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可辯駁
這些話當然無可辯駁,不然,也不會有新王朝建成時,往往也是最貧乏時的現實。
“而我軍,目前就處在初級階段,城池有限,所能供應的兵力也就這麽多,其下,要想擴充,就需要在征伐夕照城主的過程中,占據到城池、獲取到物資,否則,蕭家軍就永遠走不出東海三城的範疇。”
蕭雲點點頭,心中卻在想,其下可打的戰役隻有三場、兩方麵,哪個戰線不是難比登天,真的想占據到城池,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會小了……
一時之間,蕭雲心頭沉重。
更艱巨、更漫長的時刻也許要到來了。
這時候,白雲侯派人來請蕭家軍諸人,說是要再次商議軍務。
自那日早談,已經過去了數天,雙方接收城池的事也算塵埃落定,雖說在其間有一些小碰撞,白雲軍也在秉持著合作的精神下,後退了一步,將那些蕭家軍萬萬不會放棄的城池據點默認放棄了,總體上,兩軍間氛圍依舊是和諧為上。
而這時白雲侯召喚議事,是不是已經有了什麽策略呢?
具體內容,還要到場才知道。
此刻,在蕭雲等人未到達之前,主帳之內,白雲方隻有三個首腦存在,白雲侯、華章、張盼。
似乎先前已經議過什麽了,白雲侯猶豫道:“這麽做,蕭雲真的會上套嗎?”
上次蕭雲的假死驚魂之計,讓他印象深刻,這次定出來的計策,怕又會搞砸。
張盼搖搖頭,道:“侯爺,這次與上迴不同,上一迴,可以說不夠光明正大,蕭雲整出那麽一出,咱們也無可奈何,但這次,將是很正常的軍機調動,蕭雲也萬萬沒有理由拒絕的。”
白雲侯一陣沉默,才道:“……讓蕭家軍對戰夕照城主,我怕的,其實是蕭雲會選擇避戰退出,到那時,咱們就得不償失了。”
華章此刻也道:“我想依照蕭雲的風格,無論前麵有多麽強大的軍隊,都不會輕易退卻的,不然若是避戰而走,他先前在白雲軍中所建立的全部威望、功業都將毀於一旦,那時刻,他就不得不實質上退出白雲軍了。”
而這最後一點,也是白雲侯最為期盼的。
看主子依舊有質疑,張盼又補充道:“到了彼時,雙方將唯一戰無他途,如此,不論是誰勝了,獲利最大的都隻會是我們!”
白雲侯其實也知道兩謀士定出的這一計略合理無比,最終一點頭,下決斷道:“好,就這麽辦了!”
而此刻,白雲軍、蕭家軍雙方的將領們邊走邊談的聲音已經在帳外了,三人也忙做出最正常的樣子,靜默等待。
不久之後,雙方再次坐在了大地圖所形成的方桌周遭。
居中的,是白雲侯,其後左右是華章與張盼。
而前方兩列,一側是蕭雲、諸葛治為首的蕭家軍首腦,另一側,則是金良、蘇七、趙苟等白雲軍將士。
看著桌麵地形圖,白雲侯直點主題道:“仔細思索了三日,本侯決定作出其下戰略安排。”
眾人道:“侯爺請講。”
白雲侯於是道:“由於此次戰線為二,相隔千裏,我軍需要同時對兩方進行征討,雙線攻略!”
眾人皆點頭。
雖然也有單獨攻擊某一方麵的選項,但是,夕照城主也不是坐以待斃的,若突破口放在西麵,子午雙城那裏,在東南麵,夕照城內的守軍就可能傾巢而出,對白雲軍缺乏兵力的地域進行攻伐,那麽,先前接收下來的哪些地方就會再次淪陷,瑣碎兵力也將被擊潰,甚至,夕照軍會直接繞到前線白雲軍後方,前後夾擊;換了突破夕照城這裏,結果也會是一樣。
所以,白雲軍唯有在兩線都布局大量兵力,即便不是攻擊城池,也要防禦看守住陣線。
即是說,敵我雙方實則已經形成了互相牽製的局麵。
白雲侯最後道:“因而,本侯建議,蕭家軍方麵,將在元帥蕭雲手下,進軍夕照城,而剩餘將士,則隨著本侯,遠征子午雙城……諸位有何意見?”
