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疆域在劉徹的統治下擴大了兩倍之多,這份豐功偉績看得漢文帝劉恆頗為激動。


    尤其是把匈奴單於趕出漠北,徹底解決匈奴的威脅,他不禁滿臉欣慰。


    想想他統治下的大漢麵對匈奴的侵擾隻能屈辱的委曲求全,選派大漢公主去和親,而他的孫子劉徹卻可以把匈奴打得抱頭鼠竄。


    這差別之大,讓他唏噓不已,到底還是他的孫兒厲害啊!


    匈奴時不時就要挑釁大漢,而他卻隻能忍氣吞聲。


    沒有辦法,以大漢的國力根本打不贏匈奴,不得不妥協。


    但現在孫兒劉徹大敗匈奴,為他們大漢之前的屈辱報仇雪恨,他頓時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他深知以大漢目前的實力,想要和匈奴掰手腕根本不可能。


    於是他默默的休養生息,慢慢積蓄國力,努力積攢家底,好讓下一代去完成消滅匈奴的重任。


    如今看來,他的孫子做到了,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大漢疆域雖然擴大了兩倍多,但此時北方的匈奴經過近十年修養,元氣有所恢複,加上曾經的戰神衛青和霍去病已經去世,於是匈奴勢力又再次成為了漢朝的邊患。”


    “公元前101年,五十歲的漢武帝再次下詔征討匈奴,然而前後數次征戰皆不利,就連將軍李陵、李廣利等都投降匈奴。”


    “加上漢朝因為連年征戰已經造成國民疲憊,漢武帝也因此背上了窮兵黷武的罵名。”


    劉徹剛才聽到自己開疆拓土得意洋洋,臉上的興奮勁都沒過,結果立馬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直接將他打入穀底。


    他得知衛青和霍去病去世就已經夠揪心了,結果匈奴卷土從來再次成為大漢的邊患,讓他內心有一種無力感,怎麽匈奴就沒完沒了。


    而且還不單單隻有這樣,漢軍數次出征不利也就算了,李陵和李廣利身為大漢的將軍,居然厚顏無恥的向敵人投降,丟盡了大漢的臉麵。


    現在他還年輕,距離五十歲還遠著呢,也不知道李陵和李廣利是何人。


    他隻能默默把李陵和李廣利這兩個名字記在心中,這兩人以後絕不能重用。


    不過這也讓他警醒,他並不想背上窮兵黷武的罵名,看來還是要多多考慮老百姓,避免連年征戰讓百姓不堪重負。


    “漢武帝到了晚年,開始信奉道教方士,大興土木,修建聖台等建築,還多次巡遊,揮霍無度,使得國庫空虛,百姓民不聊生。”


    “太子劉據也時常對父親進諫,導致漢武帝對心性柔軟的兒子十分不滿,至此雙方逐漸產生了隔閡。”


    劉徹:朕晚年的時候真有這麽昏聵嗎?


    他的眉頭緊鎖,有些不敢相信主播所說的,晚年的自己簡直一副昏君的做派。


    信奉方士,大興土木,揮霍無度,要不是這話是從主播口中說出來的,他還以為是哪個昏君的所作所為呢!


    他現在正值青年,完全不能理解晚年的自己怎麽變成這副模樣,這差別太大了。


    要是晚年的自己變成了昏君,那他逼死太子劉據也並非不可能。


    他現在有些不敢繼續聽主播說下去,接下來應該就是他如何逼死太子的過程。


    “公元前94年,鉤弋夫人懷孕十四個月生下皇子劉弗陵,因與上古堯帝在胎腹中的時間吻合,於是漢武帝特將鉤弋夫人的寢宮門命名為堯母門。”


    “這一舉動使得外界猜忌,漢武帝欲以幼子取代太子的打算,於是朝中大臣便自然形成親反太子兩大派係,曆史上的巫蠱之禍也由此拉開序幕。”


