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的調動很快引起了在壽春坐鎮的周瑜的警覺,派遣陸遜前往金陵報信。


    從壽春出發,經肥水南下,至金陵,五六百裏的水路,乘快船,倏然而至。


    吳侯府中,當陸遜帶著詳細的軍情而迴,無疑告訴了在場的所有人一件事。


    曹軍即將南下!


    劉興坐在主位,身旁,一眾文武分列。


    “主公,曹軍將兵馬糧草都調往了譙縣,聲勢很大!”


    譙縣是豫州大城,也是曹操麾下一眾武人集團的大本營嗎,除了許昌之外曹操勢力最重要的一座城。


    在官渡之戰時,經曆了劉興的一次洗劫,曹操很是警惕。


    常年在譙縣派駐一員大將和重兵,並且在渦水上下遊都設置了軍寨。


    在壽春方麵偵查的情報之中,曹軍這次動作很大,是做好了大規模出擊的準備。


    聽了陸遜的話,劉興沒有迴答,而是看了看底下一眾人的反應。


    和赤壁之戰時江東一眾士人全部言降不同,此時,曹軍對於一眾人的衝擊還不是那麽大。


    雖然,此時的曹軍對於眾人而言依舊是龐然大物。


    眾人的意見很統一!


    打!


    劉興看著一眾文武討論的那個激烈的程度,仿佛有人要說一個和字,就會被撕碎一般。


    甚至更有人嚷嚷著立刻集結兵馬,北上壽春,打向許都。


    劉興最終越過了眾人,看向了陸遜,問道。


    “伯言,你怎麽看?”


    劉興的態度讓陸遜有些詫異,因為他不光越過了眾人,而且向他問的不是周瑜的意見,而是他自己的。


    “臣以為壽春為我軍北部重鎮,淮南樞紐之地,絕不可失!一旦有失,淮水不複我所有,徐州亦難支撐。”


    陸遜的話讓眾人深以為然。


    整個淮水防禦體係是最北的一道防線,有了這道防線,淮南、江東才可以高枕無憂,持續發展。


    這道防線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壽春。


    吳侯府中眾臣,都有利益在淮南,自然不可能看著自己家的財產落入了曹操的口袋裏。


    劉興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繼續問道。


    “伯言以為我軍能守得住麽?”


    陸遜一驚,眾人也都是麵帶怪異之色,不明白劉興為什麽會問陸遜這種話?


    要知道,此時的陸遜不過是周瑜都督府中的一員幕僚而已。


    這種大事,劉興不該問他。


    聽了劉興的問題,陸遜隻能硬著頭皮迴答。


    “臣以為可以守得住!”


    “為何?”


    “曹軍步騎驍勇,可毫無水戰經驗,且軍中缺乏艨艟等戰艦,在淮水上不是我軍的對手。雖有十萬之眾,亦不足懼。”


    “那你認為我軍該立刻北上麽?”


    陸遜拱手道。


    “臣以為,這就像是張弓搭箭,曹操自知水軍不敵我軍,故引而不發,乃是為了疲憊我軍!我軍此時北上,正好中了曹操之計!”


    “何意?”


    “北方多旱田,如今種植麥的地方已經收獲一輪,而南方多水田,種植的稻米還未到收獲之時。若是我軍此刻便集結人馬,正好中了曹操之計,耽誤了秋收。”


    陸遜的話,讓一眾嚷嚷的要立刻動兵的人冷靜了下來。


    在看向這個年紀輕輕的周瑜幕僚,眼神變得不一樣了,仿佛在說,小子,有點東西!


    “可如果不立刻北上,曹軍真的南下該如何?”


    “金陵至壽春的水道,我軍往來極為便捷。臣以為,可在水道沿線多設水寨,布下水軍。一旦壽春有警,便可快速集結,增兵北上。”


    陸遜不愧是東吳四大都督之一,年紀輕輕,已經表現出不俗的才幹。


    劉興笑了一聲。


    “很好,不過曹操如此費力,我要是沒有一點表現豈不是對不起他麽?”


    劉興說完,眾人屏息,等待著劉興的命令。


    “周泰、蔣欽!”


    “末將在!”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水軍,並艨艟、鬥艦百艘,北上壽春。”


    “末將領命!”


    眾人退下後,劉興獨將陸遜留了下來。


    “伯言,你以為天下的局勢以後會如何?”


    此時周圍別無旁人,陸遜說話的時候沒有了剛才那份拘束。


    “官渡大戰之後,河南之地,人心歸順,曹氏已是樹大根深。袁氏諸子,早晚必被吞並。到時,曹操手握河南、河北七州之地,天下難有對手。我軍若是能西取荊州、益州,則足以與之匹敵。”


    “然後呢?”


    劉興的話讓陸遜一愣。


    然後?


    陸遜從來沒有想過。


    “若成南北之勢,我軍該如何勝?”


    陸遜搖了搖頭。


    “臣還沒有想過。”


    劉興並沒有勉強,從一旁的盒子中,拿出了一本書,交給了陸遜。


    “拿迴去看看!”


    陸遜看了一眼,略微翻了翻,發現這本書上寫的都是有關農業的事情。


    “我北上淮南時,袁術舊部多有歸附,我於淮南之地設三十屯田營,安置眾人。如今,我將五個屯田營交予你統轄。”


    陸遜麵色一變,要知道,這三十個屯田營都是吳侯府直接管轄的。


    金陵上下,不知道多少人盯著屯田營,可劉興卻一下子給了六分之一讓他管理。


    這說明,劉興將他提拔到了心腹之臣的位置。


    “軍之大事,在農與兵。你好好看看這本書,我軍之根本,南北之大勢,便決於此。”


    麵對著劉興的囑托,陸遜心中不免感動。


    “臣必不負主公!”


    無論是周瑜、魯肅,亦或者是龐統,他們所提出的二分天下之策,都沒有解決一個根本問題。


    成就二分天下之後,該如何贏?


    若天下有變,則引軍北上。


    可問題是,天下若是不變,又該如何?


    此時的南方和北方比種田,往往拚不過。


    隻有快速推進農耕技術,製造更先進的農耕器具,讓百姓學會精耕細作,使南方的糧食產量提高,吸引人口,擴大人口基數,才能形成正循環。


    才能在更大的層麵實現以快打慢!


    曲轅犁如今在劉興的三十個屯田營中都普及了,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


    之後,便是向著整個揚州推廣。


    不過,推進農耕技術,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或許得幾年,十幾年,幾十年。


    隻有積累足夠多的人才,才能實現最終的目的。


    那三十個屯田營,便是劉興播下的種子。


    陸遜,這位江東的最後一位大都督,則是劉興看好的統帥。


    “我去信一封給公瑾,此後,你就留在我麾下吧!”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分不等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分不等式並收藏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