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可辨識
而這刻,蠻王終於決定要讓兵士吹響止息號,不過,令還沒下,就停在了那裏。請大家搜索(&¥)看最全!
竟有一個人突然現身在了角鬥場中,蕭雲身側,而此人,原先在何處,怎麽到達的,場上人雖多,竟無一人事先察覺。
再看其相貌,身著卦衣,手執拂塵,年歲不可辨識,但那份高手的氣質,卻是明顯的,僅僅是一個帶有威嚇的眼神過去,就將本能性很強的猿王嚇得停留原地,再不敢動彈。
此人,當然就是太陰真人。
太陰真人自蕭雲跟隨兀突昇等入山後,也自行離隊,潛行到了幽燕山的另一個方位,利用自己超卓的功力,從險難處入山,那些地方,自然也沒有什麽蠻軍把守。
不過,這也費了他不小的工夫,而且,因著路線的不同,也完全避開了前山山道上的蕭雲,直至到了這山城營寨之中,直接尋找到蠻王的所在,潛伏暗中,才在後來見到了蕭雲,更聽聞了蠻王提出的那個結盟的條件。
不知那“對手”詳實的自己當然也不好現身說什麽,而是一路尾隨到了角鬥場,在蕭雲不支的一刻才出場。
蕭雲雖不知太陰真人到來的具體緣由,想必出發點也是自己的安全,不由稍微感動。
太陰真人幹脆了許多,執起蕭雲手腕一探,道:“你的內息已經枯竭,不可再行拚鬥……我看這場挑戰也沒有什麽公道可言,對方也缺乏結盟的誠意,蕭雲,我們下山去吧。”
後半段,他刻意提高了聲音,以讓蠻王聽到。
蠻王和兀突昇臉上多少都不好看,但也一時說不出什麽。
忽然,蕭雲像是想到了什麽一般,向太陰真人道:“道長,可否將掌托於我後背,借真氣一用?”
太陰真人雖不知蕭雲意圖,也完全沒有拒絕的意思,默默點頭後,以一掌貼在蕭雲後背輸功穴,將蕭雲半扶了起來。
一股龐大而相性符合的真氣緩緩遍布蕭雲周身,並在體內聚集了在了一起,成為動用之源池。
蕭雲經這精純的內息一輸送,立刻渾身暢快,身體站直,向天看了一眼,平視時,鎖定對麵正不知所措的猿王,做出了一件震驚全場的事!
他竟然開始模擬某種叫聲,這叫聲,似獸似靈,由小及大,由生疏到熟悉,越來越高昂,越來越威武,而至後來,竟然如蛟似龍,震動天地,威懾一切!
原來,這是蕭雲的一項獨特本事。
在多年之前,於五連峰上修行之時,他由於常熏染到靈王小白馴服山中猛獸的嘯聲,開始學習,模仿,逐漸似模似樣,成為了自己的一種愛好習慣,及至自己一嘯叫,走山時那些獸類都主動躲避;而在後來,行走江湖時,在護送棺木至武林盟總舵,卻被金良率馬賊於夜中偷襲時,他為了驚退群賊,就使出了這一招,果然,馬賊坐騎受到驚嚇,難以控製,不得不退去;而後,月魔教中,由於接收了一個會變聲的奇人“各一半”,蕭雲對這項本事,由表麵技巧上升到了理論,直到後來,在洞頂山中,與韓千雪共處時,第二次利用,嚇服了黑熊大黑。
這第三次的利用,模仿目標,則是東海之中曾朝夕與自己相處,並隨往協助征過倭奴的蛟獸空海,空海的聲音,則與先前的那些猛獸完全不同,可謂整體上提高了一個檔次,這樣的聲音,當然聲勢是非同凡響的。
所以,這聲音之下,不僅是下階生物的猿王嚇得渾身顫抖,連四周那些觀戰的士兵、將官都麵容失色,甚至雙手捂耳。
蠻王和兀突昇也不能無動於衷,心神震動。
良久,蕭雲停嘯,太陰真人也緩緩收了輸功,並在蕭雲體內留下了一些。
而這刻,對麵猿王已經完全的趴伏在了地上,再不敢妄動。
那麽,蕭雲可謂贏了。
觀望台上,蠻王忽哈哈大笑,道:“果然威風無敵之人,嗜血將輸給你,也不算辱沒了他……好,本王與你的仇恨就此了結,並依照前言,結下盟約!”
