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抗之意升級
這一下,劍纓鎮百姓們也不滿了,躁動紛紛,跟出鎮口隨在鎮長之後作為鎮民代表的客棧老板娘蔡夫人薑氏踏出大聲道:“你們這些帶刀帶劍的,就連我這個婦人都知道‘是客解刃’這個道理,如果你們真的不會對任何人動手,那好吧,大家都把武器下了,我這個村婦做主,你們全員都上得山去,怎麽,辦得到麽?”
她的丈夫也即客棧胖蔡老板雞啄米道:“正是,正是,不能答應就是沒有誠意,心懷壞心!”
鎮內橋畔那些鎮民也有叫嚷說迴身去拿拿起來的真正兵器的,即便不勞煩山上弟子,也能將這數千人拒之於門外!
這一下,雙方對抗之意升級,都有叫嚷戰爭的人,展鎮長向身後連連壓手說眾,卻不見效,白眉則僅僅攤了攤手,將抉擇權交給了對方,他料定展鎮長不會真的讓鎮民冒血險。
白眉的白臉唱到了位,宗五穀這個絕妙搭檔的黑臉走了出來,對展鎮長等道:“那老鎮長,以及那些鎮民聽著,老夫宗五穀,係華山派長者,以生年八旬之名譽擔保,隻要爾等不做多餘之事,更不阻撓我方入山,我等救絕不會威脅到百姓們一絲一毫,但若爾等有涉入武林是非之心的話,那便不再是局外人,不再享有受庇護之資格,就休怪我等動粗了!”
宗五穀本來就性子急躁脾氣大,此番又不是天魔山下那等真的對百姓方有顧忌之心,早不耐了白眉那些可有可無的**,他說動手,就真的動了手,僅是提功力向前方地麵大喝下遙遙擊過去一掌,塵土飛揚後,地麵就現出一個丈許方圓的陷坑,雖然對於武人來說,單純的這種霸道掌法因耗力巨大發招緩慢難以持久和實戰,但對於震懾百姓,卻是一記當頭箭,所以鎮民們的**是真的立刻停了,也生出了真正的畏懼之心。
華山弟子們等立即群起恭奉長者並做戲聲恐嚇對方,一時氣勢比對呈一邊倒的局麵。
這時,五派中再有人走出,對展鎮長和聲笑道:“老鎮長請了,可還記得我們嗎?”
展鎮長一看,出場的是華山派掌門林如正、武當乾坤二道、峨眉定閑、少林慧能、昆侖元英方豪鄧玉一幹首腦,稍作迴憶狀,恍悟般道:“哦,是林大俠等諸位啊,據上次之別,也有數月了啊。”
原來,林如正等與這老鎮長是見過麵搭過交情的,第一次是正道盟借用劍閣做場地,他負責接待的天心等人,第二次是林如正定閑無名鎮敗走後來劍閣求助,也是展鎮長接的手。
熟客交流自然少了三分套話,林如正笑道:“是啊,據上次一別數月了,展老鎮長依然身體康健如昔啊……其實,展鎮長、諸位鎮民們,可能把我們的來意看得偏嚴重了,展老身為這劍靈山下一鎮之主,應該也知曉些這江湖大局,百姓們會評善惡,武林中也分正邪,邪魔歪道便如同惡之一方,而我五大派立派千百年,一向潔身自愛,名譽清正,可謂不須辭藻的正大門戶,而劍閣,在江湖上有著超卓之地位,是我俠道之中流砥柱,千年來拯救武林蒼生不計其數,深受我正道包括五大派的敬重,是高德之所在,所以我等怎麽會自掘墳墓妄圖挑戰劍閣呢?當然更不會對百姓們有所妨害了,且本次與前兩次同樣,是為剿滅月魔之事,是為請劍閣主持武林大義公道的,何等樣來,何等樣去,不會對劍閣或劍纓鎮有顛覆之圖謀的。”
林如正話說到這個份上,劍纓鎮百姓再行阻止或者質疑,就有些有失進退了,連鎮民中都有些在交頭接耳了,但展鎮長依舊有些猶懦不決的樣子,夾在兩方人之間,頗有些無奈的左顧右盼。
而此關頭,也是他選擇讓道或繼續找說辭拖延的關鍵點了。
忽然,萬眾之下,雙方中間空出的場地上,由原尾隨現則依托在五大派兩邊的散落江湖人中走出一個戴鬥笠的,走向展鎮長,並邊摘鬥笠邊親近地笑道:“展老爹,好久不見,您還好吧?”
