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裏,劉禪端坐於主位,嶽飛、趙鼎、韓世忠仨人分坐於左右。


    過了不一會兒,離京快兩年的高軟軟便在劉童博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剛一看到高軟軟之時,劉禪差點兒沒移開眼睛。


    她今年剛好二十歲,怎麽在外麵風吹日曬了兩年,還越來越光彩照人呢?


    看到劉禪的呆樣兒,高軟軟心下一喜,但隨即就壓下了情緒上前行禮。


    “奴婢高軟軟,奉官家旨意巡視礦山,今日物來向官家交旨。”


    “免禮平身,賜座!”


    “謝官家!”


    又分別和嶽飛幾人見了禮之後,高軟軟才坐在了給自己準備的位置上。


    她剛一坐好,劉禪便開口說道:


    “高尚宮這一離京就是兩年,朕看著你倒是清瘦了些,這兩年應該吃了不少的苦吧?”


    “謝官家掛念,奴婢一切都好!”


    “你不主朕也知道,給你的賞賜早已送入了你宅院之中,你迴家之後可以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謝官家!”


    見兩人一直在這兒說閑話,趙鼎有點兒忍不住了。


    逮著個機會,他就插嘴問道:


    “高尚宮,目前大理和蒲甘那邊的幾座玉石礦運轉的怎麽樣?”


    見趙鼎急不可耐的樣子,高軟軟差點兒沒噗嗤一下兒笑出來。


    都說這宰相大人是個財迷,看來果然沒說錯。


    “迴稟趙相,目前各處的礦山均運轉良好。


    本官這次迴京除了要向官家詳細匯報各處礦山的運轉情況之外,也是順便把去年的收益給送迴來。”


    “哦?不知去年......”


    趙鼎話沒說完,但高軟軟卻知道他想要問什麽。


    “迴稟趙相,去年一年的收支本官皆有詳細的賬目,除去各項支出以及留出了相應的運轉資金之後,本官這一次一共帶迴了現錢六百七十萬貫。”


    “多......多少?”


    見趙鼎噌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劉禪頓時感覺不妙。


    於是全趕緊說道:


    “趙愛卿,朕的生意可都已經按律交稅了,這些都是朕的錢,要入內庫。”


    聽見這句話,趙鼎也不尷尬,嘿嘿笑著說道:


    “官家說的是,這些錢當然應該入內庫。


    不過.......”


    “沒有什麽不過的,朝廷有難處,愛卿自己想辦法,不要老想著打朕的主意。


    朕存點兒錢不容易!”


    他是真的怕了,高軟軟那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自己送迴來一筆錢,有時候幾十萬貫,有時候上百萬貫。


    但每次錢都還沒暖熱乎呢,就會被趙鼎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給弄走一批。


    搞到現在,他內庫裏也沒多少錢。


    所以,這一切一定要牢牢守住底線,絕對不能再讓他把錢給搞走了。


    趙鼎那邊一看官家這一次這麽警惕,第一時間就看向了嶽飛。


    結果,嶽飛抬頭四十五度望天,隻當沒看見。


    一看這個情況,趙鼎便知道,今天這錢是拿不走了。


    算了,先在內庫裏放幾天吧,反正早晚這六百多萬貫,都是本相的。


    想到這裏,他臉笑的跟朵菊花一樣。


    “嘿嘿嘿,官家放心,臣怎麽會打您內庫的主意呢,臣不是那種人!”


    對於這句話,劉禪隻送了個白眼兒,完全沒有接話的意思。


    見碰了個軟釘子,趙鼎直接轉移了目標。


    “高尚宮一年為官家進賬上千萬貫,實乃巾幗不讓須眉。


    本官以為,高尚宮不如入前朝為官,為國聚財如何?”


    聽見這話,高軟軟偷偷往劉禪那個位置看了一眼,見他並沒有接話的意思,她便笑著說道:


    “趙相謬讚了,本官也不過是仰仗著官家的天威,才做了一些事情而已,實不敢當趙相如此誇讚啊。


    而且,本官此次迴京,除了向官家述職之外,也是因為遇到了解決不了的難事,特意迴京向官家求助的。”


    聽他高軟軟有事求助,劉禪趕緊接過話說道:


    “高尚宮遇到了什麽難處?”


    一聽他這麽問,高軟軟便站了起來,行禮說道:


    “迴稟官家,今年的進項之所以比去年要多了些,是因為奴婢在上一年打通了前往倭國的貿易路線。”


    “嗯?倭國?


    是漢光武帝賜下偽倭奴王印的那個倭國?”


    沒太聽懂官家聽到倭國之時,為什麽會把漢光武帝帶出來,但這並不是她關心的重點。


    於是她便拱手迴道:


    “迴官家,就是那個倭國。”


    “到底是怎麽迴事,和朕詳細說一下!”


    “是,官家!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年底,奴婢因故前往安南之時,遇到了一個倭國之人,從他那裏了解了一些倭國的局勢。


    奴婢斷定如果往倭國進行貿易的話,應當是有利可圖。


    所以,奴婢便派人前往倭國想進行一番試探。


    一試之下,倭國皇室對奴婢帶去的玉石極感興趣。


    之後,奴婢便又相繼派出了三批人前往倭國進行貿易。


    每次交易獲得都頗為不菲。


    當然了,這個金額整體上還不算大,隻有四十多萬貫而已,所以當時奴婢並未向官家稟報。”


    看高軟軟特意給他解釋這個,劉禪無所謂的說道:


    “這個你不用和朕解釋,朕既然全權將此事交給你來負責,便不會過幹涉你怎麽做。”


    聽到這個,高軟軟心裏不由的泛起一絲感動。


    但她很快就壓下了情況,繼續說道:


    “有了前三次的貿易之後,奴婢便斷定與倭國的貿易大有可為。


    而且,不僅僅是玉石,我大宋的絲綢、茶、包括鐵鍋都可以運往倭國進行貿易。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奴婢便組織了一支更大的商隊,前往倭國。


    而事實也如奴婢預料的一樣,僅僅這一次,奴婢便獲得近二百萬貫。”


    聽到一次獲利二百萬貫,眾人還來不及驚歎,高軟軟就語氣一變,略帶哭腔的說道:


    “請官家恕罪,奴婢隻想著與倭國貿易利潤豐厚,卻忽略了他們的貪婪。


    貿易完成之後,商隊正在返航,誰知道他們卻起了歹心。


    最終經過一番搏鬥之後,大部分人都安全的迴來了。


    但是,還有兩個夥計失蹤,至今沒有找到下落。


    而那兩個夥計,又正好是咱大宋退役的老兵。


    奴婢感覺實在是對不起官家,這才特意迴京向官家請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寫出師表,你北什麽伐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水秋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水秋風並收藏不寫出師表,你北什麽伐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