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頓條約的簽訂無疑帶給了還在抵抗的希爾迪王國和恩克蘭共和國一記重創,尤其是被貝基軍隊牽製的第三軍得到了解放,除去留下必要的邊防部隊外,其主力得以浩浩蕩蕩地向南方戰場支援而去。
在得知第三軍直接朝南方趕去以後,逃亡北方的希爾頓政府不由得長舒一口氣,他們隻麵對了敵人的兩個軍就被從南部殺穿,首都都淪陷了,這要是再加入一個軍的兵力,那完全不需要再抵抗下去,幹脆點,可以直接投降了!
不過就算沒有第三軍的參戰,他們的處境也不樂觀,在首都地區的軍隊悉數投降後,還擁有戰鬥力的希爾迪軍隊就隻剩下了先前北上進攻恩哥特王國的一個軍和一些零零散散的殘部,這些軍隊還大多因為首都陷落的因素士氣低落,幾乎每天都有出現逃兵。
可以說,希爾迪人完全是苟延殘喘,他們的滅亡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而在南方,本就因為痛失主力而舉國震動的恩克蘭共和國還沒從希爾迪首都淪陷的消息中緩過來,很快就又被貝基王國退出戰爭的消息砸得七葷八素,等他們好不容易把這個震驚的消息消化以後,就馬上得到了另外一個重量級的消息。
魯蒙第三軍南下了!
和正在與他們交戰的第五軍不同,正在朝南方戰場趕來的第三軍可是曆經戰陣的精銳老兵部隊,他們的戰鬥力比第五軍這支新兵部隊要更勝一籌——最重要的是,由新兵組成的第五軍都能殲滅他們的主力部隊,他們很難想象這支老兵組成的軍隊的戰鬥力會有多麽恐怖。
第五軍的表現的確讓恩克蘭人感到恐懼。
在維克多的指揮下,在貝克頓灘頭登陸的恩克蘭第三軍被反包圍在貝斯蘭城外,經過數日的激戰,同樣由新兵組成的恩克蘭第三軍被擊潰,大軍兵敗如山倒,幾次突圍都沒能衝出包圍圈,最後隻能絕望地向敵人投降。
貝斯蘭港口外的恩克蘭海軍最終還是沒有喪心病狂地向城市發動炮擊,戰友和戰艦成為敵人的人質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還是當前不容樂觀的局勢,他們雖然一直漂在海麵上,可並不是消息閉塞的,他們也知道陸地上的戰況。
可以確定的是,陸地上的戰場已經落敗了,敵人很有可能反攻打過國境線,在他們的國家裏作戰,他們現在對那座城市炮擊,隻會招來魯蒙人的瘋狂報複,他們可不想幹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摩爾多地區的戰場上,同樣陷入包圍的恩克蘭第一軍和第二軍的運氣就要比南方的第三軍的友軍們好得多了,因為他們有著從本土趕來的援軍的接應,從恩克蘭國境直接發起進攻的恩軍第四軍雖然先頭部隊遭到了伏擊並被擊潰,但後續跟上來的軍隊還是憑借著數量優勢逼迫暴露的伏兵不得不後撤。
這下,摩爾多地區的魯軍第十師、第三師和第二旅反而成為了被反包圍的對象,前有狼後有虎,就算他們頑強抵抗,還是被充滿求生意誌的恩克蘭軍隊衝破防線,雙方隨即在陣地上展開式肉搏,人數占據劣勢的魯蒙軍隊很快被殲滅,指揮官恩多姆率領隻能率領殘部撤入摩爾多城堡,眼睜睜看著敵人與援軍匯合。
終於打破防線的恩克蘭軍隊沒有功夫去理會逃入城堡內的敵人,他們還沒來得及為與友軍匯合而感到喜悅,就拖著疲倦的身體在友軍的掩護下撤迴國內。