展鎮長聽聲音再看人,一驚,失聲道:“是你,小齊——”
而就在劍纓鎮外僵持的時間段裏,劍靈山上,尹先生、薛至君、大弟子古城秋、四弟子武泰以及五弟子鄭通也再次聚在一起,武泰性子粗咧,謀略不多,鄭通向來沉默,所以兩人在場主要是為了參與謀劃後接受調派,要不然若是二弟子韓千雪在,不太願動腦子的武泰根本不想候在這裏,而是跟那些練著武的師弟妹們一同等命令。
而事實上,山下有鎮民以及外在職閣人隨時在用劍閣特產的雷鷹向山上通報即時的對峙過程,而拖延住五派入山同時判定這些人的基本態度也是尹先生早一步拜托給老鎮長的。
尹先生看著攤開擺在桌麵上的一條條簡訊,對薛至君道:“師弟,你覺得五大派這次的善惡意圖怎樣?”
薛至君捉摸著道:“先是白眉的白臉鋪場,然後是宗五穀的黑臉定錘,再是林如正等人為化解敵意的和解性言辭,我覺得,他們此次是懷著有所得獲的強烈意誌而來的,且本次將伴隨有可能的武力威懾,並不同於上兩次的被動接受被我們拒絕的結果,不過,看其硬中以軟佐底的成分,該也對要做的事沒什麽把握,很大成分上是仗著一股氣勢罷了。”
尹先生歎道:“即便隻是一股氣勢,也是這百年來世俗武林第一次明目張膽的針對我劍閣而來了,其破壞性並不僅是可能的硬性傷害,還有那份提到台麵上的對於威權的質疑,尹某任閣主十數年,這可謂第一個不大不小的真正考驗了。”
在薛至君等幾人耳中聽來,尹先生這話裏竟飽含著某種初次的緊張,或說凝重。
古城秋忍不住插話道:“師傅……徒兒實在有些不明白,從這訊報中,可知五大派想每派五百人上山,共兩千五百之眾,但我山中人加起來,也不過二百餘,讓十倍於己的潛在性敵人入山是否險冒得太大……何況,我們為何一定要請他們上山來呢,如果我們早一步候在劍纓鎮中或鎮外,拒敵於山下,豈非安全之策?”
尹先生看著這個依舊懵懂中的大弟子,看了看薛至君,後者會意,忖度道:“我覺得尹師兄可能有著更多考量的,一者客人來而不請入,有失禮數周到,也顯得我劍閣不夠唐正沒膽量,二來……恐怕是為劍台之下那些正在練劍的弟子們設計的一次難關吧!”
不愧是數十年的師兄弟,大概說到了點子上,尹先生讚許點頭,道:“城秋,還有武泰、鄭通,可還記得前番為師到劍台處時對你們的師弟妹們最終說的那些警醒之言麽?”
三弟子同時迴憶,一連串類似的字句冒出來。
“不知下一個敵人是誰”、“危亡意識”、“首場考驗”……
很快,三弟子恍然,看來,師傅是想將這次的五派數千人發難事件作為對弟子們的第一場磨練了。
尹先生歎道:“我劍閣弟子雖說有‘藝不成不離派’的千年守則,誠然促成了弟子們專心武學心無旁騖,可以比一般人達到更高的境界,但也限製了自由的視界,得不到真正的實踐或者鍛煉,所以,如果有危難主動找上山門,那將是對弟子們的一次最佳曆練了,從心理、到武學……而且不止是對於城秋你們,這次兇險難測的事件,也是為師繼任閣主以來的第一次真正考驗,過了這關,我們山中所有人才有資格稱作劍閣弟子!”
