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離是王者榮耀中眾多射手裏,最美麗的射手性英雄。


    公孫離的曆史原型,是大唐第一舞女公孫大娘。


    公孫大娘獨樹一幟的劍舞,可謂是一舞動四方,一舞成三聖。


    詩聖杜甫,曾經觀看了公孫大娘舞的劍,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詩歌。


    草聖張旭,觀看公孫大娘的劍舞後茅塞頓開,成就了落筆走龍蛇的絕世書法。


    畫聖吳道子,也是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從而畫出了絕世名畫。


    “她是唐玄宗時期,長安城內的頂流大腕,以一款獨創的劍氣舞坐實長安娛樂圈第一把交椅。”


    “她更是讓草聖張旭、畫聖吳道子、詩聖杜甫,達到藝術巔峰的力量源泉。”


    “她是大唐盛世的一頁華章,是安史之亂後的一葉漂零。”


    “唐朝開元時期的長安,商賈雲集,萬邦來朝。”


    “富庶的黎民百姓身處在這令人引以為豪的偉大盛世,自是幸福安逸。”


    “夜幕下的長安,更是說不盡的富貴風流,道不完的繁華熱鬧。”


    “車水馬龍下,有那異國番邦的傾國容顏。”


    “勾欄瓦肆內,更有那溫柔動人的鶯歌燕舞。”


    “隨著幾聲尖利而稚嫩的童音,一大波人流如潮水般地朝同一個方向湧去。”


    “隻見人頭攢動的盡頭,搭著一個寬大的露天舞台,燈籠高懸。”


    “舞台正中的那名紅衣女子,正值青春妙齡。”


    “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那雙如水的眸子更是透露著一種難以言說的自信。”


    “隻見她手持一把寒光閃閃的利刃,將那嫋娜的楊柳腰肢款款舞動。”


    “此時的她時而如同一名出征邊關的將士,以絕對的從容與淡定守衛著一方安寧。”


    “時而又如一隻翱翔於天際的雄鷹,在遼闊的寰宇間享受著灑脫與自由。”


    “一曲舞罷,台下的觀眾紛紛致以雷鳴般的掌聲。”


    “她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大唐強盛的象征,是淩駕於萬邦之上的文化自信。”


    “而在這些觀眾之中,有一名七八歲的孩子。”


    “隻見小孩子呆若木雞地立在原地,似乎還沒有從所經曆的那場仙境奇遇中迴過神來。”


    “雖然他出自富裕安逸的官宦之家,但自他出生以來,還不曾目睹如此驚豔的場麵。”


    “乃至在台上翩然起舞的女子,像一顆勃勃而發的種子,將在他心間駐紮了三十多年。”


    “這個孩子便是將來鼎鼎大名的詩聖杜甫,而那名翩翩舞者正是名動京師的公孫大娘。”


    “大娘隻是一個輩分的稱謂罷了,意思是人們隻知道這位名動京師的舞者是公孫家的老大,至於具體叫什麽名字卻不甚了解。”


    “但身世來曆不明,並不影響公孫大娘成為頂級藝術家。”


    杜甫:公孫大娘,我這輩子無法忘卻的女人。


    直到如今,他還清晰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見到公孫大娘的場景。


    長安城,高聳的亭台樓榭,精美的屋瓦磚強,吆喝的商販走卒。


    把原本就巍峨的長安城,凸顯的更加華麗與繁華。


    他那時不過五六歲,在街道上提溜著一串冰糖葫蘆,靈動的雙眼不斷在四周的小攤上不斷掃視而過。


    突然之間人群不知誰喊了一句,公孫大娘在鍾樓廣場舞劍。


    這句話仿佛定身咒一樣,街上人們身形為之一滯。


    本是嘈雜的街道,刹那間寂靜下來。


    緊接著,整條街道上幾乎所有人被牽引一般,直接向鍾樓廣場方向奔行而去。


    就在他愣神之間,原本熱鬧的整條街道除了零落的幾個商販之外,竟然不見其他人影。


    那時一個小販看著路邊愣神的他喊了一聲,讓他去看舞劍。


    這時他迴過神,搖頭表示不屑,區區舞劍有什麽好看的。


    那位商販斥責了不慚大言的他,告訴他那可是公孫大娘。


    那可是天下第一的舞劍大師,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可是連唐明皇都要為之傾倒的。


    他一聽連皇上都為之傾倒,頓時感覺有點意思。


    之後也不廢話,也向廣場方向跑去。


    皇城之外,廣場之上。


    除了用人山人海之外,沒有任何的詞語可以表述這個場麵。


    他到廣場外圍,人山直接把他擋在了外圍,無法進入廣場。


    他抬頭望去,附近大大小小的屋頂,站著、趴著、蹲著的人不計其數。


    他望著好似山嶽一般的人群,急著來迴踱步。


    維持秩序的軍官正好是父親的好友,於是就跟在軍官身後進了人群。


    行進了約摸一盞茶的時間,終於人群為之一空。


    他抬頭四望,隻見在廣場上,人群環繞成了一個圓形。


    圓圈內,人群前,每五步就有一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警惕的四周掃視,時刻防止意外的發生。


