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天上掉餡餅,不吃虧的慌!
不寫出師表,你北什麽伐呀! 作者:洛水秋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倆是真的沒想到,那柳氏竟然愚蠢到這種程度。
這可是太後娘娘的宴會!
在這樣一個聚焦了整個京城所有名流的宴會之上,她竟然真的敢給李二娘穿一身舊料子改出來的衣服。
她的心理其實很好猜,李睿的亡妻崔氏,實在是太賢惠了。
一人支撐一個家,這一撐就撐了十幾年。
而且,她不僅撐起了一個家,還供出來一個從三品大員。
有這樣的珠玉在前,別人自然會拿她去和崔氏相比。
可是,她怎麽可能比的過?
所以,她便想到了讓李二娘在這樣的宴會上出醜。
可她卻沒想過,縱使李二娘真在宴會上出了醜,別人也隻會怪到她這個後娘的頭上。
而不會用這個事兒,去責怪崔氏。
畢竟,人都已經不在了。
柳氏的行為,真應了那句話。
嫉妒使人麵目全非!
尤其讓人沒有想到是,她的醜態竟然直接展現在了太後麵前。
天可憐見,沒有任何人指使太後故意去接近誰。
沒人想過,也沒有人敢。
除了賞賜鬱金香的事兒,提前有過溝通之外,剩下的事兒全看太後心情。
那一天,太後完全是被李二娘盯著蹄膀發呆的表情,給勾起了自己的童年迴憶。
畢竟,她自己的童年過的也並不幸福。
在宰相府裏當丫鬟的那些年,嘴饞相府裏的好吃的,也是在所難免。
也正是因為這個,當她從皇後那裏聽到了柳氏的名聲之後,才會說那樣一些話。
那些話看似和風細雨,但實則句句都是敲打。
太後娘娘親自敲打的人,要是沒有點兒迴音,那讓太後娘娘的麵子往哪裏放?
意識到這個天賜良機之後,趙鼎和嶽飛倆人便一直在琢磨這事兒該怎麽處理。
真把他給罷官了?
說實話,舍不得!
兵部太需要這樣有能力又正直的官員了。
但是,不處理也肯定不可能。
他倆要是不下手的話,過不了幾天,言官就得出來彈劾他。
畢竟,治家不嚴的事兒都捅到太後麵前了,大家總不能裝看不見吧?
倆人商量了一番之後,一致認為天上掉餡餅,不吃虧的慌。
不如,幹脆給他來個大的。
大宋現在麵臨的這麽多問題,都要一件一件的來解決。
出兵海外轉移矛盾,隻能解決其中的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問題,必須要在國內才能解決。
比如,對官員的行為和道德規範問題。
官學的問題。
保證孩童健康成長,尤其是防止女嬰被溺斃的問題。
這些問題一個個的都非常的具體,但哪一個解決不好,都會扯到大宋高速發展的後腿。
而恰好,李睿的事兒,這三個問題全能靠上。
既然如此,那就引導李睿主動站出來,把解決這三個問題的辦法給提出來。
以兩人對他的了解,他有足夠的智慧,能找到解決這三個問題的辦法。
如果他真的提出來了,那就說明他不僅有足夠的智慧,同時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哪裏。
要是這樣的話,就順勢以懲罰的名義,把他調到地方上去。
這樣可以幫他躲開同僚的怒火,還可以讓他積累足夠的地方理政經驗。
畢竟,這方麵是他的短板。
等他補齊了這個短板之後,再迴京之時,兵部尚書的位置,他也未嚐不能坐一坐。
但他要是不識相,壓根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或者意識到了問題,也不敢把解決的辦法說出來的話,那就不好意思嘞。
罷官了解一下?
甚至,流放套餐了解一下?
畢竟,太後一怒,可不是開玩笑的。
倆人商量好了之後,嶽飛的意思,是把李睿找來,適當點撥一下,讓他明白該怎麽做。
但這個辦法,被趙鼎給一口否決了。
他拍著胸脯保證,交給我,沒錯的。
結果,讓嶽飛沒想到的是,趙鼎的辦法,竟然是忽悠官家陪他演戲。
真是服了!