再一聯想前番尹先生拒絕薛至君所說的抽調可令戰力倍增不知凡幾的先代弟子迴山,恐怕也與這番的打算如出一轍,古城秋、鄭通、連帶武泰都不由為師傅得這種前瞻大起欽服,武泰笑道:“師傅說得對,那些小家夥們……嘿嘿,當然我也是,也該大幹一場了!”
劍閣弟子門不是沒有下過山,不是沒有遭遇過武人,不過僅是接受任務命令且限製在劍靈山方圓百裏的範疇內,一旦做了多餘的事,超出了迴山事件,是要記過受罰的。
不過……薛至君忽急道:“師兄,現今林如正出來,並發下了那些以退為進的話,如果,再不放其入山,理由難舉,恐怕這份僵持會被對方強行打破啊!”
已有足夠心理準備的古城秋三弟子也皆重重點了頭,展鎮長的放行還需要尹先生的親自下令。
尹先生卻正色道:“再等一刻。”
薛至君嘴唇蠕動一下,還是強行壓製了,他相信尹師兄心裏有數。
倏忽一下,一隻雷鷹由室外穿入,無聲息落在了散發奇異香味兒的壁間掛著的木架上,尹先生急忙將簡訊從其身上取下,看後,一展眉,將事先就做好的一個放行令換了上去,一拍木架,雷鷹明白似的原樣飛去。
薛至君看向那最後一張同樣被尹先生攤開擺放在桌麵上的紙箋,見其上寫著:“正主已達,待令!”
看來,尹先生命展鎮長阻礙五派入山,怕也有著等待甚至逼迫某位“正主”現身的目的,隻是,這“正主”是誰呢?
尹先生放下心事般笑道:“好了,萬般齊備,想來到他們真的到達還有番折騰,該是去告知一下前山劍台下的弟子們山下正發生著什麽事的時候了,起先一直向知曉此事具體的所有人下了封口令,現在,不知徒兒們聽到了這些情況,會是何種反應?”
看來,突然告知大事態臨門,也是尹先生斷鏈弟子們應對能力的一環。
言畢,尹先生與薛至君四人先後行出了閣樓。
前山劍台下,唿喝著正練劍的二百弟子,尹先生五個的到來令他們一下暫停,紛紛圍攏,敏銳的已意識到師傅所來必非無事,因為這些日來師父師叔和大師兄等五人總聚在一起不知商議什麽,而弟子們也被下了禁足令,除了寢處、劍台、山中尋常可去的地方,連山下的劍纓鎮都不得入內,更別說接任務行出鎮外了,所以山下正發生的事,他們一無所知,比前段時間視聽還要閉塞。
尹先生笑道:“弟子們,告訴你們一個不大不小的消息,即將有貴客入山拜訪了。”
弟子們奇道:“貴客?哪一方麵的?又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那些前輩隱士麽?”
劍閣常迎來一些奇異的拜訪客,此點弟子們並不驚詫,不過那些人門派老友以及山林異士居多,他們所展示的武學,所講述的道理經曆,也是弟子們的另一種聞知來源,可以說,是尹先生變相的請那些人不時的入山來,供弟子們的武學、認知有個定位和提升。
不過,這次的來人顯然非同曆番,因為尹先生雖麵上帶笑,卻迴答道:“這些來客,足有五千之眾,現今已到山下,正由展老鎮長交接之中。”
五千人?頭腦靈活的十七弟子馬上叫道:“莫非,是前些日子裏聽聞的那些打著旗號向我劍閣而來的五大派人?”