他問的重點,其實就是蕭家軍方麵。
蕭雲等陷入了思索。
分兵兩路,這種決策,在意料之中,而蕭家軍攻略目標,變成夕照城,也很如自己等的心意,畢竟,夕照城處於東南麵,正好與蕭家軍實際控製的現有版圖形成對接,而在後方支持上,也不會斷層,不然遠行到子午城那麵,就跟後方完全孤立了。
隻不過,讓蕭家軍獨成一軍,麵對敵人,這一點,利益所在,還是難以承受。
諸葛治道:“侯爺,蕭家軍目前隻有四萬人,而夕照城為對方首府所在,想必城高牆厚,兵力眾多,靠這麽些人,恐怕難以將其攻破。”
更不用說,夕照城主想必也會據守於此城池內,他的身邊,兵怎麽可能少了?
這種決議太過不公。
當然,這個意見,由領袖蕭雲來提出,就不太好了,隻好自己這個謀士道明。
白雲侯忙道:“這一點,諸葛先生多慮了,首先,蕭家軍的首要任務,是看住夕照城內敵兵,不讓其由其中出來,進行突襲破壞,而真正承擔攻城任務的,則是子無雙城方麵的軍隊,其次,也是源於我們剛剛打探到的一條情報。”
情報?
華章在旁解釋道:“其實是這樣的,我們從潛身在夕照城方麵的細作那裏知曉,夕照城主本人,已經親率數萬大軍,前往了子午城方麵,而城內,隻剩下三萬軍隊不到,想必,他是覺得,夕照城城防最為堅固,以三萬軍隊,足以抵擋更多的白雲軍,反而是西麵,城有兩個,就是風險加倍了,他當然放心不下。”
原來如此?
這種情報,來的倒當真是時候,諸葛治卻對這一點非常**。
畢竟,蕭家軍成立未久,情報運作方麵還不完善,尤其是對於收縮後的夕照城地盤內的詳實,更沒有途徑,也做不到即時,所以,很多時候,不得不與白雲軍信息共享。
但是,這畢竟還是白雲軍的自說自話,沒有安全感可言。
所以,諸葛治鐵扇搖動一陣後,還是道:“侯爺好意,咱們深深知悉,隻是,軍情方麵向來風雲不定,萬一這其中有了變數,四萬蕭家軍,恐怕會有負侯爺所托啊。”
這句話,不知是某種潛隱的威脅,還是在講述事實。
白雲侯沉思了半天,忽然像要付出什麽一般,咬牙道:“既然如此,本侯也不敢不投桃報李……蘇將軍、趙將軍!”
突然被點名,金良之後坐著的蘇七、趙苟二將領立刻起身,道:“在,侯爺請吩咐!”
白雲侯轉向蕭雲這邊,道:“蕭元帥,還有諸葛先生,蘇將軍、趙將軍是我手下兩員大將,能力皆不凡,也與蕭家軍有所熟識,此次戰役,本侯就他們暫時劃撥給蕭家軍,並各自帶一萬人過去,如何?”
這一點,倒稍出蕭家軍意料,畢竟,劃兩將與兩萬人過去,蕭家軍規模增為六萬,內部比例四比二,也依舊是蕭家軍主導,不虞生出大變,更重要的,是白雲侯若想耍什麽陰謀手段,這兩萬兵將也難以逃避。
所以,在一段思索後,蕭雲見下麵人都沒意見,拍板答應道:“那麽,就依照侯爺所言,如此分兵吧!”
諸葛治謹慎起見,雖然依舊覺得有不妥之處,也不好於現下說了。
而對麵,蘇七、趙苟一齊拱拳道:“屬下此後就有勞蕭帥照顧了。”
兩人自那次對陣嗜血軍後,可謂再此成為蕭雲手下。
到此,戰略大計算基本定下來,剩下的,就是具體細節了,不一一贅述。
而就在主帳中,首腦們商議軍機的時候,趙舍以及常飛燕,正騎著馬在野外馳騁。
更後麵,則是不遠不近跟隨的四刀客。
他們忖度著,兩人這是“夫妻”野遊談心,自然不好打擾。
常飛燕拍馬追上癲狂過一陣的趙舍,提起話頭,道:“小侯爺,侯爺跟蕭大哥他們,想必正在商議進軍夕照城方麵的事,比難道不想參與參與?”
