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商賈之道的潛在風險!
不寫出師表,你北什麽伐呀! 作者:洛水秋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宋百姓已死,是非對錯本帥已無心分辨.
隻能領兵出海,為他們計一個公道了。
聽見嶽飛這句話,胡銓整個人都傻了。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元帥啊!
不過,我胡銓喜歡!
“嘿嘿嘿,元帥啊,末將錯怪你了,見諒哈!”
看到嘿嘿笑的胡銓,嶽飛忍不住又白了他一眼。
“行了,看在你也是為了百姓的份兒上,本帥就不跟你計較了。”
說完了這些,嶽飛再次說道:
“這一次出征,預計會有大量的商隊隨行,你們可要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嶽飛說完了之後,胡銓馬上就明白了他在說什麽。
“元帥,我們真的要這麽做嗎?
如果士大夫們真的成功轉型成了大商賈,恐怕會比現在更難對付啊。”
胡銓的話剛一說完,孟都就一臉疑惑的問道:
“啊?
為什麽會比現在更難以對付啊?”
看到孟都一臉迷茫,胡銓耐心的給他解釋道:
“現在的士大夫,占據的核心資源是土地。
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土地兼並。
一旦到了普通百姓無立錐之地之時,也就意味著王朝氣數已盡了。”
胡銓說完之後,孟都點了點頭。
“哦,我明白了。”
說完了之後,他又看向了嶽飛。
“元帥,您奪迴了汴京之後,把所有的土地全部收歸到官家的名下。
然後,再租給了將士們和普通百姓,是不是就是為了防止出現老胡所說的土地兼並啊。”
點了點頭之後,嶽飛認真的說道:
“沒錯!
之所以要這麽做,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土地兼並。
但是,我們代表的是朝廷,而不是反賊。
所以,對那些士大夫們,我們必須要有所補償。
隻有這樣,才能讓局勢快速穩定下來。
而我們給他們的補償,就是在商賈之道上,給他們開口子,鼓勵他們轉型。”
嶽飛說完了之後,孟都一臉崇拜的點了點頭。
“先是把地收到官家手裏,再租給將士和百姓們,防止士大夫們兼並土地。
然後,再能過商賈之道,向士大夫們施恩,防止他們狗急跳牆。
元帥這一招,確實是妙極。”
說到這裏,他又看向了胡銓。
“可是,老胡你為啥說士大夫們變成商賈之後,會比現在更危險呢?”
見孟都又問起了老問題,胡銓認真的迴答道:
“因為,土地兼並說來可怕,但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這個過程甚至會跨度到幾十甚至上百年的過程。
但是,商賈之道則不然。
士大夫們家中本就頗有資產,再有了朝廷給的政策支持之後,足以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充自家的財富。
而財富最能迷人心智,一旦他們嚐到了財富的滋味之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但無論他們怎麽努力,財富都不可能永遠調整增長的。
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後,必然會逐漸的慢下來。
可是,這些已經嚐到了財富滋味的士大夫們,會甘心讓自己的財富增長速度越來越慢嗎?”
“必然不會的!”
看著把頭搖成了波浪鼓的孟都,胡銓點了點頭。
“沒錯,他們必然不會滿甘心。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必然會動用自己手中的權利,來為自己謀取更多的政策。
然後,通過這些政策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實現財富倍增。”
胡銓說到這裏,孟都嚇的臉都有點兒白了。
“不會吧?
你說的這不就是以......以權謀私?”
“對!
就是以權謀私!
但是,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啊?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那最可怕的是什麽?”
“最可怕的是,任何關於商業的政策,都有一定的滯後性。
在他們提出這些政策之初,大部分人並不能看出來這些政策到底會有什麽後果。
等到大多數人反應過來之時,整個行業的利益,已經基本上被這些人給差不多吃盡了。
到了那時,整個行業就會被少數的幾個人把持。
一旦這個行業與百姓的民生相關的話,整個民生就會被掌控在這些人的手裏。”
胡銓說到這裏,孟都的臉是徹底被嚇白了。
第一時間,他就扭頭看向了嶽飛。
“元帥,真的會這樣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是不是要重新考慮一下這個政策?