等魯蒙軍隊追擊過來以後,敵人早已悉數撤離,他們隻能望著那一地的屍體和城堡上空飄揚著的殘缺的旗幟,深感惋惜。
惋惜過後,第五軍沒有急著繼續進攻,他們先打掃戰場,將戰死者的屍體收斂起來集中火化,骨灰將會和撫恤金一起由國民生活部的官員送到陣亡士兵的遺孀手中,散落一地的槍械也統一收集起來,交到後勤部手裏,那些槍械的零件可以用於給損壞的步槍維修更換,即使繳獲的都是滑膛槍,其中的一些零件也是能通用的。
同時,維克多留下一個師的兵力防守南方,便率領其餘兵力北上與主力匯合,當他抵達摩爾多地區的時候,也剛好先後收到了攻占希倫斯、貝基王國停戰和第三軍南下的消息,因此他沒有急著下令發起進攻,而是等待第三軍的到來,順便讓奮戰多日的士兵們整頓修整。
恩克蘭軍隊同樣在邊境加固防線和陣地,做好應對敵軍進攻的準備,前線軍隊緊急備戰,國內也在大規模軍事動員,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越來越多恩克蘭人應征入伍,他們將在經過短暫的軍事訓練以後就被送上戰場,為國而戰。
恩克蘭議會並不想硬扛魯蒙共和國這一龐然大物,北方的戰果足以證明這個大國的可怕之處,他哪怕是在三線開戰的情況下都能打爆一個國家,逼迫另一個國家退出戰爭,北方兩個國家還是專精陸軍的,和偏重海軍的恩克蘭軍隊相比戰鬥力可不止高了幾個點。
就這樣都能被硬生生打爆,uu看書 uukanshuom 實在令人恐懼。
雖然議會中的許多人都想要和魯蒙共和國提出停戰議和的請求,但國內的民意風向是保家衛國,抗擊侵略者,這個時候有人提出議和,那隻怕會被當成懦夫和賣國賊戳著脊梁骨罵……
沒人想要因為愛國而被這樣對待,因此,在這種大勢之下,議員們紛紛閉上了嘴,成為旁觀者,為日後魯蒙軍隊打過來提前做好準備,畢竟多一個準備就是多一條退路……
造成這種民意風向的原因還是國內自由不受政府製約的新聞報刊,以及在貝溫南部被全殲的第三軍,許多報紙都在唿籲國民誓死抵抗侵略者,為在貝溫省內陣亡的士兵報仇——那些士兵的家人是背負仇恨的最主要載體,他們被報紙一忽悠,熱血上湧紛紛加入軍隊。
盡管也有一些冷靜的報刊抵製全民抗爭的風氣,但他們很快就被憤怒的士兵遺孀圍攻,不得不閉上了嘴,無奈地看著越來越多人被報刊蠱惑著參戰。
在得知第三軍直接朝南方趕去以後,逃亡北方的希爾頓政府不由得長舒一口氣,他們隻麵對了敵人的兩個軍就被從南部殺穿,首都都淪陷了,這要是再加入一個軍的兵力,那完全不需要再抵抗下去,幹脆點,可以直接投降了!
不過就算沒有第三軍的參戰,他們的處境也不樂觀,在首都地區的軍隊悉數投降後,還擁有戰鬥力的希爾迪軍隊就隻剩下了先前北上進攻恩哥特王國的一個軍和一些零零散散的殘部,這些軍隊還大多因為首都陷落的因素士氣低落,幾乎每天都有出現逃兵。
可以說,希爾迪人完全是苟延殘喘,他們的滅亡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而在南方,本就因為痛失主力而舉國震動的恩克蘭共和國還沒從希爾迪首都淪陷的消息中緩過來,很快就又被貝基王國退出戰爭的消息砸得七葷八素,等他們好不容易把這個震驚的消息消化以後,就馬上得到了另外一個重量級的消息。
魯蒙第三軍南下了!
