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的一代名妓,秦淮八豔之首。


    在那樣一個年代,妓就是妓,沒有什麽社會地位。


    柳如是的一生,從孤女到妓女,再到巾幗英雄,充滿了傳奇。


    在古代不乏青樓女子很有風骨與氣節,甚至超過了很多文人士大夫,柳如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哪怕淪落風塵,也心係天下,令人十分欽佩。


    在柳如是身上,世人看到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個人,出身不必高貴,但品行必須高貴。


    身逢亂世,身世漂零,卻滿身才氣,一身傲骨,寧死不屈。


    在那個風雨啟飄搖的年代,她用自己的行動毅然去保衛腳下的土地,為整個國家盡了一份力,用自己的魄力書寫了一曲載入史冊的讚歌。


    “緩緩悠揚的秦淮河,古往今來,流淌著多少傳奇故事。”


    “涼風吹動河邊的垂柳,將她們的故事飄散在秦淮河畔。”


    “每一個來到秦淮河畔的人,都會不禁想起她們的故事。”


    “秦淮八豔的風流韻事,是人們最樂於談論的話題。”


    “李師師、陳圓圓、董小宛、柳如是,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段美麗的傳奇故事。”


    “柳如是被冠以秦淮八豔之首,是她們中的姣姣者。”


    “不是因為容貌的美麗,而是因為才華橫溢。”


    “一個身份卑微的女子,屢遭生活磨礪。”


    “在國家危難時,表現出可貴的鏗鏘男兒之誌。”


    “她的品格和才華讓人欽佩,這也是她讓世人仰望的原因。”


    “倘若不是遭遇人生不測,柳如是可能一輩子在崇禎皇帝手下一名叫周道登的大臣的家中。”


    “做為一個無名小妾,乖巧、卑微,默默無聞,了此一生。”


    “一個十四歲的女子,家道中落,被賣到周家做丫鬟。”


    “因長得貌美,聰明乖巧,被周道登收為小妾。”


    “柳如是很快獲得五十多歲周道登的喜愛,吟詩作畫、彈琴磨墨,皆讓她陪伴左右。”


    “伴隨周道登讀書的日子是快樂而充足的,柳如是在伴讀的過程中也出落得彈一手好琴、畫一手好畫。”


    “由於周道登對柳如是的過度偏愛,引來了其他妻妾的不滿。”


    “於是汙蔑她偷人,周道登盛怒之下,將她賣到了妓院。”


    “麵對這樣屈辱的人生,柳如是也曾悲痛彷徨,感歎世事滄桑。”


    “但是短暫的傷心之後,她最終選擇坦然麵對。”


    “柳如是沒有想到,自己喜愛的詩書琴畫,如今卻淪為取悅王公貴族的謀生手段。”


    “在妓院裏,柳如是以她的才華很快贏得頭籌。”


    “一時之間,‘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許多王孫公子,為博美人一笑,一擲千金,柳如是成了鴇母的一棵搖錢樹。”


    “曾經周府中的小小侍妾,未滿十六歲,卻飽經滄桑人生。”


    “在大起大落的人生波浪中,鑄就了柳如是堅毅的性格特點。”


    “當時來往於妓院的人群中,有很多當朝的才子文人。”


    “柳如是特殊的身份,打破了傳統女子與男子的界限。”


    “於是柳如是決定利用自己的身份,廣交天下有才之士,向他們學習。”


    “夢想有一天能男兒一樣,施展自己的才華。”


    “不管生活給與柳如是什麽樣的磨難,她始終堅強麵對笑對人生。”


    “不自憐不自棄,堅毅的性格,最終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乾隆:淪落風塵的柳如是,用內心的高潔挑起一個時代的風骨。


    在波光瀲灩的秦淮河畔,多少風流人物、才子佳人留戀於此。


    他們或溫柔嫵媚,或風流倜儻,成為金陵城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都說一個人的悲慘身世,會影響其未來的走向。


