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赤炎複活
洞內老者,正是無名,他歎道:“無機師弟,有什麽事?”
無機轉鄭重道:“大師兄,赤炎複活了,你可知曉?”
無名沉默一刻,道:“我一直在山中,怎能不知。
無觀不解道:“大師兄,那赤炎既已複活,你當初因他之死而發的誓言也不必遵守了吧?”
無常插話道:“對,對,對,大師兄,你再出來,咱們四個與那家夥再打一場!”
無名悠悠道:“誓言是誓言,因由是因由,如何能混淆。”
無觀急道:“大師兄,那赤炎入世後,已將江湖攪成通天之亂,你難道能一直坐視麽?而且,你曾經接管三大組織,知事曉情,不應該這麽不知變通吧?”
無名再陷沉默,長久無迴聲。
無機一歎,道:“大師兄,你莫非……因著靈瑛子師妹麽?”
洞內氣機一動,顯是提到了地方,不錯,靈瑛子正是無名心結,當初他知曉靈瑛子與赤炎的感情,但仍是接受了師傅的安排,答應了與靈瑛子的婚事,並看著她那些天寡歡無言,而後一想,若當初不答應師傅,就不會間接導致赤炎魔性突生,不會看到靈瑛子刹那間紅顏變白發,也不會看到她一入冰天雪洞再不出來,顯然,師妹一直就未有原諒自己,否則,這一百多年,早該有某一次來到洞前——即便洞裏洞外不見麵也無言……
無機知曉這些原委,不再深談,坐於地上,笑道:“師兄,不論你是否逃避,不多日赤炎都會再來劍閣,而這些日子,就讓咱們四個好好談談離別之情吧!”
百多年的經曆,自非一日可道完,想必也精彩無限。
至於多日後的事如何了結,就看天意了。
少林、武當、昆侖、華山、峨眉五派祖師到掌門再到弟子上下五千人一路開往劍靈山,因著弟子們不願分開化妝後潛行,他們覺得自己一方前去劍閣索問是堂正之舉,甚至是理所當然的權利,所以五大派索性堂堂正正,張揚開來,雖不明確表達立場,卻也每一派都做了一麵招展的旗子,正麵是門派名,反麵則是青龍白虎之類,與當日進攻迷幻魔穀時的分派如出一轍,那盟歌也是唱個不停,連少林都祭出了新編出的歌:
“入少林,結佛緣,生慈心,平惡念,三界五行皆可度,七二絕技少室山!”
這種場麵,自然是再次吸引了江湖人尾隨,他們自五派弟子的口中大致得知了其意圖,產生興趣之下,也生出了一探劍閣那所謂“絕大機密”為何物,至於“聖主”的存在之類,則被師長們下了噤口令。
不少武人敏銳地察知,若劍閣那力量速成之法真的存在,那麽,五派的這次類似“逼宮”的舉動將不再僅僅是大門大派間因各種利益糾葛或者名分而自行演繹的老套戲碼,而是關乎每一個江湖武人立身存命以及未來前景的奏報表,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先人誕生之初,是沒有武學這種東西的,有一人發現了,稱宗師,布門徒,千年以下,演變成如今林林總總的武學門派,那麽依此推理,又焉知本次的“機密”事件不是力量獲取之法的再翻新,讓以前遙不可及的地仙之類境界成為可能甚至常態?
