬停下,其中頭目還識得一些高下,不由目尋向六派頭前,解釋般道:“我等奉命捉拿叛民,還望諸位不要摻和此事!”
不料,那些百姓馬上喊著抗議道:“他們胡說,俺們不是叛民,而是本分的村民,他們突然闖入村子,逼交財物,還抓壯丁!”
聽了這些話,那官兵頭目即刻勃然大怒,罵道:“你們這些刁民,城池即將有戰事,我家城主長期作為你們的守護神、衣食父母,現在輪到你們捐錢糧充軍、捐人力守城了,你們竟然敢逃避責任?!”
村民們大概迫於這種日常就感受過的壓迫氣氛,沒人再敢大聲抗議了,嚇得低垂下頭,不過還是有人小聲嘀咕道:“什麽守護神、父母官,還不是一肚子的苛捐雜稅,滿腦子的男盜女娼,現在要打仗了,又以捐錢糧的名義行搶劫之實!”
六派弟子們聽著這些話,立時憤怒如燃火,他們本就以俠義自稱,最看不起的就是欺淩孤弱,哪裏還忍耐得住,紛紛喝道:“貪官汙吏強衙霸兵,可惡,跟他們拚了!”
說著,一個個刀劍半出,橫眉豎目。
這些官軍嚇得即刻拽馬後退了一步,比個人武力,他們毫無勝算,比人數,也落下乘。
林如正並不願多惹是非,此刻道:“諸位官爺請了,在下看,這些百姓大多都是弱小之輩,且多有父母子女,若一味強征,恐釀成災禍,在下建議,還是放了他們的好。”
那頭目想爭辯什麽,還是沒反駁出口,而是與下屬私語起來。
這時,林如正旁邊一教匠之類的生歎道:“這位大俠心是好的,不過這些兵丁是不會聽進去的,平日裏他們就肆無忌憚,現在要打仗了,哪裏還會客氣,而且管轄此地域的洛城城主也不是一個可以講道理的人。”
林如正拱拳道:“兄台是?”
生馬上迴禮道:“哦,小生黃天,字靜山,是附近村裏的教先生。”
很快,對方的商議有了結果,隻見那些散騎紛紛向兩廂散去。
六派弟子初始還以為官軍是懼戰了,很快就意識到不對,這些人並沒有離開,而是從六派弟子的兩麵繞行,打馬行到了六派後麵,而那裏,正有多數先前逃避中停下步伐的村民。
這些村民見官騎到了眼前,慌忙要再次避開,卻在前麵的本命中消耗了體力,根本動不起來,而官騎則或抽出馬鞭,或舉起兵器,還是趕牲畜一般驅趕百姓。
看來,他們根本沒放棄抓迴百姓之心!
這下,六派人是徹底的怒了,唰唰唰全體性的兵器出鞘,襲向那些官兵,而林如正這些首腦們,甚至包括定閑師太,也都不再抑製情緒,反而率先衝向敵營——此刻的官軍,已成敵人。
這些人都是高人,個體武力都強過對手,人量又占優勢,當真是如砍瓜切菜,將伸向百姓魔手的官兵們一個個驅散。
那頭目原本是抱著完成任務互不幹涉的心,避開對方抓一些逃民迴去,算是給了這些江湖人一些麵子,哪知道,這些江湖客將完全不知感恩,不識相!
也不怪他們判斷失誤,官兵們平時對付的都是沒有還手之力的平民,耀武揚威成了習慣,哪裏碰到過反抗,隻是現在,彷如摸到了老虎屁股,自找苦吃。
那頭目心虛地喊道:“大膽狂徒,你們可知自己對付的是堂堂洛城城主手下官兵?!”
誰想,六派人聽到這威脅之言,下手更不客氣了,尤其那定閑師太,每動一下手,都擊飛一個。
頭目知曉大勢已去,馬上喊道:“撤!快撤——”
早就撐不住的官騎們紛紛四散而去,而這下,六派人也追不上了,幾十步後紛紛放棄。
迴頭時,已見那些百姓們湊成了一堆兒,向著己方下跪道:“多謝諸位俠士!”
眾人忙請百姓們起身,迴道:“鋤強扶弱,應有之義。”
百姓們這才起身。
那為首的生黃天對六派首腦們道:“不知諸位大俠此後是要向何而去?”
林如正代眾人道:“在下等正要迴歸山門,守護門戶。”
黃天哦了一聲,一時沒再問,而是低頭在思量什麽。
而另一邊,定閑師太已經在親切地詢問一些村民,道:“你們以後是要去哪裏呢,迴歸村裏,還是要投奔親友?”
一個老農歎道:“現在天下都要亂了,即便有親友,也不見得哪裏就安康,至於迴村裏,咱們怕那些強人還要來。”
定閑一時沉靜,大概,想不出該說什麽,或者建議什麽。
本源自看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