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開局救了小龍女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敵人大隊人馬攻打襄陽城?


    郭靖等人露出了無比驚訝的神情。


    容不得他們有冷靜的判斷。這些天被神出鬼沒的明軍弄至動彈不得,猶豫商討多時,才毅然決定大隊人馬出來接應福建援軍。


    他們出城時,已有赴死的決心。便是會合之後,其實也在隨時提防敵人突襲…


    這段時間神出鬼沒的明軍已讓他們十分忌憚。


    若是那位明軍主帥朱圓章調集主力過來,今日襄陽城外,可能就是決一死戰的結局。


    可沒想到敵人似乎並沒有要過來圍堵城外的隊伍,而是趁守軍出城之際,全力攻打襄陽。


    不容有稍停,當下兩軍匯在一起,一同疾速往襄陽城裏趕去。


    當世北朝有位羅姓作家,寫的東漢末年混戰的演義小說裏,有呂布趁劉備大軍出城,偷襲拿下邳城的橋段。


    郭靖未讀過這本其時流行的三國小說,卻聽人說過這個故事,雖然此時情境與當年劉皇叔遭遇大相徑庭,但也忍不住心裏叫不妙:


    我執意出城,莫非真讓明軍有機可乘,乃至將和劉備失徐州一般丟掉襄陽?


    既這般想,就更加著急,表麵不動聲色隻鎮定下令讓兵士快行,心中卻愈加升起煩憂之情。


    行軍半個時辰,遠遠已能看見襄陽城頭鋒火狼煙,聽見戰鼓擂動聲震天。


    瞧這架勢,對方是真在大軍攻打襄陽城。郭靖忙要讓隊伍迅速衝向城下,配合襄陽守軍一道對付明軍。


    但就在此時,一支勁力十足的箭矢直向郭靖飛來。


    區區冷箭自然毫無威脅,郭靖伸出兩指,便將之接住。但臉色轉而凝重起來。


    ——射向郭靖的箭矢隻是漫天箭雨的其一。


    其餘兵士沒有郭靖這般空手接箭的好本領,頓時紛紛中招,重傷倒地。


    幸好襄陽城軍隊操練有度,此刻帶出來的又盡皆精銳,大多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突然遇襲,卻應對迅速,盾甲部隊當先,擋住了這波箭雨。


    郭靖旁邊最佳的楊過此時對郭靖道:“攻打襄陽的軍隊調轉了矛頭向我們這裏來了!”


    郭靖大吃一驚,同樣發現襄陽城下又複空曠,遠處一隊人馬轉而殺向城外的襄陽軍隊、福建援軍!


    而近處,亂箭之後,一隊幾乎有萬人之數,騎高頭大馬、身穿嚴密鎧甲的重騎兵仿佛從地上突然冒出來的一般,瞬間衝擊過來。


    為首一人模樣粗野,胡須濃密,怒目圓睜,表情駭人,便如從畫像裏出來的惡靈,充當急先鋒,當真是勇猛難當!


    楊過不知道這人便是朱元璋麾下的猛將常遇春,但亦讚歎不已。


    這隊騎兵在常遇春帶領之下,騎在馬上大肆衝殺,重甲在身,尋常兵器傷他們不得,銳不可當,瞬間就將襄陽隊伍衝出一個缺口。


    而這隊重騎之後,尚有幾倍數量的步兵,列好了方陣,進襲過來,與幾乎已經被騎兵衝散了的襄陽隊伍廝殺——或者可以說,暫時是單方麵的殺戮。


    金輪法王、裘千仞、段延慶三人竟也在敵軍隊伍之中。他們的武功在戰陣之中要打折扣,所以並不下場,隻是看向郭靖這邊,用意自然是想要牽製勇武無敵的郭靖。


    而另一頭,原先在攻打襄陽城的明軍隊伍已夾攻過來,當先一人高唿:“徐達見過襄陽城郭將軍,今日特意來送你上路!”


    郭靖、楊過、襄陽城的高手、將領們都露出悲壯表情,知道今日,可能要死在這裏了。


    他們會死嗎?


    …


    襄陽城頭。


    聰明至極的黃蓉在徐達軍隊突然調頭撤退的時候,便已猜到明軍的用意。


    襄陽城裏,仍有七萬軍隊,雖不及郭靖帶出城的精銳之師,可也是不俗戰力。


    這時候若追擊出去,必能解郭靖之圍。


    可敵人說不定隻是佯裝撤退,真實用意便是誘使襄陽守軍出來後於城下決戰,一旦中計,將徹底喪失守城優勢,要硬碰硬麵對明軍鐵騎。


    何況郭靖來前交待過,無論如何要堅守城門。


    若因一時決斷失誤,導致襄陽城空虛,被敵人趁機占領,那就成罪人了。


    黃蓉眺望遠方,那是明軍駐軍所在,那裏有城府極深的,明軍主帥,朱圓章。


    她會率軍出城嗎?