    要麽隨波逐流,要麽誌節不移,柳如是屬於後者。


    柳如是的身世,堪稱悲慘淒涼。


    據說她的父親是一名禦醫,但不幸的是父親被人害死,家裏橫遭變故。


    年幼的柳如是便被賣到了一個商賈雲集、盛名一時的風月場所。


    為了生存下去,苦命女子的最終歸宿似乎就隻有青樓。


    但是柳如是卻是一個不被輕易打倒的女子,她下決心要改變自己命運。


    聰慧過人的她,在大儒的熏陶和教授下,琴棋書畫、作詩填詞等才藝出眾樣樣精通。


    當地的老相國周道登告老還鄉,給老母親挑婢女,正好挑中了姿容俏麗的柳如是。


    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的柳如是,深得周母喜愛。


    不久便被年過古稀的周道登看中,成了他最後的一個小妾。


    周道登對柳如是格外專寵,經常把她抱於膝上,教她詩詞曲藝。


    不料遭群妾嫉妒,她們向周道登誣告柳如是與男仆私通,最終柳如是被趕出了家門。


    柳如是僅在周家隻呆了一年,就又迴到了煙花之地。


    有意思的是,柳如是魅力之大,老相國周道登竟對她相思成疾,含恨而終。


    柳如是頂著相府下堂妾的光環在眾多青樓女子中脫穎而出,卻也嚐盡了悲苦。


    這時真正給柳如是安慰的隻有詩詞了,她經常沉浸在詩詞海洋中。


    辛棄疾清新優美的詩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令她傾倒,於是給自己取了個清雅之名柳如是。


    由於柳如是靈慧聰穎、美豔動人,又頗負才情,令許多文人士大夫對她十分青睞。


    但也免不了碰上一些令她生厭的庸官俗人,因此她的青樓生涯並不好過。


    但是柳如意不甘沉淪,心誌高潔的她厭倦了青樓中庸俗不堪的強顏歡笑。


    她決定為自己另覓一條出路,那就是找一個如意郎君走從良之路。


    眾所周知這條路異常艱辛,柳如是卻毅然飛蛾撲火般奔赴了。


    “每一個世間女子,都期望邂逅一段美麗的愛情,對於柳如是這樣身份的女子更是如此。”


    “但歲月涼薄,對待柳如是這樣的多情女子往往很吝嗇。”


    “每一次讓柳如是看到愛情的希望,又讓她最終失落而歸。”


    “但這個性格倔強堅毅的女子,卻從未停止過對愛情的渴望。”


    “當時士大夫中間悄然興起的東林黨人,是當時社會上謀求改革的新興力量。”


    “之後,這些人又創立複社。”


    “柳如是與這些人來往密切,並與這些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這些正直人士的感召下,柳如是關心國家時政、向他們學習。”


    “每每有爭議之時,柳如是打破傳統女子的束縛。”


    “大膽與各位師友討論,陳述自己的觀點,獨到的見解和犀利的言論經常得到這些人的喝彩。”


    “在這些士子中,有一位叫李待問的才子。”


    “兩人在交往的過程中,情投意合。”


    “此人文章及書法都是非常厲害的,世人評價其書法下筆頗有晉唐的神韻。”


    “在二人的交往過程中,柳如是的詩歌和書法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但在功名麵前愛情是微不足道的,兩人因此分手。”


    “之後,柳如是邂逅了世代書香門第的宋征輿。”


    “但門第的懸殊,像柳如是這樣的女子。”


    “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宋母接受,二人短暫的愛情在宋家的極力反對聲中結束。”


    “另一段愛情是與叫陳子龍的才子,在交往的過程中,兩人郎情妾意。”


    “此人學問淵博,作品充滿憂憤沉痛,音調鏗鏘、振奮人心。”


    “在甜蜜的愛情滋潤的同時,陳子龍協助柳如是完成此生最偉大的傑作,編撰詩集《戊寅草》。”


    “陳子龍並親自為詩集作序,表達了對柳如是獨立人格的讚賞。”


    “該詩作在當時流傳甚廣,通過這本詩作,能有幸目睹這位才女的傾世之作。”


    “但是,陳子龍在大明王朝覆滅之時,卻以身殉國,一段美好的愛情最後無疾而終。”


    “在美好的愛情來臨時,坦然接受。”


    “當它逝去時,坦然麵對。”


    “這是一種豁達,一種淡然與灑脫,是獨立人格的體現。”


    “隻有保持獨立人格的女子,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愛情到來坦然接受,當愛情逝去,也不過度留念。”


    “每一段美麗而傷痛的愛情過後,柳如是拋去悲痛。”


    “在愛情的殘骸中,總是能將每一位士子教導的東西沉澱,讓它們成為自己生命中最美的光華。”