弟子們直覺上並不認為那些人是懷著善意而來的,何況上兩次他們來劍閣給弟子們的印象並不好,第一次是借做殺場第二次則甩了一禪杖,挑戰了劍閣尊嚴。
有弟子道:“師傅,他們想多少人入山啊?百人?十人?”
尹先生卻一歎,道:“這次不同以往,他們要入山一半。”
這下,弟子們全數色變,難以把持,驚叫連連道:“什麽?一半?那不是兩千五百人?是我們的十倍餘了?師傅,千萬不能放這麽多人上山啊,太不安全了。”
薛至君這時在旁配合道:“師兄已經答應他們的要求了。”
什麽?!弟子們炸成一鍋粥,道:“啊,師傅,這怎麽可以啊,對方人這麽多,萬一有大敵意怎麽辦?”
“不對,他們想入山這麽多人,一定有大敵意大圖謀……不好,即便咱們不準他們上山,他們也可能強攻,咱們還是帶齊裝備到山下禦敵吧!”
“嗯,一定不能讓他們入山一步!”
……
古城秋看向師傅,得到其輕不可見的點頭授意,上前壓手止眾道:“大家都靜一靜,師傅何等樣人,會答應他們的入山豈非沒有深層考量?都聽師傅怎麽說!”
弟子們停省,卻見尹先生原本的無謂微笑已漸漸轉化為嚴肅甚至嚴重,都心下一緊,側耳傾聽。
尹先生緩緩道:“五千人到山下,一般要入山,為師怎會不知道他們懷著敵意,又豈非不知,放這麽多的人上山,會有怎樣的風險?但是,我們是劍閣弟子,劍閣背負使命,懷大胸懷容納世間,容納武林,豈可能永遠過沒有危機沒有變生的日子,但越是這樣,我們越要懷一顆唐正之心,不懼一切來敵挑戰……不管它是遠方魔徒,還是反目的同道,既已依足了程序前來拜訪,登門是客,作為山主的我們就沒有拒之於門外的理由,更不可以去硬性抗拒,如前所說,不退縮、不逃避,管它是風是雨,盡管來吧!”
這一下,劍纓鎮百姓們也不滿了,躁動紛紛,跟出鎮口隨在鎮長之後作為鎮民代表的客棧老板娘蔡夫人薑氏踏出大聲道:“你們這些帶刀帶劍的,就連我這個婦人都知道‘是客解刃’這個道理,如果你們真的不會對任何人動手,那好吧,大家都把武器下了,我這個村婦做主,你們全員都上得山去,怎麽,辦得到麽?”
她的丈夫也即客棧胖蔡老板雞啄米道:“正是,正是,不能答應就是沒有誠意,心懷壞心!”
鎮內橋畔那些鎮民也有叫嚷說迴身去拿拿起來的真正兵器的,即便不勞煩山上弟子,也能將這數千人拒之於門外!
這一下,雙方對抗之意升級,都有叫嚷戰爭的人,展鎮長向身後連連壓手說眾,卻不見效,白眉則僅僅攤了攤手,將抉擇權交給了對方,他料定展鎮長不會真的讓鎮民冒血險。
白眉的白臉唱到了位,宗五穀這個絕妙搭檔的黑臉走了出來,對展鎮長等道:“那老鎮長,以及那些鎮民聽著,老夫宗五穀,係華山派長者,以生年八旬之名譽擔保,隻要爾等不做多餘之事,更不阻撓我方入山,我等救絕不會威脅到百姓們一絲一毫,但若爾等有涉入武林是非之心的話,那便不再是局外人,不再享有受庇護之資格,就休怪我等動粗了!”
宗五穀本來就性子急躁脾氣大,此番又不是天魔山下那等真的對百姓方有顧忌之心,早不耐了白眉那些可有可無的**,他說動手,就真的動了手,僅是提功力向前方地麵大喝下遙遙擊過去一掌,塵土飛揚後,地麵就現出一個丈許方圓的陷坑,雖然對於武人來說,單純的這種霸道掌法因耗力巨大發招緩慢難以持久和實戰,但對於震懾百姓,卻是一記當頭箭,所以鎮民們的**是真的立刻停了,也生出了真正的畏懼之心。
華山弟子們等立即群起恭奉長者並做戲聲恐嚇對方,一時氣勢比對呈一邊倒的局麵。
這時,五派中再有人走出,對展鎮長和聲笑道:“老鎮長請了,可還記得我們嗎?”