心裏想著這些,嶽飛看了一眼還在震驚之中的劉禪,然後就開口說道:
“李睿,你說將官員修身、齊家的要求寫入律法,是什麽意思?
儒家對於修身齊家的要求已經很明確了呀,有必要再專門寫入律法嗎?”
聽見嶽飛開口了,李睿趕緊迴道:
“元帥,以前下官也認為沒有必要。
哪一個官員不是飽讀聖賢書,自然知道該怎麽約束自己的行為。
而且,就算有些官員忘了夫子的教誨,也會有禦史負責監察。
但是,出了這個事情之後,下官就一直在想。
隻靠著官員自已的自律,以及禦史的監察,終究是不夠全麵的。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每日三省已身,禦史也不可能每時每刻的看著每一個人。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一個人犯了錯,隻要不被禦史發現,那便等於是什麽事都沒有。
其他的人,就算發現了也沒什麽用。
但要是這些要求被寫入了律法呢?
比如下官治家不嚴的事兒,如果律法之中對這個有明確的要求。
就算言官發現不了,街坊鄰居萬一發現了,他們便可以去官府上告啊。
那下官為了防止被街坊告發,便肯定要嚴格的管束妻子。
甚至,有了律法的約束之後,柳氏自己也會心存畏懼,從而收斂自己的行為呀。”
解釋到這裏,李睿馬上就轉身拱手麵向了劉禪。
“官家,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臣建議將官員齊家修身的要求寫入律法。
比如,官員的家眷、子女、親屬或者家中奴仆一旦有不檢點甚至是違法的行為,便可以認定該官員治家不嚴。
隻要發現,便可以依律治罪。”
劉禪這會兒已經完全反應了過來,他也明白了,李睿現在說的這些話,才是趙鼎的真正目的。
於是,他沒急著應下來,而是一臉遲疑的問道:
“這樣的話,會不會對官員的要求太高了?
畢竟,官員也是人,他們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盯著自己的家人啊。”
聽到劉禪這麽問,自認早已看透一切的李睿,心裏不停的撇嘴,臉上卻是義正言辭的迴道:
“官家,這個要求一點兒都不高!”
這可是太後娘娘的宴會!
在這樣一個聚焦了整個京城所有名流的宴會之上,她竟然真的敢給李二娘穿一身舊料子改出來的衣服。
她的心理其實很好猜,李睿的亡妻崔氏,實在是太賢惠了。
一人支撐一個家,這一撐就撐了十幾年。
而且,她不僅撐起了一個家,還供出來一個從三品大員。
有這樣的珠玉在前,別人自然會拿她去和崔氏相比。
可是,她怎麽可能比的過?
所以,她便想到了讓李二娘在這樣的宴會上出醜。
可她卻沒想過,縱使李二娘真在宴會上出了醜,別人也隻會怪到她這個後娘的頭上。
而不會用這個事兒,去責怪崔氏。
畢竟,人都已經不在了。
柳氏的行為,真應了那句話。
嫉妒使人麵目全非!
尤其讓人沒有想到是,她的醜態竟然直接展現在了太後麵前。
天可憐見,沒有任何人指使太後故意去接近誰。
沒人想過,也沒有人敢。
除了賞賜鬱金香的事兒,提前有過溝通之外,剩下的事兒全看太後心情。
那一天,太後完全是被李二娘盯著蹄膀發呆的表情,給勾起了自己的童年迴憶。
畢竟,她自己的童年過的也並不幸福。
在宰相府裏當丫鬟的那些年,嘴饞相府裏的好吃的,也是在所難免。
也正是因為這個,當她從皇後那裏聽到了柳氏的名聲之後,才會說那樣一些話。
那些話看似和風細雨,但實則句句都是敲打。
太後娘娘親自敲打的人,要是沒有點兒迴音,那讓太後娘娘的麵子往哪裏放?
意識到這個天賜良機之後,趙鼎和嶽飛倆人便一直在琢磨這事兒該怎麽處理。
真把他給罷官了?
說實話,舍不得!
