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年7月,於謙(於少保)組織北京保衛戰】


    【京師是國本,主張南遷者,可斬】


    【1457年於謙被“瓦刺留學生”朱祁鎮冤殺】


    【不爭一世,爭百世,我爭的是,萬世之名】


    《於謙,最喜歡的文臣》


    《於少保,一生清廉正直,為國為民,是大明的脊梁》


    《於謙!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如果京城被攻陷,又一個南宋》


    《於少保,名垂青史!》


    《沒想到於大爺還幹過這事呢(狗頭)》


    《於謙國士無雙!!》


    《於謙挽救了一個朝代,沒他土木堡之變後明朝早滅了》


    《於少保忠臣良將被冤殺,這明朝的根兒就斷了》


    《於忠肅公真千古忠臣也!》


    《於少保,鐵骨錚錚!為國為民》


    《沒有議和的兵部》


    《於少保功績可堪稱明朝第一》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前期:陛下要休養生息。於謙現在:京師是國本,主張南遷者可斬》


    《可以說於謙拯救了整個大明王朝》


    《每次看到於謙這裏,總是不自覺熱淚盈眶》


    《於謙之後無人敢為大明赴死,張居正之後無人敢為大明盡忠》


    《一提古於謙,滿眼淚嘩嘩。一提今於謙,難免笑哈哈》


    《於少保!!!完人一個!永遠滴神!》


    《今天剛看了於謙的一生,他超越了自己的偶像,名流千古!》


    《嗷嗷嗷於謙!朝堂上一人頂萬人之壓力反對南遷,大明延續了下去!》


    《他們有些人讓我相信真的有天命之子的存在》


    《於謙!!!我心中的真真的忠臣大英雄!》


    《於謙這個在皇帝被俘虜後平定大局的人怎麽能沒有排麵!!!》


    《瓦刺留學生居然活著迴來了,代宗手軟,害了自己啊!!》


    《五龍同朝啊,大明命數耗了一半》


    《大明三代人的積累被大明戰神禍害了》


    《都怪朱祁鎮那個敗家子!(憤怒)》


    《笑死,瓦剌留學生朱祁鎮》


    《朱祁鎮率軍征瓦剌,被他們抓住,他竟然還帶瓦剌軍到明城牆底下叫陣,到後來朱祁鎮重返大明,把當初不給瓦剌軍開門的那群人全殺了,還給瓦剌被殺的人立碑,真是把大明的臉都丟盡了》


    《豬騎朕是這樣的》


    《瓦剌留學生,嘲諷拉滿》


    《明堡宗·瓦剌留學生·叫門天子·大明戰神·朱祁鎮》


    《朱叫門要把大明立國之本丟得一幹二淨》


    《瓦剌留學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明。


    朱元璋看到朱祁鎮的荒唐事,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此刻的朱元璋雙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喘著粗重的唿吸聲,內心早已翻江倒海,處在隨時爆發的邊緣。


    他剛剛平息的怒火成功被再次點燃,惡狠狠的看向躲在太子身後的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被老爺子一瞪,渾身瑟瑟發抖,緊緊躲在大哥身後,連頭都不敢露出來。


    朱元璋見老四這幅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得知老四篡奪皇位就已經夠暴怒了,好不容易平複下情緒,看到朱祁鎮做的混賬事,他的火氣又上來了,而且比之前更大。


    他把這一切怪罪到老四身上。


    你不是篡位嗎,那你倒是把大明江山守好啊,可都看看你這一支生的都是什麽玩意。


    之前有個叫嘉靖的道士皇帝,就已經夠讓他生氣的。


    好家夥,原來還沒完,道士皇帝已經算好了,沒想到還有更混賬的。


    看看這個朱祁鎮都是個什麽垃圾廢物。


    明堡宗,瓦剌留學生,叫門天子,大明戰神,有一個好聽的嗎,都是用來諷刺這個廢物的。


    一想起這個廢物幹的荒唐事,他就火冒三丈,恨不得穿越時空過去抽死他,把他大明的臉丟盡了。


    原以為大明戰神是誇讚的詞,可一看到朱祁鎮後麵幹的事,他就已經大致猜到發生了什麽。


    他甚至已經能夠還原朱祁鎮一生幹的荒唐事。


    率領大軍親征瓦剌,結果在土木堡被敵人俘虜,然後帶著敵人叫大明守城將領開門投降,這居然是他大明的皇帝幹出來的荒謬事。


    剛才天幕播放了大宋欽徽二帝,他還滿臉嘲諷,認為欽徽二帝把大宋的顏麵丟盡了。


    可結果倒好,這麽快就被打臉了。


    原來他大明有皇帝比欽徽二帝還要窩囊,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雖然同樣被敵人俘虜,但欽徽二帝至少沒有帶著敵人叫門吧!


