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法師請說。”李希愚道。
趙寒道,“大人,之前我在閑聊之時,曾聽方夫人和柳參軍說過。
十餘年前,我大唐征伐四方、一統天下的時候,您曾經在河北道,親曆了剿滅‘漢東王’劉黑闥一戰,對麽?”
“不錯。”
李希愚說了起來。
隋末,天下大亂、群賊並起,各自割據一方稱王。
當時占據河北道的,是那位所謂的“夏王”,竇建德。
他有一個少時的好友,叫劉黑闥。
大亂剛起的時候,劉黑闥先是投靠了平原郡的郝孝德,又轉而投靠了瓦崗軍的李密。
後來,瓦崗軍為盤踞洛陽的王世充所敗,劉黑闥被俘。
他逃了出來,輾轉之下迴到河北,這才投靠了他的好友,竇建德。
竇建德看中劉黑闥的帶兵能力,立即將他封為大將軍、漢東郡公,成為手下的一名心腹大將。
後來,武德四年之時。
當今皇上親自領兵、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帶兵馳援,為皇上擊敗生擒,押往長安斬首。
竇建德的“夏國”從此崩塌,河北道為我大唐所有,劉黑闥則趁亂躲迴了老家。
可隨後不久,他便召集竇建德的舊部,再次起兵。
這劉黑闥為人魯莽,可帶兵卻很有一套,人稱“神勇將軍”。
他先後打敗了我大唐的眾多名將,重新占據了河北等地,自號“漢東王”,一時聲威震懾四方。
於是,高祖皇帝再次下令,當今皇上領兵討伐。
皇上神勇無敵,於洺州一戰,再次將敵軍徹底擊潰,劉黑闥帶著千餘殘部,逃往了突厥。
可他還不死心,不久又從突厥借兵,再次侵犯我大唐河南山東諸郡。
高祖皇帝先後派遣了,淮陽郡王李道玄、原國公史萬寶、齊王李元吉,前去征討,全都铩羽而歸。
最後,高祖皇帝派了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息王李建成,領我大唐主力大軍二十萬,再次征討。
息王依仗大軍之勢,於魏州一戰大獲全勝,全殲漢東軍,生擒劉黑闥。
而當時,李某正是我大唐軍中的一員將領,參與了魏州一戰。
“李大人您謙虛了。”
趙寒道,“我聽柳參軍說了,當年,您遠遠不隻是參與了而已。
您就是,當時大唐先鋒騎兵的領兵大將。
那劉黑闥手下最精銳的‘黑騎軍’,就是在永濟渠一戰中,被您親率騎兵大隊,一舉全殲了的。
劉黑闥曾打敗了我大唐諸多名將,卻敗在了大人您的手下,他自己就隻剩下了幾十騎跟著,狼狽逃走。
最後,劉黑闥被他的手下抓了,也是送到了您的大營裏,來投降的。
可以說,當年李大人您的神威,乃是讓那整個漢東敵軍,都為之膽寒。”
“趙法師過譽了。”
對於這件無比威武雄壯的往事,李希愚卻隻是淡然一笑,道:
“李某身為唐將,隻是奉命行事、為我大唐盡忠而已,怎敢言‘神威’二字?
趙法師,您問及劉黑闥的事,想必是跟您說的,令狐德正那兩個宮變的同夥有關吧?”
“正是。”
趙寒道,“當年宮變之後,宇文化及就帶著他的九萬驍果軍,還有那幫參與宮變的大臣將領,沿路北上。
隨後,他們在河北道被竇建德所敗,都被砍了頭。
我聽說,當時帶兵打敗和抓住他們的,就是竇建德手下的那位大將,劉黑闥。
劉黑闥抓了宇文化及那些人,當然會有所審問。
而宇文化及他們正好知道,令狐德正那兩個同夥是誰。
李大人,當年您擒獲了劉黑闥之後,不知他有沒有向您提及過,任何關於宇文化及那幫叛臣的事?”
