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前,知府的府上突然亂了起來。
“張大人!西岩江的江堤突然不明原因破損,附近至少兩千人受災!”
“什麽?”張知府猛地站了起來,“不到半月前本官剛巡視過,江堤堅固無比,怎麽會遭遇此事!”
“張大人,江堤毀壞雖然要查,但是眼下還是趕緊救災啊。”
張知府坐了下去,“你先去調集人手,去看看江堤破損多少。沿途召集百姓,準備救災。”
“是!”
“再通知各縣,把能抽調的糧食都調集過來,本官再寫一封奏折,請上頭再調一些糧食過來。現在都有兩千人受災,再過幾天怕是要上萬人。快去吧,本官即可去破損江堤那裏。”
等張知府到了江堤,所見情景真是慘不忍睹。大水不停的湧出,附件農田已經全部淹沒,民房大都被淹了,土質的房子泡在水裏,再過幾天也必然會塌。
“張大人,災民已經都找到了,離這裏十裏外的一處高坡上,大概有三四百人。”
“你領著他們去附近的村子外,等各縣的糧食運到,搭建粥鋪。能幹活的都召集起來,準備把江堤堵上!”
過了兩天,收到了上頭下的令。
“張大人,上頭怎麽說?”
“上頭已經運了兩千石糧食來,後續的還在征集,不過最快的也還要九天。”
“九天!我們從各縣征收來的糧食隻夠吃兩天了。現在災民已經有四千多人,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我們,如何是好啊。”
張知府歎了口氣,“去把府裏值錢的東西都賣了,再去城裏找找富商,有沒有願意捐糧的。”
“張大人,您為官清廉,府裏哪還有值錢的東西。富商早就找了,他們一共隻捐了五十石米,說今年收成不好,隻有這麽多。”
“唉,這些人真指望不上。再去附近縣裏找找糧食吧。”
又過了兩天,糧食已經吃完了,樹皮,草根也都沒剩下,之前有糧食也隻是維持人不餓死,現在一斷糧,必然會有人餓死。張知府急的在屋裏來迴走,卻想不出方法。
“報!張大人,災民要湧進城去了。我已提前關閉了城門,他們現在堵在城門那裏,怕是要鬧事啊。”
“什麽?帶我去看看。”
等張大人來到城門前,看著黑壓壓一片的人,都坐在城門前。這些人看到當官的來了一下子圍了過去。
“大人,糧呢?怎麽隻有四天的糧,每天隻給這麽少,是存心餓死我們不成?”
“是啊,大人,我們沒少交租交稅,怎麽遭了災,就不管我們了?”
張知府站個高一點的地方,對大家喊道:“鄉親們!靜一靜!我已經上報了上峰,有幾千石糧食馬上就到了,再堅持幾天!”
“幾天!我孩子一天都堅持不了了,大人!”
“是啊,明天要是還沒有糧食,我們就衝進城去!”
張知府是穩不住了,退迴來之後,準備調集官兵,防止災民衝城門。到了太陽快下山,來人報告張知府。
“張大人,有一夥人從上遊來了,運了好多糧食來。”
“太好了,不是說九天才來嗎?”
“張大人,不是那一批,這些人不知道從哪來的。”
“帶我去看看。”
太陽快下山了,薛零帶著這波人加快趕路,就快到了。等到了之後發現了粥鋪,但是周圍沒有人。看著這些腳印,往城那邊走了。
“薛大哥,他們都去那邊了,我們直接把糧食送過去吧。”
薛零搖了搖頭,“你現在送過去,他們肯定一擁而上。看這人數至少有兩三千人,到時候不知道要踩死所少人。”
小芳點了點頭,“那怎麽辦?”
劉叔搶先迴答:“小姑娘,這種事最好還是找官府,他們就是幹這個的,可以讓災民有序領糧食,讓你家大哥去找知府吧。”
“不用找了,本官就是知府。”
眾人迴頭一看,張知府領著一些官兵已經到了他們麵前。“敢問這位是哪位豪俠?”
“豪俠算不上,在下薛零,聽聞這裏遭災,就趕緊來了。”
張大人聽到薛零的名字,眼睛一亮,“原來是薛大善人,久仰久仰。”
薛零拱手一禮,“不敢當不敢當,在下也久聞張知府張大人,愛民如子,勤政清廉,是不可多得的好官啊。”
“薛大善人謬讚了,你們這次帶的糧食真是救了命了啊,如果沒糧食,災民就要強衝城門了。”
“那大人,在下帶了三百石糧食,如何處置?”