到此,蕭雲是真正長舒了口氣。
此幽燕山中一行,雖然過程艱難跌宕,結局也算圓滿。
忽然,有兵士麵色焦急來報什麽,兀突昇上前側耳聽了後,對蠻王,同時也是對蕭雲道:“大王,山下那些蕭家軍說一個時辰快到了,讓咱們放他們的元帥下山,不然就放火攻山!”
放火麽?
蠻王心想,倒是一個明智也有威脅力的策略。
畢竟,這座山對自己等的意義不僅是一個營寨,還是生存的地方。
思及此處,知道不能再耽擱了,蠻王道:“蕭兄弟,咱們就一同下山,去向貴軍宣布結盟之事,如何?”
他既然主動提出下山,而不是請諸葛治等人入山,看得出是語出真誠,蕭雲即刻道:“如此,就有勞大王了!”
幽燕山下,兩方首腦匯聚,互述善意,並完成了結盟的一切過程,歃血、飲酒,文,諸般齊全。
事畢,蕭家軍婉拒了蠻王留駐同歡數日的好意,定下了日後再會的約定,就此離去,可謂此行凱旋了。
而南國這邊,迴歸幽燕山中後,不知為何,蠻王麵上沉重,吩咐了兀突昇隨著自己。
兀突昇從未見過大王如此正宗而又隱藏神秘的樣子,不覺好奇地隨上。
兩人進入的,竟是隻有高級祭司才可以進入的山中祠堂。
兀突昇第一次進到這種地方,不由好奇地四下觀望,最後,到了一處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蠻王依照南國的祭祖方式,進行了祭拜,兀突昇自然也不敢怠慢,隨著拜了。
之後,竟見蠻王於供桌某一處按動了機關,就見,戛戛聲中,竟有一幅畫像於牌位後浮升了出來,畫質泛黃,顯然已經存在了很久很久。
兀突昇大奇,但由於對祖宗的敬仰,也沒敢昂頭細看。
蠻王忽道:“兀突,還記得咱們是因為什麽帶兵與子民入中原的嗎?”
兀突昇背誦一般道:“尋找可以一個結束這亂世的人,進行輔佐。”
蠻王道:“不錯,但是,我們實則需要尋找的,是某一個人,而非一類人?”
兀突昇滿頭霧水,道:“屬下有些不理解。”
蠻王悠悠道:“我南國的文明曆史,其實隻有數百年,數百年前,南國僅是一片蠻荒落後之處,連文字都沒有,是一群戰亂中從中原遷移過來的人,改變了那裏,而那些人,源自被滅了國的青雲國,所以,南國的正式國名,就是青雲國……這些祖先,有祭祀的文化,他們始終在祈禱著,自己那位分離後生死不知的皇子能再次降臨人世,重建大青雲國,帶來輝煌,並且寓言,幾百年後的現在,皇子的今世會再次出現,讓後人把握住這個機會,這個寓言,就在每一代的祭祀中流傳了下來,直到現在……兀突,你抬頭,仔細看看那畫像,可有幾分熟悉感?”
兀突昇這才抬起頭來,仔細看去。
這一看,他不由大驚,脫口道:“這不是那蕭——”
意識到也許不可講出來,兀突昇半途停了。
蠻王歎道:“我自小就對祭祀好奇,但這種好奇,不是癡迷,而是質疑,想在足夠了解這種文化之後,將其推翻,於是,我成了其中一員,也開始接觸這個最機密的寓言,我當然是更加不相信的,一個人數百年了,肯定已經成為了過去,人們祈禱他再次出現,不過一種懷念,前輩們不應該將自己的心願強加給後輩,不過,這種觀點我沒有機會發出來,因為,我成了國王,而祭祀的身份,可以增加權力的堅厚度……但是,恰巧,就在今日,我見到了一個人,竟然與畫像有著八分相似,不僅如此,他還練過兩關試煉,並過了那死亡浮橋,這些,又代表了什麽,祖先的寓言,莫非是真的?”