李希愚點了點頭。
他說,當年,宇文化及那幫人發動江都宮變,弑殺隋煬帝。
此事震動宇內,為天下人所不齒。
我大唐為天下計,對此等逆賊,當然也是要除之而後快的。
而當時我們隻知道,宇文化及他們早在兩年前,被劉黑闥打敗了,然後就下落不明。
所以,當時唐軍的元帥、息王李建成,曾經囑咐過李某,如果擒獲了劉黑闥,一定要問及此事。
當時,李某就問了劉黑闥。
劉黑闥倒也是個豪爽之人,對於這些前隋叛將的事,他也沒什麽可隱瞞的,就都說了出來。
他說,兩年前宮變之後,宇文化及帶著驍果軍,往河北而來。
本來,他們隻是要繞道往關中去,並沒有想要與竇建德為敵。
宇文化及還特意派了使者,帶著大禮、過來拜見竇建德,向他懇求借道。
當時,天下群雄並立,相互虎視眈眈。
竇建德也不想因為要對付這個燙手山芋,損耗自身的兵力,從而讓其他的豪強有機可乘。
他就讓使者先休息一晚,準備第二日就寫迴信,準許宇文化及借道通過。
可沒想到,到了第二日早間,竇建德卻突然變了臉。
他當朝大罵那個使者。
他說,宇文化及深受隋朝的大恩,卻做出那種弑君亂國的逆事,還敢僭越皇位稱帝,實乃天下之公敵,人人得以誅之。
說完,竇建德就把使者一刀砍了頭,然後就派劉黑闥、盡領大軍,前往攻打宇文化及了。
“那麽,”趙寒道,“劉黑闥有沒有說,竇建德當年為什麽突然變臉,從同意宇文化及借道,變成要殺了他?”
李希愚道,劉黑闥說當時他也很奇怪,就借著兄弟的關係,私下問了竇建德。
竇建德卻迴答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兄弟,你知道麽?
有時候,這做父親的,還沒有女兒的頭腦清醒咧。”
劉黑闥沒聽明白、還再想問,竇建德卻不說了。
“趙法師,”李希愚道,“當年,李某聽劉黑闥說到這裏的時候,也是不解。
可如今,聽過您對‘沉船案’的分析之後,我已然明白了。
看來,當年竇建德之所以要對宇文化及動手,真的和那個吳絳仙有關。”
“不錯。”
趙寒道,“竇建德話的意思就是說,他之所以會改變主意,是聽了女兒的提醒。
而當時,吳絳仙正是他的養女。
當年,吳絳仙從宮變逃生之後,哪裏都不去,偏偏北上去了河北道,竟然還成了竇建德的養女。
竇建德明明同意宇文化及借道了,卻因為某位女兒的提醒,突然改變主意,要殺了那些前隋的叛臣。
這要不是吳絳仙慫恿的,還會有誰?”
李希愚點頭,“吳絳仙之所以會北上,想盡辦法成為了竇建德養女,還對她的養父、給出這樣的提醒。
這當然,就是為了替隋煬帝報仇之事了。
這前後的線索,都連起來了。”
李希愚又說,後來劉黑闥打敗了宇文化及,把他和那幫叛臣,全抓了起來。
他就把那些人,帶到了竇建德的麵前。
當時,宇文化及害怕之極,一見了竇建德就是跪地求饒,完全沒有那種大將軍和稱帝的氣度。
竇建德就命令劉黑闥,當場審問那些人。
宇文化及他們都嚇破了膽,隻要劉黑闥問什麽,他們都一股腦地全說了。
到最後,竇建德見問不出什麽所以然來了。
他就當場喝斥了那些人的逆賊行徑,然後命令劉黑闥,把那些人全都斬了首。
宇文化及和他兩個兒子的首級,還被掛在城頭上,示眾了十天,都不放下。
“那當年審問的時候,”趙寒道,“宇文化及有沒有提及,令狐德正那三個人的名字,又或者任何相關的線索?”