    再望向廣場中央,一個女子執劍站立著。


    此人雖麵帶薄紗,看不清麵貌,但也看得出是一位絕色美女。


    公孫大娘身著一襲白色拖地百水裙,袖口繡著精致的水彩紋,將本就婀娜的身姿襯托的更為出塵別致。


    就在他還在打量的過程中,一聲鼓響把他的思緒拉了迴來。


    也讓整個嘈雜的廣場安靜了一下來,緊接著一陣陣鼓點由弱漸強的開始響動。


    場中的女子左腳微微向前點地,纖纖玉指握著的三尺青鋒劍隨著鼓點開始抬起,盈盈一握的腰肢也跟著劍鋒的揮舞開始扭動。


    本是平常的抬手揮劍,在公孫大娘的演繹下,如行雲流水般飄逸自然。


    緊接著隨著鼓點中絲弦的加入,音律發生了變化。


    而原本鋒利的長劍此刻在公孫大娘的手中開始變得柔和,一揮一舞間完全不似男子使劍那般剛猛。


    女性的柔弱之美配合上鋼劍之鋒利,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平衡。


    這種平衡渾然天成,無懈可擊。


    與其說公孫大娘是在演繹劍舞,不如說是在自由宣泄劍舞。


    將自己與自然與劍融合一體,而四周的群眾也被帶到這種融合之中。


    觀看者無論是紈絝子弟,還是市井登徒。


    眼神中原本對公孫大娘的狂熱,也變成了對於劍舞柔和與迷醉。


    而在最前排的他,呆滯出現在他稚嫩的臉龐上。


    他的雙眼隻勾勾的盯著場中飛舞的人影,雙眼滿是震驚之色。


    年幼的他還未被塵世中名利色欲所浸染,可以純粹的去看待這曲劍舞中所蘊含的和諧之美,也可以看到公孫大娘在揮舞寶劍時的酣暢淋漓。


    隨著最後一式的揮出,鼓聲也隨之戛然而止。


    在沉浸片刻後,如雷鳴般的掌聲,歡唿聲響徹天地。


    廣場中央的公孫大娘也向大家施禮,很快就在軍官的保護下離開了廣場。


    隨著公孫大娘的離去,不多會廣場上的人群也散去了。


    他還是癡癡的愣在遠處,腦子裏不斷迴顧剛剛的舞蹈。


    要不是護送他進來的軍官看他一直杵在原地,叫了他一聲,他不知道還會在那裏站多久。


    迴過神,他再次向那位軍官道了聲謝,之後就往家的方向走去。


    不過那時的他不再是來時那樣活蹦亂跳,反而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眼神中充滿了思慮的精光。


    “公孫大娘用自己一套獨創的劍器舞,斬獲了當時長安城娛樂一姐的殊榮。”


    “成為家喻戶曉公眾人物的同時,也收獲簇擁無數。”


    “除了年紀還小的杜甫外,早已成名的草聖張旭與畫聖吳道子也喜愛她的舞蹈。”


    “並且從她的舞姿中收獲了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乃至他們的書藝與畫藝日益精進。”


    “張旭也是開元年間著名的書法家,他的草書張揚恣肆,變幻莫測。”


    “如一位武功卓絕的世外高人,達到了空靈飄逸的至高境界。”


    “而這一切藝術成就的背後,卻離不開在河南鄴縣與公孫大娘的意外邂逅。”


    “在來到長安前,公孫大娘在全國各地都有巡迴演出。”


    “那次在河南鄴縣演出時,恰逢張旭亦是台下觀眾中的一員。”


    “彼時的張旭雖然在藝術上小有成就,但始終存在一個瓶頸。”


    “尋不著一個恰到好處的突破口,這使得張旭終日長籲短歎,愁眉苦臉。”


    “而當張旭見著公孫大娘翩翩而舞的那一幕,那靈動自然的舞姿。”


    “每一個飄逸瀟灑的動作,每一道渾然天成的弧線,每一處行如流水的張放自如。”


    “在給張旭帶來極大視覺衝擊的同時,也讓他找到了無窮的藝術源泉。”


    “正是在這次觀看演出後,張旭經常在酒後秉筆而書。”


    “其勢猶如汪洋恣肆,張揚狂放。”


    “其魄猶如下山猛虎,剛硬淩厲。”


    “其形猶如水中蛟龍,輕盈靈動。”


    “讓人一唱三歎,拍手叫絕。”


