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富人家女性一般不自己奶孩子,家裏都有一個角色,乳母。


    乳母作為一種特殊職業,和富人家其他下人的地位有些不同。


    尤其是和孩子感情好,會被主人家當成長輩對待,禮遇有加。


    尤其是在皇宮裏,妃嬪生下皇子公主。


    一方麵為了保養,另一方麵條件優越,她們基本不會自己帶孩子。


    這時候,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乳母身上。


    然而在明朝,有這樣一個乳母客氏。


    她奶大的皇子朱由校成了皇帝,她也跟著沾光,皇宮裏沒有一個敢惹她的。


    更過份的是,優越的身份和地位沒讓她滿足。


    她竟然膽大包天,暗地裏勾結太監,毒害妃嬪,惑亂朝綱。


    “客氏本是河北定興的農婦,嫁與農民侯二為妻。”


    “萬曆三十三年,明神宗的孫子朱由校出生。”


    “隨後,十八歲的客氏入宮,後為皇孫朱由校的乳母。”


    “客氏原本暗地裏侍奉宦官魏朝,兩人結為對食。”


    “魏忠賢淨身入宮後,最初依附於魏朝,取得了魏朝上司的信任。”


    “後來,魏忠賢與客氏暗中私通,客氏幫助魏忠賢成為東宮點膳局官。”


    “泰昌元年,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在一個月內先後駕崩。”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封客氏為奉聖夫人,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本來按照規矩,魏忠賢不識字,沒有資格做司禮監秉筆太監。”


    “但是因為客氏受寵的原因,魏忠賢才得到了這個職位。”


    “魏忠賢與魏朝曾結盟為兄弟,明光宗即位幾個月後。”


    “一天深夜,兩人為了爭搶客氏,喝醉後在乾清宮暖閣爭吵,驚動了已經就寢的明熹宗。”


    “魏忠賢與魏朝跪在禦前聽處分,明熹宗詢問客氏,要留下誰幫她辦事。”


    “客氏認為魏朝為人輕佻,魏忠賢雖不識字卻容易控製,客氏選擇了魏忠賢。”


    “此後魏忠賢與客氏明目張膽地勾結在一起,再無避忌。”


    “後來魏忠賢假傳聖旨將魏朝發配到鳳陽,在半路上殺死了他。”


    “泰昌元年冬天,客氏遷居乾西二所。”


    “明熹宗親臨其居所,安排酒宴、唱戲為她慶祝。”


    “次年,客氏遷居鹹安宮。”


    “夏天時,鹹安宮就會搭起大涼棚,明熹宗不斷賜冰以供客氏解暑。”


    “冬天時,鹹安宮有地炕,燒地炕所用的炭不限量供應。”


    “每天天快亮的時候,客氏就到明熹宗處等待他起床,晚上再迴到鹹安宮。”


    “每當魏忠賢前來見麵時,必將左右宮人屏蔽掉。”


    “兩人竊竊私語,不為外人知曉。”


    “那時候客氏的母親還活著,常常勸她要惜福,收斂自己的行為,客氏根本不聽。”


    “天啟元年,明熹宗以客氏曾經保護過自己為由,賜給客氏香火田二十頃。”


    “明熹宗大婚後,封客氏的父親客太平錦衣衛正千戶。”


    “禦史請求遣客氏出宮,明熹宗不同意。”


    “理由是皇後年紀還小,需要年紀大的婦人來幫襯,等到皇祖父大葬的時候再說這個事情。”