    曹雪芹:不愛風塵的傳奇女子,勇敢追愛折射柳如是一介弱女子的傲骨。


    柳如是有著高超的才情,心比天高是她不甘心做妾。


    而想要做一個沒娶過妻妾的少年公子的正妻,但也注定了她坎坷不平的婚姻之路。


    柳如事有著花季少女對愛情的浪漫情懷,也有著對家國情懷的豪邁。


    因此柳如是常常身著儒學男裝,與才子們縱談天下局勢、作詩唱賦,十分愜意。


    一來可尋良人,二來她本身就有愛國情懷。


    柳如是遇上了才子宋征輿,對方聰敏好學、才學過人,還是未婚男子。


    在和詩過程中,柳如是對宋征輿身世與才華敬佩不已。


    兩人開始交往,男才女貌,詩詞唱和,很有共同語言,兩人互為迷醉。


    這時,聰明狡黠的柳如是想試探對方對自己的感情,宋征輿二話沒說就跳進水裏。


    那時正值寒冬水很冷,柳如是慌了趕緊讓人把宋征輿救上來,又用身體給他取暖。


    宋征輿為了柳如是連命都不顧,但柳如是想成為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卻比登天還難,因為沒有哪家父母會同意讓自己兒子娶一個青樓女子為妻的。


    當宋母聽說兒子愛上了一個煙花女子時,勃然大怒讓兒子跟柳如是一刀兩斷。


    宋征輿迫於家庭壓力,隻得逐漸疏遠柳如是。


    最後兩人恩斷義絕,分道揚鑣。


    柳如是雖然很傷心,但還是沒有被打倒,她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玲瓏通透的女子。


    柳如是轉而傾慕於陳子龍,陳子龍誌大才高,很講義氣,也很有傲氣。


    還樂於四處遊走講學收學生,著男服的柳如是便在與才子們的交住中認識了陳子龍。


    陳子龍對柳如是的詩才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讚揚,而那時陳子龍可是一代文壇大家。


    柳如是將陳子龍比作男洛神寫了一篇《男洛神賦》,詩才精妙,十分有趣。


    令陳子龍對柳如是傾慕不已,兩人就此開啟了一場戀愛。


    但是這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以悲劇收場。


    因為陳子龍是有家室的男人,兩人之間的交往也隻為才子佳人的故事裏增添一段風流佳話而已。


    之後,柳如是與陳子龍在鴛鴦樓同居,兩人過了一段甜蜜美滿的生活。


    但好景不長,陳子龍妻子張氏帶人大鬧鴛鴦樓。


    柳如是不甘受辱,毅然離去,二人就此分手。


    柳如是的愛情都很美好,卻都以失敗告終。


    “每一段愛情,都在柳如是的生命裏留下最美的知識財富,成就她成為天地間最有才華的女子。”


    “當時間流走,在柳如是的生命形成最美的光環之時。”


    “美的愛情如期而至,上天最終讓這位弱女子度過人生最美的光陰。”


    “錢謙益是當時一位著名的文壇領袖,在眾文人的撮合下。”


    “一個花甲之年的老人,一個二十四歲的年輕女子走到了一起。”


    “兩人情投意合,恩愛有加,然而清兵入關打破了夫妻倆琴瑟和鳴的美好光陰。”


    “柳如是目睹清兵破城,大地哀鴻遍野的慘景。”


    “看到破碎的山河,她內心無比悲痛。”


    “對於一介弱女子,對飄零的國家,她無能為力。”


    “於是勸錢謙益以死明誌,表麵自己對國家的忠誠。”


    “但在兩人準備投河自盡前,錢謙益退縮了,並百般阻止柳如是以身殉國。”


    “之後,錢謙益接受了清廷對他的召喚,入清廷為官。”


    “柳如是不斷寫信給夫君,訴說思念之情,勸說他告老還鄉。”


    “在她的不停感召下,錢謙益拋棄了榮華富貴最終迴到家鄉。”


    “但迴鄉後不久,錢謙益又受牽連,被打入打牢。”


    “期間柳如是四處奔波,助錢謙益逃出牢籠。”


    “最終錢謙益終於看破塵世,更加敬重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柳如是。”


    “在柳如是的感召下,做一些對百姓對國家有益的事情。”


    “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年,錢謙益因病去世,四十七歲的柳如是遭到錢姓族人的排斥為難。”


    “麵對國家的衰亡,她大義凜然。”


