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思索


    諸葛治淡淡搖了搖頭,道:“我輔佐的是公子,不論他是何種身份,都沒有差別。: (?? .


    話如此說,張盼還是難以相信,隻不過,也想不出疑點就是了。


    良久之後,大概是經過了充分思索,眾人再次將目光聚向蕭雲。


    張彥率先道:“公子要投靠白雲侯,倒也不能算突兀,畢竟,我們大多原出自月魔教,昔日多數教眾以及百姓都投向了白雲侯,今日我們此種決斷,也算先前的延續,行為意向保持了一致,也避免了將來與很多那些不太可能轉移過來的白雲軍中我教教眾為敵,隻是,憂慮也是不小的。”


    成繼道:“不錯,白雲侯此人,雖說也算雄才大略,但是,心性並不算太包納,怕就怕,公子受到忌憚,被不公正對待。”


    自古投誠後,因喪失了手中籌碼,反被冷藏壓製的例子數不勝數。


    任九重也道:“我讚成張、成二位的話,投靠白雲侯,可以,但要避免將來諸多可能發生的現實,最好,此刻就想出種種辦法來,以備不測。”


    話是這麽說,投靠後地位整個翻轉,主動性喪失大半,萬全且自由的策略可並不好想,所以,廳中人一時苦惱住。


    這時,忽聽廳門之外隱約的人聲。


    “我聽說,大哥正在舉辦議事,讓我進去,我也想聽聽。”


    似乎是趙舍。


    那守門衛兵為難道:“趙公子,元帥並無特別指明請您到場,這個……小的也不敢做主啊。”


    開玩笑,你畢竟是一個外人,而廳中我軍首腦說不定正在舉辦事關我軍機密的會議,怎可讓你進去?


    趙舍像是也知道跟衛兵沒必要掰扯,向大廳的方向提聲喊道:“大哥?”


    廳內,眾人目光都聚向主持者蕭雲,麵上多少有些尷尬與無奈,畢竟,大夥兒所討論的正是不好讓趙舍參進來的話題,偏偏還沒出來結果的時候,這個小侯爺來攪合了。


    蕭雲倒是坦然許多,對門外放話道:“衛兵,讓小侯爺進來吧!”


    門戛然開了,一個人走進來,又闔上,轉對廳內,大略一掃視,見所有首腦齊至,多數看向自己時感覺微妙,想到什麽,他的眼底是掩飾不住的震驚與擔憂。


    趙舍頗有些迫不及待的味道,自尋座位坐下後,笑嘻嘻地道:“大哥,諸位,議什麽呢,若不是什麽高度機密,不妨讓小弟也參與一番,說不定能提出什麽意見呢?”


    眾人心道:很可惜,這話題,恰巧不太好讓你表達意見。


    所以,一時倒沒有人接話迴答,即便是蕭雲,也在醞釀中。


    忽聽諸葛治直截了當道:“小侯爺,我們在討論的是加入白雲軍的事,而且,已經大致決定這麽做了了。”


    什麽?!


    先前一直未有參加討論的諸葛治這麽一開口,吃驚無數。


    畢竟,這種大的,關乎蕭家軍前途命運走向的決斷,即便真的選擇了,也必然不能魯莽投靠,而是要商定出輔助的策略,諸葛治身為目前軍中第一謀士,怎會在塵埃未定的時刻向最不該透露的人直言出來?


    最為不敢相信,也對諸葛治智謀最為了解的張盼尤其驚詫,心想,諸葛啊諸葛,你又讓我參不透了,你方才未有提半點建議,已失謀士之責,現在又“莽撞”自揭底牌,莫非不明白那話的分量?


    但是,又想到昔日同為武林盟客卿時,諸葛治少有發言,但一旦開口,必然都是定鼎之計,因此,張盼又把不準了,急思諸葛治用意。


    “真的?!”


    趙舍當即從座中騰地起身,麵上是意料之外的又驚又喜,轉向蕭雲,語氣急迫地追問道:“大哥,是真的嗎?!”