趙舍放緩馬速,不在意道:“嗨,那種軍機商議,枯燥至極,而且,一開就是一個時辰以上,我可不想磨耗工夫。”
事實上,幾日前的早談,趙舍就在場旁聽,見眾人議了半天,也沒定出什麽計劃來,無聊之下,就獨自出了帳篷,而今次的事,自然也不想參加了。
“何況”,趙舍補充道:“我也不覺得有什麽奇思妙想可以出爐的,地形圖就明明確確地擺在那裏,一目了然。”
“真有了什麽決議的話,咱們全麵的投入、加進去就是了。”
“此刻,大戰前夕,還是好好放鬆,放開一切心事的為好。”
趙舍說著,麵朝太陽,閉起雙目,一副萬般享受的樣子。
常飛燕看著,不覺心想,這個小侯爺,初看起來是個萬事不上心的紈絝,就像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大哥常飛鴻一樣,但相處越久,就越發現,其實,他並非那種單純的粗線條,一切事情,他實際都潛意識有思索,也有決斷,隻不過,不願束縛於俗套罷了。
此刻的狀態,就是例證。
常飛燕不由失笑,道:“也對……不論什麽事,不久之後,總會知道的。”
說完,她也學趙舍一樣,抬頭沐浴日光。
良久,趙舍停下,道:“迴程吧。”
常飛燕一點頭,掉馬頭馬跟上了他。
到了營地之後,趙舍見主營帳帳門開著,像是事情已經商議完了的樣子,父侯等,以及大哥蕭雲等,都不在了,想必已經迴營。
不過,不遠的地方,卻有一個人在對著麵前兩個將領耳提麵命。
竟是金良,以及身份下於他的屬下蘇七、趙苟。
這三個,可以說都是因著自己,才有了今天之一切,所以,自己也對此三人有著特殊的緣分。
趙舍不覺就放慢了馬,悄步由側麵行過去,想聽聽他們在講什麽。
而常飛燕隻好也下了馬,尾隨其後。
附耳中,隱約聽金良以鄭重的語氣囑咐道:“一定要注意生身安全,當進時進,當退也該退……很多話侯爺並不好明說,你們好好體會就是了。”
蘇七、趙苟忙道:“咱們記住了,到了蕭家軍中後,一方麵要聽蕭元帥的調令,另一方麵,也要金良保全自己,以及那兩萬兵士的性命。”
金良鬆一口氣,道:“這我就放心了,唉……”
“到蕭家軍中”?這是怎麽迴事?
趙舍再也忍不住好奇,由藏身處走出,對金良道:“金將軍,蘇七、苟子,你們談的是什麽,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金良一看是趙舍,一驚,強笑道:“小侯爺好。”
蘇七趙苟也連忙行禮。
趙舍不滿道:“別想糊弄過去,怎麽迴事,給我講清楚!”
金良見瞞不過,就先讓蘇七趙苟離去,自行準備軍務,才對趙舍解釋道:“是這樣的,小侯爺,剛剛主帳商談,形成了決議,白雲軍分兵兩路,一路是蕭元帥的四萬蕭家軍,征東南麵,蘇七、趙苟各領一萬人馬加入,剩下的兵將,則隨著侯爺,遠征西麵……不久後,想必兩軍就會進行分別。”
什麽?要分兵?
趙舍一時摸不清這裏麵的門道,撐著下巴半天無語,金良不由提醒道:“小侯爺?”
趙舍不發話,他也不好離開。
趙舍這才清醒,擺擺手道:“哦,你去忙吧。”
金良離去後,趙舍才心想:父侯該不會在打什麽主意吧?
再一想想上一次大哥蕭雲的假死事件,也依舊疑點重重……
此刻,旁聽了一切的常飛燕從旁走出,歎道:“要分兵了,看來,咱們要跟蕭大哥暫時告別了。”
趙舍一愣,才想起這個最關鍵的問題。
要分兵了,他該跟著誰?