“我依舊不相信,我對祖傳下來的要輔佐此人的那宿命感,萬分抗拒,所以,一時之間,我竟生出了讓此人消失的念頭,所以,才提出了對戰猿王的條件,卻沒想到,他竟真的勝了,勝得不可思議,口中竟能發出不似人類所有的蛟龍之音……”
“對於這一切,兀突,如若是你,又該怎麽做呢?”
蠻王竟扭過頭來,眼中,滿是迷惘。
兀突昇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半天才道:“如果真是天佑的人,應該具備強大的命運能量,能夠最終戰勝一切敵人,還是看看,他們能不能在接下來打敗夕照城主吧……”
“是啊……”
祠堂之中,是兩聲長長的感慨。
而蕭家軍離開了幽燕山,行了一晚,紮營之後,蕭雲忽將諸葛治請到了營帳,說出了白日於山寨之中,蠻王所道出的他與嗜血將、夕照城主的關係,以及自己的推測。
“什麽?!”
諸葛治當即鐵扇停止擺動,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我覺得此行有些古怪,原來關鍵點在這裏,在我們不知道真相的地方……公子,這件事,你有沒有對老任他們說過?”
蕭雲搖頭,道:“我怕影響軍心,還沒有對任大哥道明。”
諸葛治聽了,似乎稍稍放心,開始在帳內來迴走動,急速思索,最後站定,道:“還是要向他們道出我們這趟行軍的幕後原委,不過,不是想激發他們的情緒,而是想請他們幫忙演一出戲……”
看來,是該讓那位侯爺知道,有些把戲,是不可以玩第二次的了……
而此刻,數百裏外,白雲侯正行走在那座木樁八陣圖中。
上次戰役後,由於遷移匆忙,諸葛治並沒有下令將八陣圖破壞,而白雲侯事後綜合所有情報,判斷出了之所以能對嗜血軍取得大勝,就是靠的這座似乎蘊含神鬼之能的陣法。
於是,在戰局陷入僵持未定的現在,白雲侯就領著人親自前來參觀這座陣,以參詳訣竅。
他身邊,除了一大堆兵士,還有金良、華章等將領謀士,還多出一人:張盼。
張盼前些日子確實病了,但現在,他神采奕奕,恰如投到了滿意巢穴的良禽。
白雲侯邊參觀邊讚歎:“好一座精妙的陣!”
這座陣規模龐大,從地理成分上講,涵蓋上中下三個位麵,上,即是那木製城牆,可布弓箭手,設箭塔,還有觀風傳令的旗台;中,則是木樁隔絕開來的過道,阡陌交通,如迷宮,似八卦,仿自然;下麵,聽講解還有互相連通,並與各路城牆相銜接,隨時中轉調動的地道。
這種三位一體的布局,自然會讓對此陣沒有半點知識的嗜血軍大大失利。
幸好,這座陣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白雲侯下令,道:“將這座陣立刻畫成對應的縮略圖,再結合大戰當日的指揮細節,好好研擬,形成本,以在全軍教授!”
不得不說,白雲侯還是有幾分眼光的,這座陣法,其真實意義還不是單純的這些木樁,而是在已經實踐過的實際戰爭中的那些實況,每一段的指令、布局,都具備戰例的價值,其絲毫不是那些道門玄士滿嘴五行八卦的口頭本事,可謂是對全軍陣法以及全局知識的大普及。
金良等將領皆有參加這八陣圖的訓練以及實戰,對陣法的妙用更為相信,就齊整地應道:“是!”
但是,白雲侯旁邊的華章卻麵有異色,遲疑後道:“侯爺,莫怪我潑冷水,即便將當時的所有指令以及戰況記錄下來,加以分析,咱們能學到的本事,也隻是十之一二,換句話說,僅是皮毛。”
白雲侯一愣,看了看華章,失笑道:“華卿,我知道你雖然向來自謙,但智謀可半點不弱的吧,怎麽口吐如此沒信心的話?”