那可是民生啊,一旦掌控在少數人的手裏,那實在是太可怕了。”
看了一眼被嚇的瑟瑟發抖的孟都,嶽飛欣慰的看向了胡銓。
“邦衡,你剛才說的這些東西,你是怎麽想到的?
我記得,你似乎並沒有怎麽研究過商賈之道。”
見嶽飛問的淡定,胡銓本來揪著的心,莫名的就放鬆了不少。
然後,他拱手迴道:
“元帥,末將確實是不了解商賈之道。
但是,末將對那些士大夫們卻是了如指掌。
當他們能掌控土地的時候,他們會貪得無厭的盡量兼並更多的土地。
如果讓他們掌控財富的話,他們也一樣會貪得無厭的盡量去掌控更多的財富。
而他們能用的手段,也無非就是官商勾結、官官相護那一套而已。
末將隻是順著這個思路稍作推演,便推演到了這個局麵。”
聽到胡銓這麽說,嶽飛激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哈哈哈,好,好啊。
早知道你有這份見地,當初商量這個政策的時候,就應該把你給叫迴來,讓你也參與討論。
那樣的話,我們一群大老爺們兒,就不用被貴妃娘娘一人吊打了。”
嶽飛這一句話,可把胡銓驚得不輕。
“元帥你說什麽?
貴妃娘娘?
你.......你是說,我剛才說的這些,娘娘也想到了?”
胡銓這麽一問,嶽飛就想起了當初他、劉禪還有趙鼎仨人被高軟軟上課的情景。
真的是,好沒麵子啊。
“沒錯!
在製定這個政策之初,娘娘就已經提到了這些。
甚至,對他們可能采取的手段,也作了更加詳細的推演。
推演的結果,跟你剛才所說的一點我不差。”
聽見嶽飛這麽說,胡銓頓時疑惑了。
“既然已經看到了弊端,為何還要推行這個政策呢?”
隻能領兵出海,為他們計一個公道了。
聽見嶽飛這句話,胡銓整個人都傻了。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元帥啊!
不過,我胡銓喜歡!
“嘿嘿嘿,元帥啊,末將錯怪你了,見諒哈!”
看到嘿嘿笑的胡銓,嶽飛忍不住又白了他一眼。
“行了,看在你也是為了百姓的份兒上,本帥就不跟你計較了。”
說完了這些,嶽飛再次說道:
“這一次出征,預計會有大量的商隊隨行,你們可要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嶽飛說完了之後,胡銓馬上就明白了他在說什麽。
“元帥,我們真的要這麽做嗎?
如果士大夫們真的成功轉型成了大商賈,恐怕會比現在更難對付啊。”
胡銓的話剛一說完,孟都就一臉疑惑的問道:
“啊?
為什麽會比現在更難以對付啊?”
看到孟都一臉迷茫,胡銓耐心的給他解釋道:
“現在的士大夫,占據的核心資源是土地。
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土地兼並。
一旦到了普通百姓無立錐之地之時,也就意味著王朝氣數已盡了。”
胡銓說完之後,孟都點了點頭。
“哦,我明白了。”
說完了之後,他又看向了嶽飛。
“元帥,您奪迴了汴京之後,把所有的土地全部收歸到官家的名下。
然後,再租給了將士們和普通百姓,是不是就是為了防止出現老胡所說的土地兼並啊。”
點了點頭之後,嶽飛認真的說道:
“沒錯!
之所以要這麽做,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土地兼並。
但是,我們代表的是朝廷,而不是反賊。
所以,對那些士大夫們,我們必須要有所補償。
隻有這樣,才能讓局勢快速穩定下來。
而我們給他們的補償,就是在商賈之道上,給他們開口子,鼓勵他們轉型。”
嶽飛說完了之後,孟都一臉崇拜的點了點頭。
“先是把地收到官家手裏,再租給將士和百姓們,防止士大夫們兼並土地。
然後,再能過商賈之道,向士大夫們施恩,防止他們狗急跳牆。
元帥這一招,確實是妙極。”
說到這裏,他又看向了胡銓。
“可是,老胡你為啥說士大夫們變成商賈之後,會比現在更危險呢?”