    另一個時空的鉤弋夫人:我以後會生下劉弗陵,這可太美妙了,劉弗陵可是下一任皇帝漢昭帝,那我到時候就是大漢權傾朝野的太後。


    劉徹:朕的劉弗陵是鉤弋夫人生的,這個鉤弋夫人很好,為朕的大漢生了一個明君。


    直到現在,他期待的劉弗陵才出現。


    這個劉弗陵可是評分高達9分的英明君主,他以後要好好培養一下。


    不過這個巫蠱之禍讓他憂心忡忡,現在看來太子劉據的死和巫蠱之禍有很大的關係。


    同時,他也默默把堯母門記在心中,警示自己晚年的時候不要再行此事。


    堯帝是上古時期的皇帝,他晚年的這個舉動確實容易讓大臣想歪。


    就因為這個不尋常的舉動,使得朝中大臣內鬥,最終導致巫蠱之禍的爆發。


    他在內心深深的告誡自己,身為皇帝考慮事情要周到,千萬不能向臣子傳達錯誤的信號,以免引起動亂。


    “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擅自動用軍費後被捕下獄,公孫賀為贖罪,將武帝下詔通緝的朱世安抓捕歸案。”


    “誰知朱世安在獄中誣告公孫賀行巫蠱之術詛咒天子,漢武帝大怒後,處死公孫父子,並滿門抄斬。“


    “此後,時常生病的漢武帝更加相信巫蠱詛咒之事,他身邊的親信江充因曾與太子劉據有過矛盾。”


    “大臣江充擔心劉據繼位後對自己實施報複,於是假意到太子宮中搜查,然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木偶人陷害劉據詛咒武帝。”


    “此時的漢武帝表麵雖遠離未央宮,不理朝政,他身在甘泉宮養病,卻是洞悉天下大事。”


    “可太子劉據不知漢武帝的生死,便以為江充欲殺死自己而謀反,於是太子就將江充抓捕並殺掉。”


    “事後,漢武帝派使者查問太子,但使者怕死不敢到劉據麵前查問,於是便信口胡說,聲稱太子已反。”


    “漢武帝聽聞後大怒,立馬派兵平亂,最終劉據一家與母親衛子夫皆被逼自盡而亡,隻留下尚在繈褓中的孫子劉病已。”


    “但第二年,漢武帝又戲劇性的表示太子謀反一案乃奸人所害,並下令清殺曾經反對太子黨派的一眾大臣。”


    此刻的劉徹隻感到一陣痛心,哪怕巫蠱之禍到他晚年才會發生,可他現在就已經深刻明白太子劉據的艱難處境,也明白了為什麽說是他逼死了皇後母子兩人。


    太子劉據受到奸人陷害,不能麵見他說明詳情。


    而他也被奸人蒙蔽雙眼錯誤的以為太子劉據造反,這才最終造成無法挽迴的悲劇。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自己到了晚年怎麽就這麽昏庸呢,居然相信奸人的謊話。


    他到了晚年都已經行將就木,沒幾年可活了,這個皇位馬上就是太子劉據的,這個時候太子劉據怎麽可能傻到造反呢!


    他為原先曆史上那個太子劉據被逼自盡而感到惋惜。


    不過好在他這個時代不可能再發生這種慘絕人寰的悲劇,劉據會好好的活著。


    另一個時空晚年的劉徹後怕不已,還好沒有釀成慘劇,一切都還沒有發生。


    他一想到有奸臣要暗害太子劉據,整個人氣得怒不可遏,當即就下令把那些奸人全部滿門抄斬。


    “公元前89年,漢武帝在泰山封禪時下輪台罪己詔,他親自反省了曾經的過失,並遣散方士,停止重賦,還決心從此不再出兵耗損國力,實行修養生息的政策。”


    “公元前88年,漢武帝自知時日無多,於是便將兒子劉弗陵托孤霍光等輔政大臣。”


    “可為了杜絕外戚幹政,漢武帝下令殺掉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以絕後患,以確保自己身後大漢朝政局的平穩過渡。”


    “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重下詔立劉弗陵為太子,不久後,漢武帝病逝,時年七十歲。”


    鉤弋夫人:……


    劉徹:晚年雖然昏聵,但好在及時醒悟,大漢江山得以保住。


    他此刻的心情很複雜,也稍微鬆了口氣。


    晚年幹了一係列荒唐事,差點毀了大漢江山。


    但萬幸的是,他幡然醒悟,及時頒布罪己詔,調整國策,實行休養生息。


    更為重要的是,他處死鉤弋夫人,把大漢帝國毫無掣肘的交到劉弗陵手上,讓大漢江山步入正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