和正在與他們交戰的第五軍不同,正在朝南方戰場趕來的第三軍可是曆經戰陣的精銳老兵部隊,他們的戰鬥力比第五軍這支新兵部隊要更勝一籌——最重要的是,由新兵組成的第五軍都能殲滅他們的主力部隊,他們很難想象這支老兵組成的軍隊的戰鬥力會有多麽恐怖。
第五軍的表現的確讓恩克蘭人感到恐懼。
在維克多的指揮下,在貝克頓灘頭登陸的恩克蘭第三軍被反包圍在貝斯蘭城外,經過數日的激戰,同樣由新兵組成的恩克蘭第三軍被擊潰,大軍兵敗如山倒,幾次突圍都沒能衝出包圍圈,最後隻能絕望地向敵人投降。
貝斯蘭港口外的恩克蘭海軍最終還是沒有喪心病狂地向城市發動炮擊,戰友和戰艦成為敵人的人質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還是當前不容樂觀的局勢,他們雖然一直漂在海麵上,可並不是消息閉塞的,他們也知道陸地上的戰況。
可以確定的是,陸地上的戰場已經落敗了,敵人很有可能反攻打過國境線,在他們的國家裏作戰,他們現在對那座城市炮擊,隻會招來魯蒙人的瘋狂報複,他們可不想幹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摩爾多地區的戰場上,同樣陷入包圍的恩克蘭第一軍和第二軍的運氣就要比南方的第三軍的友軍們好得多了,因為他們有著從本土趕來的援軍的接應,從恩克蘭國境直接發起進攻的恩軍第四軍雖然先頭部隊遭到了伏擊並被擊潰,但後續跟上來的軍隊還是憑借著數量優勢逼迫暴露的伏兵不得不後撤。
這下,摩爾多地區的魯軍第十師、第三師和第二旅反而成為了被反包圍的對象,前有狼後有虎,就算他們頑強抵抗,還是被充滿求生意誌的恩克蘭軍隊衝破防線,雙方隨即在陣地上展開式肉搏,人數占據劣勢的魯蒙軍隊很快被殲滅,指揮官恩多姆率領隻能率領殘部撤入摩爾多城堡,眼睜睜看著敵人與援軍匯合。
終於打破防線的恩克蘭軍隊沒有功夫去理會逃入城堡內的敵人,他們還沒來得及為與友軍匯合而感到喜悅,就拖著疲倦的身體在友軍的掩護下撤迴國內。
等魯蒙軍隊追擊過來以後,敵人早已悉數撤離,他們隻能望著那一地的屍體和城堡上空飄揚著的殘缺的旗幟,深感惋惜。
惋惜過後,第五軍沒有急著繼續進攻,他們先打掃戰場,將戰死者的屍體收斂起來集中火化,骨灰將會和撫恤金一起由國民生活部的官員送到陣亡士兵的遺孀手中,散落一地的槍械也統一收集起來,交到後勤部手裏,那些槍械的零件可以用於給損壞的步槍維修更換,即使繳獲的都是滑膛槍,其中的一些零件也是能通用的。
同時,維克多留下一個師的兵力防守南方,便率領其餘兵力北上與主力匯合,當他抵達摩爾多地區的時候,也剛好先後收到了攻占希倫斯、貝基王國停戰和第三軍南下的消息,因此他沒有急著下令發起進攻,而是等待第三軍的到來,順便讓奮戰多日的士兵們整頓修整。
恩克蘭軍隊同樣在邊境加固防線和陣地,做好應對敵軍進攻的準備,前線軍隊緊急備戰,國內也在大規模軍事動員,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越來越多恩克蘭人應征入伍,他們將在經過短暫的軍事訓練以後就被送上戰場,為國而戰。
恩克蘭議會並不想硬扛魯蒙共和國這一龐然大物,北方的戰果足以證明這個大國的可怕之處,他哪怕是在三線開戰的情況下都能打爆一個國家,逼迫另一個國家退出戰爭,北方兩個國家還是專精陸軍的,和偏重海軍的恩克蘭軍隊相比戰鬥力可不止高了幾個點。
就這樣都能被硬生生打爆,uu看書 uukanshuom 實在令人恐懼。
雖然議會中的許多人都想要和魯蒙共和國提出停戰議和的請求,但國內的民意風向是保家衛國,抗擊侵略者,這個時候有人提出議和,那隻怕會被當成懦夫和賣國賊戳著脊梁骨罵……
沒人想要因為愛國而被這樣對待,因此,在這種大勢之下,議員們紛紛閉上了嘴,成為旁觀者,為日後魯蒙軍隊打過來提前做好準備,畢竟多一個準備就是多一條退路……
造成這種民意風向的原因還是國內自由不受政府製約的新聞報刊,以及在貝溫南部被全殲的第三軍,許多報紙都在唿籲國民誓死抵抗侵略者,為在貝溫省內陣亡的士兵報仇——那些士兵的家人是背負仇恨的最主要載體,他們被報紙一忽悠,熱血上湧紛紛加入軍隊。
盡管也有一些冷靜的報刊抵製全民抗爭的風氣,但他們很快就被憤怒的士兵遺孀圍攻,不得不閉上了嘴,無奈地看著越來越多人被報刊蠱惑著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