看蛧小說本
而這刻,蠻王終於決定要讓兵士吹響止息號,不過,令還沒下,就停在了那裏。請大家搜索(&¥)看最全!
竟有一個人突然現身在了角鬥場中,蕭雲身側,而此人,原先在何處,怎麽到達的,場上人雖多,竟無一人事先察覺。
再看其相貌,身著卦衣,手執拂塵,年歲不可辨識,但那份高手的氣質,卻是明顯的,僅僅是一個帶有威嚇的眼神過去,就將本能性很強的猿王嚇得停留原地,再不敢動彈。
此人,當然就是太陰真人。
太陰真人自蕭雲跟隨兀突昇等入山後,也自行離隊,潛行到了幽燕山的另一個方位,利用自己超卓的功力,從險難處入山,那些地方,自然也沒有什麽蠻軍把守。
不過,這也費了他不小的工夫,而且,因著路線的不同,也完全避開了前山山道上的蕭雲,直至到了這山城營寨之中,直接尋找到蠻王的所在,潛伏暗中,才在後來見到了蕭雲,更聽聞了蠻王提出的那個結盟的條件。
不知那“對手”詳實的自己當然也不好現身說什麽,而是一路尾隨到了角鬥場,在蕭雲不支的一刻才出場。
蕭雲雖不知太陰真人到來的具體緣由,想必出發點也是自己的安全,不由稍微感動。
太陰真人幹脆了許多,執起蕭雲手腕一探,道:“你的內息已經枯竭,不可再行拚鬥……我看這場挑戰也沒有什麽公道可言,對方也缺乏結盟的誠意,蕭雲,我們下山去吧。”
後半段,他刻意提高了聲音,以讓蠻王聽到。
蠻王和兀突昇臉上多少都不好看,但也一時說不出什麽。
忽然,蕭雲像是想到了什麽一般,向太陰真人道:“道長,可否將掌托於我後背,借真氣一用?”
太陰真人雖不知蕭雲意圖,也完全沒有拒絕的意思,默默點頭後,以一掌貼在蕭雲後背輸功穴,將蕭雲半扶了起來。
一股龐大而相性符合的真氣緩緩遍布蕭雲周身,並在體內聚集了在了一起,成為動用之源池。
蕭雲經這精純的內息一輸送,立刻渾身暢快,身體站直,向天看了一眼,平視時,鎖定對麵正不知所措的猿王,做出了一件震驚全場的事!
他竟然開始模擬某種叫聲,這叫聲,似獸似靈,由小及大,由生疏到熟悉,越來越高昂,越來越威武,而至後來,竟然如蛟似龍,震動天地,威懾一切!
原來,這是蕭雲的一項獨特本事。
在多年之前,於五連峰上修行之時,他由於常熏染到靈王小白馴服山中猛獸的嘯聲,開始學習,模仿,逐漸似模似樣,成為了自己的一種愛好習慣,及至自己一嘯叫,走山時那些獸類都主動躲避;而在後來,行走江湖時,在護送棺木至武林盟總舵,卻被金良率馬賊於夜中偷襲時,他為了驚退群賊,就使出了這一招,果然,馬賊坐騎受到驚嚇,難以控製,不得不退去;而後,月魔教中,由於接收了一個會變聲的奇人“各一半”,蕭雲對這項本事,由表麵技巧上升到了理論,直到後來,在洞頂山中,與韓千雪共處時,第二次利用,嚇服了黑熊大黑。
這第三次的利用,模仿目標,則是東海之中曾朝夕與自己相處,並隨往協助征過倭奴的蛟獸空海,空海的聲音,則與先前的那些猛獸完全不同,可謂整體上提高了一個檔次,這樣的聲音,當然聲勢是非同凡響的。
所以,這聲音之下,不僅是下階生物的猿王嚇得渾身顫抖,連四周那些觀戰的士兵、將官都麵容失色,甚至雙手捂耳。
蠻王和兀突昇也不能無動於衷,心神震動。
良久,蕭雲停嘯,太陰真人也緩緩收了輸功,並在蕭雲體內留下了一些。
而這刻,對麵猿王已經完全的趴伏在了地上,再不敢妄動。
那麽,蕭雲可謂贏了。
觀望台上,蠻王忽哈哈大笑,道:“果然威風無敵之人,嗜血將輸給你,也不算辱沒了他……好,本王與你的仇恨就此了結,並依照前言,結下盟約!”