    “麵對族人的刁難,她體現出一個弱女子的孤單與無依。”


    “四十七歲的柳如是,最終選擇用一丈白綾,為自己飄零的人生畫下句號。”


    “悠悠秦淮河,千百年來緩緩流淌。”


    “秦淮河兩岸的故事,隨時光沉澱。”


    “生活在秦淮河的柳如是,身份卑微。”


    “但是她的詩歌、她的字畫,向世人述說著這一奇女子不平凡的人生。”


    “在生活重創麵前,不喪失生活的勇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在愛情麵前,不放棄對愛情的憧憬,不攀附不自棄。”


    “在國家危難之時,不卑不亢,正義凜然,獨立抗爭。”


    “柳如是堅強正直、聰慧明理,以她獨立堅毅的性格獲得世人讚歎。”


    “她以卓越的文學和藝術才華,被冠以秦淮八豔之首。”


    “她嫻熟簡約的繪畫技藝,讓人仰慕。”


    “她獨特的書法才能,獲得世人的美譽。”


    “秦淮河畔的煙花女子柳如是,雖命運坎坷,但堅毅獨立、才華橫溢,令世人仰慕。”


    李鴻章:柳如是不僅是才華卓著的才女,還是胸懷民族大義及英雄氣概的奇女子。


    錢謙益在崇禎上台後被重新重用,不久又被排擠出局,如此隻得歸鄉過起了隱居生活。


    柳如是以一襲男裝來到錢謙益所住的半野堂拜見,令錢謙益驚喜不已。


    因為錢謙益素知柳如是擇婿標準高,不料令他更驚喜的是,他竟與柳如是開啟了一段忘年戀。


    錢謙益愛柳如是身陷風塵誌行高潔,柳如是愛錢謙益學識淵博。


    從此兩人歡聲笑語不斷,作詩填詞,踏雪賞梅,淺唱低吟,日子過得十分美好和諧。


    兩人在杭州西湖結為夫妻,錢謙益斥巨資為柳如是打造了藏書樓,裏麵藏書為江南之冠。


    錢謙益比柳如是大了36歲,雖然老夫少妻,卻恩愛無邊。


    柳如是終於覓得良人,令人倍感欣慰。


    但隨著崇禎皇帝自縊於京都煤山,處於風雨飄搖中的大明王朝覆滅了。


    柳如是目睹清軍入關,掃蕩江南的種種慘景,內心悲憤不已。


    國破家亡,改朝換代之際,是該麵臨命運的抉擇了。


    夫妻二人泛舟湖上,兩人已約定好雙雙投水自盡殉國。


    但當柳如是準備好了要投水時,錢謙益卻嫌水冷。


    柳如是驚呆了,沒想到自己一向敬愛的錢謙益竟如此的毫無氣節。


    柳如是在絕望與憤怒之下,縱身跳進了湖裏。


    錢謙益慌忙叫人搭救,最終柳如是被救起,沒有死成。


    從此,柳如是不再搭理錢謙益,錢謙益自盡嫌水冷的故事便成了一樁千古笑談。


    誠然,生命誠可貴。


    對於一般人而言,對死亡都會有所恐懼。


    隻有像柳如是這種胸懷民族大義、情操高尚的奇女子,才會做到與眾不同。


    在民族大義上,柳如是毫不含糊,視死如歸。


    比一代聞名天下的明代大才子錢謙益更有風骨與氣節,令人肅然起敬。


    柳如是厭惡丈夫剃發留辮降清,還拒絕同丈夫錢謙益一同進京,甚至在送行時還穿了一套紅服以表明不忘朱明的心誌。


    而錢謙益到了京城卻隻做了個閑職,不久後幹脆稱病辭官迴家。


    錢謙益在柳如是強烈愛國氣節的影響下,雖表麵隱居在家醉心於歡樂的小家庭,卻暗裏支持反清複明。


    錢謙益病逝後,柳如是以一襲三尺白綾追隨錢謙益而去,結束了自己風雨飄搖的一生。


    一代曠世才女,就此淹沒於曆史的塵煙中。


    這世上,有才氣、有個性的女人,本就不多。


    但有信仰、有堅守、有氣節的女人,更是寥寥無幾。


    柳如是雖出身風塵,卻擁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


    當國破家亡山河變色之時,她卻有烈士一般的氣節,這份愛國情操讓人敬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