    …


    攻城,尤其是襄陽這種堅守十餘年布防嚴密的大城,是十分艱巨的挑戰。


    哪怕五倍十倍於對方的兵力,要攻下一座城池,也千難萬難。


    所以雖然明軍這次準備充足,兵多將廣,更有三萬從北方帶來的重騎兵,卻也不急於求成,而是以圍困為主。


    並且,明軍新主帥朱元章自有他的計較,不願意以死傷慘重的代價,強行攻下襄陽城。


    這時他穩坐中軍帳裏,旁邊隻軍師劉基一人。外頭有陽頂天等決定高手和五千親兵護衛,高枕無憂。


    劉基此時說道:“已按將軍意思,讓全軍整頓待發,隨時可以出征攻打襄陽。”


    朱圓章閉目冥思一會,道:“先生,黃蓉黃女俠…她會領軍出城,接應陷於重圍的郭靖嗎?”


    劉基道:“她若出城,襄陽所剩兵力將極少,便是我們全軍出擊,一舉攻破城牆的時候。這女中諸葛,定能算到此後果,按理不會冒險。


    問題在於,若是坐視援兵被我們截斷,哪怕城外的郭靖無恙逃迴了襄陽城,他們也無非是在城內多挨些時日,等死罷了。


    因此,此時她已是進退兩難。若將我放在她此時處境之下,也想不到什麽太好的法子。”


    朱圓章點頭道:“這麽說來,徐達將軍使的這個聲東擊西的計謀,是料定了對方就算看穿,也沒有任何法子可以應對。


    雖然是計,可又不怕人知道他使了這個計謀,或許可喚做陽謀。”


    劉基歎口氣,道:“徐將軍戰無不勝,不是沒有理由的。”


    朱圓章笑道:“先生你神機妙算,亦從未有漏。”


    他的笑容慢慢漾開,直至有些扭曲,“你們在我手下,確實是屈才了。徐將軍的戰無不勝,總也是些小勝,沉寂北疆這麽多年,天下無人知其名。”


    劉基當然懂主公的意思,也知道這時候該說些什麽,“假若天下是主公您的天下,何愁徐將軍、常將軍、李將軍他們不能揚名?”此話即出,接下來要討論什麽顯而易見。


    若襄陽城此時被攻下,北朝那位皇帝會趁熱打鐵,一統華夏江山。


    朱圓章羽翼未豐,很可能被卸磨殺驢。


    事實上朱圓章早感覺到,那位聖上對他早有猜疑,北疆騎兵剛組建成,即將他調到襄陽,便是不讓他擁兵自重,又兼有借襄陽戰場消減其親信部隊的意圖。


    所以,今日無論如何,朱圓章都不會真的把襄陽城給打下來。


    但如能以極小代價消耗襄陽城實力,甚至殺了郭靖,他不介意為之,這也是表明姿態,讓北朝那位皇帝安心。


    所以,徐達、常遇春出兵前,朱圓章早有密令:若時機合適,可將城外的敵軍盡數剿滅了。可若是襄陽全軍出擊,卻勿要逞強,立即撤退。


    而朱圓章,此時再度穿上了元帥甲胄,指使明軍主力,朝襄陽城進發。


    樣子還是要做的,他想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看,襄陽這一役,有多麽的慘烈。


    會有多慘烈?


    ...