展鎮長一看,出場的是華山派掌門林如正、武當乾坤二道、峨眉定閑、少林慧能、昆侖元英方豪鄧玉一幹首腦,稍作迴憶狀,恍悟般道:“哦,是林大俠等諸位啊,據上次之別,也有數月了啊。”
原來,林如正等與這老鎮長是見過麵搭過交情的,第一次是正道盟借用劍閣做場地,他負責接待的天心等人,第二次是林如正定閑無名鎮敗走後來劍閣求助,也是展鎮長接的手。
熟客交流自然少了三分套話,林如正笑道:“是啊,據上次一別數月了,展老鎮長依然身體康健如昔啊……其實,展鎮長、諸位鎮民們,可能把我們的來意看得偏嚴重了,展老身為這劍靈山下一鎮之主,應該也知曉些這江湖大局,百姓們會評善惡,武林中也分正邪,邪魔歪道便如同惡之一方,而我五大派立派千百年,一向潔身自愛,名譽清正,可謂不須辭藻的正大門戶,而劍閣,在江湖上有著超卓之地位,是我俠道之中流砥柱,千年來拯救武林蒼生不計其數,深受我正道包括五大派的敬重,是高德之所在,所以我等怎麽會自掘墳墓妄圖挑戰劍閣呢?當然更不會對百姓們有所妨害了,且本次與前兩次同樣,是為剿滅月魔之事,是為請劍閣主持武林大義公道的,何等樣來,何等樣去,不會對劍閣或劍纓鎮有顛覆之圖謀的。”
林如正話說到這個份上,劍纓鎮百姓再行阻止或者質疑,就有些有失進退了,連鎮民中都有些在交頭接耳了,但展鎮長依舊有些猶懦不決的樣子,夾在兩方人之間,頗有些無奈的左顧右盼。
而此關頭,也是他選擇讓道或繼續找說辭拖延的關鍵點了。
忽然,萬眾之下,雙方中間空出的場地上,由原尾隨現則依托在五大派兩邊的散落江湖人中走出一個戴鬥笠的,走向展鎮長,並邊摘鬥笠邊親近地笑道:“展老爹,好久不見,您還好吧?”
展鎮長聽聲音再看人,一驚,失聲道:“是你,小齊——”
而就在劍纓鎮外僵持的時間段裏,劍靈山上,尹先生、薛至君、大弟子古城秋、四弟子武泰以及五弟子鄭通也再次聚在一起,武泰性子粗咧,謀略不多,鄭通向來沉默,所以兩人在場主要是為了參與謀劃後接受調派,要不然若是二弟子韓千雪在,不太願動腦子的武泰根本不想候在這裏,而是跟那些練著武的師弟妹們一同等命令。
而事實上,山下有鎮民以及外在職閣人隨時在用劍閣特產的雷鷹向山上通報即時的對峙過程,而拖延住五派入山同時判定這些人的基本態度也是尹先生早一步拜托給老鎮長的。
尹先生看著攤開擺在桌麵上的一條條簡訊,對薛至君道:“師弟,你覺得五大派這次的善惡意圖怎樣?”