那一日,兩軍各自拔營,相別,首腦們於軍前,各自出囑咐祝願之語,無非要保重,取得勝利之類,總之是場麵話一堆。
這些話當然無可辯駁,不然,也不會有新王朝建成時,往往也是最貧乏時的現實。
“而我軍,目前就處在初級階段,城池有限,所能供應的兵力也就這麽多,其下,要想擴充,就需要在征伐夕照城主的過程中,占據到城池、獲取到物資,否則,蕭家軍就永遠走不出東海三城的範疇。”
蕭雲點點頭,心中卻在想,其下可打的戰役隻有三場、兩方麵,哪個戰線不是難比登天,真的想占據到城池,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會小了……
一時之間,蕭雲心頭沉重。
更艱巨、更漫長的時刻也許要到來了。
這時候,白雲侯派人來請蕭家軍諸人,說是要再次商議軍務。
自那日早談,已經過去了數天,雙方接收城池的事也算塵埃落定,雖說在其間有一些小碰撞,白雲軍也在秉持著合作的精神下,後退了一步,將那些蕭家軍萬萬不會放棄的城池據點默認放棄了,總體上,兩軍間氛圍依舊是和諧為上。
而這時白雲侯召喚議事,是不是已經有了什麽策略呢?
具體內容,還要到場才知道。
此刻,在蕭雲等人未到達之前,主帳之內,白雲方隻有三個首腦存在,白雲侯、華章、張盼。
似乎先前已經議過什麽了,白雲侯猶豫道:“這麽做,蕭雲真的會上套嗎?”
上次蕭雲的假死驚魂之計,讓他印象深刻,這次定出來的計策,怕又會搞砸。
張盼搖搖頭,道:“侯爺,這次與上迴不同,上一迴,可以說不夠光明正大,蕭雲整出那麽一出,咱們也無可奈何,但這次,將是很正常的軍機調動,蕭雲也萬萬沒有理由拒絕的。”
白雲侯一陣沉默,才道:“……讓蕭家軍對戰夕照城主,我怕的,其實是蕭雲會選擇避戰退出,到那時,咱們就得不償失了。”
華章此刻也道:“我想依照蕭雲的風格,無論前麵有多麽強大的軍隊,都不會輕易退卻的,不然若是避戰而走,他先前在白雲軍中所建立的全部威望、功業都將毀於一旦,那時刻,他就不得不實質上退出白雲軍了。”
而這最後一點,也是白雲侯最為期盼的。
看主子依舊有質疑,張盼又補充道:“到了彼時,雙方將唯一戰無他途,如此,不論是誰勝了,獲利最大的都隻會是我們!”
白雲侯其實也知道兩謀士定出的這一計略合理無比,最終一點頭,下決斷道:“好,就這麽辦了!”
而此刻,白雲軍、蕭家軍雙方的將領們邊走邊談的聲音已經在帳外了,三人也忙做出最正常的樣子,靜默等待。
不久之後,雙方再次坐在了大地圖所形成的方桌周遭。
居中的,是白雲侯,其後左右是華章與張盼。
而前方兩列,一側是蕭雲、諸葛治為首的蕭家軍首腦,另一側,則是金良、蘇七、趙苟等白雲軍將士。
看著桌麵地形圖,白雲侯直點主題道:“仔細思索了三日,本侯決定作出其下戰略安排。”
眾人道:“侯爺請講。”
白雲侯於是道:“由於此次戰線為二,相隔千裏,我軍需要同時對兩方進行征討,雙線攻略!”
眾人皆點頭。
雖然也有單獨攻擊某一方麵的選項,但是,夕照城主也不是坐以待斃的,若突破口放在西麵,子午雙城那裏,在東南麵,夕照城內的守軍就可能傾巢而出,對白雲軍缺乏兵力的地域進行攻伐,那麽,先前接收下來的哪些地方就會再次淪陷,瑣碎兵力也將被擊潰,甚至,夕照軍會直接繞到前線白雲軍後方,前後夾擊;換了突破夕照城這裏,結果也會是一樣。
所以,白雲軍唯有在兩線都布局大量兵力,即便不是攻擊城池,也要防禦看守住陣線。
即是說,敵我雙方實則已經形成了互相牽製的局麵。
白雲侯最後道:“因而,本侯建議,蕭家軍方麵,將在元帥蕭雲手下,進軍夕照城,而剩餘將士,則隨著本侯,遠征子午雙城……諸位有何意見?”