見孟都又問起了老問題,胡銓認真的迴答道:
“因為,土地兼並說來可怕,但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這個過程甚至會跨度到幾十甚至上百年的過程。
但是,商賈之道則不然。
士大夫們家中本就頗有資產,再有了朝廷給的政策支持之後,足以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充自家的財富。
而財富最能迷人心智,一旦他們嚐到了財富的滋味之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但無論他們怎麽努力,財富都不可能永遠調整增長的。
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後,必然會逐漸的慢下來。
可是,這些已經嚐到了財富滋味的士大夫們,會甘心讓自己的財富增長速度越來越慢嗎?”
“必然不會的!”
看著把頭搖成了波浪鼓的孟都,胡銓點了點頭。
“沒錯,他們必然不會滿甘心。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必然會動用自己手中的權利,來為自己謀取更多的政策。
然後,通過這些政策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實現財富倍增。”
胡銓說到這裏,孟都嚇的臉都有點兒白了。
“不會吧?
你說的這不就是以......以權謀私?”
“對!
就是以權謀私!
但是,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啊?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那最可怕的是什麽?”
“最可怕的是,任何關於商業的政策,都有一定的滯後性。
在他們提出這些政策之初,大部分人並不能看出來這些政策到底會有什麽後果。
等到大多數人反應過來之時,整個行業的利益,已經基本上被這些人給差不多吃盡了。
到了那時,整個行業就會被少數的幾個人把持。
一旦這個行業與百姓的民生相關的話,整個民生就會被掌控在這些人的手裏。”
胡銓說到這裏,孟都的臉是徹底被嚇白了。
第一時間,他就扭頭看向了嶽飛。
“元帥,真的會這樣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是不是要重新考慮一下這個政策?
那可是民生啊,一旦掌控在少數人的手裏,那實在是太可怕了。”
看了一眼被嚇的瑟瑟發抖的孟都,嶽飛欣慰的看向了胡銓。
“邦衡,你剛才說的這些東西,你是怎麽想到的?
我記得,你似乎並沒有怎麽研究過商賈之道。”
見嶽飛問的淡定,胡銓本來揪著的心,莫名的就放鬆了不少。
然後,他拱手迴道:
“元帥,末將確實是不了解商賈之道。
但是,末將對那些士大夫們卻是了如指掌。
當他們能掌控土地的時候,他們會貪得無厭的盡量兼並更多的土地。
如果讓他們掌控財富的話,他們也一樣會貪得無厭的盡量去掌控更多的財富。
而他們能用的手段,也無非就是官商勾結、官官相護那一套而已。
末將隻是順著這個思路稍作推演,便推演到了這個局麵。”
聽到胡銓這麽說,嶽飛激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哈哈哈,好,好啊。
早知道你有這份見地,當初商量這個政策的時候,就應該把你給叫迴來,讓你也參與討論。
那樣的話,我們一群大老爺們兒,就不用被貴妃娘娘一人吊打了。”
嶽飛這一句話,可把胡銓驚得不輕。
“元帥你說什麽?
貴妃娘娘?
你.......你是說,我剛才說的這些,娘娘也想到了?”
胡銓這麽一問,嶽飛就想起了當初他、劉禪還有趙鼎仨人被高軟軟上課的情景。
真的是,好沒麵子啊。
“沒錯!
在製定這個政策之初,娘娘就已經提到了這些。
甚至,對他們可能采取的手段,也作了更加詳細的推演。
推演的結果,跟你剛才所說的一點我不差。”
聽見嶽飛這麽說,胡銓頓時疑惑了。
“既然已經看到了弊端,為何還要推行這個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