所以,在不少有心人牽頭之下,越來越多匯聚的武人也暫時成立了一個組織,雖未正式命名,那行動理念也是甚為明晰的:江湖大事,關乎每個武人,見者皆有參與知情權。
混在這些人隊伍裏的齊不仁見此情景嘴角微笑,可謂樂見其成,他並沒有主動親近這些武人並策劃其行為,不過,能有更多的散碎力量攪合進來,到時對尹先生的壓迫就會增加一分。
當然,也有些清醒的武人,認為所謂劍閣“絕大機密”僅是妄談或者噱頭,無關五派逼宮劍閣的真實目的,可惜此類冷靜的邏輯這刻道出就有點兒不顧場麵了。
這麽多人行軍,而且目的地明顯,劍閣當然早就得知了訊報,在尹先生嚴令下,下麵的弟子照常習武,而他則與師弟薛至君、大弟子古城秋、四弟子武泰、五弟子鄭通時有商議,六弟子孫道二則除開有限的練功外,整日忙著在地牢陪伴被囚禁的第七弟子蕭寒月。
古城秋憂心忡忡地道:“師傅,五大派這次堂而皇之地直指我劍閣,目的絕非表麵上的不知所雲的理由,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事實上,他是想到了穀斷絕倒台時的那天,利用劍閣轉移視線的那臨末一擊,那時,場上數千世俗江湖人的質疑是如此的明顯,而這次,穀斷絕不在了,卻儼然是照著他的劇本在實現。
五弟子鄭通沉默著一點頭,顯見同意大師兄的憂慮,身形壯闊向來心量寬大的四弟子武泰則不太在乎地道:“人來殺神,佛來當佛,大師兄,五師弟,現在考慮那麽多也沒用啊,照我說,像上兩次那樣,隻允許他們的代表上山,多餘的全部擋在劍纓鎮外。”
他說的,第一次是正道盟借劍靈山之地設局困蕭青誅蕭雲,第二次則是五派從無名鎮敗走後在定閑提議下向劍閣求助對抗月魔,而這兩次,劍閣的表現絕對都不是積極的,而五派等倒也沒有如何。
古城秋苦笑:“五師弟,但願如你說的這般輕鬆。”
劍閣弟子中,古城秋是行道江湖最長的,對江湖人的意誌易受驅動的習性較為了解,畢竟,江湖人的基盤是那些並非首腦的廣大平凡武人,也包括著五派的弟子輩,這些階層的知訊不廣,常規思慮麵偏狹,較受上層的師長或領袖層觀念的灌輸左右,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常處於認知的最低端環節,就是他們的狀態。
而易先生則一直於所居住的閣樓中背身望著窗外的滿目山翠,對於三弟子的爭論未有明顯點評。
師弟薛至君則道:“掌閣師兄,不論怎樣,有備則無患,咱們是不是事先布局一下,不說別的,山中人手就不足,弟子們不過二百,加上身處閑職勉強算得上戰力的上代劍閣弟子,也就能湊出三百不到來,這麽點兒人,怎麽去對抗五大派那五千人之眾所形成的威懾?要不……發令將尋常外派在山外的前輩級弟子們也調迴山中吧,那樣,人手未必能增加多少,但戰力絕非現在的檔次。”
薛至君說的不是虛妄,劍閣與他同代甚至更先代的長輩級弟子,要麽已經魂歸靈骨洞,要麽就是在山中及山外任職,任職山中的,以閑差居多,那武藝自然算不上好,但外派的,不論是管理武事、商事,都會要求不低的身手,接近尹先生三人實力的,也不能說沒有,將這些人調迴山中,確實是一大定盤星般的助力。
古、武、鄭三弟子對外派長輩們的事相對不了解,不過聽師叔這麽一說,也大起希冀之心,目中燃出希望。
但背身的尹先生卻輕輕一搖頭,像是否決了這個提議,不待薛至君幾個再開口,就轉身,麵綻微笑,道:“還是去看看弟子們在這數月的嚴練下有多大長進吧。”他率先步往閣樓外。
薛至君心裏一歎:尹師兄當真是個看不穿的人物啊!
想畢,他也起步,與古城秋三個追上了尹先生。
劍靈山前山劍台之下,近兩百弟子你來我往正練武,唿喝有聲,待覺有異抬頭一看,就見不遠處尹先生、薛至君武人相繼從劍台上縱下來,不由都停了,紛紛圍過去,要知道,尹先生可是有多日未現身觀弟子練武了。
活躍的十七弟子拉著常跟隨他不掉的年僅十餘歲的十八師弟衝到前頭,率先叫道:“師傅,師傅,您終於現身了,我們還以為您坐關了呢!”
尹先生向弟子們點頭微笑,後道:“你們的武功怎麽樣了,有沒有大的進步啊?”
