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錡看過去之時,發現嶽雲幾人也幾乎是同時看向了他。


    顯然,幾人都從格爾瑪的話裏麵發現了重點。


    杜英武的百萬大軍行軍打仗之時,竟然能漫山遍野都是人。


    百萬人鋪開的話,確實能鋪的滿山遍野都是。


    但是,打仗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打仗並不是大將軍舉著旗幟在前麵跑,後麵的人自動跟上。


    別說軍隊了,連土匪都不敢這麽玩兒!


    大宋的軍隊之中最小的作戰單位稱為夥,一夥五個人,這五個人互為夥伴。


    為什麽這麽安排?


    因為戰場那種複雜的環境之下,夥長口頭喊出的命令,最多也就這五個人能聽見。


    人數再多的話,手下的人根本就聽不見。


    聽不見就沒法執行命令,就會造成軍令的混亂。


    十個人,也就是兩夥被稱為一伍,他們的老大稱為伍長。


    然後十伍組合在一起,會有一個百夫長。


    十個百夫長合在一起,會有一個千總。


    千總這個級別,就是朝廷裏麵有名有姓的將軍了。


    正常打仗之時,大將軍通過旗語發出命令。


    這個命令其實就是發給各個千總,千總收到旗語之後,靠自己的傳令兵把命令傳達給各個百夫長。


    百夫長再傳達給伍長,伍長傳給夥長。


    夥長再通過吆喝的方式傳達給自己的五個夥伴。


    正常情況下,無論多麽訓練有素的軍隊,一個將軍能同時指揮的人數,最多也不過萬人而已。


    因為,人數再多的話,那些千總可能根本就看不到大將軍打出的旗語。


    看都看不見,又該如何去執行軍令?


    就像嶽飛,貴為大宋兵馬大元帥,他直接指揮的人數,其實也不過就萬人而已。


    至於剩下的人,就要通過傳令兵去傳令。


    因此,無論行軍還是打仗之時,頂多也就萬人一個大方陣。


    如果有十萬人的話,就會有十個一萬人的方陣。


    每個方陣之間都會保持一定的距離。


    甚至各自散布在不同的山頭之間都有可能。


    而且這個萬人的大方陣,裏麵還分成了十個獨立的千人小方陣。


    而這個千人方陣,同樣分成了獨立的十個百人小方陣,以此類推,直到最小的五人一夥。


    這才是軍隊正常行軍或者打仗時候的樣子。


    換句話說,無論對方有多少人,你入眼能看到的人數,頂多也就萬人。


    更經常的情況是,你麵前能看到的,可能隻有幾百人而已。


    可是剛才格爾瑪剛才反複的強調,他看到對方漫山遍野都是人。


    這說明了什麽?


    說明杜英武雖然號稱有百萬大軍,但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基層軍官。


    所以,他隻能擴大每一個基層組織的規模。


    這樣一層層擴大了之後,一個千總級別的將領可能手裏實際有五千人。


    但一個千總能領的了五千人嗎?


    領不了!


    這跟他的水平高低無關,純粹是因為傳達命令的速度跟不上。


    如果是行軍的話,其實還好,大不了走慢一點兒。


    但到了打仗的時候,命令不能及時的傳遞到基層的作戰單位,那就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很可能前麵已經開始進攻了,後麵的人還在曬太陽,造成進攻不繼。


    或者前麵的人開始撤退了,後麵的人還在往前衝,造成擠壓踩踏。


    總之,杜英武對這百萬大軍的掌控力不足。


    要不然的話,他的百萬大軍應該是分布的一個極廣的範圍之內,根據他的命令各幹各的事兒。


    而不會擠的滿山都是人!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嶽雲、楊再興、張俊三人幾乎是同時起身說道:


    “大將軍,讓末將帶人一探究竟吧!”


    劉錡心裏也正有此意,看到他們三人同時請戰,劉錡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你們三人各領五千人馬,嶽雲為前軍,楊再興為中軍,張俊為後軍,明日出發去探一探對方到底什麽情況。”


    劉錡下達了命令之後,張俊第一時間說道:


    “大將軍,前軍最為危險,還是由末將來擔任吧?”


    他剛一說完,劉錡噌的一下就把放在身邊的天子劍給拔了出來。


    看到劉錡這個動作,張俊差點兒沒嚇尿了。


    想都沒想,他就撲通一聲跪下了。


    但劉錡隻是拿著天子劍在眼前的牛肉上麵比劃了一下兒,就又放迴去了。


    放迴去了之後,他才自言自語的說道:


    “本將軍突發奇想,想試試這天子劍切出來的牛肉是不是更香。


    但想想又覺得不合適,還是算了吧。”


    自言自語了一番之後,他才一臉疑惑的抬頭看向了張俊。


    “噫?


    張將軍你跪在地上幹什麽?”


    “......”


    你特麽的玩我是吧?


    你說我為什麽跑著!


    但這些話他也就是在心裏罵一罵,嘴上是絕對不敢說出來的。


    他這麽正想著怎麽應付呢,就聽劉錡繼續說道:


    “對了,你剛才說想由你來擔任前軍?


    不是本將軍不讓你來擔任前軍,而是嶽雲對吐蕃的地形更為熟悉。


    而你相比於他們兩個人,作戰經驗更加的豐富,所以本將軍才讓你來墊後。


    這樣萬一有個什麽意外,你也好及時的把他們帶迴來。


    你明白本將軍的用意了嗎?”


    張俊心說這還有啥不明白的,萬一杜英武真是個渣渣的話,功勞讓他們倆先領。


    萬一不是這麽個情況的話,我得負責擦屁股,把他們倆帶迴來。


    你個老賊,簡直欺我太甚啊!


    張俊心裏那是相當的不忿,但劉錡的話說的太過於冠冕堂皇,一點兒毛病都找不到。


    無奈之下,他隻好應道:


    “大將軍說的是,末將明白了!”


    五天之後,嶽雲、楊再興、張俊三人便一人領著五千人馬出了林芝。


    嶽雲走在最前麵,三人的隊伍之間,各相距差不多裏的距離。


    這樣一旦有事的時候,既能快速跟上,同時也有個緩衝的時間。


    出了林芝之後,嶽雲一直在小心翼翼的搜索前進。


    但他一直走到了朗縣地區,竟然還沒碰到杜英武的人。


    朗縣這個城池確實算不上大,隻有幾千人而已。


    在大宋當然算不上什麽,但在吐蕃這可已經是個大城了。


    但杜英武竟然沒往這裏派一個人。


    這貨到底在幹什麽?


    他不會真就窩在邏些城裏不打算出來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寫出師表,你北什麽伐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水秋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水秋風並收藏不寫出師表,你北什麽伐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