趙寒道,“大人,之前我在閑聊之時,曾聽方夫人和柳參軍說過。
十餘年前,我大唐征伐四方、一統天下的時候,您曾經在河北道,親曆了剿滅‘漢東王’劉黑闥一戰,對麽?”
“不錯。”
李希愚說了起來。
隋末,天下大亂、群賊並起,各自割據一方稱王。
當時占據河北道的,是那位所謂的“夏王”,竇建德。
他有一個少時的好友,叫劉黑闥。
大亂剛起的時候,劉黑闥先是投靠了平原郡的郝孝德,又轉而投靠了瓦崗軍的李密。
後來,瓦崗軍為盤踞洛陽的王世充所敗,劉黑闥被俘。
他逃了出來,輾轉之下迴到河北,這才投靠了他的好友,竇建德。
竇建德看中劉黑闥的帶兵能力,立即將他封為大將軍、漢東郡公,成為手下的一名心腹大將。
後來,武德四年之時。
當今皇上親自領兵、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帶兵馳援,為皇上擊敗生擒,押往長安斬首。
竇建德的“夏國”從此崩塌,河北道為我大唐所有,劉黑闥則趁亂躲迴了老家。
可隨後不久,他便召集竇建德的舊部,再次起兵。
這劉黑闥為人魯莽,可帶兵卻很有一套,人稱“神勇將軍”。
他先後打敗了我大唐的眾多名將,重新占據了河北等地,自號“漢東王”,一時聲威震懾四方。
於是,高祖皇帝再次下令,當今皇上領兵討伐。
皇上神勇無敵,於洺州一戰,再次將敵軍徹底擊潰,劉黑闥帶著千餘殘部,逃往了突厥。
可他還不死心,不久又從突厥借兵,再次侵犯我大唐河南山東諸郡。
高祖皇帝先後派遣了,淮陽郡王李道玄、原國公史萬寶、齊王李元吉,前去征討,全都铩羽而歸。
最後,高祖皇帝派了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息王李建成,領我大唐主力大軍二十萬,再次征討。
息王依仗大軍之勢,於魏州一戰大獲全勝,全殲漢東軍,生擒劉黑闥。
而當時,李某正是我大唐軍中的一員將領,參與了魏州一戰。
“李大人您謙虛了。”
趙寒道,“我聽柳參軍說了,當年,您遠遠不隻是參與了而已。
您就是,當時大唐先鋒騎兵的領兵大將。
那劉黑闥手下最精銳的‘黑騎軍’,就是在永濟渠一戰中,被您親率騎兵大隊,一舉全殲了的。
劉黑闥曾打敗了我大唐諸多名將,卻敗在了大人您的手下,他自己就隻剩下了幾十騎跟著,狼狽逃走。
最後,劉黑闥被他的手下抓了,也是送到了您的大營裏,來投降的。
可以說,當年李大人您的神威,乃是讓那整個漢東敵軍,都為之膽寒。”
“趙法師過譽了。”
對於這件無比威武雄壯的往事,李希愚卻隻是淡然一笑,道:
“李某身為唐將,隻是奉命行事、為我大唐盡忠而已,怎敢言‘神威’二字?
趙法師,您問及劉黑闥的事,想必是跟您說的,令狐德正那兩個宮變的同夥有關吧?”
“正是。”
趙寒道,“當年宮變之後,宇文化及就帶著他的九萬驍果軍,還有那幫參與宮變的大臣將領,沿路北上。
隨後,他們在河北道被竇建德所敗,都被砍了頭。
我聽說,當時帶兵打敗和抓住他們的,就是竇建德手下的那位大將,劉黑闥。
劉黑闥抓了宇文化及那些人,當然會有所審問。
而宇文化及他們正好知道,令狐德正那兩個同夥是誰。
李大人,當年您擒獲了劉黑闥之後,不知他有沒有向您提及過,任何關於宇文化及那幫叛臣的事?”
