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3年,武帝采取大臣王恢的策略,利用匈奴人貪圖馬邑的財物,將匈奴軍引進圈套殲滅,史稱馬邑之圍。”


    “李廣等將領率三十萬大軍埋伏在馬邑附近,單於進軍至馬邑百餘裏時,發現牲畜遍地而無人放牧,他料想其中有詐,便引兵撤退。”


    “結果漢軍追之不及罷兵,三十萬漢軍白跑一趟無功而返,事後王恢畏罪自裁。”


    “至此,漢朝與匈奴人算是徹底撕破了臉。”


    王恢:因馬邑之圍失敗而畏罪自裁?還好現在提前知道了結局,下次就不多嘴了。


    馬邑之圍確實像是他會提出來的策略,隻是現在看來他還是低估了匈奴人的警惕之心,居然能發現其中有詐。


    不過他現在也看出了馬邑之圍的漏洞,牲畜遍地而無人放牧確實很離譜,也難怪匈奴人警覺,要是填補這個漏洞的話,應該就可以把匈奴引入圈套內了吧?


    他越想越覺得此計可行,可以一試,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下次可以把陷阱安排得更加逼真,他就不相信貪財的匈奴人會不動心。


    單於:漢人的心眼就是多,不敢真刀真槍的大幹一場,就會使些陰謀詭計。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獨寵衛子夫,導致皇後陳阿嬌心生怨恨,她多次針對衛子夫還加以戕害,最終作繭自縛,被漢武帝廢掉了後位。”


    “至此,武帝對待衛氏一族十分恩寵有加,而衛子夫不僅自己爭氣,其弟弟衛青更是優秀。”


    館陶公主:嗬嗬,我就說阿嬌哪裏去了,原來是被劉徹這小子廢掉了。


    她心中對景帝武帝這對父子鄙夷不已,對待自己的妻子如此刻薄寡恩,果然天下沒一個好男人。


    景帝廢了薄皇後,結果劉徹這混小子有樣學樣,也廢了阿嬌的後位。


    還說什麽金屋藏嬌,結果就這個?


    而且不僅廢掉了阿嬌的皇後位,最後還親自把衛子夫也害死了,劉徹這小子一連辜負兩任皇後,劉家的男人當真是刻薄寡恩。


    既然已經知道了女兒阿嬌的悲慘結局,那她現在自然也不會把阿嬌許配給劉徹。


    劉徹:衛子夫是朕的福星,給朕帶來了帝國雙壁,朕恩寵衛氏一族也是應該的。


    他並不覺得獨寵衛皇後有什麽錯的,自己確實喜歡衛皇後,況且衛皇後還給他帶來了衛青和霍去病這等棟梁之材。


    不,不止衛青和霍去病,還有一個尚在繈褓之中的霍光。


    取一個衛皇後,送他三個福星,他賺大了。


    至於說什麽害死衛皇後,既然已經知道未來,隻要改變一下,就可以避免曆史再現。


    “公元前129年,武帝不顧主和派大臣的進諫,決定采用強硬的手段對抗匈奴。”


    “劉徹任用一批名將和小舅子衛青出征討伐匈奴,結果衛青一出手就技驚四座。”


    “衛青帶領一萬精兵直搗匈奴繼天聖地龍城,並在龍城之戰中取得勝利,這既使得衛青一戰封侯,也是大漢對匈奴作戰的第一次大捷。”


    劉徹:迴想起三年前的龍城大捷,朕到現在還記憶猶新,被匈奴壓製了幾十年,那是大漢對匈奴的第一次大勝,那時朕興奮得整晚都睡不著覺。


    匈奴幾十年來一直侵擾大漢邊境,對大漢的國家尊嚴構成了嚴重挑釁。


    他堂堂熱血男兒,自然咽不下這口氣,想要解決匈奴這個後患。


    讓衛青出兵征討匈奴的時候,他心裏也沒有底。


    不過好在衛青足夠爭氣,硬是在龍城大敗匈奴取得大捷。


    也正是因為衛青的龍城大捷,才讓他有信心對匈奴全麵作戰。


    衛青:龍城大捷的輝煌,一戰封侯的榮耀,我到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真是令人懷念啊!


    “此後幾年間,衛青等將領連年出塞大破匈奴,收複河套地區後,又直接將西漢防線推至黃河沿岸。”


    “此後,漢朝在漢匈對峙的局麵中居於主動地位。”


    “在這幾年間,漢武帝的好事是一件接連一件。”


    “公元前128年,衛子夫誕下了漢武帝的第一位皇子劉據,她也因此得以入主中宮,冊封皇後。”


    “公元前127年,為了真正得以掌握朝中大權,漢武帝聽取主父偃的建議,頒布天下第一大陽謀推恩令。”


    “法令規定將諸侯國的土地分封再分封,這也使得諸侯王的權勢越來越小,直至再也無力與中央抗衡。”


    衛青:大破匈奴,收複河套地區,按照時間來說,應該就這兩年後了,很好,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


    劉徹:朕聽取主父偃的建議,頒布的推恩令剛剛實施,現在看來,推恩令進展順利,也確實和朕預測的一樣,諸侯王式微,朝廷權力得到加強。


    大漢國內的諸侯國眾多,對大漢的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他老早就想除掉這些諸侯國了。


    隻是之前朝廷實力不夠,不足以應對諸侯王的反撲。


    直到現如今大漢國力增強,朝廷實力大增,他才敢放心的對諸侯王動手,用推恩令兵不血刃的消除諸侯王的威脅。


    推恩令正如主播所說,確實是陽謀,各諸侯王明知道是陽謀卻隻能眼睜睜看著,什麽也做不了。


    不過即便是陽謀,也是需要強大的實力做支撐的,這樣才能讓諸侯王老老實實的遵循推恩令。


    現在按照主播說的,推恩令確實很成功,讓各諸侯王再也無法和朝廷相抗衡。


    這一時期的大漢諸侯王們悲哀的歎了一口氣,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他們明知道推恩令是陽謀,可卻隻能看著推恩令在他們身上割肉,讓他們越來越弱小。


    他們也想過反抗,可也隻敢想一想而已。


    主父偃:推恩令能成為天下第一陽謀,我也倍感榮幸,能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也不算虛妄此生了。


    劉秀:朕就是推恩令的受害者,朕在起義之前隻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和其他庶民別無二樣。


    劉備:孤深受推恩令之害,要不是推恩令的影響,孤也不會流落到賣草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