薛至君捉摸著道:“先是白眉的白臉鋪場,然後是宗五穀的黑臉定錘,再是林如正等人為化解敵意的和解性言辭,我覺得,他們此次是懷著有所得獲的強烈意誌而來的,且本次將伴隨有可能的武力威懾,並不同於上兩次的被動接受被我們拒絕的結果,不過,看其硬中以軟佐底的成分,該也對要做的事沒什麽把握,很大成分上是仗著一股氣勢罷了。”
尹先生歎道:“即便隻是一股氣勢,也是這百年來世俗武林第一次明目張膽的針對我劍閣而來了,其破壞性並不僅是可能的硬性傷害,還有那份提到台麵上的對於威權的質疑,尹某任閣主十數年,這可謂第一個不大不小的真正考驗了。”
在薛至君等幾人耳中聽來,尹先生這話裏竟飽含著某種初次的緊張,或說凝重。
古城秋忍不住插話道:“師傅……徒兒實在有些不明白,從這訊報中,可知五大派想每派五百人上山,共兩千五百之眾,但我山中人加起來,也不過二百餘,讓十倍於己的潛在性敵人入山是否險冒得太大……何況,我們為何一定要請他們上山來呢,如果我們早一步候在劍纓鎮中或鎮外,拒敵於山下,豈非安全之策?”
尹先生看著這個依舊懵懂中的大弟子,看了看薛至君,後者會意,忖度道:“我覺得尹師兄可能有著更多考量的,一者客人來而不請入,有失禮數周到,也顯得我劍閣不夠唐正沒膽量,二來……恐怕是為劍台之下那些正在練劍的弟子們設計的一次難關吧!”
不愧是數十年的師兄弟,大概說到了點子上,尹先生讚許點頭,道:“城秋,還有武泰、鄭通,可還記得前番為師到劍台處時對你們的師弟妹們最終說的那些警醒之言麽?”
三弟子同時迴憶,一連串類似的字句冒出來。
“不知下一個敵人是誰”、“危亡意識”、“首場考驗”……
很快,三弟子恍然,看來,師傅是想將這次的五派數千人發難事件作為對弟子們的第一場磨練了。
尹先生歎道:“我劍閣弟子雖說有‘藝不成不離派’的千年守則,誠然促成了弟子們專心武學心無旁騖,可以比一般人達到更高的境界,但也限製了自由的視界,得不到真正的實踐或者鍛煉,所以,如果有危難主動找上山門,那將是對弟子們的一次最佳曆練了,從心理、到武學……而且不止是對於城秋你們,這次兇險難測的事件,也是為師繼任閣主以來的第一次真正考驗,過了這關,我們山中所有人才有資格稱作劍閣弟子!”
再一聯想前番尹先生拒絕薛至君所說的抽調可令戰力倍增不知凡幾的先代弟子迴山,恐怕也與這番的打算如出一轍,古城秋、鄭通、連帶武泰都不由為師傅得這種前瞻大起欽服,武泰笑道:“師傅說得對,那些小家夥們……嘿嘿,當然我也是,也該大幹一場了!”
劍閣弟子門不是沒有下過山,不是沒有遭遇過武人,不過僅是接受任務命令且限製在劍靈山方圓百裏的範疇內,一旦做了多餘的事,超出了迴山事件,是要記過受罰的。
不過……薛至君忽急道:“師兄,現今林如正出來,並發下了那些以退為進的話,如果,再不放其入山,理由難舉,恐怕這份僵持會被對方強行打破啊!”
已有足夠心理準備的古城秋三弟子也皆重重點了頭,展鎮長的放行還需要尹先生的親自下令。
尹先生卻正色道:“再等一刻。”
薛至君嘴唇蠕動一下,還是強行壓製了,他相信尹師兄心裏有數。
倏忽一下,一隻雷鷹由室外穿入,無聲息落在了散發奇異香味兒的壁間掛著的木架上,尹先生急忙將簡訊從其身上取下,看後,一展眉,將事先就做好的一個放行令換了上去,一拍木架,雷鷹明白似的原樣飛去。
薛至君看向那最後一張同樣被尹先生攤開擺放在桌麵上的紙箋,見其上寫著:“正主已達,待令!”
看來,尹先生命展鎮長阻礙五派入山,怕也有著等待甚至逼迫某位“正主”現身的目的,隻是,這“正主”是誰呢?