到此,蕭雲是真正長舒了口氣。
此幽燕山中一行,雖然過程艱難跌宕,結局也算圓滿。
忽然,有兵士麵色焦急來報什麽,兀突昇上前側耳聽了後,對蠻王,同時也是對蕭雲道:“大王,山下那些蕭家軍說一個時辰快到了,讓咱們放他們的元帥下山,不然就放火攻山!”
放火麽?
蠻王心想,倒是一個明智也有威脅力的策略。
畢竟,這座山對自己等的意義不僅是一個營寨,還是生存的地方。
思及此處,知道不能再耽擱了,蠻王道:“蕭兄弟,咱們就一同下山,去向貴軍宣布結盟之事,如何?”
他既然主動提出下山,而不是請諸葛治等人入山,看得出是語出真誠,蕭雲即刻道:“如此,就有勞大王了!”
幽燕山下,兩方首腦匯聚,互述善意,並完成了結盟的一切過程,歃血、飲酒,文,諸般齊全。
事畢,蕭家軍婉拒了蠻王留駐同歡數日的好意,定下了日後再會的約定,就此離去,可謂此行凱旋了。
而南國這邊,迴歸幽燕山中後,不知為何,蠻王麵上沉重,吩咐了兀突昇隨著自己。
兀突昇從未見過大王如此正宗而又隱藏神秘的樣子,不覺好奇地隨上。
兩人進入的,竟是隻有高級祭司才可以進入的山中祠堂。
兀突昇第一次進到這種地方,不由好奇地四下觀望,最後,到了一處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蠻王依照南國的祭祖方式,進行了祭拜,兀突昇自然也不敢怠慢,隨著拜了。
之後,竟見蠻王於供桌某一處按動了機關,就見,戛戛聲中,竟有一幅畫像於牌位後浮升了出來,畫質泛黃,顯然已經存在了很久很久。
兀突昇大奇,但由於對祖宗的敬仰,也沒敢昂頭細看。
蠻王忽道:“兀突,還記得咱們是因為什麽帶兵與子民入中原的嗎?”
兀突昇背誦一般道:“尋找可以一個結束這亂世的人,進行輔佐。”
蠻王道:“不錯,但是,我們實則需要尋找的,是某一個人,而非一類人?”
兀突昇滿頭霧水,道:“屬下有些不理解。”
蠻王悠悠道:“我南國的文明曆史,其實隻有數百年,數百年前,南國僅是一片蠻荒落後之處,連文字都沒有,是一群戰亂中從中原遷移過來的人,改變了那裏,而那些人,源自被滅了國的青雲國,所以,南國的正式國名,就是青雲國……這些祖先,有祭祀的文化,他們始終在祈禱著,自己那位分離後生死不知的皇子能再次降臨人世,重建大青雲國,帶來輝煌,並且寓言,幾百年後的現在,皇子的今世會再次出現,讓後人把握住這個機會,這個寓言,就在每一代的祭祀中流傳了下來,直到現在……兀突,你抬頭,仔細看看那畫像,可有幾分熟悉感?”
兀突昇這才抬起頭來,仔細看去。
這一看,他不由大驚,脫口道:“這不是那蕭——”
意識到也許不可講出來,兀突昇半途停了。
蠻王歎道:“我自小就對祭祀好奇,但這種好奇,不是癡迷,而是質疑,想在足夠了解這種文化之後,將其推翻,於是,我成了其中一員,也開始接觸這個最機密的寓言,我當然是更加不相信的,一個人數百年了,肯定已經成為了過去,人們祈禱他再次出現,不過一種懷念,前輩們不應該將自己的心願強加給後輩,不過,這種觀點我沒有機會發出來,因為,我成了國王,而祭祀的身份,可以增加權力的堅厚度……但是,恰巧,就在今日,我見到了一個人,竟然與畫像有著八分相似,不僅如此,他還練過兩關試煉,並過了那死亡浮橋,這些,又代表了什麽,祖先的寓言,莫非是真的?”