    “後來杜甫也在詩中讚道,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後來,張旭的朋友吳道子亦是受到了公孫大娘劍氣舞的影響,才能讓其作品頓時附著上了靈魂。”


    “乃至讓吳道子的畫頗具動感與神采,達到了畫風清新獨特的效果。”


    “隨著公孫大娘名氣的與日俱增,作為音樂愛好者的唐玄宗李隆基,豈能任由這樣一位絕世舞者放逐民間。”


    “李隆基馬上讓公孫大娘加入了自己的皇家樂隊,並且讓她擔任樂隊的首席舞師。”


    “這一下不僅讓公孫大娘有了正式編製,享受高額待遇。”


    “而且還結識了一大幫大唐才俊,其中樂師頂流李龜年就與她過從甚密。”


    李隆基:張旭能成為草聖,公孫大娘功不可沒。


    張旭最開始也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隻不過是對於書法方麵有一點點喜歡罷了。


    也可以說在最開始的時候就隻不過是自己的一個愛好,並沒有什麽特別獨特的地方。


    後來的時候,張旭卻發現自己居然慢慢的喜歡上了這些書法的東西,而且居然能夠賣錢。


    最開始張旭的出發點,就是想要讓自己逢年過節寫上幾副對聯賺點小錢的。


    但是讓張旭沒想到的是居然自己寫的字能夠受到這麽多人的喜歡,甚至有的人居然把他稱為書法家。


    當張旭成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書法家的時候,他其實也非常的困擾。


    因為有時候沒有靈感,寫出來的字就非常的單調。


    雖然別人看上去沒有什麽差別,但是對於張旭來說真的非常的差勁,所以他也會因為這個問題時常感覺到特別的煩惱。


    有一天張旭怎麽也寫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種感覺,於是就到街上尋找靈感去了。


    張旭原本也隻是想散散步,然後迴到家裏麵繼續練字的。


    而這一次散步的過程當中,卻讓張旭發現了一次偶然的靈感。


    張旭穿過人群當中就看到了一名女子正在那裏舞刀弄槍,這名女子就是那時非常出名的公孫大娘了。


    在那個年代當中,女子的地位是有多麽的卑微,特別是公孫大娘這樣的一名女子。


    她不僅要維持自己家裏麵的一些經濟條件,還要讓自己變得如此的勞累。


    所以很多人看到公孫大娘去賣藝的時候,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了特別的同情。


    這個張旭,從這一次過程當中就感受到了許多的靈感。


    張旭看到公孫大娘在舞弄刀槍的時候特別的有勁,而且每一步都表現得非常的幹練。


    張旭當時等到這些人群完全散去的時候,都還沒緩過神來。


    因為張旭一直在研究這個東西,通過觀看公孫大娘舞劍找到了靈感。


    張旭就連忙迴到家裏麵,把這樣子的一個靈感進行了一定的練習。


    果然寫出來的字就有他想要的那種感覺了,所以張旭也是非常的感謝公孫大娘。


    正是因為公孫大娘在這裏舞刀弄槍的一種動作,讓張旭感受到了舞劍和練字的手法是一樣的。


    張旭看到了公孫大娘在舞劍的時候,時而非常有勁,時而又非常柔軟。


    所以張旭覺得練習寫字也應該要像這樣子變化,才能夠讓他寫出更加漂亮的一些字來。


    正是因為公孫大娘的一次出現,讓張旭的書法越來越不錯了。


    後來張旭要是遇到一點沒有靈感的時候,就會去到街上尋找靈感。


    張旭也從這一次的場景當中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因為他知道自己在練習書法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力度。


    從此之後張旭的書法就有了很大一部分的進步,很多人們也是誇讚他的書法越寫越好看了。


    張旭的內心當中也是感覺到了特別的開心,就是因為遇見了公孫大娘,所以讓張旭有了徹底的一些改變。


    “李隆基本身也有極高的音樂素養,經常親自指導樂隊成員,所以公孫大娘的舞蹈也日益精進。”


    “但是,在藝術上具有超強領悟力與創造力的李隆基,在後期的治國理政上卻是一敗塗地。”


    “當那場要了盛世大唐半條命的安史之亂突然襲來時,往日的輕歌曼舞已被山河破碎所取代。”


    “李隆基帶著愛妃楊玉環向西落荒而逃,而公孫大娘亦在戰火紛飛下不知所蹤,沒有人知道她後來的去處。”


    “這位昔日的流量明星,如同那海市蜃樓一般,逐漸淡出公眾視線。”


    “沒有人追念她的過往,也沒有人擔心她的將來。”


    “唯一仍將她掛記著的,隻有當初那個被她卓然風采所觸動過的七歲少年杜甫。”


    “大唐名將郭子儀將安史之亂平定後,長安又恢複了往日的喧囂與繁華。”