尹先生放下心事般笑道:“好了,萬般齊備,想來到他們真的到達還有番折騰,該是去告知一下前山劍台下的弟子們山下正發生著什麽事的時候了,起先一直向知曉此事具體的所有人下了封口令,現在,不知徒兒們聽到了這些情況,會是何種反應?”
看來,突然告知大事態臨門,也是尹先生斷鏈弟子們應對能力的一環。
言畢,尹先生與薛至君四人先後行出了閣樓。
前山劍台下,唿喝著正練劍的二百弟子,尹先生五個的到來令他們一下暫停,紛紛圍攏,敏銳的已意識到師傅所來必非無事,因為這些日來師父師叔和大師兄等五人總聚在一起不知商議什麽,而弟子們也被下了禁足令,除了寢處、劍台、山中尋常可去的地方,連山下的劍纓鎮都不得入內,更別說接任務行出鎮外了,所以山下正發生的事,他們一無所知,比前段時間視聽還要閉塞。
尹先生笑道:“弟子們,告訴你們一個不大不小的消息,即將有貴客入山拜訪了。”
弟子們奇道:“貴客?哪一方麵的?又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那些前輩隱士麽?”
劍閣常迎來一些奇異的拜訪客,此點弟子們並不驚詫,不過那些人門派老友以及山林異士居多,他們所展示的武學,所講述的道理經曆,也是弟子們的另一種聞知來源,可以說,是尹先生變相的請那些人不時的入山來,供弟子們的武學、認知有個定位和提升。
不過,這次的來人顯然非同曆番,因為尹先生雖麵上帶笑,卻迴答道:“這些來客,足有五千之眾,現今已到山下,正由展老鎮長交接之中。”
五千人?頭腦靈活的十七弟子馬上叫道:“莫非,是前些日子裏聽聞的那些打著旗號向我劍閣而來的五大派人?”
弟子們直覺上並不認為那些人是懷著善意而來的,何況上兩次他們來劍閣給弟子們的印象並不好,第一次是借做殺場第二次則甩了一禪杖,挑戰了劍閣尊嚴。
有弟子道:“師傅,他們想多少人入山啊?百人?十人?”
尹先生卻一歎,道:“這次不同以往,他們要入山一半。”
這下,弟子們全數色變,難以把持,驚叫連連道:“什麽?一半?那不是兩千五百人?是我們的十倍餘了?師傅,千萬不能放這麽多人上山啊,太不安全了。”
薛至君這時在旁配合道:“師兄已經答應他們的要求了。”
什麽?!弟子們炸成一鍋粥,道:“啊,師傅,這怎麽可以啊,對方人這麽多,萬一有大敵意怎麽辦?”
“不對,他們想入山這麽多人,一定有大敵意大圖謀……不好,即便咱們不準他們上山,他們也可能強攻,咱們還是帶齊裝備到山下禦敵吧!”
“嗯,一定不能讓他們入山一步!”
……
古城秋看向師傅,得到其輕不可見的點頭授意,上前壓手止眾道:“大家都靜一靜,師傅何等樣人,會答應他們的入山豈非沒有深層考量?都聽師傅怎麽說!”
弟子們停省,卻見尹先生原本的無謂微笑已漸漸轉化為嚴肅甚至嚴重,都心下一緊,側耳傾聽。
尹先生緩緩道:“五千人到山下,一般要入山,為師怎會不知道他們懷著敵意,又豈非不知,放這麽多的人上山,會有怎樣的風險?但是,我們是劍閣弟子,劍閣背負使命,懷大胸懷容納世間,容納武林,豈可能永遠過沒有危機沒有變生的日子,但越是這樣,我們越要懷一顆唐正之心,不懼一切來敵挑戰……不管它是遠方魔徒,還是反目的同道,既已依足了程序前來拜訪,登門是客,作為山主的我們就沒有拒之於門外的理由,更不可以去硬性抗拒,如前所說,不退縮、不逃避,管它是風是雨,盡管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