“我依舊不相信,我對祖傳下來的要輔佐此人的那宿命感,萬分抗拒,所以,一時之間,我竟生出了讓此人消失的念頭,所以,才提出了對戰猿王的條件,卻沒想到,他竟真的勝了,勝得不可思議,口中竟能發出不似人類所有的蛟龍之音……”
“對於這一切,兀突,如若是你,又該怎麽做呢?”
蠻王竟扭過頭來,眼中,滿是迷惘。
兀突昇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半天才道:“如果真是天佑的人,應該具備強大的命運能量,能夠最終戰勝一切敵人,還是看看,他們能不能在接下來打敗夕照城主吧……”
“是啊……”
祠堂之中,是兩聲長長的感慨。
而蕭家軍離開了幽燕山,行了一晚,紮營之後,蕭雲忽將諸葛治請到了營帳,說出了白日於山寨之中,蠻王所道出的他與嗜血將、夕照城主的關係,以及自己的推測。
“什麽?!”
諸葛治當即鐵扇停止擺動,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我覺得此行有些古怪,原來關鍵點在這裏,在我們不知道真相的地方……公子,這件事,你有沒有對老任他們說過?”
蕭雲搖頭,道:“我怕影響軍心,還沒有對任大哥道明。”
諸葛治聽了,似乎稍稍放心,開始在帳內來迴走動,急速思索,最後站定,道:“還是要向他們道出我們這趟行軍的幕後原委,不過,不是想激發他們的情緒,而是想請他們幫忙演一出戲……”
看來,是該讓那位侯爺知道,有些把戲,是不可以玩第二次的了……
而此刻,數百裏外,白雲侯正行走在那座木樁八陣圖中。
上次戰役後,由於遷移匆忙,諸葛治並沒有下令將八陣圖破壞,而白雲侯事後綜合所有情報,判斷出了之所以能對嗜血軍取得大勝,就是靠的這座似乎蘊含神鬼之能的陣法。
於是,在戰局陷入僵持未定的現在,白雲侯就領著人親自前來參觀這座陣,以參詳訣竅。
他身邊,除了一大堆兵士,還有金良、華章等將領謀士,還多出一人:張盼。
張盼前些日子確實病了,但現在,他神采奕奕,恰如投到了滿意巢穴的良禽。
白雲侯邊參觀邊讚歎:“好一座精妙的陣!”
這座陣規模龐大,從地理成分上講,涵蓋上中下三個位麵,上,即是那木製城牆,可布弓箭手,設箭塔,還有觀風傳令的旗台;中,則是木樁隔絕開來的過道,阡陌交通,如迷宮,似八卦,仿自然;下麵,聽講解還有互相連通,並與各路城牆相銜接,隨時中轉調動的地道。
這種三位一體的布局,自然會讓對此陣沒有半點知識的嗜血軍大大失利。
幸好,這座陣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白雲侯下令,道:“將這座陣立刻畫成對應的縮略圖,再結合大戰當日的指揮細節,好好研擬,形成本,以在全軍教授!”
不得不說,白雲侯還是有幾分眼光的,這座陣法,其真實意義還不是單純的這些木樁,而是在已經實踐過的實際戰爭中的那些實況,每一段的指令、布局,都具備戰例的價值,其絲毫不是那些道門玄士滿嘴五行八卦的口頭本事,可謂是對全軍陣法以及全局知識的大普及。
金良等將領皆有參加這八陣圖的訓練以及實戰,對陣法的妙用更為相信,就齊整地應道:“是!”
但是,白雲侯旁邊的華章卻麵有異色,遲疑後道:“侯爺,莫怪我潑冷水,即便將當時的所有指令以及戰況記錄下來,加以分析,咱們能學到的本事,也隻是十之一二,換句話說,僅是皮毛。”
白雲侯一愣,看了看華章,失笑道:“華卿,我知道你雖然向來自謙,但智謀可半點不弱的吧,怎麽口吐如此沒信心的話?”
看蛧小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