仿佛打破了萬花瓶,這個說他的正心訣內功逼近第三層,那個則言自己的劍法已經運用自如,而十七十八弟子甚至當場拉開架勢對戰演練了起來。
這般喧鬧過後,忽有弟子道:“師傅,聽聞那五大派的人又來了,而且這次有好幾千人,不知道在圖謀什麽。”
這一開端,卻是引發了這些日弟子們閑暇間最為關注的話題,餘人也紛紛道:
“是啊,上上次來咱們劍閣是借地盤殺人,上次則是求幫忙下山對付月魔,這次不知又是什麽要求。”
“那肯定還是要對付月魔啊,想一想,時常派駐在山下劍纓鎮裏的執事劉師伯不是說世俗江湖裏五大派又栽了月魔教一手麽?起先是被蕭雲千百裏出征於山門外四戰五敗,後麵又在無名鎮中吃了大虧,連盟主金牌都沒奪過來,看來是被逼到了絕地啊!”
“不錯,劉老師伯經常能看到外界武人,知訊麵廣,他說的不會是假的,看來那蕭雲要做盟主了啊,三月後再次約戰,就是正式加冠了吧。”
“……你們說,咱們要是還不答應五大派的要求,他們幾千人會不會不利於咱們劍閣啊?”
“嘻嘻,師弟,你是不是怕了?”
……
總之,弟子們大致知道了五大派兵法劍閣的事,卻對他們的真實意圖乃至名頭口號都不了解,更沒有足夠的危急存亡意識。
其師身後的古城秋心下一歎,恨不得將自己數年來行道江湖的所有認知都灌輸給他們,但即便說了,沒有現實的實踐也達不到深刻化的目的,而且,如何安排,還是要配合尹先生的步調。
尹先生待弟子們喧鬧暫息,忽咳了一聲,轉作嚴肅的麵容,掃視過一雙雙慢慢沉靜下來的目光,道:“記不記得為師說讓你們專心練武,以應對江湖及劍閣不時不測之變局考驗的話,已經有多久了?”
弟子們迴憶起來,不久一個弟子嚷道:“哦,記得師傅首次這麽說,是在兩年前,那次,是有著什麽原因呢……”
他努力去想當時的背景因素,卻沒有記憶,而其他弟子雖也想起了尹先生當時的話,對其他相關東西也是似有似無。
尹先生沒容弟子們空耗腦子,道:“你們想不起兩年前發生了什麽事,那是因為為師為防你們分心於武學之外的事端而沒有去講,但是,是到了點明一些東西的時刻了……城秋,你來說說,兩年前,是什麽原因促使為師發了那些話,下了那些命令!”
古城秋尊一聲是,對師弟們道:“兩年前,那時候月魔教還沒有冒出頭,正道盟也還沒建立,是武林盟的天下,而盟主則是穀斷絕,我則和你們的二師姐韓千雪、六師兄孫道兒,七師姐蕭寒月代表劍閣行道江湖,而就在穀斷絕倒台時所開的那次武林盟盟會上,諸般為惡的證據在列,穀斷絕辯無可辯,然而他卻在最後時刻為轉移視線言所作所為皆是為了統一江湖後好向我劍閣挑戰,並質問我派超卓於世間千年的正當性所在,當時形勢可謂岌岌可危,而當次事件之後,我迴山向師傅稟報山下武林旁觀到的這一切,師傅就說江湖可能要大變天了……不久月魔之禍果起,師傅才向師弟妹們曉言危義,督促武學,一直到了現在。”
他沒有說,推翻穀斷絕的最大功臣蕭雲竟成了五大派所代表的正道江湖的心腹大患,更沒講,蕭雲與韓千雪間的模糊關係,甚至也從來沒向師弟妹們透漏過蕭寒月與蕭雲是姐弟。
弟子們迴思,大背景好像就如大師兄所言道的,不過,有弟子道:“想來當時師傅言辭中要防範的目標,該是那底細未明的月魔教吧?不過,這兩年來月魔好像對劍閣秋毫無犯,莫非這次要打什麽主意了?”
另一個則道:“我不覺得找麻煩的會是月魔教,反而可能是堂而皇之行來的五大派才對。”
洞內老者,正是無名,他歎道:“無機師弟,有什麽事?”