“辛苦各位先搬到庫房吧,留四十石先就留在粥鋪。”
“好,那大家開始幹活吧。”
大家開始忙活起來,薛零也扛米袋到庫房,畢竟練過武,力氣大一點,小芳就在旁邊幫忙記賬,給大家準備茶水,三百石也不少,路已經被水淹了,手推車過不去,隻能肩扛,還是泥路,等搬完了,所有人都一身泥。張知府請大家到旁邊的池塘洗一洗,再派人開始熬粥。看到粥鋪又起了煙火,大家都慢慢的從城門那裏慢慢往迴走了,然後人越來越多,城門之圍終於解了。u看書 wwukansh
薛零清洗完,先去前麵找張知府。“張大人,這裏土地肥沃,又臨江,不會缺水,按理說收成應該很多,怎麽會缺糧?”
“哦,薛大善人有所不知,前年不是有旱災鬧饑荒。上峰從我們這裏調走所有的糧食。去年雖然豐收,但是為了補各地的缺口,也調走了不少。按理說不會有事,誰知江堤會破損,這江堤是本官五年前親自監督修的,堅固無比,不知道為什麽會出事。”
薛零考慮了一下,“張大人,您有沒有考慮過,是人為。”
張知府一驚:“你是說,有人故意破壞江堤?”
薛零點了點頭,“正是。”
“誰會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薛零搖了搖頭,“這個就不知道了,隻是現在大水都漫了過來,就算是人為,證據也早就衝走了。現在隻能先把江堤再修起來。在下帶了三十多人,看能不能幫上點忙。對了,張大人,我這裏還有二百兩銀子,也一起交給張大人,路上村子的糧食在下都買光了,看看張大人能不能再多買一些。”
張知府把銀子推了迴去,“薛大善人真是心係百姓,商人楷模。銀子就不用了,上峰已經派了兩千石糧食,再過幾天就能送到,你送的這三百石糧食,已經夠了。”
“如此在下就放心了。張大人,在下練過武功,可以忙著重修江堤,請大人不要有顧慮,隨意驅使。”
“如此就多謝了,明日起,請薛大善人領了你帶來的那三十多人去運土和石頭來。至於去江堤缺口那裏,由官兵前去即可。”
“張大人!西岩江的江堤突然不明原因破損,附近至少兩千人受災!”
“什麽?”張知府猛地站了起來,“不到半月前本官剛巡視過,江堤堅固無比,怎麽會遭遇此事!”
“張大人,江堤毀壞雖然要查,但是眼下還是趕緊救災啊。”
張知府坐了下去,“你先去調集人手,去看看江堤破損多少。沿途召集百姓,準備救災。”
“是!”
“再通知各縣,把能抽調的糧食都調集過來,本官再寫一封奏折,請上頭再調一些糧食過來。現在都有兩千人受災,再過幾天怕是要上萬人。快去吧,本官即可去破損江堤那裏。”
等張知府到了江堤,所見情景真是慘不忍睹。大水不停的湧出,附件農田已經全部淹沒,民房大都被淹了,土質的房子泡在水裏,再過幾天也必然會塌。
“張大人,災民已經都找到了,離這裏十裏外的一處高坡上,大概有三四百人。”
“你領著他們去附近的村子外,等各縣的糧食運到,搭建粥鋪。能幹活的都召集起來,準備把江堤堵上!”
過了兩天,收到了上頭下的令。
“張大人,上頭怎麽說?”
“上頭已經運了兩千石糧食來,後續的還在征集,不過最快的也還要九天。”
“九天!我們從各縣征收來的糧食隻夠吃兩天了。現在災民已經有四千多人,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我們,如何是好啊。”
張知府歎了口氣,“去把府裏值錢的東西都賣了,再去城裏找找富商,有沒有願意捐糧的。”
“張大人,您為官清廉,府裏哪還有值錢的東西。富商早就找了,他們一共隻捐了五十石米,說今年收成不好,隻有這麽多。”
“唉,這些人真指望不上。再去附近縣裏找找糧食吧。”
又過了兩天,糧食已經吃完了,樹皮,草根也都沒剩下,之前有糧食也隻是維持人不餓死,現在一斷糧,必然會有人餓死。張知府急的在屋裏來迴走,卻想不出方法。
“報!張大人,災民要湧進城去了。我已提前關閉了城門,他們現在堵在城門那裏,怕是要鬧事啊。”
“什麽?帶我去看看。”
等張大人來到城門前,看著黑壓壓一片的人,都坐在城門前。這些人看到當官的來了一下子圍了過去。
“大人,糧呢?怎麽隻有四天的糧,每天隻給這麽少,是存心餓死我們不成?”