    麵對那期盼的目光,蕭雲最終點了點頭,微笑道:“是真的。”


    哪知,諸葛治接著就說:“不過,小侯爺,我們同時也商定出了一個條件。”


    趙舍此刻心情大好,大包大攬拍胸口道:“我相信大哥,你說吧。”


    諸葛治鐵扇一收,鄭重道:“好,首先,保留蕭家軍的旗號,公子的元帥之位也要保留。”


    一聽到這句話,眾人懸起的心才初步放了下來,這其實也是自己等人期盼的,有了這一條,就可以保證自己等人在歸順後被打散分流,蕭雲也一直會有領兵權,由此判斷,諸葛治發那番言論,已經有了萬分的備案,就細心聽下去。


    趙舍並未遲疑,當即迴答道:“這個當然,即便你不說,我也會向父侯提起的,昔日在江湖之中,大哥對我諸般信任,也讓我真真正正走了一迴江湖之路,所以,那時候我就發了誓,若到軍中,就請賜大哥元帥的位子,現今正好還省了一半的工夫呢。”


    諸葛治接近著講的第二點,則多少有些石破天驚。


    他道:“其次,我軍的這種歸順,將采取一種非同一般的歸順方式。”


    趙舍奇道:“諸葛先生請細言。”


    諸葛治道:“即是半聯盟歸順……我軍可承諾永不稱霸,不追求問鼎之業,即是說,不追求地位在白雲侯之上,且加入白雲軍體係,這是歸順的一麵;而同時,我軍也將不同於其他歸順之將,至少是在前期,將保持很大的軍隊獨立性,我軍可輔助白雲侯終至九五之尊,在此期間執行攻略、戰役,自我擁有管理權,這是所謂聯盟性!”


    “此點也答應的話,我方的歸順,才真正安心無憂慮,不存芥蒂。”


    原來如此!!


    這一下,廳中嗡嗡議論起來。


    張盼尤其渾身顫抖了一下,不自覺想:“高,實在是高!而且,抓住了關鍵之點!兩軍聯盟,本也該是可供選項之一,隻不過,蕭家軍目下勢力還太弱,主動提聯盟,白雲侯不太可能答應,更重要的,聯盟這種東西,隨時可以找理由打破,白雲侯也不會對蕭家軍的威脅鬆懈,但是在歸順前提下的聯盟就不同了,首先,蕭家軍放棄了逐鹿江山的目的,已不算白雲侯對手,其次,充分的主動性,將保證蕭家軍進行的是與白雲侯一樣的任務,都是努力在統一祖龍,考慮到蕭雲和諸葛治入軍隊的真正催動,不論最後接手江山的是誰,這一遭亂世之行都算完整走過了,不會有負兩人的宏圖大誌,可謂一舉兩得……更不用說,加入白雲軍體係後,依托龐大勢力和版圖,攻略諸城的能力以及速度都可大增!”


    諸葛啊諸葛,看來你是費盡心機,也要實現昔日“輔佐明主,一展才學”的目標啊!


    反倒是自己,被功利之心拘囿著,不太放得開念頭。


    張盼已是無話可說。


    其他人也多少聯想到了諸葛治的用意,都是大感佩服,且配合著話頭附和道:“不錯,答應此點,我方才沒有後顧之憂!”


    而蕭雲,一看這種眾聲一致的局麵,也不好說別的,何況,諸葛治此議也確實附和自己心意。


    趙舍忖度:不追求霸業,就不會成為父侯的終極敵人,這一條很重要;至於半聯盟的性質,父侯憑白得到一股大勢力的加入,應該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吧……


    想到這裏,趙舍一點頭,正色道:“這一點我也可以代父侯答應!”


    到此,眾人可說齊齊鬆了口氣。


    但諸葛治卻不放心、或者說提醒地道:“小侯爺,你可要知道,讓白雲侯爺答應此兩點,不見得有那麽容易。”


    帝王之心機,諸葛治反倒比趙舍明白得多,這種要求,依據自己那半年裏對各方諸侯的暗訪,對麵的夕照城城主心胸更寬廣些,對這兩點答應得可能更大,隻可惜,公子太過注重個人情誼,選擇了白雲侯。


    趙舍此刻也聯想到了父侯得獲大哥消息後對自己的態度,甚至是將自己囚禁,此迴自己逃出來,私自來見大哥,且帶迴的是如此條件寬泛的投誠軍隊,父侯當真能答應嗎?


    但是,一想到兄弟可自此不用成為敵人,甚至可並肩作戰,繼續江湖中的友情,趙舍已下了萬般決心,咬牙道:“有我在,父侯會答應的!”


    眾人也感受到了這小侯爺表情中的堅定,再也無話可說。


    畢竟,趙舍是白雲軍未來的主人,他的擔保,象征意義很大。


    諸葛治也長唿出口氣,轉向蕭雲,拱手擎扇請示道:“既如此,元帥,我軍不如趁熱打鐵,在數日之內,就規整出一支大軍,前往陣線中,投靠白雲侯!”


