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評分


    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5.0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8.1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9.3


    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5.2


    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4.0


    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3.1


    鹹豐帝——愛新覺羅·奕詝:2.4


    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2.5


    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5.2


    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2.6】


    《數據由虎撲評分提供,評價由廣大網友給出,與作者本人無關,勿罵》


    《順治攻防一體,看似常年二當家,一旦確立核心地位,馬上能建立自己的體係。最大的弱點是容易情緒化,順風局被追幾分就開始上頭。擅長團結球隊其他頂薪球員,但是對角色球員和普通工作人員態度不好》


    《康熙擒鼇拜,平三藩,收台灣,剿滅葛爾丹,文治武功樣樣屬於頂級,並且選了一個正確的接班人,唯一的缺點就是晚年吏治腐敗,有心無力了》


    《唯一一點不想讓我給五顆星的就是作為開眼看世界的皇帝,卻不想給人民開眼》


    《加強皇權,祭拜孔子,加強民族團結,加強地方控製,收台灣收西藏,維護國家統一,你要是明朝的絕對給你吹的比肩秦始皇》


    《給康熙一顆星,采取愚民政策,自己可以愛好西洋玩意,但老百姓寫個字典卻被殺,大興文字獄,與西方哲學、文化、科技突飛猛進形成鮮明對比,至此中華民族落後世界幾百年,現在還在苦苦追趕》


    《雍正敢拿士紳階級開刀改革,選擇一條最艱難的路,放眼曆史也是相當炸裂的,衝著這一點,是一個好皇帝》


    《雍正除了打仗差點,對於清朝的貢獻絕對遠超清朝任何一人》


    《所有封建王朝皇帝裏敢動地主階級利益的下場都不太好,50多歲被送走了都不夠還要黑他》


    《乾隆的功和過都大的離譜,疆域大是因為他,國力後麵瘋狂衰弱也是因為他》


    《一顆星,大搞閉關鎖國,讓中華民族落後外國幾百年》


    《乾隆這個逼真是天生帝王,刻薄寡恩,貪欲無度,有個好爹太重要了,李隆基朱厚熜知道的話要嫉妒死》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小修小補,無濟於事,隻是一定程度延緩衰落》


    《嘉慶背了半天祖宗的數學公式,結果考的是物理》


    《道光但凡有爺爺乾隆一半魄力,鴉片戰爭也不至於這麽喪權辱國》


    《鹹豐是大清第一昏君,他爺爺禁煙,他爹銷煙,他抽煙,他就應該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鹹豐他老婆慈溪是中國曆史上最惡心的女人沒有之一,這兩人都應該釘在恥辱柱上》


    《同治玩得太花了,當皇帝還要去煙花柳巷,上下五千年也就宋徽宗和他有一拚了》


    《光緒和崇禎一個路子,想法很好但是執行力不行,變法的路子太大扯到蛋了,熱血菜鳥,但是起碼有心改變,三顆星合理》


    《沒有能力的理想主義者,自己水平不行太急躁,還被康有為利用了》


    《亡國之錯不在溥儀,但是賣國就不可原諒了,盡管新中國還是接納了他》


    大明。


    崇禎:真不愧是野豬皮,除了兩個還可以,剩下的都是廢物,分數還不如朕這個亡國之君。


    看著滿清皇帝評分普遍還不如他,他不禁冷笑一聲。


    到底是野豬皮,哪怕是僥幸篡奪了天下,也沒有那個能力治理好天下。


    他身為亡國之君都有5.8分,再看看滿清皇帝,絕大多數都沒有他的分數高,可見這些不服教化的野豬皮當皇帝有多麽失敗。


    看到這些評分,他原本焦躁的心不禁輕鬆了許多。


    滿清皇帝的質量和他們大明相比差遠了,這也讓他的心情好受不少。


    即便是大明江山最後被滿清搶走了,幹得也沒有他們大明好。


    而且現在的軌跡是不是原先曆史那樣還不一定呢,他還是有機會守住大明江山的。


    大清。


    順治:後麵的子孫後代都是怎麽迴事?評分一個比一個低,這些不肖子孫,大清江山都被他們敗幹淨了。


    一開始他還想抗議自己分數太低,可看到從乾隆開始,一代不如一代,他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穿越到這些不肖子孫麵前,用鞭子抽死他們。