他問的重點,其實就是蕭家軍方麵。
蕭雲等陷入了思索。
分兵兩路,這種決策,在意料之中,而蕭家軍攻略目標,變成夕照城,也很如自己等的心意,畢竟,夕照城處於東南麵,正好與蕭家軍實際控製的現有版圖形成對接,而在後方支持上,也不會斷層,不然遠行到子午城那麵,就跟後方完全孤立了。
隻不過,讓蕭家軍獨成一軍,麵對敵人,這一點,利益所在,還是難以承受。
諸葛治道:“侯爺,蕭家軍目前隻有四萬人,而夕照城為對方首府所在,想必城高牆厚,兵力眾多,靠這麽些人,恐怕難以將其攻破。”
更不用說,夕照城主想必也會據守於此城池內,他的身邊,兵怎麽可能少了?
這種決議太過不公。
當然,這個意見,由領袖蕭雲來提出,就不太好了,隻好自己這個謀士道明。
白雲侯忙道:“這一點,諸葛先生多慮了,首先,蕭家軍的首要任務,是看住夕照城內敵兵,不讓其由其中出來,進行突襲破壞,而真正承擔攻城任務的,則是子無雙城方麵的軍隊,其次,也是源於我們剛剛打探到的一條情報。”
情報?
華章在旁解釋道:“其實是這樣的,我們從潛身在夕照城方麵的細作那裏知曉,夕照城主本人,已經親率數萬大軍,前往了子午城方麵,而城內,隻剩下三萬軍隊不到,想必,他是覺得,夕照城城防最為堅固,以三萬軍隊,足以抵擋更多的白雲軍,反而是西麵,城有兩個,就是風險加倍了,他當然放心不下。”
原來如此?
這種情報,來的倒當真是時候,諸葛治卻對這一點非常**。
畢竟,蕭家軍成立未久,情報運作方麵還不完善,尤其是對於收縮後的夕照城地盤內的詳實,更沒有途徑,也做不到即時,所以,很多時候,不得不與白雲軍信息共享。
但是,這畢竟還是白雲軍的自說自話,沒有安全感可言。
所以,諸葛治鐵扇搖動一陣後,還是道:“侯爺好意,咱們深深知悉,隻是,軍情方麵向來風雲不定,萬一這其中有了變數,四萬蕭家軍,恐怕會有負侯爺所托啊。”
這句話,不知是某種潛隱的威脅,還是在講述事實。
白雲侯沉思了半天,忽然像要付出什麽一般,咬牙道:“既然如此,本侯也不敢不投桃報李……蘇將軍、趙將軍!”
突然被點名,金良之後坐著的蘇七、趙苟二將領立刻起身,道:“在,侯爺請吩咐!”
白雲侯轉向蕭雲這邊,道:“蕭元帥,還有諸葛先生,蘇將軍、趙將軍是我手下兩員大將,能力皆不凡,也與蕭家軍有所熟識,此次戰役,本侯就他們暫時劃撥給蕭家軍,並各自帶一萬人過去,如何?”
這一點,倒稍出蕭家軍意料,畢竟,劃兩將與兩萬人過去,蕭家軍規模增為六萬,內部比例四比二,也依舊是蕭家軍主導,不虞生出大變,更重要的,是白雲侯若想耍什麽陰謀手段,這兩萬兵將也難以逃避。
所以,在一段思索後,蕭雲見下麵人都沒意見,拍板答應道:“那麽,就依照侯爺所言,如此分兵吧!”
諸葛治謹慎起見,雖然依舊覺得有不妥之處,也不好於現下說了。
而對麵,蘇七、趙苟一齊拱拳道:“屬下此後就有勞蕭帥照顧了。”
兩人自那次對陣嗜血軍後,可謂再此成為蕭雲手下。
到此,戰略大計算基本定下來,剩下的,就是具體細節了,不一一贅述。
而就在主帳中,首腦們商議軍機的時候,趙舍以及常飛燕,正騎著馬在野外馳騁。
更後麵,則是不遠不近跟隨的四刀客。
他們忖度著,兩人這是“夫妻”野遊談心,自然不好打擾。
常飛燕拍馬追上癲狂過一陣的趙舍,提起話頭,道:“小侯爺,侯爺跟蕭大哥他們,想必正在商議進軍夕照城方麵的事,比難道不想參與參與?”
