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外火車直接貫穿城池。


    如今的北京城雖然已經開始擴建,可還是一座北地邊城的模樣,遠遠沒有後世帝王之都的風範。


    朱棣在這裏待了幾年,倒是也修了些王府什麽的,可始終太過寒酸了。


    但也就僅此而已。


    老朱過來之後,朱標開始將北京城當作自己在北方的橋頭堡,也通過海運遷徙來了不少人,然後大舉修建建築。


    那些遷徙的人,又大多都是廣東地方的宗族社會,那些很難搞的廣東人,朱標就讓他們直接遷到北京來開荒。


    所以說如今的北京方言,可不是後世那種融合了很多滿語的京片子,而是帶著一股客家話的兩廣口音味道。


    一聽就知道跟南方脫不了幹係,也算正兒八經的華夏正統!


    白雪皚皚的正陽門下。


    愛做生意的廣東人很快在這裏搭建起了新的城區,一片生機勃勃的城市景象。


    這裏是南城。


    至於北城,居住的則是從淮西遷來的勳貴們。


    兩地的方言大不相同,淮西勳貴們的口音跟南京差不了多少,而南城的潮汕人、客家人又是完完全全的廣東口音。


    這兩種口音融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一種朱標後世都沒聽過的奇怪北京話。


    老朱坐在馬車上,伸長了脖子向城外望去,依稀瞧見了城門口處那座專門為自己塑的足足有三丈高的雕像,樂得合不攏嘴。


    雕像上的洪武大帝手持大刀,狠狠朝著地上一個身穿裘皮和皮毛帽子的蒙古人砍去,簡直是英武非凡,就像一個傲然立於天地之間的巨人!


    “不錯,不錯!”


    “這活兒當賞!”


    老朱看這雕像是看一次高興一次,而且京師城的百姓路過時都要對雕像躬身,這種極致的滿足感讓老朱簡直爽翻天了。


    “標兒說的果然不錯,這座塑像足以能證明朕的豐功偉業!”


    “陛下,殿下還說日後要為您建一座百丈高的高樓呢,這高樓就以您的名字為主題,聽說從泰山上都能看得見的!”


    一旁的李善長嘿嘿笑著說道。


    馬車裏坐著的,還有徐達、湯和二人,如今這三人基本就是京師城裏的麻將三人組。


    戰有藍玉打了,國政有朱標操持了,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操心。


    “百丈高的樓??”老朱嚇得一時也不敢想象。


    這三丈高,10米高的雕像加上下麵的底座,足足有15米,5層樓的高度就已經讓他覺得不可思議了。


    百丈高的巨樓,他更是想都沒想過!


    “標兒是越來越出息了呀!”他得意滿滿的說道。


    馬車外飄著鵝毛大雪,馬車內卻是溫暖如春。


    如今朱標雖然還無法做到將蒸汽機小型化創造出蒸汽機車,商品化的蒸汽機車要出現,至少還得幾年。


    甚至朱標都不打算發展蒸汽機車,一步直接跳到內燃機。


    所以如今出行的主要方式還是馬車。


    很快。


    老朱麵前出現了一座,呈現五角星形狀的矩形建築,一列又一列火車燃起了噔噔噔的氣笛聲向內衝氣。


    外麵也是人口繁雜,嘈雜的要命。


    “賣烤紅薯了,賣烤紅薯了!”


    “客官有沒有要住店的呀?”


    “客官,咱們宜春樓冬季大促銷。”


    一個個商人在路上拉客。


    抬頭,現出了那矩形建築上的一行字:京師南站!


    老朱也不是沒來過京師南站。


    可要上去坐火車還是第一次。歡喜的連連搓手。


    “今天也體驗一把標兒這建造起來的火車,究竟是個什麽光景!”


    “聽說鐵路還在繼續往前修,京師並不是終點,殿下貌似要將鐵路給修到關外去,然後一直往上,聽說要貫穿整個極北之地。”


    李善長在一邊介紹著,老朱連連點頭:“好,這東西修得越遠越好。”


    老朱雖然沒有坐過火車。


    但可以親眼見過火車行駛的路途,知道這東西每天吞吐的貨物量是之前大運河的不知多少倍。


    要是沒有火車,他在北京城可不能過的這麽爽!


    幾人在火車南站下了車,周邊錦衣衛立刻清場。


    今天上午的遊客和前來做生意的商人全部被宣布停止售票,而火車站裏的人自然也瞧見了老朱的龍輦到來,紛紛朝著那個方向跪地叩拜。


    心中知道這是陛下,可不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在小事上不如何注意,可陛下就不同了,一個沒伺候好就要人的腦袋!


    “陛下這是要乘坐火車返迴南京?”


    “正是啊!”


    “如今有了火車,到南京才區區十五天不到,又是遇上快的班次,八九天就能到,迴去一趟可太方便了!”


    老朱等人也下了馬車。


    第一眼便感覺在這廣闊的火車南站中,自己也顯得無比渺小,一股冰冷的工業美感讓老朱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北京的火車南站朱標要求修建的大氣磅礴,所以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奴隸正在施工。


    老朱站在廣場上都能看見遠處那些勞作的奴隸,忍不住對一旁的李善長問道:“善長,聽說標兒現在每天都要從那倭寇運來十萬百姓,此事是真的嗎?”


    “正是真的。”李善長說話間,口中噴出一股股白霧,“殿下,臣已經親自去前線看過了,港口上每天都是船,聽說殿下已經將倭寇給徹底滅了,倭寇所有王公貴族遠逃海外,他百姓也被殿下一村一村的抓到大明來,正是有了這些倭奴,火車才能修建的如此之快。”


    “好好好。”老朱一連說了三個好。


    雖然他也看見了那些在工地上勞作的奴隸,不時便會累死一個人在這冰天雪地中被拖走,不過心中卻沒有絲毫憐憫之情,隻有深深的狂喜。


    咱之前怎麽就沒想到呢?!


    老朱連連拍額頭。


    打下倭寇還有這麽多好處啊,這些奴隸人手簡直像用不完似的,用他們來做事實在是太便利了。


    老朱之前心中根本就沒有勞動力的概念。


    在他眼中,不就是讓百姓去做些事嗎?不過是勞役罷了,這種東西早晚都會有人來做。


    卻沒想到還能找他國民眾來做,而且還能不當人的把他國民眾往死裏壓榨!


    真是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朱標不當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寇並收藏我朱標不當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