    陳圓圓:明熹宗跟前有兩個大紅人,一個是宦官魏忠賢,另外一個就是乳母客氏。


    客氏進宮之前很普通,不過是個目不識丁的鄉野女子。


    早早的嫁給了村民候二,18歲就生下了兒子侯國興。


    唯一不同的是她長相極其妖豔,還有些幸運。


    她生了兒子不久,萬曆皇帝的皇長孫朱由校便出生了,正在挑選合適的乳母。


    客氏家境貧寒,加上不想安於現狀,便扔下兒子參與了評選。


    經過層層篩選,相貌美麗又能說會道的她最終勝出,成功入宮。


    剛入宮的客氏一定是盡職盡責的,從朱由校對她的依戀來看,客氏絕對是給予了朱由校滿滿的母愛。


    論感情,她也是一個母親。


    拋下剛出生的兒子,肯定是把所有的母愛都傾注在了朱由校的身上。


    論利益,她本就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


    而朱由校皇長孫的身份,很可能就是未來的皇帝,自然是最好的巴結對象。


    所以,剛入宮時,她肯定把所有的精力和愛都給了朱由校,使得朱由校把她視為最親的人。


    而恰好,當時朱由校父母的處境都很糟糕。


    父親朱常洛雖身為太子,但地位始終風雨飄搖。


    每日都過得戰戰兢兢,對朱由校的關心也是極少的。


    朱由校的母親當時在太子府中的日子也不好過,朱由校的生母是遭李選侍毆打氣死的。


    而母親死後,萬曆皇帝在鄭貴妃的勸說下,又把朱由校交給了李選侍撫養。


    李選侍這位養母,經常把朱由校謾罵、淩辱、折磨得徹夜哭泣。


    在這種環境中乳母客氏的關愛,是朱由校體會到的唯一溫暖。


    所以,每次宮人要把乳母送出宮。


    朱由校都大哭不止,甚至不吃不喝。


    沒辦法,客氏便留了下來。


    環境造就人,客氏在宮中生活這麽多年,親眼目睹了有權勢的高貴和無權勢的卑微。


    她漸漸在內心種下一顆謀權的種子,而且朱由校對她的依戀,更使得她的欲望逐漸膨脹。


    朱由校的父親隻做了一個月的皇帝,便駕崩了。


    朱由校一登基,首先封賞的就是乳母,封她為奉聖夫人。


    客氏在宮中的待遇簡直就是皇太後般,坐的是八抬大轎,夜間迴宮點的是水晶燈。


    每次出行身邊都有百人擁簇,值班宦官見了都跪地相迎。


    客氏迴宮那派頭,甚至勝於皇帝出遊的規格。


    客氏過生日,皇帝必須親自前去祝壽,一次就賜人參二三十斤。


    客氏怕熱,皇帝立即命人在她的宮殿造起大涼棚,賜冰不斷。


    朱由校對乳母可謂孝心一片,但恩寵確實是超出了標準,很不符合規矩。


    甚至很反常,引起了大臣們的不滿。


    朱由校大婚後,群臣紛紛勸他讓乳母出宮。


    但客氏出宮當天,朱由校就不吃不喝,又耍起了小脾氣。


    她前腳剛走,朱由校就失了魂魄。


    不顧他人反對,執意下旨召迴,並命大臣們不得再因此事煩他。


    可見,朱由校即使是結了婚,也依然離不開這位曾經給過他母愛的乳母。


    側麵來看,客氏為了留下來,也一定耍了不少的手段。


    “禦史奏請罷除客氏香火田,奏章被魏忠賢押下不上報。”


    “客氏淫蕩狠辣,魏忠賢也不遑多讓。”


    “兩人都善於阿諛奉承,很得明熹宗的信任。”


    “有了明熹宗做靠山,客氏和魏忠賢氣焰囂張,朝中沒有人敢頂撞他們。”


    “掌管司禮監的王安與禦史方震孺上書,請求遣客氏出宮,明熹宗答應了。”


    “客氏出了宮,沒多久,客氏又被召迴了宮。”


    “禦史周宗建上書勸諫,認為天子之言如同兒戲,朝廷沒有規矩,皇宮守衛可有可無。”


    “過分寵愛沒有原則,會讓人恃寵而驕,產生非分之想,後患無窮。”


    “侍郎、禦史、給事中也接二連三上書勸諫,全都遭到了嚴厲的斥責。”


    “客氏慫恿魏忠賢殺掉王安,魏忠賢遲疑不決。”


    “客氏以李選侍為例,告誡魏忠賢不能留有後患。”


    “李選侍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子,明光宗駕崩時,李選侍挾持皇長子為自己討要皇後的封號。”


    “王安揭發了李選侍,並騙過李選侍,將皇長子搶了出來。”


    “魏忠賢這才下了決心,唆使給事中彈劾王安,最終王安被害身亡。”


    “客氏住在宮中,威逼皇後,虐待宮女。”


    “出行時乘坐小轎,由內官近侍們抬著。”


    “規格上跟明熹宗的嬪妃們差不多,就是缺少一套青紗傘蓋。”


    “但是鋪蓋、墊子之類做工精美,比那些嬪妃們的還要好一些。”


    “每到客氏生日的時候,明熹宗必然會到場慶祝,賞賜金銀財寶無數,宮中的皇貴妃也有所不及。”


    “出宮迴家時,其排場甚至超過皇帝出行。”


    “天啟二年,給事中魏大中上書彈劾魏忠賢。”


    “說他勾結客氏,大肆排除異己,在朝中安插耳目竊取消息。”


    “皇帝再如此寵愛這兩個人,皇宮就成了他們的天下。”


    “魏忠賢得到奏章很憤怒,假傳聖旨痛罵魏大中,將他貶官三級逐出京城。”


    “給事中、尚書議論大學士與客氏、魏忠賢結黨營私,受到降職、流放外地的處罰,其他議論客氏與魏忠賢的官員也都被罷官。”