趙舍放緩馬速,不在意道:“嗨,那種軍機商議,枯燥至極,而且,一開就是一個時辰以上,我可不想磨耗工夫。”
事實上,幾日前的早談,趙舍就在場旁聽,見眾人議了半天,也沒定出什麽計劃來,無聊之下,就獨自出了帳篷,而今次的事,自然也不想參加了。
“何況”,趙舍補充道:“我也不覺得有什麽奇思妙想可以出爐的,地形圖就明明確確地擺在那裏,一目了然。”
“真有了什麽決議的話,咱們全麵的投入、加進去就是了。”
“此刻,大戰前夕,還是好好放鬆,放開一切心事的為好。”
趙舍說著,麵朝太陽,閉起雙目,一副萬般享受的樣子。
常飛燕看著,不覺心想,這個小侯爺,初看起來是個萬事不上心的紈絝,就像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大哥常飛鴻一樣,但相處越久,就越發現,其實,他並非那種單純的粗線條,一切事情,他實際都潛意識有思索,也有決斷,隻不過,不願束縛於俗套罷了。
此刻的狀態,就是例證。
常飛燕不由失笑,道:“也對……不論什麽事,不久之後,總會知道的。”
說完,她也學趙舍一樣,抬頭沐浴日光。
良久,趙舍停下,道:“迴程吧。”
常飛燕一點頭,掉馬頭馬跟上了他。
到了營地之後,趙舍見主營帳帳門開著,像是事情已經商議完了的樣子,父侯等,以及大哥蕭雲等,都不在了,想必已經迴營。
不過,不遠的地方,卻有一個人在對著麵前兩個將領耳提麵命。
竟是金良,以及身份下於他的屬下蘇七、趙苟。
這三個,可以說都是因著自己,才有了今天之一切,所以,自己也對此三人有著特殊的緣分。
趙舍不覺就放慢了馬,悄步由側麵行過去,想聽聽他們在講什麽。
而常飛燕隻好也下了馬,尾隨其後。
附耳中,隱約聽金良以鄭重的語氣囑咐道:“一定要注意生身安全,當進時進,當退也該退……很多話侯爺並不好明說,你們好好體會就是了。”
蘇七、趙苟忙道:“咱們記住了,到了蕭家軍中後,一方麵要聽蕭元帥的調令,另一方麵,也要金良保全自己,以及那兩萬兵士的性命。”
金良鬆一口氣,道:“這我就放心了,唉……”
“到蕭家軍中”?這是怎麽迴事?
趙舍再也忍不住好奇,由藏身處走出,對金良道:“金將軍,蘇七、苟子,你們談的是什麽,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金良一看是趙舍,一驚,強笑道:“小侯爺好。”
蘇七趙苟也連忙行禮。
趙舍不滿道:“別想糊弄過去,怎麽迴事,給我講清楚!”
金良見瞞不過,就先讓蘇七趙苟離去,自行準備軍務,才對趙舍解釋道:“是這樣的,小侯爺,剛剛主帳商談,形成了決議,白雲軍分兵兩路,一路是蕭元帥的四萬蕭家軍,征東南麵,蘇七、趙苟各領一萬人馬加入,剩下的兵將,則隨著侯爺,遠征西麵……不久後,想必兩軍就會進行分別。”
什麽?要分兵?
趙舍一時摸不清這裏麵的門道,撐著下巴半天無語,金良不由提醒道:“小侯爺?”
趙舍不發話,他也不好離開。
趙舍這才清醒,擺擺手道:“哦,你去忙吧。”
金良離去後,趙舍才心想:父侯該不會在打什麽主意吧?
再一想想上一次大哥蕭雲的假死事件,也依舊疑點重重……
此刻,旁聽了一切的常飛燕從旁走出,歎道:“要分兵了,看來,咱們要跟蕭大哥暫時告別了。”
趙舍一愣,才想起這個最關鍵的問題。
要分兵了,他該跟著誰?
那一日,兩軍各自拔營,相別,首腦們於軍前,各自出囑咐祝願之語,無非要保重,取得勝利之類,總之是場麵話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