李希愚點了點頭。
他說,當年,宇文化及那幫人發動江都宮變,弑殺隋煬帝。
此事震動宇內,為天下人所不齒。
我大唐為天下計,對此等逆賊,當然也是要除之而後快的。
而當時我們隻知道,宇文化及他們早在兩年前,被劉黑闥打敗了,然後就下落不明。
所以,當時唐軍的元帥、息王李建成,曾經囑咐過李某,如果擒獲了劉黑闥,一定要問及此事。
當時,李某就問了劉黑闥。
劉黑闥倒也是個豪爽之人,對於這些前隋叛將的事,他也沒什麽可隱瞞的,就都說了出來。
他說,兩年前宮變之後,宇文化及帶著驍果軍,往河北而來。
本來,他們隻是要繞道往關中去,並沒有想要與竇建德為敵。
宇文化及還特意派了使者,帶著大禮、過來拜見竇建德,向他懇求借道。
當時,天下群雄並立,相互虎視眈眈。
竇建德也不想因為要對付這個燙手山芋,損耗自身的兵力,從而讓其他的豪強有機可乘。
他就讓使者先休息一晚,準備第二日就寫迴信,準許宇文化及借道通過。
可沒想到,到了第二日早間,竇建德卻突然變了臉。
他當朝大罵那個使者。
他說,宇文化及深受隋朝的大恩,卻做出那種弑君亂國的逆事,還敢僭越皇位稱帝,實乃天下之公敵,人人得以誅之。
說完,竇建德就把使者一刀砍了頭,然後就派劉黑闥、盡領大軍,前往攻打宇文化及了。
“那麽,”趙寒道,“劉黑闥有沒有說,竇建德當年為什麽突然變臉,從同意宇文化及借道,變成要殺了他?”
李希愚道,劉黑闥說當時他也很奇怪,就借著兄弟的關係,私下問了竇建德。
竇建德卻迴答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兄弟,你知道麽?
有時候,這做父親的,還沒有女兒的頭腦清醒咧。”
劉黑闥沒聽明白、還再想問,竇建德卻不說了。
“趙法師,”李希愚道,“當年,李某聽劉黑闥說到這裏的時候,也是不解。
可如今,聽過您對‘沉船案’的分析之後,我已然明白了。
看來,當年竇建德之所以要對宇文化及動手,真的和那個吳絳仙有關。”
“不錯。”
趙寒道,“竇建德話的意思就是說,他之所以會改變主意,是聽了女兒的提醒。
而當時,吳絳仙正是他的養女。
當年,吳絳仙從宮變逃生之後,哪裏都不去,偏偏北上去了河北道,竟然還成了竇建德的養女。
竇建德明明同意宇文化及借道了,卻因為某位女兒的提醒,突然改變主意,要殺了那些前隋的叛臣。
這要不是吳絳仙慫恿的,還會有誰?”
李希愚點頭,“吳絳仙之所以會北上,想盡辦法成為了竇建德養女,還對她的養父、給出這樣的提醒。
這當然,就是為了替隋煬帝報仇之事了。
這前後的線索,都連起來了。”
李希愚又說,後來劉黑闥打敗了宇文化及,把他和那幫叛臣,全抓了起來。
他就把那些人,帶到了竇建德的麵前。
當時,宇文化及害怕之極,一見了竇建德就是跪地求饒,完全沒有那種大將軍和稱帝的氣度。
竇建德就命令劉黑闥,當場審問那些人。
宇文化及他們都嚇破了膽,隻要劉黑闥問什麽,他們都一股腦地全說了。
到最後,竇建德見問不出什麽所以然來了。
他就當場喝斥了那些人的逆賊行徑,然後命令劉黑闥,把那些人全都斬了首。
宇文化及和他兩個兒子的首級,還被掛在城頭上,示眾了十天,都不放下。
“那當年審問的時候,”趙寒道,“宇文化及有沒有提及,令狐德正那三個人的名字,又或者任何相關的線索?”