    他怎麽也想不通,英明神武的他,怎麽就有這麽廢物的後代。


    不過好在大明出了於謙這樣名垂千古的忠臣良將,這才讓他多少好受了些。


    看到於謙所做的事跡,他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是他大明的肱股之臣。


    能夠在大明危難之際,組織北京保衛戰,保住了大明的國本,令他深感佩服。


    於謙一生清廉正直,為國為民,是大明的脊梁,也難怪他青史留名,被無數後世人讚揚。


    不過一想到大明的肱股之臣被朱祁鎮冤殺,他心中的怒火就無處發泄。


    如此忠臣良將被一個廢物冤殺,簡直是千古第一冤案。


    可惜廢物不在眼前,否則非要抽死不可。


    不行,越想越氣,再不發泄出來非要憋壞了不可。


    這時,朱元璋餘光一瞟,看到躲在太子身後不敢露頭的老四。


    既然教訓不了廢物,那就拿你出出氣,誰讓你這一支出了這麽個廢物後代。


    說時遲那時快,趁著燕王朱棣沒有反應過來,朱元璋一個箭步衝了過去,高舉著腰帶就往燕王朱棣身上猛抽。


    刹那間,一聲聲慘叫聲響起。


    被幽禁於深宮的朱祁鎮臉上的鬱鬱寡歡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狂喜。


    因為他從天幕中得出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他又成功奪迴了皇位。


    自從幾年前瓦剌放他迴來,朱祁鈺就一直把他幽禁在深宮,不讓任何人和他接觸。


    他這幾年是怎麽過來的,心中的苦楚隻有他自己知道。


    他恨,恨於謙,恨朱祁鈺,恨所有人。


    皇位本應該就是他的,他現在迴來了,朱祁鈺為何還要霸占著皇位不還給他?


    要不是他們聯合起來幽禁自己,他怎麽可能落到如此下場。


    不過還好,上天是站在他這邊的。


    最終的他還是成功奪迴了皇位。


    他在心中暗暗發誓,等他重新登上皇位,他一定要報複那些和他作對的人。


    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於謙。


    要不是於謙,他怎麽可能丟掉皇位,落到這般田地。


    即便後世人大罵他,又能如何?


    反正他的名聲已經不可能好了,後世人要罵就罵吧,他也不在乎了。


    於謙臉色複雜的看著天幕上冤殺二字,這兩字已經表明了他悲慘的結局。


    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最後的結局會是如此。


    他為了大明江山社稷,可謂是費心費力,嘔心瀝血,可結果呢,最終落得一個冤殺的下場,何其諷刺。


    當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他堅決反對南遷。


    因為他很清楚,如果南遷,大明將是下一個南宋。


    明英宗被俘後,他擁立景泰帝登基,麵對瓦剌的進攻,他組織京師保衛戰成功擊退瓦剌軍。


    後來瓦剌派出使者求和,他說服景泰帝接迴明英宗。


    他做的這一切,不過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但最終自己的結局,卻是……


    不過讓他心裏好受一點的是,他於謙為國為民的心被後世人知曉,而他也成功名垂千古,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人的最高理想就是青史留名。


    而他於謙做到了,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不過一想到自己最終被冤殺,心裏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這一刻,於謙神色落寞的垂下了頭,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麽。


    於謙的這一幕,落在不遠處的景泰帝朱祁鈺眼中,看得朱祁鈺心中難受。


    他也沒想到被幽禁在深宮的朱祁鎮最終複辟了,而且還冒天下之大不韙處死於謙。


    於謙是大明朝的功臣,救大明於水火之中,就是這麽為國為民的千古人傑,最後居然被複辟的朱祁鎮冤殺了,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祁鎮被他幽禁在深宮,他之所以沒有下狠手,不過是念及兄弟之情罷了。


    可現在看來,就是因為他的心軟,才導致大明國士無雙的於謙被冤殺。


    而且他還想到更深一層,既然朱祁鎮複辟成功,那他的下場能好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留了,必須除掉。


    不僅是為他自己,也是為於謙,更是為大明的江山社稷。


    以朱祁鎮現在的臭名遠揚,恐怕已經引起了天下臣民的憤怒吧!


    他這個時候暗中除掉朱祁鎮,天下百姓隻會拍手稱快。


    張居正神色落寞的望向天幕,臉上浮現一絲悲涼。


    後世人的一句話深深刺痛了他。


    “於謙之後無人敢為大明赴死,張居正之後無人敢為大明盡忠。”


    他深知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再不求變就要完了。


    為此,他不惜得罪利益集團推行改革,想讓大明朝重新活過來。


    如今看來,他的改革以失敗告終。


    而且他的結局估計和於謙一樣的悲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