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蘇東坡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婉約派的一代詞宗。


    他,是青樓歌姬爭相崇拜的風流才子,也是晚年嚐盡淒苦的落魄書生。


    他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把古老的傳說寫出了新意。


    他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是極致婉約的千古奇喻。


    與遺世獨立的恩師蘇東坡相比,他更像是活在這個世上的普通人。


    拚盡了全力,依然沒有過好這一生。


    他的詩詞讓人讀來驚豔讚歎,他的人生卻與他的文彩截然相反。


    他才華橫溢,卻一生官路坎坷。


    其詞由於受到蘇軾,歐陽修等人的影響,風格清婉秀麗。


    讀起來並不矯揉造作,反而有種幽深繾綣的深情。


    他,就是秦觀。


    秦觀不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


    “在宋詞史上,秦觀是一個繞不過的人物。”


    “即使是在柳永、歐陽修、張先、蘇軾的頂級光環之下,依舊有屬於秦學士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片天地任何人也無法取代,因為他有一顆獨一無二的詞心。”


    “秦觀雖然身材魁梧,長髯似簇,卻細膩至極,柔情敏感,能寫出眾多的絕妙之作。”


    “秦觀生於高郵,這是個有文化的地方。”


    “秦觀那時是比較頑劣的,幾乎不讀書,整天隻知道舞槍弄棒,自我練習武藝。”


    “等到七歲,開始念小學,九歲才讀《孟子》這些書。”


    “可見,秦觀的啟蒙是比較遲的。”


    “而他不僅不好好學習,而且學會了喝酒,喜歡跟著酒鬼四處遊蕩。”


    “同鄉兼前輩詩人孫覺經常勸導他,你這樣下去就廢了。”


    “秦觀聽了前輩的話,也開始讀點書,往往是一個月讀兩三天。”


    “但就是這樣,還有人願意把女兒嫁給他。””


    “就在秦觀十九歲這年,他娶了潭州寧鄉主簿徐成甫的女兒徐文美。”


    “徐文美困難了娘家也會給予資助,所以秦觀的日子得到了改善,不用為了生計奔波。”


    “甚至媳婦養蠶織布,秦觀在一旁與之她聊天,還寫下了《蠶書》。”


    “結果,媳婦的手藝火了,秦觀的書也火了。”


    “雖然科舉失敗,但他的日子過得更安閑了。”


    “他有一首《行香子》,就是描畫此時閑逸自在的田園風光。”


    “秦觀二十六歲這年,對蘇軾已經仰慕久矣,可惜無緣一見。”


    “這主要因為他在高郵的名氣大,在全國的名氣還很小。”


    “此時,蘇軾要前往密州赴任,路過揚州,在揚州太守的陪同下去平山堂悼念歐陽修。”


    “秦觀想這是個絕佳的機會,於是在蘇軾一行來到之前,先去轉了一圈。”


    “元豐元年,秦觀科考再次落榜。”


    “喪氣之餘,去徐州拜見蘇老師。”


    “蘇軾讓他不要灰心,繼續努力。”


    張居正: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婉約詞宗秦觀飄零哀愁的一生


    秦觀出生於江蘇高郵,年少時喜歡讀兵書,卻無心科舉。


    他四處遊曆,縱情聲色於歌筵酒席,是遠近聞名的風流才子。


    而他心中的偶像便是當時已經名滿天下的蘇軾,30歲的秦觀聽說蘇軾調任徐州,激動不已,迫不及待地前去拜謁。


    蘇軾對秦觀的才華也非常欣賞,鼓勵他發奮讀書,考取功名。


    37歲的秦觀考中進士,並在蘇軾的舉薦下做上了太學博士、國史院編修。


    秦觀和這些師兄弟們共論國事,共講詩詞,生活過得充實而有趣。


    可惜好景不長,一向謹小慎微的秦觀卷入到了黨爭之中。


    因為他是蘇軾的弟子,新舊兩黨皆視他為政敵,秦觀在這一時期遭受到了很多迫害。


    隨著宋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蘇軾一派受到打壓,秦觀自然未能幸免。


    他先是被貶為杭州通判,然而新黨繼續搜羅罪證,讓秦觀還沒到杭州,就又被貶到更為偏遠的處州任監酒稅。


    心灰意冷的秦觀,經常以念佛抄經來排解愁悶。


    不料又被新黨以此為把柄狀告他不務正業,於是他再次被貶。


    這一次,他被削去所有的官職俸祿,被發配到了湖南郴州。


    可即便如此,新黨依舊不肯放過他,又把他從郴州移送到更加偏遠的廣西橫州編管。


    誰又能想到,當初的那個風流倜儻的書生,此刻已經淪為任人魚肉的犯人!