無機轉鄭重道:“大師兄,赤炎複活了,你可知曉?”
無名沉默一刻,道:“我一直在山中,怎能不知。
無觀不解道:“大師兄,那赤炎既已複活,你當初因他之死而發的誓言也不必遵守了吧?”
無常插話道:“對,對,對,大師兄,你再出來,咱們四個與那家夥再打一場!”
無名悠悠道:“誓言是誓言,因由是因由,如何能混淆。”
無觀急道:“大師兄,那赤炎入世後,已將江湖攪成通天之亂,你難道能一直坐視麽?而且,你曾經接管三大組織,知事曉情,不應該這麽不知變通吧?”
無名再陷沉默,長久無迴聲。
無機一歎,道:“大師兄,你莫非……因著靈瑛子師妹麽?”
洞內氣機一動,顯是提到了地方,不錯,靈瑛子正是無名心結,當初他知曉靈瑛子與赤炎的感情,但仍是接受了師傅的安排,答應了與靈瑛子的婚事,並看著她那些天寡歡無言,而後一想,若當初不答應師傅,就不會間接導致赤炎魔性突生,不會看到靈瑛子刹那間紅顏變白發,也不會看到她一入冰天雪洞再不出來,顯然,師妹一直就未有原諒自己,否則,這一百多年,早該有某一次來到洞前——即便洞裏洞外不見麵也無言……
無機知曉這些原委,不再深談,坐於地上,笑道:“師兄,不論你是否逃避,不多日赤炎都會再來劍閣,而這些日子,就讓咱們四個好好談談離別之情吧!”
百多年的經曆,自非一日可道完,想必也精彩無限。
至於多日後的事如何了結,就看天意了。
少林、武當、昆侖、華山、峨眉五派祖師到掌門再到弟子上下五千人一路開往劍靈山,因著弟子們不願分開化妝後潛行,他們覺得自己一方前去劍閣索問是堂正之舉,甚至是理所當然的權利,所以五大派索性堂堂正正,張揚開來,雖不明確表達立場,卻也每一派都做了一麵招展的旗子,正麵是門派名,反麵則是青龍白虎之類,與當日進攻迷幻魔穀時的分派如出一轍,那盟歌也是唱個不停,連少林都祭出了新編出的歌:
“入少林,結佛緣,生慈心,平惡念,三界五行皆可度,七二絕技少室山!”
這種場麵,自然是再次吸引了江湖人尾隨,他們自五派弟子的口中大致得知了其意圖,產生興趣之下,也生出了一探劍閣那所謂“絕大機密”為何物,至於“聖主”的存在之類,則被師長們下了噤口令。
不少武人敏銳地察知,若劍閣那力量速成之法真的存在,那麽,五派的這次類似“逼宮”的舉動將不再僅僅是大門大派間因各種利益糾葛或者名分而自行演繹的老套戲碼,而是關乎每一個江湖武人立身存命以及未來前景的奏報表,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先人誕生之初,是沒有武學這種東西的,有一人發現了,稱宗師,布門徒,千年以下,演變成如今林林總總的武學門派,那麽依此推理,又焉知本次的“機密”事件不是力量獲取之法的再翻新,讓以前遙不可及的地仙之類境界成為可能甚至常態?