    “天啟三年,明光宗的趙選侍因為與客氏、魏忠賢不和,被二人矯詔賜死。”


    “客氏誣陷懷孕的裕妃張氏,斷絕了她的飲食,裕妃被餓死。”


    “接著,客氏又用計使得懷孕的皇後張氏流產。”


    柳如是:明熹宗對朝堂政事的視若無睹,更是給了客氏惑亂朝綱的可乘之機。


    明憲宗朱見深就愛上了大自己18歲的宮女,當上皇帝後執意要封她為皇後。


    在太後和大臣的幹涉下,勉強封了個貴妃,但卻專寵她一人。


    從客氏的種種表現來看,她也有心效仿萬貴妃,隻是未能得逞。


    其一,客氏每天早晨都到乾清宮照顧朱由校的起居飲食,直到傍晚才迴自己的鹹安宮。


    而那時朱由校已經16歲,完全不需要一個乳母每天這般形影不離地伺候著。


    其二,客氏平時打扮得非常美豔,為了保持頭發的烏黑光潤,常以年輕宮女的唾液梳理頭發。


    如果隻是以母親的身份照顧兒子,沒有必要這般打扮。


    其三,客氏還常常將滋補品加工烹製,給熹宗進補,這就更不是一個母親該做的事了。


    其四,在朱由校大婚時,客氏的表現更加異常,無原由地大發脾氣。


    其種種行為,表現出來的絕不是一個慈母的形象,而是一個渴求受寵的小女人。


    隻是,在朱由校的心目中,她其實一直都是一個母親。


    朱由校雖然依賴她,但給予她的迴報也都是物質上的。


    他不吝嗇給乳母榮華富貴,但並未像明憲宗一樣執意納她為妃。


    對此,客氏很不滿。


    張皇後懷有身孕時,因腰痛準備找個宮人來按摩緩解一下。


    沒想到讓客氏知道了,買通宮人使張皇後生下死胎,此後再也未能生育。


    比她更慘的是張裕妃,她懷孕後,到了預產期沒有生。


    客氏便在皇上麵前,說張裕妃到了預產期卻生不出孩子,是欺君之罪,而且宮中到處傳言說張裕妃懷的是妖怪。


    朱由校向來信任乳母,再加上流言蜚語一攪合,他就真的把張裕妃打入了冷宮。


    可惡的是,還斷絕她的一切飲食。


    張裕妃也隻能靠接屋簷下滴落下來的雨水,強撐了幾天就餓死了。


    客氏用盡狠毒手段,殘害皇嗣,打壓後妃。


    致使天啟一朝中,朱由校所有的皇子沒有一人長大,直接絕了後。


    但即便是這樣,也無人能告得了客氏,就連張皇後也絲毫撼動不了客氏在朱由校心目中的地位。


    而朱由校的縱容,使客氏更加肆無忌憚。


    她不滿足於僅在後宮橫行霸道,還把手伸向了前朝。


    “天啟四年,副都禦史楊漣揭發魏忠賢的二十四件大罪。”


    “魏忠賢很害怕,到明熹宗麵前哭訴,客氏則在一旁為魏忠賢說情。”


    “皇帝相信了客氏和魏忠賢,不僅沒有責怪魏忠賢,反而駁迴楊漣的奏章,斥罵了楊漣一頓。”


    “對於反對自己的人,魏忠賢和客氏出手狠辣。”


    “或是將他們拘捕入獄,或是革去官職,或是奪其性命。”


    “明熹宗卻依舊對魏忠賢和客氏信任有加,賜給魏忠賢的印章上寫顧命元臣,賜給客氏的印章上寫欽賜奉聖夫人。”


    “天啟七年,明熹宗病重,發了一份聖旨到兵部。”


    “聖旨中感念客氏曾經悉心照料年幼的自己,又提及自己年少就繼承帝位,內心孤單惶恐。”


    “都是在客氏的安慰和開導下,才度過了那些艱難歲月。”


    “客氏還拿出自己的俸祿捐給修河、修橋、修皇陵的工程。”


    “因此,明熹宗下旨,賞了不少財物給客氏。”


    “又將客氏的弟弟和兒子封為錦衣衛指揮使,而且這個職位可以世襲。”


    “天啟七年,明熹宗駕崩,明思宗朱由檢即位。”


    “客氏請求搬出皇宮,明思宗同意了。”


    “出宮前,客氏在五更時分,身穿喪服到明熹宗的棺材前。”


    “拿出一個用黃色龍袱包裹的小匣子,裏麵是明熹宗的胎發、痘痂、頭發、掉落的牙齒、指甲等。”


    “客氏痛哭著將這些東西一一焚化,隨後離開紫禁城。”


    “魏忠賢也請求辭去職位,明思宗卻不同意。”