    而新黨們仍然在大宋的版圖上去為他尋找更偏遠、更讓人絕望的地方。


    新帝宋徽宗大赦天下,秦觀得以複任宣德郎,可已經太遲了。


    此時的他52歲,多年的顛沛流離,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可歎他滿腹才學,卻無力迴天,隻留下一聲苦笑,一世哀歎。


    縱觀秦觀的一生,他更像是每一個苦苦在世上掙紮的普通人。


    年少輕狂,結果人到中年被命運之手攫住,不得不背井離鄉。


    他的一生,如飛花飄零,獨獨少了一份自在。


    “秦觀臨走時寫下了《別子瞻學士》,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我獨不願萬戶侯,惟願一識蘇徐州。”


    “可見,少遊骨子裏是和李白一樣直爽的人。”


    “但論起性格,遠不如太白瀟灑。”


    “第二年,秦觀繼續追隨蘇軾的足跡,跟著和尚朋友們一起遊山玩水。”


    “來到吳越,秦觀為當地的歌女流連,終於找到了他情感的誕生地。”


    “秦觀通過蘇老師,與黃庭堅、陳師道等人都有了交集。”


    “少遊沉溺遊玩,荒廢學業,書法也不怎樣。”


    “元豐八年,三十七歲的秦觀終於中了進士,整個老家的人都對他刮目相看。”


    “而他的妻子,此刻也終於感覺自己熬到頭了。”


    “他每天就騎著毛驢在汴京城裏遊蕩,寄身於舞榭章台,尋找柳七當年的足跡。”


    “第二年,秦觀前往蔡州就任官學教授,算是正式步入了仕途。”


    “秦觀在蔡州,認識了一位叫婁琬的歌妓,這女子就和年輕的薛濤、念奴等人差不多。”


    “秦觀因為老婆不在身邊,也無所顧忌,見女子出現在太守的宴會上。”


    “於是經常跑去蹭飯,以圖窺視佳人。”


    “作為一代情歌王子,追女孩的方式,寫詞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秦觀的詞,與柳永不同,比周邦彥更不知高出多少倍。”


    “但你絕對想不到,這竟然是一位胡須挺拔、舞槍弄棒的大漢寫的,所謂俠骨柔情,莫過於此了。”


    “秦觀被稱為古之傷心人也,乃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


    “自從在地方教學後,一直到元佑五年他才調迴京城,擔任太學博士。”


    “這可是韓愈曾經做過的神聖職業,不久,他又到秘書省校對書籍。”


    “但第二年,就因為黨爭被彈劾。”


    “由於老師蘇軾得高太後重視,秦觀也沒什麽事兒。”


    “等到高太後去世,蘇軾和他的學生一個接一個倒黴。”


    王陽明:一代詞宗秦觀,被蘇軾譽為有屈宋之才。


    秦觀是蘇軾的學生,號稱蘇門四學士之首。


    他自幼飽讀詩書,滿腔經綸,才情橫溢。


    他曾經一心一意想致力仕途,希望才為世所用,成為治世之能臣。


    但上天注定要他成為文藝青年,而不是將相能臣,因此在學場與官場一再捉弄他。


    他36歲才中進士,之後進入仕途,因為老師蘇軾的原因加上憤青的性格。


    他就沒有順暢過,一次又一次被貶被打壓,後半生一路狂奔貶謫的路途中。


    所謂的文藝青年一般都是自視甚高又自我任性的才子,秦觀官場的慘淡遭遇加上無處可用卻無法壓抑掩蓋的才華,注定他要成為曆史上流傳千古的文青。


    讓他把一生的才思都轉化為了讓人心顫心動的佳詞佳句,讓他戴著文青的帽子。


    在千年之後,還讓人們如此流連他的詞,留戀他的人生。


    秦觀去紹興,看中一名歌伎,二人一見如故。


    秦觀為他寫下意境悠然的詞,實在無法相信隻是他當初賣弄風花雪月,小怡風情的詞。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的秦觀,從玩深沉,玩浪漫,玩才情中找到了樂頭。


    幹脆一股勁頭鑽進去,一股老兒的玩文藝了。


    他避開自己的原配老婆徐文美,從他的女粉絲群中找靈感,找詞意,寫出了一首又一首讓當時天下女文青追崇的佳詞佳句。


    在蔡州時,秦觀和營妓樓婉一見傾心,他為她寫詞,貼心地把她的名和字都鑲進詞裏。


    一次,秦觀參加一場宴會,主人讓寵妾碧桃來勸秦觀喝酒。


    碧桃的巧兮美目,又讓他怦然心動。


    但人家名花有主,他隻能含恨寫了一首《虞美人》。


    對老師蘇軾的寵妾朝雲,秦觀也是愛慕不已。


    秦觀曾還喜歡一美貌道姑,搭訕後,人家以為他耍流氓,一頓白眼絕塵而去。


    秦觀癡癡發呆,留下無限相思與遺憾,獨自迴味。


    秦觀被貶發配湖南郴州時,在貶官狂奔的路上,曾在長沙停留。


    自古湘女多情種,一位長沙美女子酷愛秦觀的詞,見到秦觀後,立即癡情以身相許。


    秦觀離開後,長沙女子苦苦等候,秦觀死後又以身殉情。


    秦觀寫策論也非常厲害,所謂策論就是專門為皇帝治國安邦出謀劃策的文章。


    但戴著文青帽子的秦觀,詞的韻味意境太秒殺人了。


    以致後世隻記住了他的詞,記住了他的人,忘記了他的其他才華。


    從秦觀玩傷感,灑才情的詞句中。


    讀出了憤青的無奈與惆悵,也讀出了文青的多愁善感,至情至性。


    如此感情深厚,意境悠遠,風格獨特的詞,隻有他如此失意失誌的人。


    在特定的環境、語境、心境之下,才寫得出來。


    他的詞看似卿卿我我,小家碧玉,卻勃發著強大的生命活力,充溢著生命之美,藝術之美。


    他的北宋文青位置基本無人敢動搖了,他的女粉絲至今也還空前絕後的多。


    “秦觀此前結識了一位叫邊朝華的女子,兩人的情感特別深。”