    時光有條不紊的朝前推進,步伐優雅得好像嫡傳了好多代的正統貴族。


    離襄陽那一役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天下間仍在津津樂道著當日發生的事情。


    傳言總會誇大,並且似乎總是有一位了不得的人物為軸,帶動這條故事線。


    當然沒有人可比郭靖更適合當這位英雄人物,在傳言裏,他成了真正的”萬人敵“,那一天用一雙肉掌七進七出於敵人鐵騎之中,以一己之力殺潰了明軍重騎兵。


    他左掌仰天,便召來了東海的龍王三太子,口吐洪水,轉瞬淹死了明軍幾千人。


    他右掌擊地,就讓方圓數十裏地麵顫抖,出現一道道巨大裂縫,將明軍一個個都吞噬進去。


    總之,是天神下凡的郭靖,以種種神跡挽救了襄陽城民於水火之中。


    這已經幾近神話,隻是愚昧百姓茶餘飯後的信口胡言。


    武林中則有另外一種說法,說江湖高手無論如何都難以抗衡軍隊,郭靖以一敵千,已是極限,殺傷幾百,就將難以為繼,無論如何不可能一人獨鬥萬人。


    但那一天,郭靖確實勇猛,打寒了敵人的膽,振作了襄陽軍隊的士氣。雖然郭靖厲害,可那天襄陽軍隊能平安撤迴城裏,靠的還是每一個士兵。


    武林中人都傳,那一戰之後,郭靖突破了武道大宗師的武境,成為武林中又一個超凡境的高手。


    郭靖還是武道大宗師時,便不怵超凡高手,如今躋身超凡,恐怕除了少林活佛、武當神仙,再沒人能言必勝他,連魔教那位女劍神都未必。


    這種說法抽離了神話因素,已不算離譜,但還有第三種說法,試著從戰陣謀略層麵來分析:


    當日襄陽城裏的女諸葛黃蓉看出了明軍的陰謀,所以不惜放空城池,全軍盡出,要和明軍於城外決一死戰。


    雖然明軍確實是有人數、兵種上的優勢,可奈何襄陽軍隊士氣高宏,視死如歸,個個如吃了牛血一般,所以在黃蓉明軍隻得撤退,就連主帥朱圓章都不得不領軍來接應。


    第三種說法似乎已接近於真相,甚至,在許多當時在場的人都覺得這就是真相。


    那一日,襄陽、福建援軍共傷亡兩萬餘人,而明軍僅死了七千人,其中許多,還是郭靖和楊過二人殺死的。


    也不好說算是誰贏了,因為襄陽城還是得到了最需要的糧草,可以繼續苦苦支撐下去,等到明軍撤退,或是,下一次的——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了的——支援。


    總之,對於襄陽城來說,這一役結果不是太好,幸好不是最差,城裏的軍民們就這麽得過且過著拖延、活下去。


    考慮到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得過且過毫無意義的活著,撇開明軍隔段時間就要例行攻城造成的壓力、撇開明軍在襄陽城四周開始挖溝設圍要徹底切斷襄陽城與外界的聯係、撇開明軍甚至分出了部分人專門在城外開墾荒地種地屯糧顯然做好了長期圍困的準備不論,那其實襄陽城此時狀況沒有太糟。


    一場大戰總伴隨著許久的休養,人不可能永遠高度緊張總要自我調節放鬆,所以雖然還在被圍困中,襄陽城裏漸漸平和下來。


    當大小武從襄陽城兩萬死者的仇恨中走出又開始嫉妒郭芙和楊過走得太近時,當一直沒有離開襄陽城的韋小寶開始抱怨每天無聊的時候,這份平和顯得更加真實。


    這一天,韋小寶非要拉著楊過來找郭靖,說道:“在襄陽城待了兩月有餘,太久了些,雖然我也擔心襄陽局勢,可是郭大俠,我已不得不迴去和我師父複命。”


    郭靖抱拳道:“韋香主客氣了,這次全賴你們天地會籌措的糧草,我們才能暫時度過難關。


    若是戰事不緊急,無論如何都要留你再長住一段時間。如今局勢不樂觀,卻不敢多讓韋香主你犯險。”


    楊過亦不舍道:“下次再見,不知道要在哪裏了。”


    韋小寶賊兮兮的眼睛轉動幾下,又對郭靖道:“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郭靖道:“韋香主但說無妨,隻要我辦得到的,自然將盡力幫你辦到。”


    韋小寶笑道:“不瞞郭大俠,u看書 ww..co 來時我有天地會兄弟護送過來,因為明軍圍城,他們無法進來,我隻能讓他們先迴去,再獨自一人施展輕功悄悄入城。如今迴程路上,隻我自己,卻實在危險得緊。”


    郭靖早看出韋小寶不會武功,先前也總疑惑他是如何穿過明軍包圍進來襄陽城的,事實上當日有人懷疑韋小寶是奸細有一點便是為此。這時候聽韋小寶說會輕功所以能獨自一人進城,更是將信將疑。


    韋小寶笑道:“不怕郭大俠笑話,我武功不行,卻會兩下子逃命的輕功。”


    邊說邊在室內走了兩步神行百變步法。


    郭靖眼力了得,讚歎道:“果然是精妙無比,遠高過我之前所見過的所有輕身功夫。”


    想了想,又道:“韋香主你的步法,和過兒倒有幾分相似之處,似乎是同出一源。”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32章 132.圍城)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武俠開局救了小龍女》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開局救了小龍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寸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寸思並收藏武俠開局救了小龍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