所以,在不少有心人牽頭之下,越來越多匯聚的武人也暫時成立了一個組織,雖未正式命名,那行動理念也是甚為明晰的:江湖大事,關乎每個武人,見者皆有參與知情權。
混在這些人隊伍裏的齊不仁見此情景嘴角微笑,可謂樂見其成,他並沒有主動親近這些武人並策劃其行為,不過,能有更多的散碎力量攪合進來,到時對尹先生的壓迫就會增加一分。
當然,也有些清醒的武人,認為所謂劍閣“絕大機密”僅是妄談或者噱頭,無關五派逼宮劍閣的真實目的,可惜此類冷靜的邏輯這刻道出就有點兒不顧場麵了。
這麽多人行軍,而且目的地明顯,劍閣當然早就得知了訊報,在尹先生嚴令下,下麵的弟子照常習武,而他則與師弟薛至君、大弟子古城秋、四弟子武泰、五弟子鄭通時有商議,六弟子孫道二則除開有限的練功外,整日忙著在地牢陪伴被囚禁的第七弟子蕭寒月。
古城秋憂心忡忡地道:“師傅,五大派這次堂而皇之地直指我劍閣,目的絕非表麵上的不知所雲的理由,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事實上,他是想到了穀斷絕倒台時的那天,利用劍閣轉移視線的那臨末一擊,那時,場上數千世俗江湖人的質疑是如此的明顯,而這次,穀斷絕不在了,卻儼然是照著他的劇本在實現。
五弟子鄭通沉默著一點頭,顯見同意大師兄的憂慮,身形壯闊向來心量寬大的四弟子武泰則不太在乎地道:“人來殺神,佛來當佛,大師兄,五師弟,現在考慮那麽多也沒用啊,照我說,像上兩次那樣,隻允許他們的代表上山,多餘的全部擋在劍纓鎮外。”
他說的,第一次是正道盟借劍靈山之地設局困蕭青誅蕭雲,第二次則是五派從無名鎮敗走後在定閑提議下向劍閣求助對抗月魔,而這兩次,劍閣的表現絕對都不是積極的,而五派等倒也沒有如何。
古城秋苦笑:“五師弟,但願如你說的這般輕鬆。”
劍閣弟子中,古城秋是行道江湖最長的,對江湖人的意誌易受驅動的習性較為了解,畢竟,江湖人的基盤是那些並非首腦的廣大平凡武人,也包括著五派的弟子輩,這些階層的知訊不廣,常規思慮麵偏狹,較受上層的師長或領袖層觀念的灌輸左右,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常處於認知的最低端環節,就是他們的狀態。
而易先生則一直於所居住的閣樓中背身望著窗外的滿目山翠,對於三弟子的爭論未有明顯點評。
師弟薛至君則道:“掌閣師兄,不論怎樣,有備則無患,咱們是不是事先布局一下,不說別的,山中人手就不足,弟子們不過二百,加上身處閑職勉強算得上戰力的上代劍閣弟子,也就能湊出三百不到來,這麽點兒人,怎麽去對抗五大派那五千人之眾所形成的威懾?要不……發令將尋常外派在山外的前輩級弟子們也調迴山中吧,那樣,人手未必能增加多少,但戰力絕非現在的檔次。”
薛至君說的不是虛妄,劍閣與他同代甚至更先代的長輩級弟子,要麽已經魂歸靈骨洞,要麽就是在山中及山外任職,任職山中的,以閑差居多,那武藝自然算不上好,但外派的,不論是管理武事、商事,都會要求不低的身手,接近尹先生三人實力的,也不能說沒有,將這些人調迴山中,確實是一大定盤星般的助力。
古、武、鄭三弟子對外派長輩們的事相對不了解,不過聽師叔這麽一說,也大起希冀之心,目中燃出希望。
但背身的尹先生卻輕輕一搖頭,像是否決了這個提議,不待薛至君幾個再開口,就轉身,麵綻微笑,道:“還是去看看弟子們在這數月的嚴練下有多大長進吧。”他率先步往閣樓外。
薛至君心裏一歎:尹師兄當真是個看不穿的人物啊!
想畢,他也起步,與古城秋三個追上了尹先生。
劍靈山前山劍台之下,近兩百弟子你來我往正練武,唿喝有聲,待覺有異抬頭一看,就見不遠處尹先生、薛至君武人相繼從劍台上縱下來,不由都停了,紛紛圍過去,要知道,尹先生可是有多日未現身觀弟子練武了。
活躍的十七弟子拉著常跟隨他不掉的年僅十餘歲的十八師弟衝到前頭,率先叫道:“師傅,師傅,您終於現身了,我們還以為您坐關了呢!”
尹先生向弟子們點頭微笑,後道:“你們的武功怎麽樣了,有沒有大的進步啊?”