    “秦觀被貶杭州,未到又貶處州,做監酒稅的工作。”


    “他不想朝朝華跟著自己受苦,便提出分手。”


    “本想著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可是過了二十多天後,這位癡情的女子又迴來了。”


    “她哭著向秦觀發誓,自己此生絕不再嫁他人,隻求跟著他到天南海北。”


    “秦觀的日子越過越差,連住房都被收迴。”


    “即使自己過得再怎麽差,隻要不被她看到,那都無所謂了。”


    “秦觀不願心愛之人跟著自己受苦,這是大愛。”


    “秦觀情詞特點便是以真情帶動一切,同時景物描寫如在目前,自然而然。”


    “即便是用典,也是清新脫俗,不著痕跡。”


    “經常與和尚打交道,少遊對於佛教文化也和老師蘇軾一樣心意相通。”


    “他崇敬佛教的因果輪迴,用抄寫經文來獲得內心的平靜。”


    “可就是這一舉動,再次獲罪,被削去官職俸祿,貶往郴州。”


    “秦觀前往郴州,馬兒累死幾匹這不知道,但沿途卻沒有一個官員願意接見他。”


    “就連押送他的小吏,也沒好氣性,隻知督促他馬不停蹄,好趕快迴去複命。”


    “也許就在旅舍歇腳之際,秦少遊寫下了感歎人生的另一首超級之作。”


    “郴州雖然不是秦觀的故鄉,但他馬上又要被貶往橫州。”


    “而對他寄托著濃濃惜別之情的,就是這一江春水了。”


    “此時秦觀的心,已經和自然融為一體。”


    “在橫州過著夜參半不寢,披衣涕縱橫的日子,秦觀不久又被投放雷州。”


    “等到元符二年,大赦天下,秦觀才開始一點點遷往內地。”


    “次年他和蘇東坡在雷州相會後,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踏上歸家之路。”


    “八月的一天,秦觀來到滕州的光華亭,在此喝酒小憩。”


    “少遊酒後口渴,仆人送上一碗涼水來,水至,笑視之而卒。”


    “秦觀的詞在後世一直感染萬千,經久不衰。”


    李師師:命運坎坷的秦觀,內心充滿挫敗感,詩詞的字裏行間都透著憂鬱。


    秦觀最受蘇軾看重,他的詞藝術成就很高,極負盛名。


    秦詞以描寫男女戀情和哀歎本人不幸身世為主,感傷色較為濃重。


    更善於把男女的思戀懷想,悲歡離合之情,同個人的坎坷際遇自然的結合在一起。


    如他《千秋歲·水邊沙外》就是借描寫春景春情,集中表現交織在一起的今與昔、政治上的不幸和愛情上的失意,抒發貶謫之痛、飄零之愁的一首詞作。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裏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上闋先寫眼前之景。


    世間萬物與人的心理是一種異質同構關係,不同的形引起人心理上不同的情緒張力。


    因此,景物具有表情作用。


    這首詞描寫的景物意象是水、沙、花影、鶯聲,用以表現這些意象運動變化的詞是邊、外、退、亂、碎。


    景物本身很細碎,而又在快速地變動中,與人心中的煩躁、零亂、不安相對應。


    人事也如花影鶯聲,動蕩飄零,連酒盞也顧不上或沒情緒親近了,衣帶漸寬,離別之情折磨得人也瘦了。


    思念的人不見蹤影,隻能和遲暮的碧雲相對。


    下闋追憶昔日的盛會。


    因為看到處州城外如許春光,詞人便情不自禁地勾起對昔日西池宴集的迴憶。


    鵷鷺同飛蓋一句,把二十六人同遊西池的盛況作了高度的概括。


    攜手處,今誰在,這是發自詞人肺腑的情語,是對元祐黨禍痛心疾首的控訴。


    詞人深感前路茫茫,人生叵測,一種巨大的痛苦噬齧他的心靈。


    因此不禁發出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的唿喊。


    這不僅是說自然界的春天正逝去,同時也暗示生命的春天也將一去不複返了。


    此詞以春貫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


    以春光流逝、落花飄零的意象,以時間的跨度,將不同的時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和個人的命運融合為一。


    抒寫了作者因政治理想破滅而產生的無以自解的愁苦和悲傷。


    創造出完整的意境,讀來哀怨淒婉,有一詠三歎之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