    蕭雲也算放下了大大一樁心事,一振奮,猛起身,道:“好!早飯時間已到,咱們先去吃飯,飯後,再商議具體事宜!”


    眾人也紛紛拍掌叫好,在廳門開後,尾隨著隊首興在一起的蕭雲以及趙舍之後,向外走去。


    院中當頭,一縷陽光罩向興奮不已的趙舍,他愉悅地振臂歡唿了一聲……


    蕭家軍戰略麵穩定,將士也比較歸心,所以,安排後續事項,倒利索容易得多。


    泰嶽城中,將遺留一萬軍隊,蕭雲請梁無憂嚴副官等留了來,以主導監管泰嶽、東海兩座城池,畢竟,他們生在這片地域,比較熟悉順手。


    至於位任了泰嶽城民政官的孟義、焦雄兩兄弟也被蕭雲婉拒了跟隨的要求,兩人能力不在武力,上前線是才能偏用,不過,兩人自我證明,說緊急時刻,當當後方的運糧官以及新攻略城池的接管人還是可以的。


    剩下諸將,則全數加入轉移的軍隊。


    於是,僅僅三日後,蕭家軍就點卯聚齊了五萬大軍,向全軍發布了行軍指令以及大致目的。


    先前被蕭雲囑托等待滯留城池內的鷹鶴二老,見了這等陣仗,才明白,前幾日夜中蕭雲所承諾的“親帶小侯爺去見白雲侯”竟是以這種方式實現的,兩人不太懂計策謀略,不過也直覺到蕭家軍做如此走向,也必是犧牲了許多東西的,當然,歸順的那兩個條件,並沒有明宣,一般人並不知道,鷹鶴二老也不可能得知。


    不過,對於歸順,鶴老遲疑道:“此種事項,幹係重大,咱們是不是立即迴歸白雲軍,向侯爺稟明一切呢?”


    鷹老沉默一陣,才道:“我看還是持重一些,先向侯爺飛鴿傳書,稟明蕭雲歸順之事,而咱們,則暫時尾隨蕭家軍,也防止突然又發生了什麽變故,導致事情走向,順便也可以監視蕭雲,保護少爺。”


    鶴老想了想,點頭道:“也隻有照此辦法了。”


    於是,在別離了恭送的泰嶽城城民,以及梁無憂等留守將士後,五萬大軍,舉著蕭字大旗,向著前線白雲軍與夕照軍膠著的地帶進發了。


    這股不疾不徐行進中的力量,已勢必改變天下諸侯的整體態勢。


    而未抵達白雲軍的半途,這支軍隊所引發的第一樁改變已經到來。


    濮陽城中,統屬著三萬軍隊的柳湘府邸,在看了一份緊急軍情的簡報後,嚇得手一哆嗦,脫落在地。


    身邊心腹副將將那份簡報撿了起來,一看,也嚇得差點脫手,心中一個寒戰。


    原來,其上說,蕭家軍五萬大軍,將士齊全,後勤完備,正從泰嶽城出發,不緊不慢地循路向著此方向而來,目的尚不確定,不多日後,即將臨近。


    副將戰戰兢兢地道:“蕭……家軍不會是想攻下咱們的濮陽城吧?”


    事實上,柳湘也是有這種憂懼才突然失態的,但為了祛除心中懼意,他還是駁斥道:“胡說,蕭家軍的打的旗號,明明是歸順白雲侯,怎麽可能突然來攻咱們,更不用說,咱們明裏還是蕭家軍勢力的成員,他們總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吧?”


    但蕭家軍真的不會中途攻打濮陽城嗎?


    柳湘與副將半點把握也沒有。


    畢竟,當初他們除去濮陽城主,將旗號更改後,所做的事就不太地道,拒絕了與蕭家軍的真正融入,而將實力收縮到了濮陽城這個大本營中,龜縮固守,以觀時局,隻保持個明麵上的下臣,這一點,想必已經引發了蕭家軍內的不滿與不信任,難保他們不會以歸順白雲侯做幌子,行出其不意攻打濮陽城之實,更何況,蕭家軍主部撤出後,當頭的泰嶽城軍隊數量就稀少了,蕭雲難道就不擔憂自己濮陽城這三萬軍隊在某一時刻抄其後巢?


    看書小說本書


    本書來自 品&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小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小七並收藏劍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