    “他準備對魏忠賢論罪處罰,於是將魏忠賢安置到鳳陽。”


    “不久後,明思宗下令逮捕魏忠賢。”


    “此時魏忠賢剛到阜城,聽到消息後,就上吊自殺了。”


    “明思宗令人將他分屍,頭顱掛在河間西門之外。”


    “不久後,明思宗又下令抄沒客氏家產,將客氏關入浣衣局。”


    “待到抄沒客氏家產之時,在她的家中發現宮女八人。”


    “於是,明思宗下令,派人在浣衣局將客氏鞭打致死,死後發配到淨樂堂焚屍揚灰。”


    “客氏的兒子侯國興、弟弟客光先被公開處死,屍首示眾。”


    李師師:人的欲望就是一個無底洞,如果任由欲望吞噬,終將自取滅亡。


    不得不說,客氏具有很強的識人能力。


    太監魏忠賢剛開始巴結她時,還什麽都不是。


    要錢沒錢,要地位沒地位,隻是有一張會拍馬屁的嘴。


    客氏很欣賞他,倆人結成對食,搭夥過日子。


    在客氏的吹捧下,魏忠賢很快成了朱由校跟前的大紅人。


    於是,夫妻倆開始謀劃著逐一清掃障礙。


    前朝有魏忠賢會哄朱由校歡心,奏章都由他來看,後宮有客氏屢獻讒言。


    很快東林黨的大臣們被他倆逐一鏟除,朝堂之上,再沒有人能夠製約他們。


    以至於,魏忠賢有了九千歲。


    甚至天下人隻知有魏忠賢,不知有皇上。


    而權勢越高,夫妻倆的欲望越強,很快兩人把朝堂和後宮都搞得烏煙瘴氣。


    朱由校無子,在病危時,膽大包天的客氏竟將宮外懷有身孕的女子引進宮,企圖冒充皇嗣。


    而糊塗的朱由校為保證後繼有人,居然答應了此事。


    張皇後得知後,力勸皇上千萬不可混淆皇室血脈,還不如把皇位傳給弟弟朱由檢。


    對此,張皇後與朱由校僵持了很久,才說服朱由校。


    客氏惡毒而來的好日子,也終於有了到頭的時候。


    客氏、魏忠賢陪同朱由校在西苑遊船戲耍,飲酒作樂。


    突然,一陣狂風刮翻了小船,朱由校跌入水中。


    雖被救出,但卻落下病根。


    為了盡快痊愈,朱由校又在魏忠賢的安排下,大量飲用仙藥,以致臥床不起。


    朱由校臨死前,終於把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


    朱由檢進宮後,聽從張皇後的建議,不吃宮中食,自帶幹糧。


    此時,朝中幾乎全是魏忠賢的黨羽。


    堂堂皇帝,常常要背著人,偷偷啃幾口自帶的幹糧,維持生命。


    剛即位根基不穩的他,隻能忍辱負重。


    表麵繼續重用魏忠賢,暗地逐漸清除他的黨羽,最後直接要了魏忠賢的命。


    客氏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她開始懷念曾經那個真心疼愛著她的皇帝。


    朱由校像棵大樹一樣撐起了她的天空,而她卻費勁心思偏要撂倒這棵大樹,此後這棵大樹不會再關照她了。


    崇禎皇帝對她的種種惡行早有耳聞,恨之入骨。


    命人將她押到浣衣局,嚴刑拷打,她隻能乖乖認下所有罪行。


    每一條都罪不容誅,崇禎帝下令對客氏實施鞭刑,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橫飛。


    昏死過去,再用水潑醒,直到斷了氣,崇禎帝的氣還沒有出完。


    又下令焚燒了她的屍骨,將骨灰撒到地上,任人踩踏,真可謂大快人心。


    客氏是個十分幸運的女人,而她最大的缺點在於不自知。


    她有幸在眾人中被選中,成為了未來皇帝朱由校的乳母。


    她有幸遇到了懂感恩的朱由校,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得到了豐厚的迴報。


    隻可惜,她並不懂得知足。


    擁有了榮華富貴和尊貴的身份地位後,還想更進一步。


    企圖把持朝政,覬覦皇位,差點讓大明改了姓。


    而自己的才華卻又撐不起野心,能力也駕馭不了目標。


    所以,隻能選擇了歪門邪道,最終走向慘死的結局也是必然。


    若是客氏能認清自己的位置,從當初的一個農婦,變成尊貴無比的皇帝乳母。


    之後老實本分一些,也可惠及子孫後代。


    俗話說,房怕根基不穩,人怕得勢忘本。


    而客氏德行淺薄,卻占著高高的位置。


    智力有限,卻偏要謀劃大事。


    力量有限,卻非要承擔重任。


    如此,怎能不惹禍上身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