    先祖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到了他這一代,才把江山徹底坐穩當。


    可這些不肖子孫卻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天下,如此糟蹋大清江山,這讓他如何不氣憤。


    看看後麵的不肖子孫都做了什麽,抽大煙的,上妓院的,賣國的。


    聽聽,這是身為一個皇帝能幹得出來的事?


    這些不肖子孫幹出來的荒唐事,簡直比大明那些奇葩皇帝還惡劣。


    也難怪最後大清江山亡國了。


    有這些不肖子孫不停的糟蹋大清江山,大清不亡國那才是見鬼了。


    不過看到兒子康熙和孫子雍正幹得這麽出色,他還是感到一絲欣慰的。


    兒子康熙的種種功績,擒鼇拜,平三藩、收台灣、剿滅準葛爾丹,看得他都沸騰不已,忍不住為兒子怕手稱快。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他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現在被兒子輕輕鬆鬆完成了,他怎麽能不為兒子感到自豪呢!


    就這些功績,他覺得8.1分太低了,最少也是9分。


    不過隨即他想到後世人對他們大清有偏見,能有8.1分也算很高了。


    正如後世人所說的,兒子康熙要是明朝的,絕對能和秦始皇比肩。


    由此可見,兒子康熙的功績有多大了。


    和兒子康熙相比,孫子雍正給他的震驚更大。


    9.3的高分由後世的漢人評出來,可見雍正的實際功績遠大於9.3分,甚至有可能和李世民的9.9分一樣。


    最後天下又重歸漢人手中,因此後世人對他們大清的印象肯定是不好的,從之前後世人經常對大清破口大罵就可見一斑。


    在這種明顯帶有偏見的情況下,雍正還能有9.3的高分,那隻能說明雍正這孫子的功績深深折服了後世人。


    他從後世人對雍正這麽高的評價中看出,雍正為什麽能有9.3高分了。


    拿士紳階級開刀改革,這是連他都不敢做的事,可沒想到這孫子不僅做了,還做成功了。


    對於這個孫子雍正,他除了佩服就是佩服。


    康熙:朕做了這麽功績,就隻有8.1分嗎?


    他無奈的搖搖頭,歎息一聲,覺得後世人對他們大清的意見不是一般的大。


    之前看到後世人對大清皇帝非常不友善,他還沒有特別深刻的感覺。


    畢竟天下又迴到漢人手中,按照改朝換代的曆史規律來看,那就說明大清晚期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了紛紛起兵造反,這才推翻了大清。


    在這種曆史背景下,後世人對大清皇帝不滿也是情有可原的。


    再加上出於民族自尊心,後世的漢人對滿人也比較抵觸。


    這兩個因素下,後世人對大清皇帝有意見也是無可厚非的。


    可他以為,後世人隻是對後麵的那些皇帝有意見。


    畢竟是後麵的那些皇帝沒有治理好國家,才讓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可他萬萬沒想到,後世人還能把怒火牽連到他身上。


    他做出了那麽卓越的功績,還不能折服後世人偏見的內心嗎?


    加強皇權,祭拜孔子,收台灣收西藏,剿滅葛爾丹,加強民族團結,加強地方控製,維護國家統一。


    就這些成就,還不能超過9分嗎?