    “但經曆了戰亂後的長安城,多少已顯現出了疲倦與頹喪。”


    “經過一番顛沛流離後,杜甫再次迴到這裏。”


    “某個風清月朗的夜晚,杜甫又觀賞到了久違的劍氣舞。”


    “舞台上的舞者依舊青春靚麗,英氣逼人。”


    “恍然間,杜甫彷佛又迴到了年少。”


    “那個無憂無慮,衣食無憂的童年。”


    “那位衣著明豔,舞姿曼妙的舞者。”


    “那個富庶繁華,歌舞升平的盛世。”


    “可惜,當杜甫陡然迴到現實,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正是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杜甫悵然若失,後來經過打聽。”


    “才知道原來台上曼妙的青春舞者,乃是公孫大娘的嫡傳弟子。”


    “於是,往昔的那些美好畫卷,又在杜甫腦際間鋪展開來。”


    “杜甫慨然寫下,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此後,這首題為《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的名作便在後世流傳開來。”


    “公孫大娘的翩然舞姿,卓然風貌才能被人們所熟知。”


    “對於公孫大娘的粉絲來說,她就是一縷溫柔的清風。”


    “起於泱泱盛世,沒於戰火離亂。”


    “當滄海化作桑田,曲終終歸人散,歲月惦記過往。”


    “人們依舊記得,曾經盛極一時的長安。”


    “有位姓公孫的姑娘,一曲舞罷,驚豔四方。”


    蘇軾:杜甫的這首詩,見證了從盛世繁華到亂世飄零的心酸曆程。


    每個人的童年,總會有幾個片段令人印象深刻,並且伴隨人的一生。


    對大詩人杜甫而言,在他童年的美好時光中,自然也會有一些令他終生難忘的記憶。


    比如在杜甫幼年時,曾在長安城看到當時的舞蹈大師公孫大娘舞劍的情景。


    或許是舞劍場麵過於精彩絕倫,使得杜甫時隔數十年,對當時的舞蹈場景仍然曆曆在目。


    安史之亂過後,杜甫一路漂泊流浪。


    一日,杜甫在好友的家中,欣賞了一支舞姿矯健的劍器舞。


    驀然間,杜甫迴憶起童年時觀看公孫大娘的劍舞,便問舞劍女子是向誰學的。


    女子名叫李十二娘,是公孫大娘的弟子。


    杜甫聽罷感慨萬千,便迴憶起當年公孫大娘跳劍器舞的情景。


    在開元年間,隻有公孫大娘才能舞出如此矯健多變的舞蹈。


    杜甫隻記得當時的公孫大娘非常年輕漂亮,穿著華麗的服飾。


    如今公孫大娘不知身在何方,她的徒弟也不是年輕女子。


    而杜甫自己已然是白發老翁,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杜甫在看過李十二娘的舞蹈後,感慨地寫下了這首《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這首詩首先描寫了公孫大娘的容貌,說她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舞劍的時候更是瀟灑而充滿女英雄的氣質。


    杜甫用一句詩來形容公孫大娘在舞劍時觀眾的感受,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當時觀看公孫大娘舞劍之人非常多,再加上在台上舞劍的範圍很大。


    令觀眾心驚動魄,天地似乎都被公孫大娘的舞姿所感染,劇烈地起伏震蕩。


    更誇張的是,杜甫形容公孫大娘舞劍時就像雷霆大震,令人屏息。


    而收劍的一刹那,萬物如江海一般恢複了平靜,隻留下波光點點。


    接下來公孫大娘的這部分戛然而止,她的弟子李十二娘開始登場。


    杜甫形容李十二娘同樣是一位美麗的舞者,她的舞姿精妙絕倫神采飛揚。


    跳完舞後,杜甫和李十二娘談論了很久。


    真是令人感慨,人生彈指一揮間,轉眼間已是蒼然老人。


    杜甫迴憶起昔日的繁華盛世,又目睹了如今國家所麵臨的遭遇,不禁老淚縱橫。


    唐玄宗曆經了大唐由盛轉衰的過程,曾經是一位雄姿英發的皇帝,並開創了開元盛世。


    此後的唐玄宗愈發昏聵,貶謫了一批賢明的官員。


    而重用像楊國忠等奸臣,極度寵愛楊貴妃。


    正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寫的那樣,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五十年的光陰彈指一揮間,此時的唐朝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


    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朝政愈發昏暗無常。


    曾經的梨園子弟已經煙消雲散,不知所蹤。


    隻有李十二娘的舞姿,帶給人一絲溫暖和光明。


    一曲終了,月亮從東邊升起,杜甫的心中更加惶恐。


    杜甫感慨自己漂泊大半生,找不到人生歸宿,還不如鳥雀有個歸巢之地。


    杜甫的這首詩看似寫舞,實則表達了人生興亡之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