“是啊,大人,我們沒少交租交稅,怎麽遭了災,就不管我們了?”
張知府站個高一點的地方,對大家喊道:“鄉親們!靜一靜!我已經上報了上峰,有幾千石糧食馬上就到了,再堅持幾天!”
“幾天!我孩子一天都堅持不了了,大人!”
“是啊,明天要是還沒有糧食,我們就衝進城去!”
張知府是穩不住了,退迴來之後,準備調集官兵,防止災民衝城門。到了太陽快下山,來人報告張知府。
“張大人,有一夥人從上遊來了,運了好多糧食來。”
“太好了,不是說九天才來嗎?”
“張大人,不是那一批,這些人不知道從哪來的。”
“帶我去看看。”
太陽快下山了,薛零帶著這波人加快趕路,就快到了。等到了之後發現了粥鋪,但是周圍沒有人。看著這些腳印,往城那邊走了。
“薛大哥,他們都去那邊了,我們直接把糧食送過去吧。”
薛零搖了搖頭,“你現在送過去,他們肯定一擁而上。看這人數至少有兩三千人,到時候不知道要踩死所少人。”
小芳點了點頭,“那怎麽辦?”
劉叔搶先迴答:“小姑娘,這種事最好還是找官府,他們就是幹這個的,可以讓災民有序領糧食,讓你家大哥去找知府吧。”
“不用找了,本官就是知府。”
眾人迴頭一看,張知府領著一些官兵已經到了他們麵前。“敢問這位是哪位豪俠?”
“豪俠算不上,在下薛零,聽聞這裏遭災,就趕緊來了。”
張大人聽到薛零的名字,眼睛一亮,“原來是薛大善人,久仰久仰。”
薛零拱手一禮,“不敢當不敢當,在下也久聞張知府張大人,愛民如子,勤政清廉,是不可多得的好官啊。”
“薛大善人謬讚了,你們這次帶的糧食真是救了命了啊,如果沒糧食,災民就要強衝城門了。”
“那大人,在下帶了三百石糧食,如何處置?”
“辛苦各位先搬到庫房吧,留四十石先就留在粥鋪。”
“好,那大家開始幹活吧。”
大家開始忙活起來,薛零也扛米袋到庫房,畢竟練過武,力氣大一點,小芳就在旁邊幫忙記賬,給大家準備茶水,三百石也不少,路已經被水淹了,手推車過不去,隻能肩扛,還是泥路,等搬完了,所有人都一身泥。張知府請大家到旁邊的池塘洗一洗,再派人開始熬粥。看到粥鋪又起了煙火,大家都慢慢的從城門那裏慢慢往迴走了,然後人越來越多,城門之圍終於解了。u看書 wwukansh
薛零清洗完,先去前麵找張知府。“張大人,這裏土地肥沃,又臨江,不會缺水,按理說收成應該很多,怎麽會缺糧?”
“哦,薛大善人有所不知,前年不是有旱災鬧饑荒。上峰從我們這裏調走所有的糧食。去年雖然豐收,但是為了補各地的缺口,也調走了不少。按理說不會有事,誰知江堤會破損,這江堤是本官五年前親自監督修的,堅固無比,不知道為什麽會出事。”
薛零考慮了一下,“張大人,您有沒有考慮過,是人為。”
張知府一驚:“你是說,有人故意破壞江堤?”
薛零點了點頭,“正是。”
“誰會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薛零搖了搖頭,“這個就不知道了,隻是現在大水都漫了過來,就算是人為,證據也早就衝走了。現在隻能先把江堤再修起來。在下帶了三十多人,看能不能幫上點忙。對了,張大人,我這裏還有二百兩銀子,也一起交給張大人,路上村子的糧食在下都買光了,看看張大人能不能再多買一些。”
張知府把銀子推了迴去,“薛大善人真是心係百姓,商人楷模。銀子就不用了,上峰已經派了兩千石糧食,再過幾天就能送到,你送的這三百石糧食,已經夠了。”
“如此在下就放心了。張大人,在下練過武功,可以忙著重修江堤,請大人不要有顧慮,隨意驅使。”
“如此就多謝了,明日起,請薛大善人領了你帶來的那三十多人去運土和石頭來。至於去江堤缺口那裏,由官兵前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