    至於批評他采取愚民政策,不讓老百姓看外麵的世界,他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


    愚民政策又不是從他們大清開始的,這個黑鍋扣不到大清頭上。


    曆朝曆代采取的都是愚民政策,就為了皇家方便管理天下百姓,使國家穩定不發生動亂。


    他們大清不過是延用這個政策罷了,怪不到大清身上。


    而他之所以不讓老百姓看外麵的世界,則是有他的考慮。


    他和法國的路易十四相交甚好,經常有書信往來。


    他也從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那裏知道了歐洲正在發生的事情,也知道歐洲的哲學、文化、科技都在發展。


    他更是知道法國老百姓接受新思想後,就把路易十四送上了斷頭台。


    得知這一切的時候,他當時震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他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一群老百姓把皇帝送到斷頭台殺死的樣子。


    這在華夏曆史上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情。


    一般來說,皇帝被殺也都是被叛軍殺死,可從來都沒有被老百姓殺死的。


    華夏的老百姓天生就對皇帝畏懼,絕不敢生出這樣膽大包天的想法。


    也正是法國路易十四的死,讓他深刻明白過來,決不能讓歐洲的思想傳到大清。


    要不然,他真擔心有一天,大清老百姓接受了西方思想後,一窩蜂的衝到皇宮把他送去斷頭台。


    雍正:被讀書人黑,朕已經預想到了,但朕不在乎。隻要大清江山永固,隻要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朕願意當這個惡人。


    在決定頒布官紳一體納糧的政令時,他就已經想到了身後名不會好,肯定會被那些讀書人抹黑。


    畢竟官紳一體納糧動了整個士紳階級的利益,以那些讀書人為代表的士紳階級肯定會大力抹黑他。


    可是他必須頒布這樣的政令,否則大清江山不保,將走大明的老路。


    天下的土地通過兼並集中到士紳階級手中,可這些士紳階級卻享有特權,可以不用納稅。


    大清為了國家的運轉,就必須收稅充盈國庫。


    可這些稅收全都壓在老百姓頭上,而占有全天下大部分土地的士紳階級卻不用繳納一分銀子。


    現如今大清老百姓已經快被賦稅壓斷了腰,再不想辦法解決危機,天下老百姓必然會造反。


    也正是處於大局考慮,他必須對士紳階級動刀改革,實施官紳一體納糧,讓士紳階級也要納稅。


    除了官紳一體納糧,他還頒布了兩大政策,火耗歸公,攤丁入畝。


    現如今看來,他頒布的三大政策最終成功了,要不然對大清有偏見的後世漢人不會給他9.3的高分。


    乾隆:放他娘的屁,朕怎麽可能隻有5.2分,朕可是十全老人。


    他氣唿唿的看向天幕,眼中怒火中燒,十分不滿後世人給他這麽低的評分。


    他治理下的大清,國家一片祥和繁榮的景象,軍事力量強大,外交關係和睦。


    他在這些方麵都取得了超越以往帝王的成績,因此他才把自己比作十全老人。


    天資聰穎,他自幼聰明過人,學識淵博,對於各種學問都有很高的造詣,光是寫的詩就有4萬多首。


    勤政愛民,他推行一係列政策,減輕賦稅負擔,興修水利,加強農業發展,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聖明神武,他的軍事才能卓越,多次親自率軍平定邊疆叛亂,鞏固國家的領土完整。


    文化繁榮,在他的支持下,大清的文化事業得到空前的繁榮,動用3800人曆時13年編撰完成最全的百科全書,使文化達到了巔峰。


    經濟富強,他製定一係列政策,使國家財政富裕,農業、手工業、商業都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使大清的經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治理有方,他增加了對地方的管理力度,穩固了對新疆地區的統治,促進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外交和睦,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解決一些邊境爭端和領土完整,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


    法治嚴明,他重視法治建設,嚴格執行法律,維護社會秩序,使國家安定有序。


    人才輩出,他注重培養和選拔有才能的人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選拔製度,使各級官員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德高望重,他尊重儒家思想,推崇仁愛之道,關心民生,為百姓謀福祉。


    在這十個方麵,他全都做到了,當之無愧的十全老人。


    憑什麽才5.2分,不說和李世民一樣的9.9分,怎麽著也得有9.8分才對。


    他覺得之所以分數這麽低,一定是後世人故意抹黑他。


    一想到這個分數是後世對大清有偏見的漢人評出來的,他就釋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