仿佛打破了萬花瓶,這個說他的正心訣內功逼近第三層,那個則言自己的劍法已經運用自如,而十七十八弟子甚至當場拉開架勢對戰演練了起來。
這般喧鬧過後,忽有弟子道:“師傅,聽聞那五大派的人又來了,而且這次有好幾千人,不知道在圖謀什麽。”
這一開端,卻是引發了這些日弟子們閑暇間最為關注的話題,餘人也紛紛道:
“是啊,上上次來咱們劍閣是借地盤殺人,上次則是求幫忙下山對付月魔,這次不知又是什麽要求。”
“那肯定還是要對付月魔啊,想一想,時常派駐在山下劍纓鎮裏的執事劉師伯不是說世俗江湖裏五大派又栽了月魔教一手麽?起先是被蕭雲千百裏出征於山門外四戰五敗,後麵又在無名鎮中吃了大虧,連盟主金牌都沒奪過來,看來是被逼到了絕地啊!”
“不錯,劉老師伯經常能看到外界武人,知訊麵廣,他說的不會是假的,看來那蕭雲要做盟主了啊,三月後再次約戰,就是正式加冠了吧。”
“……你們說,咱們要是還不答應五大派的要求,他們幾千人會不會不利於咱們劍閣啊?”
“嘻嘻,師弟,你是不是怕了?”
……
總之,弟子們大致知道了五大派兵法劍閣的事,卻對他們的真實意圖乃至名頭口號都不了解,更沒有足夠的危急存亡意識。
其師身後的古城秋心下一歎,恨不得將自己數年來行道江湖的所有認知都灌輸給他們,但即便說了,沒有現實的實踐也達不到深刻化的目的,而且,如何安排,還是要配合尹先生的步調。
尹先生待弟子們喧鬧暫息,忽咳了一聲,轉作嚴肅的麵容,掃視過一雙雙慢慢沉靜下來的目光,道:“記不記得為師說讓你們專心練武,以應對江湖及劍閣不時不測之變局考驗的話,已經有多久了?”
弟子們迴憶起來,不久一個弟子嚷道:“哦,記得師傅首次這麽說,是在兩年前,那次,是有著什麽原因呢……”
他努力去想當時的背景因素,卻沒有記憶,而其他弟子雖也想起了尹先生當時的話,對其他相關東西也是似有似無。
尹先生沒容弟子們空耗腦子,道:“你們想不起兩年前發生了什麽事,那是因為為師為防你們分心於武學之外的事端而沒有去講,但是,是到了點明一些東西的時刻了……城秋,你來說說,兩年前,是什麽原因促使為師發了那些話,下了那些命令!”
古城秋尊一聲是,對師弟們道:“兩年前,那時候月魔教還沒有冒出頭,正道盟也還沒建立,是武林盟的天下,而盟主則是穀斷絕,我則和你們的二師姐韓千雪、六師兄孫道兒,七師姐蕭寒月代表劍閣行道江湖,而就在穀斷絕倒台時所開的那次武林盟盟會上,諸般為惡的證據在列,穀斷絕辯無可辯,然而他卻在最後時刻為轉移視線言所作所為皆是為了統一江湖後好向我劍閣挑戰,並質問我派超卓於世間千年的正當性所在,當時形勢可謂岌岌可危,而當次事件之後,我迴山向師傅稟報山下武林旁觀到的這一切,師傅就說江湖可能要大變天了……不久月魔之禍果起,師傅才向師弟妹們曉言危義,督促武學,一直到了現在。”
他沒有說,推翻穀斷絕的最大功臣蕭雲竟成了五大派所代表的正道江湖的心腹大患,更沒講,蕭雲與韓千雪間的模糊關係,甚至也從來沒向師弟妹們透漏過蕭寒月與蕭雲是姐弟。
弟子們迴思,大背景好像就如大師兄所言道的,不過,有弟子道:“想來當時師傅言辭中要防範的目標,該是那底細未明的月魔教吧?不過,這兩年來月魔好像對劍閣秋毫無犯,莫非這次要打什麽主意了?”
另一個則道:“我不覺得找麻煩的會是月魔教,反而可能是堂而皇之行來的五大派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