兵部太需要這樣有能力又正直的官員了。
但是,不處理也肯定不可能。
他倆要是不下手的話,過不了幾天,言官就得出來彈劾他。
畢竟,治家不嚴的事兒都捅到太後麵前了,大家總不能裝看不見吧?
倆人商量了一番之後,一致認為天上掉餡餅,不吃虧的慌。
不如,幹脆給他來個大的。
大宋現在麵臨的這麽多問題,都要一件一件的來解決。
出兵海外轉移矛盾,隻能解決其中的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問題,必須要在國內才能解決。
比如,對官員的行為和道德規範問題。
官學的問題。
保證孩童健康成長,尤其是防止女嬰被溺斃的問題。
這些問題一個個的都非常的具體,但哪一個解決不好,都會扯到大宋高速發展的後腿。
而恰好,李睿的事兒,這三個問題全能靠上。
既然如此,那就引導李睿主動站出來,把解決這三個問題的辦法給提出來。
以兩人對他的了解,他有足夠的智慧,能找到解決這三個問題的辦法。
如果他真的提出來了,那就說明他不僅有足夠的智慧,同時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哪裏。
要是這樣的話,就順勢以懲罰的名義,把他調到地方上去。
這樣可以幫他躲開同僚的怒火,還可以讓他積累足夠的地方理政經驗。
畢竟,這方麵是他的短板。
等他補齊了這個短板之後,再迴京之時,兵部尚書的位置,他也未嚐不能坐一坐。
但他要是不識相,壓根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或者意識到了問題,也不敢把解決的辦法說出來的話,那就不好意思嘞。
罷官了解一下?
甚至,流放套餐了解一下?
畢竟,太後一怒,可不是開玩笑的。
倆人商量好了之後,嶽飛的意思,是把李睿找來,適當點撥一下,讓他明白該怎麽做。
但這個辦法,被趙鼎給一口否決了。
他拍著胸脯保證,交給我,沒錯的。
結果,讓嶽飛沒想到的是,趙鼎的辦法,竟然是忽悠官家陪他演戲。
真是服了!
心裏想著這些,嶽飛看了一眼還在震驚之中的劉禪,然後就開口說道:
“李睿,你說將官員修身、齊家的要求寫入律法,是什麽意思?
儒家對於修身齊家的要求已經很明確了呀,有必要再專門寫入律法嗎?”
聽見嶽飛開口了,李睿趕緊迴道:
“元帥,以前下官也認為沒有必要。
哪一個官員不是飽讀聖賢書,自然知道該怎麽約束自己的行為。
而且,就算有些官員忘了夫子的教誨,也會有禦史負責監察。
但是,出了這個事情之後,下官就一直在想。
隻靠著官員自已的自律,以及禦史的監察,終究是不夠全麵的。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每日三省已身,禦史也不可能每時每刻的看著每一個人。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一個人犯了錯,隻要不被禦史發現,那便等於是什麽事都沒有。
其他的人,就算發現了也沒什麽用。
但要是這些要求被寫入了律法呢?
比如下官治家不嚴的事兒,如果律法之中對這個有明確的要求。
就算言官發現不了,街坊鄰居萬一發現了,他們便可以去官府上告啊。
那下官為了防止被街坊告發,便肯定要嚴格的管束妻子。
甚至,有了律法的約束之後,柳氏自己也會心存畏懼,從而收斂自己的行為呀。”
解釋到這裏,李睿馬上就轉身拱手麵向了劉禪。
“官家,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臣建議將官員齊家修身的要求寫入律法。
比如,官員的家眷、子女、親屬或者家中奴仆一旦有不檢點甚至是違法的行為,便可以認定該官員治家不嚴。
隻要發現,便可以依律治罪。”
劉禪這會兒已經完全反應了過來,他也明白了,李睿現在說的這些話,才是趙鼎的真正目的。
於是,他沒急著應下來,而是一臉遲疑的問道:
“這樣的話,會不會對官員的要求太高了?
畢竟,官員也是人,他們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盯著自己的家人啊。”
聽到劉禪這麽問,自認早已看透一切的李睿,心裏不停的撇嘴,臉上卻是義正言辭的迴道:
“官家,這個要求一點兒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